生物高分子絮凝剂论文_曾涛,张洪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高分子絮凝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分子,絮凝剂,絮凝,生物,右旋糖酐,水处理,多糖。

生物高分子絮凝剂论文文献综述

曾涛,张洪斌[1](2017)在《高分子右旋糖酐的改性及生物多糖絮凝剂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右旋糖酐作为一类在医学和工业领域有重要作用的中性多糖,可合成高效、环保的新型生物多糖絮凝剂,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生物多糖絮凝剂的絮凝性能与右旋糖酐分子量及其改性作用有关。本研究在高分子右旋糖酐生产工艺优化的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改性反应,从而获得具有良好絮凝性能的生物多糖絮凝剂,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从改变底物浓度、酶用量和投料方式出发,对右旋糖酐蔗糖酶以蔗糖为底物催化合成高分子右旋糖酐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蔗糖底物浓度为1000mM,右旋糖酐蔗糖酶投加量为0.8U/mL时,在25℃条件下发酵24小时可获得分子量为1132万的右旋糖酐;采用浓度由高到低的均衡间歇补料方式可以使合成的右旋糖酐分子量更高。研究发现酶催化反应副产物果糖的积累会抑制右旋糖酐链的增长,反应后期体系粘度的增高会阻碍右旋糖酐链的延长。2、其次对高分子右旋糖酐与丙烯酰胺(AM)的接枝共聚反应进行研究,获取具有良好絮凝性能的右旋糖酐衍生物,并分析了接枝产物的絮凝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当引发剂浓度为2mmol/L,m(AM):m(右旋糖酐)为2.0:1,反应时间为3.5小时,反应温度为35℃时,接枝反应单体转化率达到95.4%。模拟水样絮凝实验结果表明,pH为6.0时,投入0.5mg/L接枝产物处理赤铁矿悬浊液时去浊度为94%,投入4.15mg/L接枝产物处理高岭土悬浊液时去浊度为91.2%。絮凝剂在絮凝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电中和和吸附架桥,同时伴随网捕、卷扫等多种作用发生,协同絮凝。3、最后对高分子右旋糖酐酯化和氧化的改性反应进行了初探,对产物进行了结构、性质分析并检测其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酯化过程破坏了右旋糖酐分子的无定形区并对糖酐的结晶区也产生影响,酯化过程反应速率慢,取代程度不高,氧化过程为自由基链式反应,氧化程度适当时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高岭土实验结果表明,酯化产物投加量为15mg/L时,去浊度可达91.7%,氧化产物投加量为16mg/L时,去浊度可达93.4%。高分子右旋糖酐的改性产物在水溶液中呈无规则线型分布,具有可伸展性和柔顺性,含有多个吸附位点,对水体系中的胶体颗粒有较好的凝集成团能力,从而促进杂质的沉降。综上所述,本研究为高分子量右旋糖酐催化合成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为高分子量右旋糖酐衍生物的合成与新型多糖絮凝剂的制备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8)

杨艳超[2](2015)在《高分子多糖复合生物絮凝剂在选煤厂煤泥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泰集团西召选煤厂采用高分子多糖复合生物絮凝剂替代聚丙烯酰胺用于高灰细泥含量高的煤泥水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显着提高煤泥沉降速度和浓缩性能,吨干煤泥絮凝剂成本平均降低0.9元,年节省药剂费用54万元,新型絮凝剂还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期刊2015年03期)

曲浩,姜守武[3](2012)在《高分子多糖复合生物絮凝剂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威海市固体垃圾处理中心垃圾填埋场为例,采用强化混凝沉淀作为前处理,研究了多糖生物絮凝剂与聚合硫酸铁复配时(简称复合生物絮凝剂)对垃圾渗滤液去除CODCr和NH3-N的效果。结果表明:当原水pH为9.0,Ca2+添加量为0.9%时,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55.6%和45.7%,且絮凝沉淀后上清液较清透,无悬浮颗粒,完全可以经过微滤后进入反渗透膜和沸石脱氨系统,使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叁级标准。(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2年23期)

张侠,何玉凤,潘素娟,张玲,刘世磊[4](2010)在《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结构组成与絮凝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BF SVI-SD)的成分与结构,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首先采用双缩脲反应、茚叁酮反应、蒽酮比色法、Molisch反应、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BF SVI-SD的成分与结构。发现絮凝剂BF SVI-SD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高分子链以聚集态形式存在,呈现较疏松的纤维状结构。同时,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对淀粉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及毒性试验结果,提出了絮凝机理。由于该絮凝剂是一种极性大分子,与水中有机物颗粒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质点之间以离子键、氢键形式结合,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形成絮凝体。(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王志[5](2009)在《生物高分子絮凝剂G5的制备与絮凝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物质,具有一定的絮凝活性,能使液体中难沉降的固体悬浮颗粒凝聚,加速沉降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且较之传统的无机絮凝剂和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具有安全、无毒、易降解等特点,因此,微生物絮凝剂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课题从活性污泥及土壤中筛选分离出9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从中挑选出絮凝活性最高的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进行深入研究,将其命名为G5,根据其个体形态特征、菌落特征及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为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对G5产絮凝剂菌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研究,并考察影响其絮凝性能的因素。得出菌G5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蔗糖20g/L、酵母浸粉0.5g/L、脲0.5g/L、(NH4)2SO4 1.0g/L、KH2PO4 5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8、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72h、转速150r/min。Ca2+对絮凝剂的絮凝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该菌产生的絮凝剂在pH为13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6.5%。采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微生物絮凝剂G5的成分研究表明,G5絮凝剂的有效成分是一种高聚物多糖物质,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根据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特性、絮凝前后Zeta电位变化特征、电镜扫描图像分析等结果,与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等对应分析,得出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作用机理:微生物絮凝剂和颗粒之间通过静电引力、氢键及离子键产生吸附。微生物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高,在水中容易伸展,通过活性基团与颗粒发生吸附,实现吸附架桥。在絮凝过程中,CaCl2通过电性中和、压缩双电层及降低动电势的作用而促进絮凝。微生物絮凝剂G5能够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对啤酒废水进行絮凝实验,得出在最佳絮凝条件下,絮凝剂G5对高浊度的啤酒废水的絮凝率为92%。(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9-05-18)

赵英,顾平,刘志阳[6](2008)在《高分子絮凝剂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烧杯试验考察了混合液CODCr及浊度的变化,确定了高分子絮凝剂的最佳投量为100mg/L。之后通过平行对比试验研究了其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100mg/L的高分子絮凝剂,对MBR出水水质没有明显的改善;混合液CODCr含量相当,但其波动相对较小;EPS含量亦相当。以单位膜面积处理单位水量时过膜阻力的增加量表征膜污染速率,高分子絮凝剂投加前后膜污染速率分别为0.84kPa/m,0.67kPa/m。分析表明,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增大污泥絮体尺寸,使EPS聚集成团,从而达到延缓膜污染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08年S1期)

孙丹,丁永生,公维民,庞艳华,王俊[7](2007)在《高分子改性絮凝剂在船舶压载水有害生物治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粉为原材料,用自制的阳离子醚化剂N-(2、3-环氧丙基)叁甲基氯化铵对其进行阳离子化改性,以制备高分子改性絮凝剂.红外光谱扫描图谱显示,产物是含有季胺基团的胺基化纤维素和淀粉.用其絮凝沉淀处理船舶压载水中微藻,总体絮凝沉淀效果良好,用量为50 mg/L时,作用48h后对新月菱形藻的去除率达到95%;作用72h对小球藻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同时,对添加絮凝剂前后上述两种藻的叶绿素a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该絮凝剂对其有杀灭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S1期)

潘素娟[8](2004)在《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介绍水处理用絮凝剂的种类和对近年来各种絮凝剂的发展及应用情况综述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的对生物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研究: 首先,利用淀粉废水、活性污泥及多种土壤作菌源,从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高产菌,根据初步分析判定属稀有杆菌属(Rarobacter sp.)。并通过实验得出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蛋白胨2%,KH_2PO_4 0.2%,K_2HPO_4 0.2%,NaCl 0.05%,(NH_4)_2SO_4 0.05%,MgSO_4·7H_2O 0.05%,pH 6.0~8.0,30~34℃,120 r/min,摇床培养50~60h。在此培养条件下所得的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BF SVI-SD对4‰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高达97%以上。 其次,利用紫外(UV)光谱、红外(IR)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糖类的颜色反应以及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等手段,对絮凝剂BF SVI-SD的分子组成、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认为该絮凝剂是分子量在50000以上的弱酸性多糖,且对人畜无害,为安全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水处理剂。 第叁,考察了影响BF SVI-SD的絮凝性能的因素,发现金属离子Na~+、K~+、Fe~(2+)、Fe~(3+)、Mn~(2+)、Ca~(2+)和Al~(3+)对絮凝剂BF SVI-SD的絮凝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Al~(3+)和Fe~(3+)的促进作用最强;絮凝剂BF SVI-SD使用pH范围较宽,为4.0~9.0,用量较小。 第四,讨论了絮凝机理,该絮凝剂是一种多糖,其多羟基性使得分子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易形成氢键,较大的分子量使其分子在水中有较大的伸展度,因而较长的高分子链以吸附架桥为主要絮凝方式,并辅以电性中和与网捕作用。 第五,将生物高分子絮凝剂应用于对不同来源废水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BF SVI-SD最适宜于处理生活污水。其中,对黄河沿岸兰州段生活污水用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处理,本论文尚属首例,发现在对黄河沿岸兰州段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絮凝剂样品投加量为1.5mL的处理效果最好,浊度去除率为97.6%,COD去除率高达63.4%。对马铃薯淀粉废水也有较高的COD去除率,又因为该菌具有很强的降解淀粉能力。因此该絮凝剂和该菌有望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和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4-04-01)

祝巨[9](2003)在《天然生物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已成为一门迅速发展的技术。天然高分子物质 (如甲壳质、木质素、淀粉 )通过各种改性 ,可制成高效、低毒或无毒、可生物降解、价廉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文章对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和化学改性絮凝剂的研究、应用及其发展动向进行了简要的述评(本文来源于《浙江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生物高分子絮凝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伊泰集团西召选煤厂采用高分子多糖复合生物絮凝剂替代聚丙烯酰胺用于高灰细泥含量高的煤泥水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显着提高煤泥沉降速度和浓缩性能,吨干煤泥絮凝剂成本平均降低0.9元,年节省药剂费用54万元,新型絮凝剂还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高分子絮凝剂论文参考文献

[1].曾涛,张洪斌.高分子右旋糖酐的改性及生物多糖絮凝剂的合成[C].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2].杨艳超.高分子多糖复合生物絮凝剂在选煤厂煤泥水处理中的应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5

[3].曲浩,姜守武.高分子多糖复合生物絮凝剂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2

[4].张侠,何玉凤,潘素娟,张玲,刘世磊.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结构组成与絮凝机理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

[5].王志.生物高分子絮凝剂G5的制备与絮凝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

[6].赵英,顾平,刘志阳.高分子絮凝剂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影响研究[J].给水排水.2008

[7].孙丹,丁永生,公维民,庞艳华,王俊.高分子改性絮凝剂在船舶压载水有害生物治理中的应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

[8].潘素娟.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9].祝巨.天然生物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

论文知识图

一1用SEM观察到的絮凝剂BFS、1.SD(b)NⅢ2絮凝活性的分布图加絮凝剂的絮凝体显微结构破碎液和破碎离心上清液絮凝对比混凝过程物理模型西瓜原什渝加不同通清捅后的透光率不期...

标签:;  ;  ;  ;  ;  ;  ;  

生物高分子絮凝剂论文_曾涛,张洪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