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理改变论文-谭晓燕,丁国华,杨定平,杨红霞

肾脏病理改变论文-谭晓燕,丁国华,杨定平,杨红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肾脏病理改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病理分型,预后分析,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脏病理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谭晓燕,丁国华,杨定平,杨红霞[1](2019)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其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肾脏病理特征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病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期间行肾穿刺诊断为DN患者且随访资料完整73例,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分析73例DN患者肾脏病理分析及预后,评价肾小管间质病变是否可预测DN患者肾脏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根据2010年国际肾脏病理协会推荐的DN肾间质病理改变标准进行分级,73例DN肾小管间质轻度病变组39例,肾小管间质中度病变组20例,肾小管间质重度病变组14例;肾小管间质病变可预测DN患者预后,进一步分析发现血红蛋白及尿素氮可评估肾小管间质病变。结论肾小管间质病变可作为预测DN患者预后的指标,尿素氮及血红蛋白可作为评估肾小管间质损伤临床指标,对DN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肾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崔方强,赵文景,高彦彬,王悦芬,朱智耀[2](2019)在《保肾通络方对DN模型小鼠肾脏病理改变及足细胞损伤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保肾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肾脏病理改变及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保肾通络方组、缬沙坦组,另外选取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KK-Ay小鼠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造成糖尿病肾病(DN)小鼠模型,C57BL/6J小鼠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成功后,保肾通络方组按生药20g/kg每日灌胃,缬沙坦组按10mg/kg每日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实验期间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自由饮食,其他各组高脂饲料自由饮食,连续干预12周。比较干预前和干预4、8、12周时各组小鼠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各组小鼠干预12周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以及肾脏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结蛋白(desmin)的蛋白和m RNA表达,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后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24h尿蛋白定量和Scr、BUN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保肾通络方组与缬沙坦组小鼠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肾组织体积减小,系膜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外基质增生减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足细胞nephr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desm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足细胞nephr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desm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保肾通络方组与缬沙坦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肾通络方可以降低DN模型小鼠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延缓DN进展,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DN小鼠足细胞nephrin蛋白表达,下调desmin蛋白表达,减轻足细胞损伤有关。(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欧伟宁[3](2018)在《IgA肾病患者尿沉渣谱与其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IgA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与尿沉渣谱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尿沉渣中红细胞和病理管型情况分为四组,再根据患者肾脏病理活动情况分为两组,观察尿沉渣与肾脏病理活动的关系。结果:尿沉渣1组、2组、3组患者中肾脏活动性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4组患者肾脏非活动性病变发生率高于肾脏活动性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分组级别与肾脏病理活动性病变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尿沉渣谱表现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肾脏病理活动性情况。(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8年10期)

栾晓飞,姜红[4](2018)在《儿童IgA肾病不同程度蛋白尿与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原发性Ig A肾病患儿不同程度蛋白尿与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及病情评估提供线索。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15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行肾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Ig A肾病(Ig AN)的患儿32例,按照24 h尿蛋白(UP)水平分为3组:轻度组(UP<0.5 g)17例,中度组(0.5 g≤UP≤2.0 g)9例,重度组(UP>2.0 g)6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及肾脏病理材料。结果轻度、中度、重度蛋白尿患儿分别占53.1%、28.1%和18.8%;蛋白尿与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正相关(r=0.399,0.469,P<0.05);肾脏病理分级以Ⅱ、Ⅲ级多见,各14例(43.8%),随着蛋白尿程度增加,病理损伤程度有加重趋势(P<0.05);13例(40.6%)患儿出现新月体病变,随着蛋白尿程度增加,新月体病变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 Ig A肾病患儿的蛋白尿程度与其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存在相关性,蛋白尿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损伤程度;轻度蛋白尿的Ig A肾病患儿也有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可能,需给予积极降尿蛋白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程小红,张晓凤,毛加荣,赵亚峰,刘建红[5](2018)在《益肾散结复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和5/6肾切除模型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及肾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益肾散结复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和5/6肾切除(Nx)模型大鼠的肾脏病理改变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UUO组和Nx组,各组再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益肾散结药物组、百令胶囊组。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肾复康Ⅱ号颗粒405mg/kg·d、百令胶囊颗粒270mg/kg·d灌胃。UUO组术后1天开始灌胃,给药7天、14天、21天后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和肾功能变化。Nx组术后第9周开始灌胃,21天后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益肾散结药物组与模型组、百令胶囊组相比,肾脏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肾功能指标明显下降,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结论:益肾散结复方对UUO和Nx大鼠肾功能和肾脏组织学变化均有较好防治作用,可为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郭晓媛,蔡月茹,孙广宇,王暴魁,谢璇[6](2018)在《扶正祛风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扶正祛风方对膜性肾病大鼠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肾脏病理的作用,探讨该方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参考Border法制备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制备膜性肾病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将造模组分为模型组,扶正祛风方(20.5 g·kg-1)组,扶正祛风方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模型组同法灌胃相应体积的去离子水,连续灌胃给药治疗4周。分别于0,2,4周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 hUpro);于给药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E)含量;取肾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六胺银(PASM)染色,经光镜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改变情况;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沉积情况;经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基底膜、足突改变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Upro显着升高(P<0.01),血ALB水平显着降低(P<0.01),病理学检测发现大鼠肾组织病理明显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扶正祛风方组大鼠24 h-Upro有所降低(P<0.05),血ALB水平有所回升(P<0.05),病理学形态改善突出,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免疫复合物沉积、基底膜增厚和足突融合显着减轻。结论:扶正祛风方能有效改善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升高血ALB水平,显着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延缓膜性肾病的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郑杰,刘玉胜,张光昊,张行谦,高敏[7](2017)在《阿格列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糖尿病(DM)大鼠肾病中肾脏病理改变、细胞凋亡的机制及阿格列汀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DM组(n=20),阿格列汀组(n=20)。各组正常饮食,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模型。模型稳定后,给予对照组、糖尿病组生理盐水灌胃,阿格列汀组以一定剂量阿格列汀研钵磨碎后生理盐水稀释灌胃。于21 w末监测血糖、血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21 w末处死大鼠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等病理检测肾功能及损伤情况;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3、Caspa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系膜细胞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堆积,RIP3、Caspase-3、PARP表达增多,阿格列汀组肾脏病理损伤较轻,相应表达减少,但比对照组稍多,Western印迹结果阿格列汀组相对对照组变化不大。结论阿格列汀可能通过改善细胞凋亡通路中的死亡受体通路中的RIP3的表达改善肾脏细胞的凋亡程度,延缓肾脏病理损伤的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7年18期)

郑永青,王昱良[8](2016)在《IgA肾病尿沉渣的表现及与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尿沉渣的表现与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治的IgA肾病患者282例,检测其尿沉渣谱、病理改变及损伤类型,根据尿沉渣谱将患者划分为血尿型、活动型和进展型,应用对应分析明确叁分型与肾脏病理改变类型的相关性;根据肾脏病理活动与否,将患者划分为活动性病变组和非活动性病变组,对比2组尿沉渣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尿沉渣改变是否为肾脏病理活动与否的影响因素。结果尿沉渣叁分型与肾脏病理改变类型存在较强的对应性(χ~2=183.143,P<0.05)。活动性病变组中尿沉渣活动型、进展型明显多于非活动性病变组,而血尿型明显少于非活动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谱改变是影响IgA肾病活动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尿沉渣表现与IgA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有一定相关性,值得关注。(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6年22期)

樊星,韩鸿玲[9](2016)在《IgA肾病伴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病理改变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Ig A肾病(IgAN)伴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肾内科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患者144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血尿酸正常组114例和血尿酸升高组30例,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指标及病理情况。结果:144例IgAN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20.8%,青壮年男性易发。两组患者的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血尿素氮、甘油叁酯(TG)、胆固醇(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之间男、女性别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津病理分型表明,IgAN患者高尿酸血症组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小动脉病变、球性缺血硬化显着高于正常血尿酸组(P<0.05),而两组系膜细胞增生、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毛细血管内增生、新月体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N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肾脏牛津病理分型显示其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病变更明显,高尿酸血症可能为IgAN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郑芳蓉[10](2016)在《高血压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高血压肾病患者80例,然后对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的24 h尿微蛋白排泄率为(424.14±85.21)μg/min,尿β2微蛋白为(131±15)μg/L,尿素氮为24.13 mmol/L,血β2微蛋白为(2 301±249)μg/L,血肌酐为579.69μmol/L,均显着高于正常指标,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肾脏损害多出现于中后期,所以早期的检查和诊疗是提高高血压肾病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且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缓解高血压肾病的进一步恶化。(本文来源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肾脏病理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保肾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肾脏病理改变及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保肾通络方组、缬沙坦组,另外选取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KK-Ay小鼠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造成糖尿病肾病(DN)小鼠模型,C57BL/6J小鼠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成功后,保肾通络方组按生药20g/kg每日灌胃,缬沙坦组按10mg/kg每日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实验期间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自由饮食,其他各组高脂饲料自由饮食,连续干预12周。比较干预前和干预4、8、12周时各组小鼠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各组小鼠干预12周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以及肾脏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结蛋白(desmin)的蛋白和m RNA表达,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后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24h尿蛋白定量和Scr、BUN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保肾通络方组与缬沙坦组小鼠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肾组织体积减小,系膜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外基质增生减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足细胞nephr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desm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足细胞nephr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desm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保肾通络方组与缬沙坦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肾通络方可以降低DN模型小鼠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延缓DN进展,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DN小鼠足细胞nephrin蛋白表达,下调desmin蛋白表达,减轻足细胞损伤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肾脏病理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1].谭晓燕,丁国华,杨定平,杨红霞.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其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

[2].崔方强,赵文景,高彦彬,王悦芬,朱智耀.保肾通络方对DN模型小鼠肾脏病理改变及足细胞损伤的影响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9

[3].欧伟宁.IgA肾病患者尿沉渣谱与其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探讨[J].吉林医学.2018

[4].栾晓飞,姜红.儿童IgA肾病不同程度蛋白尿与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

[5].程小红,张晓凤,毛加荣,赵亚峰,刘建红.益肾散结复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和5/6肾切除模型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及肾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6].郭晓媛,蔡月茹,孙广宇,王暴魁,谢璇.扶正祛风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

[7].郑杰,刘玉胜,张光昊,张行谦,高敏.阿格列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8].郑永青,王昱良.IgA肾病尿沉渣的表现及与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6

[9].樊星,韩鸿玲.IgA肾病伴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病理改变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6

[10].郑芳蓉.高血压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

标签:;  ;  ;  ;  

肾脏病理改变论文-谭晓燕,丁国华,杨定平,杨红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