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欧阳国栋吴渊王陈坤廖雁(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中心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肌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肌苷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临床疗效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有增多的趋势。我中心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中心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等抗结核治疗,疗程1~3个月,均有体倦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区疼痛等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未成年人和高龄等患者[1]。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为41.32±10.45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为41.52±10.28岁。

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抗结核药物应用疗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治疗期间均停止使用抗结核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肌苷注射液(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ml:0.1g,国药准字H35020017)0.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2];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商品名: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规格:20ml/支,含甘草酸苷40mg、甘氨酸400mg、盐酸半胱氨酸20mg,国药准字J20080079)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3]。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药物性肝炎是指由药物或者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也是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发生率达16%以上。肝损害发生后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可导致抗结核疗程中断,直接影响结核病患者的预后。

目前临床对于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抗结核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肝细胞脂质过氧化、诱发免疫介导的变态反应、患者本身体质等因素有关。异烟肼乙酰化、利福平代谢过程中均可产生乙酰基,具有直接的肝脏损害作用。利福平作为抗原与体内抗体结合,产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肝细胞损伤。利福平竞争性抑制胆汁排泄,形成胆汁性肝损伤等。患者过敏性体质、体内缺少乙酰化酶、营养不良、酗酒等均可造成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抗结核工作研究的热点[4]。

肌苷是腺嘌呤前体,作为一种人体正常成分可直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后可参与体内核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肌苷进入人体后,可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系,提高辅酶A活性,并可刺激体内抗体生成、提高肠道对铁的吸收,从而起到活化肝功能、修复肝细胞的作用[5]。使用时需注意不可与氯霉素、双嘧达莫、硫喷妥钠、乳清酸等药物配伍。

复方甘草酸苷是以β甘草酸苷为主要成分,辅以甘氨酸、L-盐酸半胱氨酸等制成的一种肝细胞保护剂,具有良好的肝脏解毒作用,还可促进胆红素代谢、抗炎、抗过敏,同时还可起到免疫调节等作用,调节、活化T细胞,诱生干扰素、活化自然杀伤细胞、增强胸腺外T淋巴细胞分化作用。甘草酸苷可阻断花生四烯酸起始阶段代谢,保护肝脏细胞膜不受花生四烯酸影响。还可通过选择性抑制补体激活、抑制磷脂酶、脂加氧酶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产生,发挥强大的抗炎效应。甘草酸苷还可抑制类固醇激活,减缓类固醇代谢,可起到抗炎、抗过敏等皮质激素样作用。甘氨酸可抑制肾小管排钾,对抗甘草酸苷产生的醛固酮样副作用,在注射剂中起到等渗调节作用。半胱氨酸有助于肝脏解毒,并有抗变态反应作用[6]。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瑞,李寅超,程振宇等.复方甘草酸苷合并丹参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0):57-58.

[2]李文洪,周渊,唐晓琦.肝加欣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9A):28-29.

[3]楼建军,高海女.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78-80.

[4]柴艳峰.硫普罗宁钠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疗效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2):139-140.

[5]王健.硫普罗宁钠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347-1348.

[6]王华军.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4):496-497.

标签:;  ;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