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疥疮并发急性肾炎9例报告

小儿疥疮并发急性肾炎9例报告

一、儿童疥疮并急性肾炎9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吴军[1](2014)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品种确证和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为考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的种源,研究运用本草文献学、训诂学及植物学知识,结合用梓树皮、楸树皮、桑白皮替代方中梓白皮组成的三汤方、以及单味药梓树皮、楸树皮、桑白皮在保护受损肝细胞方面的药效比较,初步明确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中梓白皮的种源,及其与现代植物梓树、楸树之间的关联。全文分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及其药物品种研究回顾、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临床应用及药效机制研究概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及单味药保护受损肝细胞药效实验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研究本方入手,在本草类文献中找到了梓白皮当用品种和入药品种及唯一种源的文献记载,运用训诂学方法研究文献条文,比照同类文献,联系现代梓树及楸树植物特征,结合考古研究报告,得出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指出梓白皮当用品种为现代楸树皮、吴越在《日华子诸家本草》中推荐的梓白皮入药品种同样来自楸树,参照现代文献有关梓白皮来源的报道,考证本方中梓白皮的种源为楸树。在梓白皮替代研究中,分析了梓白皮被其他中药替代的原因,统计替代情况的结果显示梓白皮主要被桑白皮替代。第二部分一是对本方临床治疗病例文献报道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得出本方在现代临床方面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肾炎和荨麻疹;二是对本方相关实验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显示围绕本方开展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保护受损肝细胞、抗过敏反应、抑制肾系膜细胞增生等三方面,通过概要为本次研究如何开展汤方及药物的药效实验理清思路。第三部分选择以H202复制肝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评价三方(用梓树皮、楸树皮、桑白皮分别代替本方中梓白皮组成的方剂,简称梓树皮复方组、楸树皮复方组、桑白皮复方组)以及单味药(梓树皮、楸树皮、桑白皮)对H202致损人L-02肝细胞的保护及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如下:一是三方对H202诱导损伤的L-02肝细胞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二是在降低TNF-a、IL-1水平和NF-κB、P53、caspase3基因表达方面,复方与对应单味药显示出药效一致性,桑白皮复方组及桑白皮能力最强,楸树皮复方组及楸树皮次之,梓树皮复方组及梓树皮较弱;三是桑白皮降低AST、ALT的能力明显好于楸树皮和梓树皮;四是楸树皮复方组提升P16蛋白表达的能力明显优于桑白皮复方组和梓树皮复方组,楸树皮复方组和梓树皮复方组降低P21蛋白表达的能力明显优于桑白皮复方组,楸树皮在下调P21蛋白方面效果最显着,而桑白皮和梓树皮效果不明显。本次研究取得成果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采用训诂学方法考证了梓白皮的种源为楸树皮,后续实验结果显示楸树皮在保护受损肝细胞的多项指标中其作用均优于梓树皮,实验验证了梓白皮的植物来源为楸树;二是在降低TNF-a和IL-1的能力方面复方与单味药显示出药效一致性,单味药功效强弱直接影响相应复方的功效,反映出梓白皮在本方中所起作用的重要性;三是桑白皮复方组和桑白皮在降低TNF-a和IL-1的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其它组,桑白皮降低AST、ALT的能力明显好于楸树皮和梓树皮,表明桑白皮在保护肝细胞方面作用要好于楸树皮和梓树皮,为桑白皮替代梓白皮的合理性提供实验依据。本次研究确证梓白皮种源为楸树,楸树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可作为梓白皮入药的药材资源十分丰富,研究开发楸树皮药用价值,使之应用在本方或其它方剂,充分发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郑松利[2](2013)在《湿疹Ⅰ号对小鼠急性湿疹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湿疹Ⅰ号对实验小鼠左右耳质量差及真皮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的影响,加以验证其方的疗效及安全可靠性。方法:实验第1天和第2天于小鼠腹部剃毛区涂0.5%DNFB25μL致敏。第8日于左耳背涂0.2%DNFB20μL诱发皮炎,右耳涂等量4:1丙酮橄榄油基质作对照,造成急性湿疹动物模型。造模的同时采用灌胃服药法,给予醋酸泼尼松片(阳性对照组)、皮敏消胶囊(皮敏消组)和湿疹Ⅰ号高、中、低剂量治疗,连续用药9天后,处死全部小鼠,并测量小鼠左右耳的质量差及计算真皮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结果:湿疹Ⅰ号高、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对小鼠耳廓肿胀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Ⅰ号高、中剂量组与皮敏消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Ⅰ号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湿疹Ⅰ号高、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小鼠耳廓真皮中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数明显减少,可抑制炎细胞浸润,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Ⅰ号高、中剂量组与皮敏消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Ⅰ号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湿疹Ⅰ号具有减轻小鼠病变耳廓肿胀度(质量差)及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减轻组织水肿的作用。

古求知[3](2008)在《防风通圣散方证及其相关的体质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指征,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地对其使用。方法:(1)收集中国、日本历代中医文献中防风通圣散相关的方剂类、医案类文献资料;(2)对符合研究标准的资料进行整理,对其中的疾病、症状以及药物名称进行规范统一;(3)利用MS EXCEL建立相应方剂类文献数据库、古代医案数据库、现代医案数据库以及日本汉方数据库,再导入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对数据库中防风通圣散主治的疾病、症状、体质描述、剂型、药物加减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出防风通圣散所主治现代疾病谱、适用的体质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提炼防风通圣散方证;运用聚类方法分析防风通圣散现代医案中药物剂量段的规律及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关系;(2)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临床观察,提出“防风通圣散体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初步的体质经验评分表;(3)还对与防风通圣散功效和体质相似的常用方剂作方证鉴别;(4)追溯防风通圣散应用历史,并对防风通圣散源流、方名、相关条文等进行了考证。(5)对防风通圣散主治疾病的医案和临床报道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结论:(1)防风通圣散所主治的现代疾病谱为:ⅰ.与变态反应性相关类疾病如急慢性荨麻疹,湿疹,银屑病、支气管哮喘等;ⅱ.一般慢性皮肤病或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扁平疣、痤疮、急性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等;ⅲ.一些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如肥胖症、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习惯性便秘、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中风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等。(2)防风通圣散体质:体型壮实肥胖,精力旺盛,面色黄黯、黯黑或黯红、有油光,眼结膜易充血,眉毛头发浓密、体毛明显,较少出汗,食量大且以肉食为主,性格开朗或偏急躁,胆量大,腹部充实,易大便秘结,皮肤易生痤疮、毛囊炎,易发生过敏而出红疹、瘙瘁,四肢皮肤干燥、粗糙,唇红或黯红,舌红或黯红,脉实有力。青少年易患变态反应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肥胖症等;中老年人易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习惯性便秘等疾病;女性则可见月经量稀少或月经有血块,月经多延期,有的甚至闭经,易患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3)防风通圣散方证:ⅰ.外感热病急性期:表现为风热壅盛,表里三焦俱实者,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烦躁、口干、目赤肿痛、咽痛、腹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紧或滑数或浮数有力者,如病毒性感冒、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结膜炎、脓疱疮、产褥感染、急性乳腺炎、盆腔炎、小儿高热惊厥等。ⅱ.内伤杂病:见表里俱实者,如酒皶鼻、带状疱疹、扁平疣、痤疮、毛囊炎等慢性皮肤病或感染性疾病,症见体质健壮、皮肤干燥,口苦口干、大便易秘结不通,小便多短赤、舌红、苔黄厚、脉弦数有力者。ⅲ对于属痰火、瘀热证的疾病:如单纯性肥胖症、习惯性便秘、闭经、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后遗症、慢性肾炎、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症见体质肥满壮实,腹部充实有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者。ⅳ.对于一些与现代医学中免疫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如急慢性荨麻疹、湿疹、皮炎、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白塞氏病等多属风火、热痹、痰火、瘀热,症见体质壮实,恶寒、发热、烦躁、口苦口干、全身斑疹皮痒、舌红、苔黄、脉浮或弦滑数并且这些症状多迁延反复而不愈者。(4)本方的丸、散制剂宜用于体质调理需长期服用者;汤剂小剂量适宜于防风通圣散适应病证趋于慢性者;大剂量适宜于防风通圣散适应病证趋于急性者;汤剂长期服用也需要考虑体质因素。

韦立功[4](2002)在《儿童疥疮并急性肾炎9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5](1999)在《《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文中认为

钱文仲[6](1996)在《疥疮感染后肾炎30例临床分析与随访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疥疮感染后肾炎30例临床分析与随访报告浙江瑞安市圹下中心医院(325204)钱文仲作者曾于1987年首次报告疥疮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20例[1]。1990年在华东地区肾脏病学术会议上又有两篇报道[2,3]。说明疥疮感染后肾炎已逐渐被临床所注意。作者在1...

钱文仲[7](1996)在《疥疮感染后肾小球肾炎3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报道疥疮感染后肾小球肾炎30例,绝大多数为儿童。随访结果血压升高1例,蛋白尿2例。BunSCr异常1例,ESR35~50mm/h2例,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疥疮继发皮肤细菌性感染后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为可能发病机理

二、儿童疥疮并急性肾炎9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疥疮并急性肾炎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品种确证和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名词对照及缩略语
引言
第一章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及其药物品种研究回顾
    第一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研究
        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药方
        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药物剂量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汤方药性
        四、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论相关文献记载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治是否兼有表证
        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所治黄疸证
        本节小结
    第二节 基于文献的梓白皮种源研究
        一、《神农本草经》相关文献研究
        二、《本草经集注》相关文献研究
        三、《本草经考注》相关文献研究
        四、《本草图经》相关文献研究
        五、《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相关文献研究
        六、《普济方》相关文献研究
        七、现代文献研究
        本节小结
    第三节 梓白皮替代研究
        一、中药替代形成的一般原因
        二、中药替代品种的选择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发生替代原因分析
        四、梓白皮替代文献记载
        五、梓白皮替代的统计分析
        六、梓白皮被替代对本方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节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临床应用及药效机制研究概要
    第一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临床治疗综述
        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肾病综述
        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综述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肝病综述
        本节小结
    第二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实验研究综述
        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品种确证及桑白皮替代后药效实验
        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对黄疸大鼠肝细胞及微胆管保护作用实验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连翘根代替连翘后对CCL4肝损伤治疗是否同效实验
        四、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抗全身瘙痒实验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理实验
        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对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
        本节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及单味药保护受损肝细胞药效实验
    第一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三方对H_2_O2诱导损伤L-O2肝细胞的保护及作用机制
        一、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ALT(谷丙转氨酶)和AST(谷草转氨酶)表达的影响
        二、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活性的影响
        三、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形态的影响
        四、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五、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六、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TNF-a和IL-1水平的影响
        七、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P53、NF-κB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八、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P21、P16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二节 梓白皮、楸树皮、桑白皮对H2_O2诱导损伤L-O2肝细胞的保护及作用机制
        一、单味药对H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ALT(谷丙转氨酶)和AST(谷草转氨酶)表达的影响
        二、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活性的影响
        三、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形态的影响
        四、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五、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六、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TNF-a和IL-1水平的影响
        七、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P53、NF-κB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八、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P21、P16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三节 实验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本研究创新点
今后研究思路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湿疹Ⅰ号对小鼠急性湿疹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3. 实验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5.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3)防风通圣散方证及其相关的体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方法
    1.1 资料收集
        1.1.1 资料收集范围
        1.1.2 资料收集项目
    1.2 资料整理
    1.3 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防风通圣散方剂类文献的研究
        2.1.1 防风通圣散类方来源统计
        2.1.2 防风通圣散类方主治病证统计
        2.1.3 防风通圣散类方主治症状统计
        2.1.4 防风通圣散类方加味药物统计
    2.2 防风通圣散医案类文献的研究
        2.2.1 防风通圣散医案的一般情况分析
        2.2.2 防风通圣散医案主治疾病统计
        2.2.3 防风通圣散医案主治症状
        2.2.4 防风通圣散医案药物剂量分析
        2.2.5 防风通圣散医案加味药物统计
        2.2.6 防风通圣散医案常用加减
3 讨论
    3.1 防风通圣散相关的体质研究
        3.1.1 体质研究的相关问题
        3.1.2 防风通圣散体质研究的背景基础
        3.1.3 防风通圣散体质研究
        参考书目
        引用文献
    3.2 防风通圣散应用指征
        3.2.1 防风通圣散方证
        3.2.2 防风通圣散方证的鉴别
        参考书目
    3.3 防风通圣散相关内容的理解
        3.3.1 防风通圣散方名及源流考证
        3.3.2 条文"伤寒疫病而能辨者"考
        3.3.3 关于刘完素防风通圣散中之芍药的使用
        3.3.4 刘完素防风通圣散的加减法
        参考文献
    3.4 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的历史
        3.4.1 金代
        3.4.2 元代
        3.4.3 明代
        3.4.4 清代
        3.4.5 民国以来
        参考书目
    3.5 防风通圣散的现代临床应用
        3.5.1 皮肤变态反应相关性疾病
        3.5.2 常见内科变态反应相关性疾病
        3.5.3 常见感染性疾病
        3.5.4 其他疾病
        参考书目
    3.6 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
        3.6.1 防风通圣散的剂型、剂量和用法
        3.6.2 防风通圣散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症
        引用文献
4 结论
5 结语
附篇
    附篇1 黄煌教授运用防风通圣散的经验
        参考文献
    附篇2 日本汉方运用防风通圣散的经验
        参考文献
    附篇3 防风通圣散临床及药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儿童疥疮并急性肾炎9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品种确证和药效学研究[D]. 吴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2)
  • [2]湿疹Ⅰ号对小鼠急性湿疹作用的实验研究[D]. 郑松利.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3(07)
  • [3]防风通圣散方证及其相关的体质学研究[D]. 古求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5)
  • [4]儿童疥疮并急性肾炎9例报告[J]. 韦立功. 中国全科医学, 2002(12)
  • [5]《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J].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 重庆医学, 1999(06)
  • [6]疥疮感染后肾炎30例临床分析与随访报告[J]. 钱文仲. 医师进修杂志, 1996(04)
  • [7]疥疮感染后肾小球肾炎30例临床分析[J]. 钱文仲.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6(01)

标签:;  ;  ;  ;  ;  

小儿疥疮并发急性肾炎9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