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越南金融危机引发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从越南金融危机引发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F031.2文献标识码:A

关键词: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利率;汇率;货币政策

2007年以前的越南经济被世界看好,被称为是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很好的发展中国家。越南自1986年实行全面“革新开放”以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6年越南股市甚至跻身全球最火爆的市场,股市总市值在2005到2007年两年多时间内翻了进20倍,市盈率高达73倍,成为世界增长最高的股市。然而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各种的矛盾与危险,在2008年突然爆发。

一、越南经济发展模式

(一)经济续高速增长,处于农业为基础的经济阶段

越南现在处在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工农业快速稳步发展、投资与出口大规模扩大的基础上,人均GDP水平虽然较低,但增长速度很快。1990-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一些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包括人均预期寿命、医疗卫生与营养、婴儿死亡率、孕妇死亡率等有很大的改善,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二)吸收外资,依靠外力

越南在理论上仍强调“自力更生”为主,认为跨国公司旨在赚钱,不会诚心帮越发展。但是,我们感到越南在实践上十分重视吸收外资,借助于外力。自1987年通过《外国投资法》以来,越南大力引进外资,近几年外国直接投资额连创新高。1995年,越南使用外籍金额为86亿美元,到了2006年增加到103亿美元。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是增加了许多大型外资项目。2006年越南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40亿美元,占GDP比重高达137.7%,其中出口396亿美元,增长24%。

(三)实行外用型经济发展战略

越南在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上比较有优势,不断在向世界展示它“后发”的追赶优势。为了尽快缩短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发展差距,快速“挤进”亚洲小康国家的行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越南政府不断推出更加积极的外用型经济发展战略以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忽略了对“热钱”的监督和调控,也使得它们大量流入,造成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膨胀,国际收支不平衡,增加了经济体的脆弱性。

二、越南金融危机概况

“经常项目持续逆差+低外汇储备+资本项目自由化+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组合通常以货币危机告终,无疑,越南正面临着这样的情况。

(一)国内价格上涨且通货膨胀形式严峻

越南每年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大量的能源、建材等原材料,而其自身又无法自主这些原材料的价格。随着原油和粮食价格飙升,使得国内财政承受巨大压力,财政赤字加大,输入性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国内面临极大的价格上升压力。

(二)越南盾大幅贬值

截至2008年5月30日,越南盾兑美元已贬值27%,且贬值预期强烈。越南民众难以承受越南盾的贬值,纷纷换取按美元,外汇储备较少的情况下,银行换不出美元,民众改买黄金,市场恐慌心理严重。另外,海外市场预期在未来一年内越南盾将贬值40%,外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近几年流入越南的外资和热钱撤离的欲望迅速增加,对越南央行外汇储备可谓是“雪上加霜”。

(三)受困企业数量不断增多

越南绝大多数企业都在通过裁员、减少营业等措施来控制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处于经营成本上升、盈利水平下降的困境。

(四)股市暴跌、市值腰斩

从2007年10月3日至2008年,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内,越南股指从1106点下跌至396点。由于前些年过多外资进入,越南股市泡沫越来越大,随着通货膨胀及汇率贬值,大量外资出逃又将越南股市推向了深渊。

(五)房价大幅下跌

随着越南股指的暴跌,房地产价格也经历了惨痛下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胡志明市的房价已下跌了约50%,交易却大为清谈。越南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其实是新型市场经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共同特征。迄今为止,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与地区都经历过一次甚至数次这样的危机。

三、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一)本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度依赖外资

不能把本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对外资尤其是外债高度依赖的基础上,而且长短期外债的比例也要适当。我国应注重改变过多依靠出口的做法,向出口、投资、消费共同拉动经济的方向转变。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摆脱在技术、资本方面都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二)实行较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

我国应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平衡国家收支,尽量减小和不稳定货币的关系,有效地抑制输入性的通货膨胀。政府当局应该建立一种稳健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来提来公信力。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就是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中央银行通过选择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是货币政策目标达到最优的程序。我国此类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随着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将逐步向着更为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在此过程中,应通过建立一种基本稳定又兼顾弹性的汇率制度以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稳定拓展。

(三)谨慎开放资本项目有效控制资本流动

我国在对外经济中不能放任国际性的游资自由流动,资本项目的开放要慎之又慎。在努力深化金融改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步伐应从以下几方面改革:第一,事先利率市场化和自由化。这样中央银行可灵活地运用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工具,在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调节资金流向,缓冲投机性资本大规模流动对外汇市场的冲击,保证汇率的相对稳定。第二,建立相对成熟完善的金融体系。第三,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稳妥推进。只有在综合国力提高、经常性帐户收支稳定、国内金融体系健全、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增强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开放资本帐户。

五、总结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通过自身制度的改革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我们相信,随着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将多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改变当前这种不合理的经济、政治格局的改变,一个更加公平、高效、合理的世界格局将在不远的将来展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于滨.浅谈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0:27-28.

[2]贺宁华.越南经济危机的成因及启示[J].商业时代.2009,01:41-79

标签:;  ;  ;  

从越南金融危机引发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