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生态论文-周江,向平安

稻作生态论文-周江,向平安

导读:本文包含了稻作生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效率

稻作生态论文文献综述

周江,向平安[1](2018)在《湖南不同季别稻作系统的生态能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湖南稻作系统以一季稻和双季稻种植制度为主。论文通过评价稻作技术的调整对不同季别水稻种植效率的影响,期望为水稻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相关统计年鉴资料获取2002—2016年湖南早稻、中稻和晚稻生态系统环境资源、经济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原始数据,采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叁季稻作系统的动态发展状况及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再将其能值投入产出效率与传统经济利润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002—2016年湖南稻田生态系统中投入的自然资源能值相对稳定,投入能值大部分依赖购买能值并趋向增加;能值投入结构调整为机械>人工+畜力>化肥>农药或种子>燃料>有机肥,农业机械化逐渐代替了以人工、畜力为主的生产方式。系统每千公顷种植面积的购买能值投入中不可更新工业能值投入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机械作业能值投入贡献率最高,化肥投入为中稻>早、晚稻且长年居高不下,农药投入为中、晚稻>早稻且趋向增加;可更新有机能值投入密度则趋向减少,其中人工能值虽显着下降,其贡献率仍最高,种子投入为早稻>晚稻>中稻且早、晚稻趋向增加,畜力能值投入转变为中稻>早、晚稻且趋向不断减少,有机肥投入能值不断减少;购买能值投入从2012年起转变为中稻>早稻>晚稻系统。系统单位种植面积的能值产出、生态和经济平均利润率均为中稻>晚稻>早稻;早稻种植面积始终低于晚稻。系统能值指标变化趋势为:能值投入率方面晚稻>早稻、中稻;能值产出率方面中稻>晚稻>早稻;系统对环境的压力较小,但环境负载率指标增长较快且晚稻>早、中稻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已大幅下降至<2,2008年以后中稻>早、晚稻系统。【结论】湖南稻作系统生产方式日益现代化,系统富有活力但发展潜力日益下降。稻作经营仍属于粗放型方式,致使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大量投入,造成短期内系统环境压力增大、生态和经济利润率不断下滑,不利于系统长期可持续发展。虽然湖南中稻生态系统的环境负载率、可持续发展指数、平均利润率仍优于早、晚稻系统,但由于系统投入了较多的人工、畜力、化肥和农药能值且其机械能值效率较低,致使其能值产出率、生态和经济利润率降幅较大并与晚稻系统基本持平,其竞争优势日益缩小。早稻系统种子能值投入较高且能值产出密度和利润率较低,晚稻系统购买能值投入产出综合效益较高。湖南稻作农业现代化的地域不均衡发展矛盾依然突出。无论哪个水稻季别,以市场价值作为评价依据的成本-收益分析法,低估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真实价值。政府需针对早、中、晚稻制定激励政策,以保障稻农的利益和实现稻作永续经营。(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3期)

高飞[2](2018)在《稻作系统对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效果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淡水养殖业中,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问题一直在制约着行业的发展。为此,本文在简述了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成因和危害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用稻作系统对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进行生态修复的两种模式:稻田湿地—异位生态修复模式和稻鱼生态养殖修复模式及其效果,以期为我国相关部门和淡水养殖人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养殖与饲料》期刊2018年10期)

陈曦[3](2018)在《生态、业态与文化的均衡:广西龙胜县白面红瑶寨稻作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稻作文化是中国基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稻的种植,中华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稻作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生活在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的红瑶先民爬山涉水、过海迁徙,大致于元代在此开荒置地,留下了让世人惊叹的梯田景观。稻作文化融入民族血脉,哺养着一代一代红瑶人,也吸引着国内外大批游客慕名前来。但也有些村寨未能像举世闻名的龙脊梯田那样景观集中、规模宏大,具有国际旅游吸引力,在其旅游开发过程中无意忽略或刻意放弃了传统的生业方式,又未能找到更合宜的业态发展形式,因而一定程度上截断了原本赖以生存且支撑文化发展的根脉,造成村寨生态、业态和文化的失衡和发展的不可持续。同时从客观上看,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稻作文化体系也受到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稻作文化的意义内涵和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命运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周家村白面红瑶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纵向描述了当地稻谷传说及历史记忆、稻作文化的生活呈现、旅游背景下稻作文化的变迁和未来可能的走向,较详细地呈现了白面瑶寨稻作由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另一方面较深入探讨了白面瑶寨梯田稻作与红瑶族群互动生成的文化内核和当代价值,旅游开发放弃稻作生产后所隐藏的生态、业态和文化失衡危机,以及生态、业态和文化均衡发展的必要性和有效尝试。全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龙胜白面瑶寨的基本概况,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红瑶来源、村寨历史等,对白面红瑶寨的文化生态有整体的认识;第二部分,从稻谷传说切入发现其传说自成体系,进而揭示白面红瑶寨从飘游到定居的迁徙历史和从采集狩猎到稻作农耕的文明变迁;第叁部分,主要描述白面红瑶寨稻作文化的生活呈现,分别从物质生产、日常生活、仪式生活几个方面进行多维呈现,展示传统稻作的文化体系和贯穿生活始终的重要价值;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旅游背景下稻作文化的变迁及当前隐藏的生态、业态和文化的失衡危机,首先描述了白红瑶寨从改革开放到开发旅游再到当前生产方式的几经变化,其次描述了旅游开发以来,保有稻作生产时与完全放弃稻作生产后稻作文化体系、村寨生活节律和村民文化观念的变化,认为白面瑶寨在调整新的旅游发展形式、打造新的旅游吸引点时,应以尊重原有的生计方式和文化习俗为前提,找到旅游新业态所依附的整体文化生态环境,并挖掘其文化内核实现传统的延续和价值的再造。第五部分为文化生态系统整体视角下红瑶稻作文化的分析,首先指出红瑶稻作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其由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实则是文化系统与生态系统耦合过程的表现,白面瑶寨目前的发展状况实则隐藏着文化生态失衡的危机。其次揭示以稻作为红瑶历史上重要的生计方式和与红瑶族群互动生成的文化内核以及蕴藏的遗产价值和发展价值。最后从学理上探讨白面红瑶寨生态、业态和文化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张海超,雷廷加[4](2018)在《傣族传统稻作农业生产体系的生态人类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之前,傣族地区仍有大量土地荒芜,本地文化并不鼓励无节制地对森林进行开发。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傣族更依赖田地自身的修复能力,一年只种一季粮食,主要通过休耕来实现地力的自然恢复。傣族地区虽然建有相对完善的水利设施,但都以引水为主,并没有建设可以扩大灌溉面积的水库。当面临短期缺水的情况时,将秧苗临时寄养在地势较低的小块土地上,雨季到来后再将它们挪到已得到灌溉的大片田地中;傣族的水稻生产体系投入人力较少,土地只是浅耕,不施肥,也没有除草等田间管理活动,与东亚汉族地区的农作实践差别显着。以往的研究过于关注单位面积的稻米产量,认为当地农业生产"落后",但考虑到人力物力的较少投入,傣族传统稻作可以说是一种高效、理性的生产方式。(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杨筑慧[5](2017)在《南方少数民族传统稻作农耕及其生态意涵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稻作农业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创造文明的重要基础。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稻作农耕历史和自成体系的耕作制度,是许多南方民族传统文化建构的根基,在中华文明宝库中独树一帜。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许多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稻作农耕日益衰微,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也逐渐消弭在历史的尘埃中,民族特性因之亦逐渐丧失。与此同时,在理性工具指导下的产量诉求,不仅催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诸多的严峻挑战,食品安全成为一个难以言状的社会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在描述南方少数民族传统稻作农耕历史和耕作制度的基础上,对其生态意涵进行探究,旨在说明那些我们曾经认为的"落后",实际蕴藏着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和意义,并以此来反观当下的"发展"与"科学"。从地方知识中吸取智慧,既是尊重历史的表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7年06期)

展进涛,杨艳,汤晓芳,张晓雅,汪翔[6](2017)在《基于生态循环视角的池塘稻作模式效益分析及示范推广》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田高产导向的耕作方式导致了化学农药以及化学肥料的普遍滥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包括鱼塘养殖环境在内的持续恶化,寻找环境友好型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刻不容缓。基于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养殖户调研数据,运用数量方法从生态循环视角比较分析,采纳池塘稻作技术养殖户的满意度、池塘稻鱼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而探讨池塘稻作技术的邻里效应及示范推广可能性。结果表明,池塘稻作作为一种新型的稻鱼共生养殖模式,水产品的经济效益较常规渔业养殖模式、稻鱼养殖模式均高一些,池塘稻米价格和效益也比普通水稻高,对环境污染更小。但由于水产养殖技术受重视的程度较低、水产养殖前期投入较大等因素,池塘稻作模式的推广速度较慢,技术的示范推广仍须政府发挥基础性的引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3期)

缪建群[7](2017)在《江西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可持续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崇义客家梯田位于赣南,稻作梯田为当地客家人提供了多项生态服务功能。开展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及其价值评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对崇义客家社会的重要贡献,为当地政府保护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提供重要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及其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构建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定性分析法对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机理及其重要性作了识别;以2014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定量评价方法,对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的10项服务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评估的10项指标中,土壤保持的物质量和价值量同居各指标之首,分别为76457.39和106743.40元·hm-2,相应地占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总物质量和总价质量的71.56%和29.65%。文化传承和景观体现了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为30000和13890元·hm-2,位居10项指标的第2、3位。产品供给是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提供给当地客家人的重要福祉,但其物质量和价值量只占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服务总物质量和总价值量的6.8%与10.2%,因此仅考虑产品供给将严重低估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直观的经济数字反映了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不仅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和公众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意识,也为政府制定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标准提供数据支撑。(2)根据崇义县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特征,构建了崇义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以2012年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替代成本、市场价值、影子工程、造林成本、成果参数和旅行费用等定量方法,评估了崇义县农田和森林两个主要生态系统及水域、草地和荒漠其他叁个生态系统的价值。结果表明:①2012年崇义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69×108元,其中,农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42.10×108元和226.87×108元,分别占总价值的15.60%和84.08%。②在评估的12项服务指标中,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旅游休闲的价值居前叁位,分别为 194.51×108元、30.93X 108元和 22.42×108元,各占总价值的 72.89%、11.46%和8.31%。③12项服务指标按其评估的价值大小排序为: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闲>产品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净化环境>调洪蓄水>病虫草害控制>社会保障>科研价值>文化传承。(3)运用综合加权函数、协调度模型和发展障碍度模型对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情况、可持续发展潜能以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在24年间增长了2.22倍;可持续发展过程可分为快速发展、发展起伏和缓慢发展3个阶段,在快速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年均增长9.52%。各指标间的协调度均大于0.65,指标间协调发展的程度良好,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存在很大的潜能。影响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单项障碍性因子有服务业产值、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民恩格尔系数和农田受灾率4项,他们的障碍度值分别为0.1747、0.1681、0.1508 和 0.1290。(4)基于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外部性问题,建立其生态补偿机制框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计算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补偿标准为6768元·hm-2。根据梯田撂荒面积计算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优先级,按村排名为:齐云山 >新地村>欧家村>小坑村>长江村>九岭村>雁湖村>均源村>竹溪村> 暖水村 > 上堡村 > 甲子村 > 梅坑村 > 赤水村 >水南村。(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王建革[8](2017)在《水文、稻作、景观与江南生态文明的历史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江南生态文明历史过程中,有叁点特别值得借鉴。一是古人的水流平衡水利生态技术。唐宋时期的塘浦圩田制度利用自然的技术,使水网系统水流周流,灌排有序,可以百年不灾。古人还会有效率地利用河道弯曲蓄水,传统的水塘也对农民有着生态与经济的意义。二是精耕细作和生态循环技术。稻作农业对水稻土的培肥,以及桑基农业的生态循环,都是传统农业中的精华和典范。叁是传统的审美意识对园林和一般田野景观的改造。早期人地关系宽松,古人依靠广大的自然生态景观经营田野和园林。随着人口压力增加,后期的人们利用水流和小生境经营田野并建成具有江南特色的小园林生态。(本文来源于《思想战线》期刊2017年01期)

滕青[9](2016)在《上海环淀山湖地区基于化肥、农药减量化的生态稻作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上海西郊的淀山湖,是上海市唯一的淡水湖泊,黄浦江源头,也是上海饮用水源地。为保护水源地环境,环淀山湖地区历史上禁止工业活动,也禁止禽畜养殖业。尽管如此,淀山湖仍属于富营养型湖泊,常年水质处于中国国家水质标准IV~V类,部分区域水质甚至劣于V类。环淀山湖六镇,地势低洼,稻作农业是当地主要农作方式。常规稻作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已对淀山湖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在环湖地区推行基于化肥、农药投入减量化的生态稻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保护淀山湖饮用水源地意义重大。本文以环淀山湖六镇之一的金泽镇为例,通过对21个典型农户走访,持续五年对常规水稻农作过程进行问卷调查;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和抗病虫害能力的影响研究,探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开展稻田养蛙和稻鸭共作田间试验,研究种养耦合型生态稻作模式;评估若在环淀山湖地区推行基以化肥、农药投入减量化的生态稻作,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湖泊水环境的积极效果。主要获得如下结果:(1)据连续五年的农户调查表明:研究区域常规稻作N、P_2O_5、K_2O年度平均使用量分别为336.6 kg ha~(-1)、76.9 kg ha~(-1)、46.7 kg ha~(-1),N:P_2O_5:K_2O投入比例为100:23:14,存在氮肥过度投入而磷肥和钾肥投入配比低的问题,氮肥投入量远高于该地区推荐施用基准210 kg ha~(-1)。常规稻作农药的年均使用量为27.80 kg ha~(-1),其中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年均使用量分别为15.45、7.5和4.85 kg ha~(-1),农药使用量显着高于全国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13.81 kg ha~(-1)。且该地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投入比例为320:155:100,杀虫剂投入比例远高于中国平均水平(125:81:100)和世界平均水平(67:60:100)。(2)田间肥料试验表明:施用化肥,养分释放迅速,有效地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提高水稻植株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养分含量。但复合化肥(CF)处理水稻病虫害发生率高于菜籽饼肥低量(CML)、菜籽饼肥高量(CMH)处理和不施肥对照CK处理,尤其是在稻飞虱高发的2014年,CF处理稻飞虱数量为145.0头/丛,分别是CMH、CML和CK处理的1.3、1.6、3.1倍,导致水稻减产。施用有机肥,养分释放缓慢而持久,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水稻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加水稻产量。因此,不施或少施化肥,有利于减少作物病虫害。(3)蛙稻试验表明:稻田人工投放青蛙,不仅可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还能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对水稻卷叶螟和二化螟的防治尤为显着;青蛙在田间活动,能改善水稻通风系统,减少致病菌落的生长,可明显减少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放养青蛙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进一步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矿化,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最终,2013年和2014年放养青蛙稻谷产量分别是无蛙对照的1.41、1.43倍,增产效应显着。稻田养蛙既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又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系统,有明显增产效应。(4)稻鸭共作田间试验表明:稻田养鸭还可促进水稻生长,显着减少水稻病虫害,特别是2014年和2015年水稻稻飞虱数量分别减少57.40%和60.01%。稻田养鸭还能有效遏制杂草生长,2014年和2015年杂草数量分别降低了92.19%和89.36%。鸭子活动还可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矿化,提高稻田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线虫数量,丰富土壤生物多样性。2014年水稻生长后期,放鸭处理稻田土壤线虫数量为10.0条/克,显着高于无鸭对照(p<0.01),5.6条/克土。稻田养鸭可增加稻谷产量52.94%-89.68%,效应显着,而且还有纯自然鸭产品,经济效益显着,适合在中国南方地区推广。(5)上海西郊环淀山湖六镇共有水稻面积5975 ha。常规稻作N和P_2O_5年均使用量分别为2.01×106 kg a~(-1)和4.59×105 kg a~(-1);流失量分别为0.99×105 kg a~(-1)和0.23×105 kg a~(-1);入湖量分别为0.99×104 kg a~(-1)和0.23×104 kg a~(-1)。常规稻作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引起农业面源污染,已对淀山湖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若在环淀山湖地区推广稻鸭共作,氮磷入湖量可分别减少75.76%和95.24%,还可避免农药面源污染,对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意义重大。而且,实施稻鸭共作,净增收入为常规稻作的3.03-4.56倍,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6-10-01)

马静[10](2016)在《生命、季节与生态—清水江流域苗族稻作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稻作文化作为清水江流域苗族重要的族群符号,对整个区域民族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产生重要影响。稻作文化构成了苗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在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宗教信仰等方面。苗族人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物的同时还把它作为沟通人与人、人与神、人与鬼之间的媒介,叁者之间的相互交换构成了整个族群的社会文化结构。文化在人类和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可以通过文化知识来认识自然并获取资源,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制约人的行为,两者之间是一个互动融合的过程。在自然生态中,稻米的生物属性决定了梯田的修建、稻禾的培育和稻谷的收割叁个重要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对传统糯禾的采摘,苗族的社会结群文化恰为稻作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稻谷的分类、稻田的选择、水资源的储养与维护以及稻鱼兼作的生计模式都反应了本土知识在自然地域生态环境中的价值和应用。稻谷的生命周期不仅代表了植物本身,同时还代表了苗族群体,因该群体食物的主要来源就是稻米,因此生命便贯穿于整个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当中。稻谷的生命周期需要依据一定的温度、土壤、水源、光照等自然条件进行轮回运转,因此传统历法在农业生产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苗族把一年的季节分为暖季和冷季,冷暖两季的划分为稻米的生长提供了时间规序。在整个季节中,不同村寨轮流过节的节庆活动成为了农闲时节丰富的娱乐活动,其中斗牛、舞蹈、唱山歌等成为标志性的节日符号。节日活动的举办均避开农忙时节,且众多节日名称的由来也都围绕稻谷的生长命名,例如吃新节、粽粑节等。此外,几乎无一例外每个节日都有一个环节围绕稻作文化进行,以此来寓意和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苗族地区村寨之间节日的不同受传统历法的影响,正是这种不同才应照了苗族内部对规律遵循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轮流过节的群体活动对增进族群内部情感和认同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彰显了苗族社会强大的生命力。生命的繁衍不息代表了一个族群的希望和未来。因此,苗族社会对生与死都非常重视。清水江流域苗族是一个山地稻作民族,新生婴儿出生、婚姻缔结及亡人过世都与稻作文化密切相关,在生命礼仪中稻米被视为重要的沟通媒介。稻米交换的本身已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交换背后的社会文化和结构模式。稻米本身具有生物的粘合性,这种粘合性反应到社会文化中就是结群的力量。苗族人通过社会结群、礼物交换达成社会契约和文化共识,从而为农业生产的正常运作和地域社会秩序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生命礼仪中集体性的参与是基于血缘、地缘、亲缘基础之上,而形成这种集团模式的根源就是稻作文化。稻作生产需要地域下稳定的社会结构和群体互助,因此自然生态就对人文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规约着苗族群体的社会结构。但自然与社会是互动互融的动态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突破原有的生计模式,稻谷种植的单一和田土的荒芜已成为众多村寨普遍的现象,稻作文化的符号象征也悄然发生着改变。尽管随着社会发展稻米的种植体系和交换体系正发生着不可避免的改变,但其原有的文化价值依然存在。在节日庆典和人生礼仪中稻作文化对社会的约束力量仍旧存在,这种深层次的文化模式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近几年,政府在倡导美丽乡村建设中,加强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已有众多学者、村寨精英和当地民众纷纷投入到保护村落传统文化的队伍中。通过对清水江流域苗族群体族群符号的挖掘和探讨,让更多的人认知和了解苗族文化。最终达到不同族群在文化上的重迭共识,彼此尊重,共同构建和谐的国民国家文化生态。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定能使乡村建设不仅能守宝贵的自然资源,留的住青山绿水,同时也守得住珍贵的乡愁文化。(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6-05-01)

稻作生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淡水养殖业中,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问题一直在制约着行业的发展。为此,本文在简述了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成因和危害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用稻作系统对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进行生态修复的两种模式:稻田湿地—异位生态修复模式和稻鱼生态养殖修复模式及其效果,以期为我国相关部门和淡水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稻作生态论文参考文献

[1].周江,向平安.湖南不同季别稻作系统的生态能值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8

[2].高飞.稻作系统对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效果的分析[J].养殖与饲料.2018

[3].陈曦.生态、业态与文化的均衡:广西龙胜县白面红瑶寨稻作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4].张海超,雷廷加.傣族传统稻作农业生产体系的生态人类学考察[J].云南社会科学.2018

[5].杨筑慧.南方少数民族传统稻作农耕及其生态意涵初探[J].农业考古.2017

[6].展进涛,杨艳,汤晓芳,张晓雅,汪翔.基于生态循环视角的池塘稻作模式效益分析及示范推广[J].江苏农业科学.2017

[7].缪建群.江西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可持续管理[D].江西农业大学.2017

[8].王建革.水文、稻作、景观与江南生态文明的历史经验[J].思想战线.2017

[9].滕青.上海环淀山湖地区基于化肥、农药减量化的生态稻作模式研究[D].上海大学.2016

[10].马静.生命、季节与生态—清水江流域苗族稻作文化研究[D].贵州大学.2016

标签:;  ;  ;  ;  

稻作生态论文-周江,向平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