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

身份证号码:13022319911012XXXX河北石家庄0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对于智能建筑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做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本文就针对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分析,并寻求有效的优化方法,希望可以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份坚实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措施

1智能建筑与暖通空调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智能建筑的广泛应用是绿色发展与建筑行业融合的必然产物,相对于传统的建筑而言,更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节能与环保,智能建筑的发展刚好迎合了这一要求。智能建筑最早出现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智能建筑这一新型建筑概念也逐渐受到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已经建设施工了部分智能建筑。智能建筑能够在各国中获得广泛的应用,究其根本,就在于此类建筑充分结合了现代技术以及智能化的网络设备,通过运用环保绿色的建筑材料,来实现整体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居民构建更为健康绿色的居住环境。

在智能建筑当中,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一般来说,暖通空调系统主要包括通风、采暖以及空气的综合调节三个部分,合理运用暖通空调系统可以为住户们营造更适宜居住的优质环境。总体来看,空调系统不仅可以充分保障建筑物内部温度的适宜性,同时也能充分保障室内通风性,确保室内有新鲜空气流通。

2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策略分析

智能建筑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内部所运行的系统为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并进行总体的综合性管理,具有明确的实用性,除此之外,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实现对于智能建筑内部不同位置以及不同结构部分的实时监测管理。但想要充分发挥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切实作用,就必须立足于实际的情况,寻求有效的优化方案。对比智能建筑的优化设计与常规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优化。

其一,发现系统结构和参数中可以进行匹配的内容,通过各部分之间的有机配合,程度上发挥系统的整体作用,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减少系统运行的费用支出。

其二,可以针对不同的系统及其运行特点,制定起相应的定量化状态模拟,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控制步骤,提高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最大程度上避免系统运行故障问题的出现,优化系统的响应输出。除此之外,我们应当了解,通过采取相应的优化控制方案来实现节能的效果,属于主动节能,此类节能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被动节能模式。

3智能建筑中BA系统的优化策略分析

3.1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的优化

通常情况下,暖通空调系统中的空气处理机普遍采用的是PID控制模式,想要充分发挥空气处理机的实质作用,就需要选择能够与实际运行需求相契合的PID运行参数。简单来说,当PID参数相对较高时,暖通空调对于建筑物室内温度的波动情况会产生特性曲线反应,此时,暖通空调系统达到设定温度无需较长的过渡时间。反之,当PID参数相对较低时,暖通空调系统想要达到设定的温度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过度。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调高PID系数来缩短过渡时间的做法是完全不正确的,当PID系数过高时,空气处理机的控制系统将失去控制,此时,可能导致电动调节阀出现严重的波动情况。通过调整PID系数可以有效解决在大部分场合下空调控制,但对于空间较大的场所来说,仅仅依靠调高PID系数来说短系统的响应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此类情况下,则需要采取双级控制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暖通空调系统当中的送风道以及室内安装相应的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的设定与调整由控制器来实现。在具体开展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通过BA系统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实现对于空调的节能控制,在具体进行工程的实际设计时,可以依据具体的需求来灵活调整,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实质性作用。

3.2暖通空调系统控制权的优化

在暖通控制系统当中,BA系统通常需要遵循中央控制站集中管理的原则。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场合来说,此类原则也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很多时候,有由于在智能建筑内部的部分建筑区域中存在着使用功能差异,这时建筑物内部的温度要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集中管理的原则与实际使用之间的冲突随之产生。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数控参数系统,将此系统安装在现场,随时随地在现场进行调控。举例来说,当需要将通风系统的设定放置于现场当中时,由于暖通控制系统中的直接数字控制器不具备此类功能,为了提高集中管理水平,此时就需要安装手控参数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加设手控系统这一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于数控参数系统来说,它难以提供相应的数字控制功能,还需要加设此类设备来实现整体控制。

3.3暖通空调系统中控制网络的优化

在确保系统具备灵活性的基础之上,应当尽可能的避免。暖通控制系统控制网络的复杂化。相对于繁复错杂的控制网络来说,清晰简洁地控制网络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一般来说,在暖通控制系统当中可以依据实际的需要来调整拓扑结构的网络,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调整的便捷性,但与此同时,由于随意性较强,其技术风险也较高。为此,对于一些小型的智能建筑工程来说,应当尽可能的采取明确的布线方式。

3.4暖通空调系统中直接数字控制器的优化

一般来说,BA系统中不同的直接数字控制器可以提供大中小不同的处理能力。为此,我们在进行直接数字控制器的选择时,也应当有针对性的引入。具体来说,对于一些设备分布较为密集的场合应当尽可能的采用大型的直接数字控制器,从而避免故障问题的出现,确保控制器之间通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而对于一些设备分布较为单一的场合来说,采用中小型的直接数字控制器即可。随着我国各项技术水平的发展进步,在暖通空调系统当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此类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场合当中,在空调通风设备控制工程当中也应当如此。

3.5暖通空调系统中监控中心的优化

在暖通空调系统,监控中心需要对于整个系统进行监控,为此,监控中心中普遍融合了消防控制及安保控制等常用系统,往往需要将各类设备和功能聚集在一起,在同一机房中实现整体的监控操作。很多时候监控中心所在的机房距离冷冻机房以及锅炉房较远,这就对于监控中心的远程控制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充分满足监控的需求,就需要在冷冻机房、锅炉房的控制室当中另设分管监控控制中心,并将冷冻机房和锅炉房的监控内容交由分管控制中心进行监管,但必须明确此分管控制中心的控制内容仅包括冷热源设备监控。

4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阶段,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我国智能建筑内部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优化处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对于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艺卓,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与施工技术研究[C].2015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2]何为燕,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1(6):205-206.

[3]丁金涛,徐海蓉,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8).

[4]张国杰,张秋宇,暖通空调的系统优化方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7):358

标签:;  ;  ;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