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立足依法治企要求化解和整治廉洁风险的探索

供电企业立足依法治企要求化解和整治廉洁风险的探索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企业各个方面的发展。本文着重以依法治企要求为引领,从制度建设,人员行为,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入梳理供电企业在依法治企环境下所存在的廉洁风险,充分剖析相关问题,风险起因,探索有效化解和整治廉洁风险的针对性意见和防控举措。

关键词:廉洁风险;依法治企;整治

引言:

对于企业来讲,生产经营依法合规,干部员工廉洁从业,是一个公司永葆青春,动力永存的关键所在,对于供电公司更是如此。只有运用法律手段,以业务流程关键环节为主线,有效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力度,才能杜绝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一、立足依法治企要求化解和整治廉洁风险的现实意义

依法治企是企业适应法律环境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能够确保企业适时规避法律风险,避免短期行为决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还能有效改善企业内部不合理的违法经营现象,改革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整体实力,树立并维护好自身在广阔市场中的形象,从而让企业以饱满的姿态适应激励的市场竞争,进一步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

近年来供电企业围绕“全员守法、全面覆盖、全程管控、依法治理、依法决策、依法运营、依法监督、依法维权”的法治企业目标,持续治理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经营风险,实施评估、辨识、预警和预控,加强各类风险的可控在控。围绕依法治企实施廉政风险防控,是当前供电企业经营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当前供电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只有坚持围绕依法治企实施廉洁风险防控,才能深入挖掘到廉洁风险的成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防控举措,才能真正有效的杜绝“违法、违纪、违规、违章”问题的发生,才能真正保障干部员工的廉洁从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的依法合规。

二、依法治企要求下存在的廉洁风险类别

不同的发展时期,存在着不同的职务犯罪现象,不同的职能领域,面临不同的诱惑风险,不同的岗位环境,风险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特别是目前在依法治企工作环境下,廉洁风险认知不足、防控廉洁风险的主动性不强、专业横向协调管控还不完善、外部环境影响日益增强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目前存在着以下五类廉洁风险:

一是失职渎职类廉洁风险,主要源自于岗位从业人员的不作为;二是自我变通类廉洁风险,主要源自于岗位从业人员的乱作为;三是机制失衡类廉政风险,主要源自于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四是寻租腐蚀类廉洁风险,主要源自于生产经营流程的不透明;五是管控不足类廉洁风险,主要源自于日常生产经营管控的不到位。

教育学习不到位,可能产生失职渎职类风险,产生想腐败的动机;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可能产生机制失衡类廉洁风险,创造产生腐败的机会;工作程序不规范、不严谨,自由裁量权大,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不到位,可能产生管控不足类廉洁风险和自我变通类廉洁风险,制造腐败产生的条件;业务往来中利益诱惑或其他非正常影响,可能产生寻租腐蚀类廉洁风险,滋生腐败产生的温床。

三、立足依法治企要求化解和整治廉洁风险的举措

(一)讲科学,积极有效地发挥机制的管控力

依法治企环境下廉洁风险的化解和整治,需要有科学、系统且有生命力的“法”和“制”来保障。也只有健全的机制、执行到位的机制,才能产生最大化的行为管控力,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本化解和整治廉洁风险。一是提升专项业务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多采取“分片区、分类型、分等级、分阶段”的细化形式,对管理制度的执行要求、规范规定进行明确,有效把控制度执行过程中细小环节,从而使得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更加顺畅。二是深化各项管理制度的管控效能。定期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梳理,注重查找现行内控制度与管理实际脱节滞后、不相适应的问题,消除因工作流程设计不完善、缺乏相互制约或执行不力从而可能造成岗位权力失约配置情况。三是加强惩处机制的严格落实,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体外循环、变通执行、推诿扯皮等易发生廉洁风险的“不规不矩”行为,执行“红黄牌”告警以及“定时、定人、定向”督办机制,并适时在月度例会等平台进行通报。实施好溯源管理,抓早抓小,防止小问题向违规违纪问题上转变。

(二)知风险,坚定不移的落实岗位责任

岗位责任规定了每个岗位人员做什么、怎么做,同时又禁止了不该做,明确了做了不该做如何处罚。所以使干部员工充分熟知自己的岗位责任,是化解和整治廉洁风险的首要前提。一是以基层员工为单位,开展廉洁从业测评。将每年对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测评向基层普通员工延伸,以现场进驻的形式,面向各基层单位一线员工开展“背靠背”廉洁从业测评活动。通过测评进一步提高一线员工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的意识,加大对基层人员权力运行廉政监管。二是以一线班组为层级,实施业务廉洁风险自查。进一步完善廉洁风险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挑选公司重点专业领域个别一线重点班,开展“过关式”基层班组廉洁风险梳理,建立并完善基层班组权力运行清单。三是以全员防控为目标,拓展廉洁风险信息收集面。结合落实“两个责任”清单和依法治企工作要求,立足于过程管理,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和周期管控。落实党风廉政问题线索移送工作要求,依托协同监督平台,认真剖析成因,加强成果运用和落地。

(三)重教育,坚持不懈地夯实思想防线

心理诱因往往是促使一些人走向腐败的精神动力。从思想上筑牢堤坝,增强自律意识,使人不想腐,这是化解和整治廉洁风险之本。一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积极利用好专题学习、“三会一课”、公开栏、班组学习园地等载体,以微信课题、网站主页刊登、专题书籍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切实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帮助其牢记各项廉洁自律要求和党的纪律底线,切实把党章党规党纪的权威性、严肃性树立起来。二是以德育企,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定期开展“一岗双责”落实情况专项汇报和监督检查,实施周期考核,纳入年度综合考评。面向基层员工以“我知、我查、我信、我坚持”主题,常态化开展品德、作风、党性、信念等方面道德修养提升主题专题活动,从而帮助其端正个人的价值追求,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构筑起“不想腐”的思想防线。三是反面预警,进一步推行黑色教育。面向重点岗位从业人员,以“假如我在业务工作中违反规定,触碰了红线”为主题,组织开展定向问卷调查活动。通过集中调查,产生黑色教育效应,从另一方面将廉政从业要求深入基层员工心中,逐渐帮助员工在内心建立起“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思想防线。

(四)强管理,坚定有力的消除腐败诱因

突出依法治企,从源头上预防,从执行上督促,从完善监督体系入手,使人不敢腐,这是化解和整治廉洁风险要实现的最终结果。一是加强岗位权力运行监督。进一步调整各业务流程环节中,相关岗位的权力配置,并在其中加入重点环节权力运行的第三方现场监管。二是强化对外协单位的常态管控。面向外协单位深入开展廉政监察“五个一活动”,常态化执行廉洁互保双向评价机制。严格执行“黑名单”、“廉政约谈”、“廉政协议”等管控制度,有效推行廉政保证金模式,从而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项目优质、管理规范、资金安全以及人员廉洁。三是拓展重点岗位从业人员工作交流层面。在相同业务领域的相关岗位上进行异单位轮换,在对于岗位廉洁风险等级较高的关键岗位可推行AB角互控制度,一主一辅,相互配合,相关制约,切实有效降低廉洁风险发生概率。

四、结语

总之,廉洁建设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基石和保障,企业要不断提升依法治企的科学化水平,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我们需要加大企业内部廉洁建设力度,只有具备良好的廉政氛围,才能指引所有工作人员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标签:;  ;  ;  

供电企业立足依法治企要求化解和整治廉洁风险的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