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时不变系统论文-朱礼营,邱剑彬

线性时不变系统论文-朱礼营,邱剑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线性时不变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切换系统,线性子系统,状态反馈,镇定控制

线性时不变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朱礼营,邱剑彬[1](2019)在《多平衡点二维切换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极点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多平衡点二维切换线性时不变(LTI)系统极点配置问题.对每一子系统都含有唯一平衡点情形,首先给出了该类多平衡点切换系统可任意切换路径极点配置的一个充要条件.然后,用一个数值算例表明:即使将二维闭环切换LTI系统的所有子系统的全部极点都配置到左复半平面内的两个相同位置,也不能保证该类切换系统在任意切换路径下都稳定.其次,对所有子系统具有单(唯一共同)平衡点和多平衡点情形,分别给出该类切换系统可任意切换路径和任意拟周期/周期切换路径镇定极点配置的若干充分性判据,并据此设计了相应算法.所得结果揭示:用极点配置法来镇定切换LTI系统,可以将部分或全部子系统的全部或部分极点配置到右复半平面内的合适位置.最后,一个数值仿真算例表明所得新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吴伟林,谢巍,何伟,张浪文[2](2019)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切换控制器设计及H2性能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复杂的控制系统中,使用单一的线性时不变(linear time invariant, LTI)控制器不能有效地处理对象的动态变化或者满足系统更多的性能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于一个LTI对象设计一个切换控制器,该切换控制器包含多个预先且独立设计的LTI控制器,所有的这些LTI控制器都能够使闭环系统稳定且满足相应H2控制性能准则.基于本文提出的H2性能状态空间实现方法,设计的切换控制器不仅可以保证在任意切换的情况下整个闭环系统满足某一H2性能,而且可以保证局部子系统的切换点满足相应的H2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9年05期)

冯旖哲,刘玉琛,王菁,付楷文[3](2019)在《基于MATLAB软件的线性时不变系统频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单介绍了MATLAB的有关特点,并将MATLAB引入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域分析,线性系统在时域、频域分析中的重要性使其与概率论和随机信号分析理论一起构成研究通信系统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求解,详述了如何运用MATLAB的LTI对象和符号运算功能分析信号与系统中的有关问题。(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吴相甫[4](2019)在《一种高阶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辨识算法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旨在通过低阶系统并联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拟合逼近的方法来确定高阶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模型。首先,分析出高阶线性时不变系统响应可由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之和等效;其次,利用典型环节各参数值对阶跃响应曲线影响的规律,通过改变并联模型的各参数值,以拟合曲线逼近实际的阶跃响应曲线,从而得到系统的模型;最后基于Matlab对辨识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可行性,并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表》期刊2019年03期)

杨瑞[5](2018)在《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响应的求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响应的求解的叁种方法,并通过例题加以说明。(本文来源于《新智慧》期刊2018年01期)

李卜娟[6](2017)在《线性时不变系统响应的几种求解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就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响应给出了3种不同的解法,即经典法、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法以及卷积积分法,并对这3种解法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信息》期刊2017年29期)

何伟,谢巍,吴伟林[7](2017)在《基于线性时不变系统二次输出反馈新矩阵不等式的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输出反馈的线性二次控制的方法。首先,利用二次性能指标和Lyapunov函数推导了一种新的矩阵不等式形式,其次利用消元的思想,将非线性矩阵不等式转换为线性矩阵不等式,即线性二次输出反馈的问题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框架内的凸优化问题。最后,用一个数值算例为对象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28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 2017)暨纪念中国过程控制会议30周年摘要集》期刊2017-07-30)

张赜皓,姬五胜[8](2016)在《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型的建立及方框图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算子将微分方程转换成系统函数,借助梅森公式对系统函数进行分解,提出一种画出分解后系统方框图的简单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通信工程系统分析,在整体分析中起到辅助分析作用。利用系统方框图的分解将前向通道与反馈环路分别进行讨论,可以简化对复杂系统的直接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分析的难度。通过数学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罗跃生,李彤,时贵交[9](2016)在《广义线性时不变系统内部故障的诊断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广义线性时不变系统,利用受限等价变换可以得到系统的标准形式,在标准形式中广义系统可以分为慢子系统和快子系统两部分。在系统运行出现的各种故障中,对于系统自身内部出现的故障问题是不可忽视的。而为了判断这样的内部故障是否在系统中出现,经过深入分析系统矩阵,结合矩阵理论与积分运算,提出了分别针对慢子系统部分和快子系统部分的,判断广义线性时不变系统是否存在系统故障引起的系统矩阵误差的方法。最后,通过一个仿真算例验证了这种故障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6年04期)

唐普英,陈鹏宇[10](2015)在《线性时不变系统特性的教学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线性时不变LTI系统是一种很重要的系统,它具有4个特性:无记忆性、因果性、稳定性和可逆性。按常用的信号与系统教材中介绍的方法讲授LTI系统特性,学生不容易理解所讲授的内容。授课过程中发现,若利用卷积和的交换律,把LTI系统的输出分为3个部分:与将来的输入有关的输出、与当前的输入有关的输出和与过去的输入有关的输出;然后根据LTI系统特性的定义,结合系统的输出与输入关系,先推导离散时间LTI系统的特性,再将其结论应用到连续时间LTI系统,则LTI系统特性教师既容易讲解清楚,学生也容易理解透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实验科学与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线性时不变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复杂的控制系统中,使用单一的线性时不变(linear time invariant, LTI)控制器不能有效地处理对象的动态变化或者满足系统更多的性能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于一个LTI对象设计一个切换控制器,该切换控制器包含多个预先且独立设计的LTI控制器,所有的这些LTI控制器都能够使闭环系统稳定且满足相应H2控制性能准则.基于本文提出的H2性能状态空间实现方法,设计的切换控制器不仅可以保证在任意切换的情况下整个闭环系统满足某一H2性能,而且可以保证局部子系统的切换点满足相应的H2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性时不变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朱礼营,邱剑彬.多平衡点二维切换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极点配置[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9

[2].吴伟林,谢巍,何伟,张浪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切换控制器设计及H2性能实现[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9

[3].冯旖哲,刘玉琛,王菁,付楷文.基于MATLAB软件的线性时不变系统频域分析[J].数码世界.2019

[4].吴相甫.一种高阶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辨识算法仿真[J].自动化与仪表.2019

[5].杨瑞.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响应的求解[J].新智慧.2018

[6].李卜娟.线性时不变系统响应的几种求解方法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7

[7].何伟,谢巍,吴伟林.基于线性时不变系统二次输出反馈新矩阵不等式的形式[C].第28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7)暨纪念中国过程控制会议30周年摘要集.2017

[8].张赜皓,姬五胜.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型的建立及方框图法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6

[9].罗跃生,李彤,时贵交.广义线性时不变系统内部故障的诊断方法[J].计算机仿真.2016

[10].唐普英,陈鹏宇.线性时不变系统特性的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

标签:;  ;  ;  ;  

线性时不变系统论文-朱礼营,邱剑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