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上升流和越南沿岸上升流对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响应的对比分析

琼东上升流和越南沿岸上升流对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响应的对比分析

论文摘要

利用海表温度(SST)、海面高度(SSH)、风场、热通量等数据,比较分析琼东上升流和越南沿岸上升流对1998年和2016年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结果发现,两个上升流对同一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以及同一上升流区对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均不同。1998年夏季,琼东海域风场异常利于上升流发展,上升流增强,越南沿岸风场异常不利于上升流发展,上升流减弱;2016年夏季,两个上升流区均为利于上升流的风场异常,但琼东沿岸冷水区却大幅缩小,SST明显升高,越南沿岸冷水区变化不大,但总体温度也升高。这表明,除风场外,琼东和越南沿岸上升流还受其他过程影响。海洋动力过程分析发现,同一时间同一上升流区的海表温度异常(SSTA)变化与海面高度异常(SSHA)变化最为一致。1998年夏季,琼东的负SSHA和越南以东的正SSHA均与风场异常作用一致,从而琼东上升流增强,越南沿岸上升流减弱。2016年夏季,琼东和越南以东均为正SSHA,抵消了利于上升流的风场异常,使得琼东和越南沿岸上升流减弱。同一时间不同海区相比,风应力旋度异常对琼东上升流SSTA影响更大,SSHA和沿岸风应力异常则对越南沿岸上升流影响更明显。海面高度异常表征的中尺度涡和风场异常(尤其是沿岸风应力异常和风应力旋度异常)是超强厄尔尼诺后沿岸上升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论文目录

  • 1 数据与方法
  •   1.1 数据资料
  •     1.1.1 海表温度SST
  •     1.1.2 海表风场SSW
  •     1.1.3 海面高度SSH
  •     1.1.4 热辐射通量
  •   1.2 数据处理
  •     1.2.1 时间与空间平均
  •     1.2.2 风场数据处理
  • 2 琼东和越南上升流对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
  •   2.1 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
  •   2.2 琼东上升流区和越南沿岸上升流区SST的异常变化
  •     2.2.1 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后上升流区的温度异常
  •     2.2.2 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后上升流区的温度异常
  •   2.3 上升流区风场的异常变化
  •     2.3.1 1998年夏季沿岸上升流区风场异常
  •     2.3.2 2016年夏季沿岸上升流区风场异常
  • 3 讨 论
  •   3.1 热辐射对上升流冷水区的影响
  •   3.2 海洋动力过程对上升流冷水区的影响
  • 4 结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沈煜帆,经志友,谭可易,谢玲玲

    关键词: 沿岸上升流,厄尔尼诺现象,海表温度,海表高度,风应力

    来源: 海洋科学进展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海洋学

    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海西北陆架垂向环流动力诊断及其季节变化(41776034),热带气旋对琼东上升流动力过程和物质输送的影响机制研究(41476009),南海北部锋面海域的次中尺度动力过程与机制研究(41776040),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项目——粤西陆架环流的调控机制研究(YQ2015088),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南海次中尺度动力过程与生态响应研究(LTOZZ1701)

    分类号: P732.6

    页码: 374-386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5615K

    下载量: 196

    相关论文文献

    • [1].辽东半岛顶端海域上升流长期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海洋与湖沼 2020(01)
    • [2].夏季琼东上升流的高频变化特征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04)
    • [3].基于上升流效应的单位鱼礁建设模式研究[J]. 南方水产科学 2020(05)
    • [4].沿岸上升流及其对海洋资源的影响[J]. 广东造船 2019(05)
    • [5].差热式人工上升流的数值模拟[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6].沉积记录中脂类生物标志物对琼东上升流强度的指示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 海洋学报 2020(10)
    • [7].粤东沿岸生态系统对夏季沿岸上升流响应的生态模型初探[J]. 生态科学 2017(01)
    • [8].琼东上升流研究概述[J]. 热带海洋学报 2012(04)
    • [9].阿拉伯上升流温度锋面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海洋技术学报 2017(03)
    • [10].2014年与2015年夏季琼东上升流的年际变化及其成因分析[J]. 海洋学报 2019(01)
    • [11].春季长江口外上升流的月际变化——以123°E断面为例[J]. 海洋科学 2017(10)
    • [12].镂空方型增殖礁上升流特性的粒子图像测速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24)
    • [13].琼东上升流的年际变化及长期变化趋势[J]. 海洋与湖沼 2016(01)
    • [14].2006年夏季珠江冲淡水驱动的上升流[J]. 海洋学报 2018(07)
    • [15].南海主要上升流及其与渔场的关系[J]. 海洋科学 2015(09)
    • [16].人工上升流千岛湖湖试[J]. 海洋科学 2014(09)
    • [17].台湾海峡西北部表层沉积物中有孔虫分布对沿岸上升流存在的响应[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5(01)
    • [18].气力人工上升流对水体温度的影响研究[J]. 机电工程 2014(04)
    • [19].西北非上升流锋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 2015(04)
    • [20].用沿岸上升流指数分析中国东南沿岸风生上升流的特征[J]. 海洋通报 2011(03)
    • [21].热带西南印度洋上升流区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及与印太系统海气相互作用[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2(06)
    • [22].安徽宿松地区中二叠统上升流沉积的发现及其岩相组合类型[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06)
    • [23].长链烷基二醇及其指标在南海北部粤东沿海上升流地区的环境指示[J]. 地学前缘 2018(04)
    • [24].上升流及其影响[J]. 考试周刊 2012(31)
    • [25].长江口上升流区营养盐的分布及其通量的初步估算[J]. 海洋科学 2008(09)
    • [26].本格拉上升流锋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海洋通报 2016(03)
    • [27].下扬子中二叠统上升流相与烃源岩的关系研究[J]. 海洋石油 2008(02)
    • [28].华北地块中-上元古界上升流岩相类型及相模式[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6)
    • [29].ENSO发展期琼东上升流的动力过程响应差异[J].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9(03)
    • [30].安徽宿松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上升流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03)

    标签:;  ;  ;  ;  ;  

    琼东上升流和越南沿岸上升流对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响应的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