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知识经济论文_毕晓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知识经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洋,知识经济,经济学,经济发展,知识,经济,海洋生物。

海洋知识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毕晓琳[1](2010)在《海洋知识溢出及其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积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知识经济的特征。海洋知识、海洋高新技术和海洋经济活动越来越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综合性一体化过程,即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海洋高新技术的进步,海洋高新技术的进步又依赖于海洋科学知识以及其它科学知识的增长。论文在研究国内外知识溢出理论的基础上,对知识溢出的涵义和相关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并由此界定了海洋知识溢出的涵义,分析了海洋知识溢出的机理。海洋知识溢出的涵义沿用了广义知识溢出的涵义,即知识扩散过程中的外部性效应,海洋知识溢出的机理包括海洋知识溢出的机制、方式、途径和影响因素等。海洋知识溢出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是按知识溢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经济增长这一思路进行的。首先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利用知识生产函数分析了我国海洋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之间的弹性系数,得出海洋知识溢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接着分析了科技创新对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渔业、海洋资源和能源利用业、海水利用业和海洋药业等,使传统产业不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兴起。然后通过分析海洋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海洋产业的关联效应和带动性以及海洋经济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效应来证明海洋产业发展对沿海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此外,一些海洋科学的研究还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生态、气候的研究来防止灾害的发生和对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研究来统筹海陆发展。论文还以美国、日本、韩国为例,阐述了这叁个国家在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普及海洋教育和推进海洋科技研究等方面采取的促进海洋知识溢出的措施,这些措施把海洋的开发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上来,无论是政府还是国民,都提高了对海洋开发的重视程度,从而涌现出大批的海洋科技成果,并转化成为一定的经济价值,带动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最后,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海洋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对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应积极利用海洋知识的溢出效应来发展海洋科技,促进沿海经济发展。借鉴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科技兴海的措施,我国应该积极制定和实施海洋政策,实施科技兴海,积极发展海洋教育,普及全民海洋意识,增加科研投入,提高知识产出水平,并且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促进知识向科技成果从而向经济产出的转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0-06-10)

文自[2](2000)在《新世纪 新视野 新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经济正在大洋彼岸发展得如日中天,为美国创造了二战以来连续景气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奇迹。处在转型变革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同样在与日翻新──每天都在开拓新的领域、创造新的经验、展示新的前景。从某种意义(本文来源于《市场报》期刊2000-12-16)

陈文[3](2000)在《新世纪 新视野 新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经济正在大洋彼岸发展得如日中天,为美国创造了二战以来连续景气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奇迹,而处在转型变革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同样每天都在开拓新的领域、创造新的经验、(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期刊2000-07-19)

吴伦楷[4](2000)在《激发经济活力的一种新的管理机制—— 一种新的海洋知识经济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知识经济和其在海洋石油开发中的具体应用——联盟式开发海上石油 ,它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的优点 ,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平台》期刊2000年02期)

权锡鉴[5](2000)在《谈谈海洋知识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知识经济 ,是以知识增长和高技术发展为基础的海洋经济。海洋经济是人类以海洋资源为对象而展开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现代海洋经济是以新的科技革命为背景的 ,其经济过程的基础是资本、知识和高技术。从海洋资源勘测到生产过程的展开 ,从海洋劳动过程、经(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经济研究》期刊2000年02期)

胡增祥,马英杰,王兴玲[6](1999)在《试论海洋知识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知识经济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动力和支柱;法律则是保障海洋知识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论述了法律对保障海洋知识经济发展的作用,阐述了目前我国海洋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指出了当前影响海洋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海洋知识经济法制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9年03期)

王世理,彭凯平[7](1999)在《中国沿海高校科技企业与发展海洋知识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海洋大国。海洋是生命的源泉,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是人类新的发展空间。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世纪,是龙的世纪。龙必将崛起。龙,将从海上腾飞!中国高校科技企业是具有中国教...(本文来源于《沿海企业与科技》期刊1999年02期)

于宜法,包振民[8](1998)在《发展海洋生物高新技术 促进海洋知识经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与核心。海洋生物技术是运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手段,利用海洋生物体、生命系统和生命过程,生产有用产品的一门高技术科学,是现代生物技术与海洋生物学相交叉的产物,是80年(本文来源于《沿海企业与科技》期刊1998年06期)

海洋知识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经济正在大洋彼岸发展得如日中天,为美国创造了二战以来连续景气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奇迹。处在转型变革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同样在与日翻新──每天都在开拓新的领域、创造新的经验、展示新的前景。从某种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知识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1].毕晓琳.海洋知识溢出及其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文自.新世纪新视野新经济[N].市场报.2000

[3].陈文.新世纪新视野新经济[N].农民日报.2000

[4].吴伦楷.激发经济活力的一种新的管理机制——一种新的海洋知识经济的思考[J].中国海洋平台.2000

[5].权锡鉴.谈谈海洋知识经济[J].中国渔业经济研究.2000

[6].胡增祥,马英杰,王兴玲.试论海洋知识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7].王世理,彭凯平.中国沿海高校科技企业与发展海洋知识经济[J].沿海企业与科技.1999

[8].于宜法,包振民.发展海洋生物高新技术 促进海洋知识经济发展[J].沿海企业与科技.1998

论文知识图

海详交通运翰业产位拟合曲拢(1996-2007...马林诺夫所基文化论引中的研究框架北长岛旅游文化特色设计研究思路片深圳市海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索引索引统计资料专业、机构情况(3)

标签:;  ;  ;  ;  ;  ;  ;  

海洋知识经济论文_毕晓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