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

浅析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10000)

摘要: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新兴的理论概念工具,具有避险保值、投机、价格发现和降低交易成本等重要作用。随着这种创新工具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制定和实行新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来与之相适应,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正是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所带来的风险和收益。正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具有较高的可比性、良好的预测性和更高的及时性等优点,那么十分明显的就是可以看到目前来说,公允价值已经成为了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中唯一和其相关的标准计量属性。但是公允价值计量在应用当中也存在着不易取得、难以操作等问题。尤其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具体完善公允价值计量这个目标,在本文中提出了诸如建立完善控制机制等等十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总之,公允价值计量的完善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1引言

近几年,因为由于金融市场整体呈迅猛发展的大的态势,因此作为金融市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被得到广泛的应用的创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对于整个金融市场及相关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异常深远和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创新工具的广泛使用又就要求制定和实行新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来与之相适应,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正是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所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并解决上面所讲的那些问题,但是公允价值计量也并非十全十美,其在应用当中难免会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具体的缺点和问题。因此在本文中将对这些内容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借此来对其将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和进一步发展做一些微小的贡献。

2中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状况

其实正像是任何的高楼大厦都有一个深厚稳固的地基一样,只有建立了完美的基础工具完成金融市场的十分完善的开发的基础上才可能诞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完美的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市场。因而在发展顺序上,旧式的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基础是大大优于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基础的。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也遵守这样的规则。在1990年代初,中国开始向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金融工具的潜在市场进行投融资试点,正是那个时候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增长,成为了衍生品交易市场成立后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迅猛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一个在中国境内成立的期货市场是成立于1992年的上海外汇市场中心,而第一次非正式的股指期货交易是发生在1993年的海南,更近一步的是在199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权证交易中心开始处理和办理相关的具体业务,而在那之后,随之逐渐诞生出来的越来越多的衍生金融工具在整个中国金融市场上日益活跃。

3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现状及存在问题

3.1公允价值不易取得、可靠性难以保证

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和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的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环境还不能相提并论,还很难满足公允价值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经济环境的具体要求,那么在面对当前这种情况的金融市场经济环境,公允价值计量在具体的操作上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究其具体的产生原因,笔者认为其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一是在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一个经济发展的初级学习阶段,那么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发展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二是中国目前仍存在着一些不是建立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金融产品交易行为,那么就在实际过程中很难反映出公平性;三是在中国目前的金融资本市场上能够起到影响的具体因素也是比较多的,而且相应的具体价格制定和变动机制也不是非常的完善,因此在我国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上。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3.2公允价值难以操作、影响财务信息质量

在中国政府与2006年颁布并执行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当中,存在着多达17项之多的要求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文和规定,按时在这之中,只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和“企业年金基金”这三个具体的准则项为如何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设定了具体的指导。并且在准则当中明确规定了在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中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的首选。但是可以看出如此多项的规定中,却只有三项做出了指导,那么这样就造成了公允价值计量在实际的操作和计量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这样一来那么就会使得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就算是明明知道按照规定公允价值要被使用在哪些具体的经济业务上来进行计量,那也只是作为进行实际操作是的备用选项而已。那么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具体到会运用何种计量方法时,就很有可能会因为其对于应该怎么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不清楚,而使得其会选择尽量的避免使用公允价值来计量。

3.3资产负债表频繁波动、加大企业经营风险

简单的从理论上讲,衍生金融工具对于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一点上应该不折不扣的予以执行,不过由于衍生金融市场本身具有的灵活性,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对公允价值使用的确定过程还是能够存在一定的灵活性的。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在进行具体的交易时间和选择何种计量方法上都有着一定的选择自由性,那么就会导致从事交易具体操作的公司在编制会计报表时能够使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根本无法得到强有力的保障。这就使得原本是为了使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动更加准确和客观的表示出来而采用的公允价值计量,却又同时造成了与之不相匹配的使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出现频繁变动的情况,那么这就难免会加大金融公司的风险。

在具体到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当中采用的对于公允价值的获得是以其存在活跃的公开市场为交易基础的,在这一点上,交易一方对于其估值模型的做出任何选择都是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衍生金融工具的实际价值上的,为更为令人感到严重的是,大多数的衍生金融产品估值模型在被具体敲定后,并没有一个独立的机构来对评价模型进行详细二具体的评估,那么也就使得这种行为失去了获得真正的公允价值测量结果的可能性。因此,当使用不同的估值模型可以使企业的财务报告能够反映出不同的信息,那么也就使得原本必然应当会遵循公允价值计量的变化原则的行为产生了变化,加上不同的企业会计报告签发的日期一般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出现了这种情况的时候,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就很可能存在这大的波动,以此在实际上也就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得到的增加。

3.4金融市场不太完善、增加公允价值计量难度

尽管公允价值计量是银行和其他金融行业所广泛使用的测量方式,不过基于上市银行所涉及到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环境还不够完善,那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使用要是一直建立在这个不是很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环境中,那么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与先进的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产权交易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不够成熟,交易价格难以获得,人为因素对价格判断的影响十分巨大等等方面的表现要求我们要对价格机制仍进行严格的改善,对于市场监管机制进行有力的加强。从总体上来看,中国财政部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的使用的规定上,仍然是作出很多很大的实践努力推广的。当然,基于公允价值的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公允价值本身也是具有一些不能避免的如缺乏可靠性等方面的缺点的,所以在具体到出财务报告时,其所应用的金融工具的计量信息,可比性和参考价值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完善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4.1改进公允价值估值技术

当前,我国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水平较国外相对落后,财政部门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指导,我国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没有明确的依据,且估值程序不完善,相关参数信息客观性差、可靠性低。所以,改进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刻不容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技术。首先,制定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理论;其次,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并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制定有效的公允价值估值方法体系;再次,商业银行应加强相关估值研究;最后,通过相关手段和方法弱化公允价值会计的周期效应。

4.2建立良性的交易市场

当前,我国急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交易市场,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客观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完善公允价值的各级市场,稳定推进市场化进程。二是应积极拓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以促进公允价值的快速发展。

4.3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以及专业化水平是推动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公允价值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加强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首先,应该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运用公允价值的才能;其次,严格规范会计专业的相关考试制度,选拔优秀的人员充实到会计干部队伍当中;最后,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提升,确保队伍的高水平,从而进一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4建立完善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控制机制

市场本身的自然性决定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必定会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估计,包括从业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完善的机制体制是确保公允价值信息可靠性和真实性的有力保障,同时,完善的监督体制是预防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滥用的有效手段,因此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管体制;二是加强外部监管,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安全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联合建立公允价值相关会计准则,有效识别风险。

5结束语

公允价值的存在对金融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重要,虽然,当前金融届对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质疑,但是其重要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并且不断创新各种金融工具品种,发展金融市场,创建一流的金融机制,为我国的经济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朱金飞.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探讨[J].财会学习,2016(10):86-87.

[2]钱宏声.浅谈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6(06):199-200.

[3]洪心欣.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研究[J].商,2015(16):169.

[4]荆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335.

[5]钱娟凤.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0):35-36.

[6]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7]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8]财政部会计司编.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讲解[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9]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标签:;  ;  ;  

浅析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