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书画展厅环境监测与管理

上海博物馆书画展厅环境监测与管理

一、上海博物馆书画陈列馆环境监测与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石磊[2](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陈蜀西[3](2021)在《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文中认为

李岚[4](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提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温巧燕[5](2019)在《馆藏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应用研究 ——以温州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家对文物预防性保护日渐重视,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正由理念迈向实践。作为博物馆的重要收藏门类,纸质文物兼具珍贵性、脆弱性和敏感性的特点。如何从博物馆的实际出发,应用预防性保护手段保存和保护纸质文物,阻止或减缓文物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病害,有效延长文物的寿命,是研究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采用监测分析和数据对比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基于对温州博物馆所藏纸质文物及其保存环境的深度调查结果,分析纸质文物的受损原因,针对其中的环境因素,依托文物保护专业科研机构在博物馆环境监测与调控方面的技术成果,针对性地开展以远程实时监测评估文物保存环境为前提、以调控微环境为手段的预防性保护应用,并在实践中对文物预防性保护手段应用前后的文物环境进行比对、分析、总结,提出关于建立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长效机制和适度性、针对性原则的思考,通过展望“互联网+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前景,进一步充实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应用对策,从而使更多的纸质文物可以得到更有效地保存、保护和传承。

赵雅威[6](2019)在《大遗址保护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遗址是我国解放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出现的十分中国化的遗产概念。从5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活动到如今的现代城市建设、交通发展,大遗址的保护同时代问题息息相关。研究大遗址的保护历程,以历史为据,有利于重新思考当今时代的问题。本文试图审视发生转变的因果并总结经验,为大遗址保护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1949年至今,在“大遗址”概念明确之前,研究主体为古遗址和古墓葬,后期特指大遗址库内的保护单位。本论文从理念和手段两条线索出发,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论述,以新中国成立(1949年)、改革开放(1978年)、大遗址保护专项活动开始(2005年)为三个时间节点,将整个保护历程分为先导时期、兴起时期和全面开展时期。理念线索主要是通过对法律法规以及大事件的梳理,从概念、工作、保护三个角度总结发展和变化。手段层面主要是通过对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保护特区、保护规划及申遗五个方面展开相关论述,包括各手段出现的时间和契机、各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管理机制、典型案例等,通过论述从而得出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先导时期主要以考古挖掘为主导进行大遗址保护;兴起时期大遗址理论背景发展成熟,方针理念基本达成一致;全面开展时期形成了由上至下的大遗址保护体系,大遗址保护手段呈多样化发展。通过研究,本文对大遗址概念进行再理解,对大遗址保护展示手段精细化发展提出建议。

李海磊[7](2019)在《4-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壁画色彩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绘画形式之一。色彩是壁画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和手段,也是壁画最重要、最活跃的视觉元素。古代壁画色彩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研究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和色彩理论重要的实物资料。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而且深刻反映了当时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社会习俗、审美风尚和色彩观念的变迁。4-6世纪是中国壁画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点,在中国古代壁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研究汉唐绘画之变和色彩观念变迁不可或缺的艺术遗存。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地区丝绸之路沿线形成纷繁复杂、类型多样的壁画色彩体系,呈现出多元化、区域性、差异性、宗教性的时代特征。本文选择保存较为完好的墓室壁画和石窟壁画作为观察中心,以壁画色彩技术作为切入点,在积极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基础上,采用文化地理学、考古类型学、统计分析、色彩图谱分析等方法,对壁画区位分布与类型、色彩观念及对壁画用色影响、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颜料与色彩技术、施彩程序与着色技法、色彩组配规律与风格样式、色彩结构与颜色变量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同时结合古文献中相关颜料记载与现代矿藏勘探成果,借鉴现代科学仪器对壁画颜料检测成果,较为完整地统计分析壁画使用的颜料种类、属性、产地、流通及消费区域,制作壁画分布与矿物颜料分布图表。最后初步提出建构壁画色彩标系的方法和步骤,希望能为壁画色彩保护修复与临摹复原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为中国古代壁画色彩体系建构提供帮助。当然,本文尝试性提出建构壁画色彩标系,或许还存在一些不完整和不足之处,今后还需继续补充与完善,也希望引起学术界对古代壁画色彩研究的重视,能够寻找到解决古代壁画色彩变量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季晨[8](2018)在《苏南农村博物馆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农业文明大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农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农村博物馆应运而生,担起保护农村文化遗产,促进农村社会繁荣的使命。我国已建成的农村博物馆虽然形式多样,但是良莠不齐。博物馆学界对西南民族生态博物馆研究较多,而对广大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博物馆研究较少,尚存在许多空白。近年来,农村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研究现有农村博物馆案例,发现问题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十分必要。本文以国内经济文化较发达、农村博物馆建设案例丰富的苏南农村地区为研究范围,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农村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经验,剖析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解决农村博物馆建设存在的问题。论文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阐述选题缘由、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梳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第一章:从农村地区遗产保护、博物馆事业发展、农村社会发展三个角度阐明建设农村博物馆的重要性。再从博物馆概念的变迁引出中国农村博物馆的概念,并提出农村博物馆研究适用的分类方法。第二章:介绍为何选取苏南地区作为研究地域,梳理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发展历史。第三章:对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着重从“三农”视角下进行分类研究,以及对博物馆社会功能实现情况的分析。第四章:总结苏南农村博物馆建设中的三种典型经验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有益于苏南农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结论:对苏南地区农村博物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回顾、总结、评述。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成果:一是多方面分析中国农村博物馆产生的背景,深入思考了发展中国农村博物馆的必要性;二是首次界定农村博物馆的概念及特征;三是较为全面的调查了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历史和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从推动农村博物馆建设方面可调动的外力以及内在变革的角度提出对策,对今后农村博物馆的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徐靖芮[9](2018)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结构网络 ——基于杭州市上城区的个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试图以社会网络分析的范式考察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的实践结构。在中国当前文化发展脉络下,文化作为合理化治理工具,表现于官方文化政策论述,同时又在官方与民间的互动过程中深入影响着个体到共同体之间不同的文化思维与应对政策的态度。然而在硬软件仍依赖政府、机构资源的情况下,更需考察公共资源分配与联结的有效性,重新描述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同位置的多元行动者及各行动者在关系中拥有的资源、技术、理性和思维。研究范式层面,在当代中国公共行政与管理领域,公共文化服务依旧是一个意义变动、建构中的词汇。“公共文化服务”在各项研究中除来自“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衍伸,就其内容而言则吸纳了文化政策、政治经济学、文化政治等等,其概念发散性源于文化作为意义生产机制,如何处理其主体性的问题,即“文化”与“公共服务”的交互关系面临方法论及学科疆界的重划议题。在此语境下,研究创新性地使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通过描绘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构网络与行动者网络图,探究谁是最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行动者及其影响力来源,并利用文化参与来回应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性内涵。在政府行动者网络中,利用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话语内容作为各行动者节点权力和财政资源分类分配结构的呈现方式,在公共文化机构的行动者网络中,利用地理空间的机构变迁和组织资源宽裕作为各行动者节点关系的重要定义,在公众行动者网络中,通过公众的文化参与测量、焦点小组的编码模型和小世界网络形式,来进一步比较公共性视角下的网络结构与文化性视角下的网络结构的区隔,最终归纳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结构网络特征如下:第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实践是一个形成“层级内卷-网络”并由此结构所驱动的过程,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依靠层级结构的流动性成为整体网络的权力核心。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实践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公众”的行动结构网络,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并不以单独的形式存在,政府也不是整个结构的完全主导者,而是一种由层级权力所形成的资源权力结构。它并非一个恒定的、经常性的主体结构,而是一种不断流动的结构,这种流动结构镶嵌于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的政策重点与其边界、层级权限、专项资金财政激励和政策主题动员之中。所呈现于网络中的,是强调在地文化特色的“重大节庆及指令性群众文化活动”在公共文化服务各类服务事项中的网络核心位置以及区级以下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对层级结构的依赖、相对凝聚和联结的结构特征。这一结构将上城区自建国以来不间断的、完善的以区、街道、社区为层级划分的清晰明确的三级文化网络和文化参与传统续写和强化,并从历时性上强化了区级层面对整体网络越来越强的联结作用。这种层级结构内嵌至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行动者结构中,通过标准化建设、主题活动、在地化文化彰显、资源整合、产业支持等层级化的实施过程,塑造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能范围和服务内容,并进一步与公众产生关联。第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合法性、社会绩效和市场导向驱动下的资源宽裕结构是整体网络的资源流动核心,并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逐渐显露出越来越关键的意义。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实践权力逐步通过公共资源的方式转移到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位置,不仅是政府规划的执行载体,更是地方公共文化的知识传递者与行动启动者,透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相关的政策规划被诠释和推动,对基层政府而言,也有了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议程的协助和着力对象,对公众而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则是政府认知和公共文化服务认知的重要来源。它在结构中的影响力镶嵌于在地社群,并受到自身机构性质、市场导向回应、政府规划及资源宽裕程度的影响,加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想象与服务实践的视野因素,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由实践主体认知、政府规划执行和在地文化关系的多重影响下,依据宽裕资源的吸附性质所决定的行动者。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历时性趋势之下呈现出对内卷层级结构和公共资源的依赖,表现在网络特征上为已吸附性宽裕资源占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单位在网络中占据最为核心的位置,网络资源和资讯的获取能力都更高,并对上城区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影响力更大,其中配合行政命令的主题活动及支出作为已吸附宽裕资源重要来源,在保障机构合法性和自上而下政策动员重要的政策工具层面已从公共文化服务内卷到政策系统之中,成为公共文化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最强有力的纽带形式。第三,公众公共文化服务参与的内卷化行动机制是整体网络的互动反馈核心。上城区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参与作为文化参与的一部分,本质是动机-认知-偏好-行为的持续性行动机制,居民的行动者位置则由日常生活和文化参与机制塑造,赋予了此结构的行动正当性,并以此决定了其意义。在这一机制中,人口特征与群体诉求决定其参与动机,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形成参与偏好,而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配置则构成最终的行为,公众能否产生持续不断的公共文化服务参与行为,需要在群体诉求和公共文化服务认知中获取,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能否与周边文化生活圈共同构成个体的文化空间,对公众是否不参加某类活动构成障碍因素。上城区公众的文化参与群体诉求目前集中于由年龄和在地文化资源两类纽带联结而成的认同,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已内卷化为自上而下的层级供给结构并将其本质视为社区活动而非文化活动。这类认知与上述政府行动者所构成的流动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安排以及机构行动者所构成的已吸附性资源积累与合法性维护密切相关,共同催生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众体验与文化参与本质相疏离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应自下而上的传递扩散。这种文化参与机制的形成是自上而下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的积累因素,并非简单的文化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和个性化服务提供的市场机制逻辑。

王聪丛[10](2019)在《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文中提出当前研究阶段,“美术馆学”通常被看作是博物馆学的子系统。学者常借用博物馆学的方法及理论开展美术馆研究。但相比较博物馆学而言,美术馆从诞生及历史发展、运营管理以及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都有着特殊性。本文将美术馆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通过对美术馆历史脉络和社会语境考察,试图厘清建国后我国美术馆诞生时的内在逻辑。本文认为在“意识形态与专业建构”这双重权力规则下,中国的美术馆并非我们通常概念下的“艺术博物馆”和“非营利机构”,而有着身份独特性。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混杂身份中,美术馆不仅面临着管理难题和改革之困,当以公共价值标准去衡量美术馆时,典藏、公教、研究、策划等基本职能暴露出多重矛盾和问题。但笔者认为,这种问题不仅指涉美术馆自身功能和合法性,更是将美术馆视为文化的社会表征,呈现建国后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本文从宏观历史与权力、中观的体制与身份、微观的价值与功能,以层层递进的问题“聚焦”方式展开论述,从而构建建国后美术馆的整体面貌。在引言中阐明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方法、路径、现状。第一章梳理了建国后我国美术馆发展的基本脉络,着重沿着“意识形态”、“专业建构”线索,以中国美术馆的诞生为例,分析影响美术馆发展的外部与自身逻辑,希望进一步揭示影响中国美术馆行业的权力和制度要素;第二章通过进一步概念对比、全国100多位美术馆的调研,呈现我国美术馆独特身份,指出它非通常概念中的“艺术博物馆”和“非营利机构”,并揭示在其混杂身份下面临的改革之困;第三章通过“公共性”概念的对比研究,指出当以“公众为中心”的价值标准来分析美术馆典藏、公教、研究、策划等功能,呈现美术馆具体问题和合法性危机。为了形成合理清晰的论证,本文涉及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运用一手档案、数据等材料,采用历史研究、对比研究、实证调研等方法,希望通过研究,建构起符合中国实践状况的美术馆视角,并揭示当前文化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二、上海博物馆书画陈列馆环境监测与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博物馆书画陈列馆环境监测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馆藏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应用研究 ——以温州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当前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现状
        1.2.1 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
        1.2.2 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实地调查
        1.3.2 文献查阅
        1.3.3 监测分析
        1.3.4 数据比对
        1.3.5 综合研究
2 温州博物馆纸质文物病害调查
    2.1 纸质文物数量和类型
    2.2 纸质文物存放条件和方法
    2.3 纸张病害
    2.4 纸张病害抽样调查
3 温州博物馆纸质文物病害成因分析
    3.1 影响纸质文物的内部因素
        3.1.1 纸张内部结构
        3.1.2 写印材料
    3.2 影响纸质文物的环境因素
        3.2.1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纸质文物的影响
        3.2.2 光辐射对纸质文物的影响
        3.2.3 有害气体和粉尘对纸质文物的影响
        3.2.4 有害生物对纸质文物的影响
    3.3 影响纸质文物的人为因素
        3.2.1 历史受损
        3.2.2 病害入库
        3.2.3 保管不善
        3.2.4 经费困难
4 温州博物馆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应用
    4.1 搭建馆藏纸质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监测平台
        4.1.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测平台介绍
        4.1.2 温州博物馆纸质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监测平台应用
    4.2 实施馆藏纸质文物微环境调控
        4.2.1 温湿度控制
        4.2.2 控制光辐射
        4.2.3 控制有害气体
        4.2.4 控制有害生物
    4.3 配置纸质文物无酸纸囊匣
5 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应用的思考与展望
    5.1 建立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长效机制
        5.1.1 强化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
        5.1.2 健全文物预防性保护制度
        5.1.3 确定文物环境监控岗位职责
        5.1.4 完善文物环境调控评估机制
        5.1.5 保障文物环境监控可持续性实施
    5.2 中小博物馆开展预防性保护的原则
        5.2.1 针对性原则
        5.2.2 适度性原则
    5.3 “互联网+”时代下的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
        5.3.1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文物与文物环境的便捷管理
        5.3.2 利用5G通讯技术实现对纸质文物的高效数字化保护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6)大遗址保护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大遗址概念
        1.2.1 大遗址概念变迁
        1.2.2 大遗址概念解读
        1.2.3 文中相关概念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综述
        1.3.2 国外综述
    1.4 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5 提出问题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先导(1949年—1978年)
    2.1 法律法规及大事件
        2.1.1 法律法规
        2.1.2 大事件
    2.2 遗址博物馆的出现
        2.2.1 半坡遗址博物馆建立过程
        2.2.2 遗址博物馆的创新性认识
    2.3 大遗址“公园化”的探索
        2.3.1 大遗址“绿地化”的构想
        2.3.2 遗址“公园化”的首个尝试——兴庆宫公园
    2.4 时期的典型案例分析——燕下都遗址
        2.4.1 遗址简介
        2.4.2 考古发掘工作相继开展,“四有”档案完备
        2.4.3 走群众路线的保护模式
        2.4.4 学术会议的交流与总结
        2.4.5 燕下都遗址后续保护工作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兴起(1978年—2005年)
    3.1 法律法规及大事件
        3.1.1 法律法规
        3.1.2 大事件
    3.2 遗址博物馆的成熟
        3.2.1 综述
        3.2.2 遗址博物馆的选址模式
        3.2.3 遗址博物馆建筑表现风格
    3.3 考古遗址公园的出现
        3.3.1 圆明园遗址公园建成历程
        3.3.2 对遗址公园规划编制的探索
        3.3.3 遗址公园建立初期的优势和不足
    3.4 大遗址保护新手段的出现——保护特区
        3.4.1 大遗址保护特区建立背景
        3.4.2 保护特区管理框架——以良渚遗址管理区为例
    3.5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探索
        3.5.1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3.5.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3.5.3 其他研究机构
    3.6 大遗址申遗
    3.7 时期的典型案例分析——集安高句丽遗址
        3.7.1 高句丽遗址概述
        3.7.2 市区内遗址的保护方式
        3.7.3 郊区遗址的保护方式
        3.7.4 市区内及市郊遗址保护展示手段特点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全面开展(2005年至今)
    4.1 法律法规及大事件
        4.1.1 法律法规
        4.1.2 大事件——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解读
    4.2 遗址博物馆的新发展
        4.2.1 遗址博物馆的选址外移
        4.2.2 数字博物馆的建立
        4.2.3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4.2.4 关于遗址博物馆的思考
    4.3 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
        4.3.1 考古遗址公园的提出和发展
        4.3.2 现有考古遗址公园统计分析
        4.3.3 现有考古遗址公园遗址本体保护展示方式
    4.4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4.4.1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体系概述
        4.4.2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重要技术手段思考
        4.4.3 其他编制机构
    4.5 大遗址申遗新征程
        4.5.1 概述
        4.5.2 大遗址申遗程序
        4.5.3 大遗址申遗文本的主要内容
        4.5.4 大遗址申遗文本的重要技术问题思考
    4.6 时期的典型案例分析——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遗址
        4.6.1 良渚古城遗址概述
        4.6.2 良渚古城遗址展示体系
        4.6.3 良渚外围水利系统遗址概述
        4.6.4 针对申遗工作良渚外围水利系统遗址开展的保护展示工程
        4.6.5 针对申遗而进行的保护展示工程特点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5.1 周口店遗址概述
    5.2 大遗址保护行为的先导时期(1949年—1978年)
        5.2.1 挖掘活动的恢复
        5.2.2 展陈机构的建立
    5.3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兴起时期(1978年—2005年)
        5.3.1 遗址博物馆的展陈内容的调整
        5.3.2 中法合作
        5.3.3 遗址保护规范化建设
    5.4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全面开展(2005-至今)
        5.4.1 保护办法的修订
        5.4.2 展示体系的建立
    5.5 总结
第6章 结语
    6.1 我国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总结
    6.2 思考与建议
        6.2.1 对大遗址概念的再理解
        6.2.2 对大遗址保护展示手段精细化发展的建议
    6.3 创新点及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名录变更情况
    附录B:“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涉及到的重要大遗址名单
    附录C:访谈记录1
    附录D:访谈记录2
致谢

(7)4-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壁画色彩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说明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4-6世纪北方地区壁画分布与类型
    第一节 中原地区墓室壁画
        一、以平城—洛阳为中心北魏墓室壁画
        二、以邺城—晋阳为中心东魏北齐墓室壁画
        三、以长安为中心的西魏北周墓室壁画
    第二节 西北地区墓室和石窟壁画
        一、河西地区墓室壁画
        二、龟兹石窟壁画
        三、敦煌莫高窟壁画
        四、其它石窟壁画
    第三节 东北地区墓室壁画
        一、辽东地区三燕墓室壁画
        二、集安高句丽墓室壁画
    小结
第二章 4-6世纪色彩观转变及其在壁画上的体现
    第一节 “五行五色”色彩观
        一、“五行五色”对绘画色彩的影响
        二、北朝“尚色”变迁
    第二节 绘画色彩论
        一、以色貌色
        二、随类赋彩
    第三节 佛教传播与佛教色彩观
        一、佛经中“色”、“色空”、“色相”释义表达
        二、佛教“色光”观
        三、佛教色彩观在石窟壁画中体现
    第四节 中亚壁画色彩观影响
        一、中亚粟特壁画色彩特点
        二、中亚壁画对西域壁画色彩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4-6世纪壁画制作过程中的色彩技术
    第一节 支撑体与地仗制作材料工艺
        一、壁画支撑体
        二、地仗制作材料与工艺
    第二节 颜料研制与调配技术
        一、颜料研制技术
        二、颜料调配与胶结剂
        三、矿物颜料性能与发色原理
    第三节 壁画施彩程序与着色技法
        一、壁画施彩程序与“色标”
        二、着色技法
    第四节 匠师迁徙与绘画技术交流
        一、龟兹地区匠师来源
        二、敦煌地区匠师制度与分工
    小结
第四章 壁画颜料颜色与色彩结构
    第一节 颜色类别及颜料属性
        一、红色系列
        二、黄色系列
        三、蓝色系列
        四、绿色系列
        五、黑色系列
        六、白色系列
    第二节 颜料产地与流通
        一、矿物颜料产地分布
        二、颜料消费与流通
    第三节 壁画颜色变量分析
        一、壁画颜色变量
        二、壁画变色影响因素
        三、壁画颜色层分析
    第四节 壁画色彩结构与组配规律
        一、壁画中色彩对比应用
        二、菱形格图式与色彩组配规律
        三、仿木结构凹凸色块组配规律
    小结
第五章 壁画色彩技术理论及应用
    第一节 壁画颜料分析检测技术
    第二节 壁画色彩标系建构方法
        一、壁画颜色样品选择标准
        二、壁画色彩标系建构方法
    第三节 壁画色彩保护与修复
        一、壁画色彩保护修复原则与方法
        二、墓室壁画色彩修复案例分析
    第四节 壁画色彩临摹与复原色彩校准
        一、壁画色彩临摹理念与方法
        二、复原性临摹的色彩校准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苏南农村博物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农村博物馆概念的形成与初探
    第一节 农村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一、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
        二、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趋势
        三、中国农村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农村博物馆的概念的提出
        一、博物馆概念的变迁
        二、农村博物馆的概念
        三、农村博物馆的分类
第二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的社会环境与历史
    第一节 有利的社会环境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二、经济文化
        三、科学教育
    第二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历史
        一、波折的起步阶段(1949-1977)
        二、有序的调整时期(1978-1999)
        三、蓬勃的发展阶段(2000-至今)
第三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分类分析
    第一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统计分析
        一、社会环境
        二、数量与分布
        三、建设主体
        四、藏品内容
    第二节 “三农”视角下的苏南农村博物馆分类
        一、“三农”视角下的苏南农村博物馆分类方法
        二、分类数据统计
        三、反映“农民”的博物馆
        四、反映“农村”的博物馆
        五、反映“农业”的博物馆
    第三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功能实现情况
        一、苏南农村博物馆收藏情况
        二、苏南农村博物馆展示陈列情况
        三、苏南农村博物馆社会教育情况
        四、苏南农村博物馆休闲娱乐情况
        五、苏南农村博物馆科研情况
第四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第一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主要建设模式
        一、经济为王的华西模式
        二、政府统筹的吴江模式
        三、优胜劣汰的锦溪模式
    第二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物”的问题:藏品与展陈
        二、“人”的问题:馆员与观众
        三、“环境”的问题:社会发展与文化
第五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第一节 国外农村博物馆发展的优秀实践
        一、露天博物馆
        二、生态博物馆
        三、乡村博物馆
    第二节 中国农村博物馆发展的典型案例
        一、花园村的中国农村博物馆
        二、安吉县的生态博物馆聚落
        三、山东省的“乡村记忆工程”
    第三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博物馆新思潮”打破农村办馆局限
        二、开拓路径培育农村博物馆受众
        三、鼓励农村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四、引入多方参与机制共建农村博物馆
结语
附表1 苏南农村博物馆名录
附表2 原始数据矩阵表
附表3 各指标得分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9)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结构网络 ——基于杭州市上城区的个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主题
    1.3 研究的结构
2 从结构到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网络相关文献探讨
    2.1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探讨
        2.1.1 公共文化服务之公共性
        2.1.2 公共文化服务之公共文化性
    2.2 关于文化参与测量的相关探讨
        2.2.1 文化参与与公共文化服务之区隔与关联
        2.2.2 文化参与之测量
    2.3 关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探讨
        2.3.1 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网络分析:从结构到意义
        2.3.2 公共行政与社会网络分析:从政策网络到网络治理
    2.4 关于组织资源宽裕的相关探讨
        2.4.1 作为节点关系衡量的资源宽裕概念
        2.4.2 公共管理中的组织资源宽裕
    2.5 文献总结与本研究定位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个案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3.3.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3.3.2 研究资料搜集方法
    3.4 研究概念的操作化与数据收集
        3.4.1 政府行动者网络
        3.4.2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行动者网络
        3.4.3 公众的行动者网络
4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行动者:政策变迁与职能网络
    4.1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概况
        4.1.1 上城区基本概况
        4.1.2 上城区建制沿革与文化资源积淀
    4.2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历史叙事
    4.3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社会网络分析
        4.3.1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事项—政策层级”的历时性社会网络分析
        4.3.2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层级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5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行动者:资源张力与空间网络
    5.1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地理时空分析
    5.2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访问情形的社会网络分析
    5.3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资源宽裕社会网络分析
        5.3.1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资源宽裕网络整体分析
        5.3.2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资源宽裕网络与访问情形网络的对比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转向
6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众行动者:行动机制与参与网络
    6.1 上城区公众文化参与调查问卷讨论分析
        6.1.1 调查样本特征分布表
        6.1.2 上城区公众文化参与情况描述
        6.1.3 上城区公众文化参与障碍描述
        6.1.4 上城区公众文化参与知识情形
    6.2 上城区公众访问公共文化机构的小世界网络与文化参与的相关分析
        6.2.1 上城区公众访问公共文化机构的小世界网络
        6.2.2 上城区公众文化参与的相关分析
    6.3 上城区公众文化参与的焦点小组讨论分析
        6.3.1 访谈问卷的拟定
        6.3.2 焦点访谈内容初步分析
        6.3.3 开放式编码
        6.3.4 主轴编码
        6.3.5 选择性编码
        6.3.6 理论饱和度检验与理论阐释
    6.4 小结与讨论
7 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网络:地方实践的结构特点与经验讨论
    7.1 整体结论与讨论
    7.2 理论对话与贡献
    7.3 管理意义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深度访谈提纲1-政府职能部门
附录二 深度访谈提纲2-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附录三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参与情况
附录四 上城区居民文化参与调查问卷
学术成果

(10)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历史脉络与权力规则
    第一节 美术馆的历史脉络
        一、美术馆事业的萌芽(1905年—1949年)
        二、中国美术馆的诞生与地方美术馆的兴建(1949年—1977年)
        三、美术馆的初步发展(1977年—2000年)
        四、美术馆的多元化发展(2000年至今)
    第二节 支配美术馆的权力要素
        一、意识形态与权力规则
        二、理想范本与专业建构
第二章 身份失焦与改革之困
    第一节 美术馆的身份辨析
        一、“美术馆”和“艺术博物馆”辨析
        二、“事业单位”与“非营利机构”辨析
    第二节 美术馆管理问题
        一、美术馆的人事管理问题
        二、美术馆的财务管理问题
    第三节 美术馆的改革之困
        一、美术馆的改革背景
        二、美术馆改革中的权力问题
        三、美术馆改革中的实践困境
第三章 价值目标及功能建构
    第一节 美术馆“公共性”及价值目标
        一、西方学术语境中的“公共性”
        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公私”与“公共”
        三、“公共性”错置与重建
    第二节 美术馆的功能建构
        一、以“公开”显现为基础的藏品管理
        二、以“公众为中心”的教育实践
        三、“面向公众”的研究与策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上海博物馆书画陈列馆环境监测与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D]. 陈蜀西.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馆藏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应用研究 ——以温州博物馆为例[D]. 温巧燕. 浙江大学, 2019(03)
  • [6]大遗址保护历程研究[D]. 赵雅威. 天津大学, 2019(06)
  • [7]4-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壁画色彩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李海磊. 上海大学, 2019(02)
  • [8]苏南农村博物馆研究[D]. 季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9]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结构网络 ——基于杭州市上城区的个案观察[D]. 徐靖芮. 浙江大学, 2018(01)
  • [10]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D]. 王聪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标签:;  ;  ;  ;  ;  

上海博物馆书画展厅环境监测与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