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盆地凹隆组合构造油气运移驱动机制及运移、聚集机理

含油气盆地凹隆组合构造油气运移驱动机制及运移、聚集机理

论文摘要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高产泥页岩油气藏,而且这些高产泥页岩油气藏的分布与“凹隆组合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关于泥页岩中的油气存在,主要认为是源内滞留或吸附的结果,这不能有效地解释高产泥页岩油气藏中的油气富集。针对该问题,本文通过模拟实验、地质资料分析、岩心观察、镜下薄片观察等手段,对凹隆组合构造中油气运移的驱动机制及运移、聚集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为高产泥页岩油气藏的油气富集研究提供依据。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烃源岩系的凹隆组合构造具有驱动油气运移的统一或相关的驱动压差。在凹隆组合构造中,与构造高部位相比,构造低部位的埋深较大,孔隙的压实压缩程度和生烃增压程度较高,因此形成了由构造低部位指向地表和构造高部位的驱动油气运移的统一或相关的驱动压差。当油、气、水共存时,油气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凹隆组合构造中,驱动压差和输导介质的匹配决定油气的主要运移方向。一般来说,细粒烃源岩层平行层面方向的输导性能总体好于垂直层面方向,因此油气在压差的驱动下,会沿细粒烃源岩层的平行层面方向发生较大规模的运移。虽然浮力的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浮力驱动下,油气主要沿裂缝或扁平度较高的孔隙运移。(3)凹隆组合构造中,油气在压差驱动下的运移过程中会发生聚集,其主要原因是,在亲水岩层中,水相渗透率大于油相和气相渗透率,水的运移阻力较低。因此在同种驱动压差的作用下,水会优先于油气运移,造成油气的饱和度增加。当油气在细粒烃源岩层中进行规模性顺层运移时,若烃源岩层中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则可形成规模性的油气聚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运移驱动力及油气运移
  •     1.2.2 油气聚集与油气成藏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凹隆组合构造与油气运移驱动机制
  •   2.1 凹隆组合构造的概念及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
  •   2.2 凹隆组合构造中的油气运移驱动机制
  • 第三章 油气运移机理
  •   3.1 浮力驱动下的油气运移
  •     3.1.1 浮力驱动油气运移实验
  •     3.1.2 浮力驱动下的油气运移机理分析
  •   3.2 压差驱动下的油气运移
  •     3.2.1 压差驱动下的油气运移实验
  •     3.2.2 压差驱动下的油气运移机理分析
  •   3.3 温差驱动下的油气运移
  • 第四章 油气聚集机理
  •   4.1 油气运移过程中饱和度变化实验
  •   4.2 油气水运移阻力差异聚集机理分析
  • 第五章 凹隆组合构造油气运移聚集特征初步研究
  •   5.1 凹隆组合构造中油气的运移特征
  •   5.2 凹隆组合构造中油气的聚集特征
  • 第六章 主要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王振泽

    导师: 张金功

    关键词: 凹隆组合构造,油气运移,驱动机制,运移机理,聚集机理

    来源: 西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西北大学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非常规与常规油气成藏统一机理与分布规律调查》项目,国家重大专项《深水细粒储集体形成机制与有利储层评价》,《济阳坳陷非常规与常规油气藏形成机制的统一性及分布相关性研究》项目

    分类号: P618.13

    总页数: 97

    文件大小: 71241K

    下载量: 144

    相关论文文献

    • [1].油气运移相关问题综述[J]. 石化技术 2018(02)
    • [2].断裂输导油气运移形式分布区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 沉积学报 2017(03)
    • [3].高精度油气运移模拟技术在渤中19-6油气田及围区的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4)
    • [4].断裂在油气运移中的作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06)
    • [5].断裂输导油气运移特征及其能力[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3(03)
    • [6].油气运移时间的计算[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06)
    • [7].油气运移中断层精细刻画的优选方法——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为例[J]. 海洋地质前沿 2017(10)
    • [8].阿拉尔断裂带及周边地区油气运移特征分析[J]. 地下水 2012(04)
    • [9].沥青脉对油气运移的指示意义[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03)
    • [10].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优势路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6)
    • [11].油气运移表征参数优选及运移方式判识[J]. 石油实验地质 2018(03)
    • [12].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运移与油砂成矿分析[J]. 四川地质学报 2011(03)
    • [13].不同形态砂体油气运移路径分布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4].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主力烃源岩油气运移的驱动力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03)
    • [15].断裂作为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的条件分析——以珠一西地区为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16].惠民南部地区油水物化性质与油气运移方向和模式[J]. 科技导报 2011(02)
    • [17].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盖配置对油气运移作用的差异性[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9(04)
    • [18].榆树林地区油气运移模式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J]. 中国锰业 2018(02)
    • [19].C21-/C21+在分析油气运移方向中的应用[J]. 硅谷 2008(08)
    • [20].潜山油气运移条件分析与研究——以辽河西部西斜坡为例[J]. 化工管理 2019(11)
    • [21].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6)
    • [22].万20井K_2h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J]. 江汉石油科技 2011(03)
    • [23].车排子凸起排2井区油气运移方向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7(10)
    • [24].盆地流线模拟技术分析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成藏油气运移模拟[J]. 化工管理 2015(30)
    • [25].基于GIS的油气运移路径模拟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15)
    • [26].断裂带对油气运聚控制作用探讨:以塔里木台盆区阿克库勒凸起与塔中低隆为例[J]. 地学前缘 2013(05)
    • [27].松滋油田红花套组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0(01)
    • [28].油气运移足迹的表象及意义[J]. 海洋石油 2012(01)
    • [29].论油气运移的“高速公路”及源外找油思想[J]. 沉积学报 2011(03)
    • [30].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油气运移路径模拟及示踪[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01)

    标签:;  ;  ;  ;  ;  

    含油气盆地凹隆组合构造油气运移驱动机制及运移、聚集机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