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MRACS模型取态方案

一种改进的MRACS模型取态方案

一、一种从模型取状态MRACS的改进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华[1](2021)在《智慧林业中立体感知体系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是规模最广泛的陆地生态系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是否正常,与地区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传统基于人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存在花费高,野外工作强度大,消耗时间长等缺点,且时效性和准确性往往无法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传统的单一的数据源难以获取高精度的森林参数信息,多源数据综合应用将成为未来森林资源监测的有效方法。国家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生态检测评价体系建设,深化遥感、定位、通信技术全面应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评估体系。随着智慧林业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以及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无人机以及无线通信网络对森林资源的信息进行监测可以有效的指导林业生产,通过构建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实时准确了解森林资源的基本情况及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可以大大提高资源保护与利用效果,对于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等有关工作的开展均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空天地一体的森林资源监测角度出发,针对森林资源监测信息类型复杂多样、数据维度高、信息冗余度高、数据信息处理量大等问题,研究综合性、立体性的森林资源监测网络体系,研究适合于森林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方案和模型,并着重解决在符合森林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的模型的网络结构中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和传输的效率,研究海量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挖掘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开展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研究,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优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参考。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森林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ADHOC网络的组播路由模型,该模型特别适用于大规模、低密度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相对位置的确定,节点间连通性差,远距离节点间测距误差大的网络监测环境。在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邻居节点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将主流形学习和非线性维数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局部组合定位(LCL)算法,根据每个节点与相邻节点在一定通信范围内的成对距离,首先通过为每个节点构造一个局部子空间来获取全局结构的局部几何信息,然后对这些子空间进行比对,得到所有节点的内部全局坐标。结合全局结构和锚节点信息,最后利用最小二乘算法计算出所有未知节点的绝对坐标,构建可靠、高效的路由传输协议。通过在哈尔滨实验林场区域构建监测系统,实现气象、光照、土壤和空气质量全方位森林环境信息的获取。(2)针对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及数据挖掘,基于Hadoop内部提供的二进制文件存储形式SequenceFile,将图像数据序列化成字节流存到二进制文件中,在执行MapReduce任务时,直接用Hadoop的SequenceFileInputFormat输入文件格式进行读取,实现了图像并行处理。通过自定义分区策略的方式对遥感影像特征并行提取算法进行改进,增加提取遥感影像特征的MapReduce程序中Reduce任务数量,实现了 Hadoop的遥感影像特征提取并行化。从而提高并行处理效率。针对KMeans聚类算法需要人为确定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数目,从而使聚类结果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结合Canopy算法对KMeans算法进行改进,首先通过Canopy算法对遥感影像的特征信息进行“粗聚类”,然后将结果作为KMeans聚类算法的初始聚类点,从而完成遥感影像的分类处理,为监测数据提供了高质量的遥感影像。(3)针对现有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模型存在的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遥感影像的多维特征,利用U-net网络对遥感影像进行语义分割,并将分类结果与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的分类结果进行融合,从而准确的获得监测区域地物变化的特征,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遥感影像的纹理和光谱特征,提高变化检测的精度。此外,本文通过无人机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数据来实现单木尺度森林资源监测,通过H-maxima变换结合标记控制分水岭算法实现单木树冠的自动勾绘,从而实现单木信息的提取。最后利用改进的变化检测模型,实现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变化检测,根据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变化监测的应用需要,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模型分析,实现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森林监测系统,对区域内森林变化情况进行精准监控。

卢文昌[2](2020)在《长江中游区域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建设交通强国、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背景下,具有运量大、成本低、排放少等众多优势的内河水运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集装箱是内河水运的主要运输货种之一,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多式联运也在不断发展中。近几年,交通部大力推动集装箱多式联运,江海直达、铁水联运等取得阶段性成果。由于长江中游航道的重要性,集装箱需求巨大,现有运输组织方式无法发挥其规模效应,因而就中游区域制定出科学合理、成本低廉的集装箱运输组织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展开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如下:首先,以长江中游区域集装箱运输组织为基础,重点分析了航线、运输工具、运输组织条件和运输费用等,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集装箱运输需求预测思路和方法,基于四阶段法,分别从交通生成和交通分布两个环节预测出了2020-2030年长江中游集装箱运输OD需求量;再次,将交通分担和交通分配两个阶段融合,根据系统性、高效性和经济性的原则,以现有运输组织为基础设计2020-2030年长江中游区域集装箱运输组织方案,并分三个阶段构建规划模型,依次在运输路径优化阶段构建双目标规划模型,运输方式优化阶段构建0-1规划模型,运输工具优化阶段构建单目标规划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比选不同优化算法,选取了自适应蚁群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设计了适合求解多阶段规划模型的优化算法,最终得出了2020-2030年长江中游区域各线路的最优集装箱运输组织方案。论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套集运量预测、运输组织方案设计、优化模型构建、优化算法求解等为一体的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方法,丰富了本领域内的相关研究,研究结论可为未来十年内长江中游区域集装箱船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此外,论文研究有利于支撑多项国家战略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网络和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有助于运输企业选定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方案。

臧新风[3](2019)在《忆阻器模型优化与应用及其阵列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目前的存储器的容量、读写速度以及功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要求。近年来,为了突破这些限制,科研人员正致力于寻找新的存储器件,随着新型存储器材料方面研究的进展,忆阻器成为了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存储单元和运用在新的计算机架构中的新型器件之一。忆阻器是一种二端口可变电阻器件,其阻值随着通过的电荷量的变化而变化,忆阻器以其非易失性、低功耗、纳米性、高速读写特性以及与传统的CMOS电路完全兼容等优点在逻辑存储和神经网络电路等许多方面都有应用。目前,性能良好且稳定的忆阻器器件难以制备,许多研究人员以忆阻器模型的仿真研究为落脚点研究忆阻器的基本原理和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对忆阻器模型进行优化并探究忆阻器模型在神经突触和逻辑电路等方面的应用,并建立忆阻器阵列的通用模型和串扰分析系统,旨在为忆阻器实际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首先,本文基于惠普实验室的忆阻器模型在Cadence仿真软件中建立忆阻器仿真模型,将模型用于逻辑电路中探究忆阻器在逻辑电路中的应用,并探究忆阻器在神经生物方面的特性。结果表明忆阻器可以实现基本的逻辑运算,并能正确模拟神经突触的基本特性。其次,为了便于对忆阻器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提取和数据化,本文还在Matlab中对忆阻器用多种方法进行建模,并对模型进行了可扩展性和电压阈值方面的优化改进,进一步详细探究了忆阻器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对忆阻器电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忆阻器模型中的参数设置对忆阻器的电学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改进后的模型具有扩展性和电压阈值特性,并与实际忆阻器呈现的特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最后,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忆阻器电压和电流数据的通用模型,并将模型封装成二端口器件,搭建忆阻器阵列分析系统,分析了忆阻器阵列中的串扰问题,使忆阻器的仿真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器件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了该种忆阻器模型的正确性和将此种忆阻器模型用于阵列串扰分析研究的可行性。论文研究了忆阻器的模型及其基本原理,分析了现有忆阻器的模型及其应用等存在的问题,并对忆阻器的模型进行了可扩展性和电压阈值的改进。以改进后的忆阻器的模型中的关键参数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各个参数对忆阻器模型电学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忆阻器伏安数据的通用的忆阻器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发明了了忆阻器阵列分析系统,用于对忆阻器阵列进行串扰分析。通过相关的理论论证以及实验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忆阻器在实际电路中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侯晓鑫[4](2017)在《无刷双馈电机静态负载能力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无刷双馈电机是一种新型的交流电机,同时具有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的特性。无刷双馈电机结构特殊,取消了滑环和电刷,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可靠性高,在交流调速和风力发电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无刷双馈电机在变速运行时所要求的变频装置容量较小,降低了调速系统的投入成本。然而,无刷双馈电机是一个高阶的,多变量的,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与双馈电机相比,无刷双馈电机的结构和运行机理都比较复杂,对于其数学模型的建立、稳定性的分析和控制策略的设计都是很困难的。因此,对于无刷双馈电机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无刷双馈电机的建模方法,静态负载能力和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总结国内外文献,介绍了无刷双馈电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概括了国内外在结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该电机的结构特点和运行原理。接着,从无刷双馈电机结构特性和工作原理出发,推导了无刷双馈电机在转子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转子坐标下控制电机相关变量取负共轭的方法,使静态下功率电机和控制电机的相关变量相对于转子是同速度和同方向旋转的,给出了控制电机相关变量取负共轭变换后无刷双馈电机同步坐标系下和静止坐标系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前者的相关变量在静态时都是直流量,由此容易得到静态工作点满足的代数方程,用于对无刷双馈电机的带载能力进行研究,后者则用于对无刷双馈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随后,根据上述研究思路,通过同步坐标系下对静态方程的求解,得到了无刷双馈电机理论输出能力的上限和下限,进而分析了电机输出能力与磁链和转速的关系,这些结果对无刷双馈电机的本体设计和控制方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静态解的基础上,分析了无刷双馈电机的运行效率和转速、磁链和转矩的关系。最后,应用静止坐标系下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推导的磁链和转矩关于时间的导数方程,深入研究和分析了无刷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失控问题。针对失控问题,提出了两种改进的控制策略:扇区细分,同时增加电压矢量的合成矢量直接转矩控制和用磁链角差的反馈滞环控制代替转矩的反馈滞环控制的磁链角差反馈控制。对本文提出的两种改进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与传统的无刷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两种改进控制策略都能很好的解决失控问题,改善了系统运行性能,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同时又保留了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不依赖于电机参数,实现简单,鲁棒性好的特点。搭建了基于dSPACE的无刷双馈电机的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

邓科[5](2016)在《惯性稳定平台的建模分析与高精度控制》文中指出惯性稳定平台(Inertially Stabilized Platform, ISP)又称作陀螺稳定平台(Gyroscope Stabilized Platform, GSP),是飞行器、舰船和车辆等进行惯性导航、制导和测量的核心设备。它能够有效隔离载体扰动并保持平台稳定,使搭载的光学仪器的视轴(Line Of Sight, LOS)保持相对惯性空间的指向,或根据指令对目标物体进行瞄准和跟踪。作为现代军用战机中的关键设备,高精度、超远距离目标识别及实时成像的稳定平台的研制,已成为世界各国军备竞赛的一个关键突破点。在硬件设施已定的情况下,如何从控制策略上提升稳定平台对机体扰动的隔离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稳定精度,是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在惯性稳定平台的伺服系统中,以陀螺仪为核心装置的速度稳定环是整个平台实现隔离机体扰动的关键部分。工程应用中,由于设计成熟和实用性强,速度稳定环中的控制器通常采用PID、超前滞后等线性控制器。这类控制器虽然有不错的精度,却很难进一步地提升性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稳定平台通常工作在低频低速环境下,线性控制器对非线性摩擦力的抑制有限,使摩擦力成为控制误差中的主导因素;(2)传统控制器在设计时通常依赖被控对象在频域中辨识得到的线性模型,没有考虑未建模部分和系统参数变化造成的影响。基于以上两点原因,以原有控制系统为基础,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克服稳定平台的主要误差,进一步提升速度稳定环的隔离度性能,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课题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超精密控制与系统联合实验室的合作项目(NO.KD1012210167)。研究对象是具有微弧度量级的军用两轴四框架机载惯性稳定平台。研究目的是提升稳定平台中速度稳定环的隔离度性能,以此为中心进行建模分析和控制器设计等相关研究工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稳定平台中速度稳定环的高精度模型,为后面控制策略的设计奠定基础。首先通过平台中直流力矩电机的动力学方程,建立速度稳定环的机理线性模型,并利用电流环的特性进行简化。通过实际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模型辨识,观察平台在低频低速工作环境下受到的非线性摩擦力的特征。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针对平台特点提出两种改进的精细化的摩擦模型,用来描述不同型号稳定平台中的非线性摩擦力矩。将机理推导的线性模型与改进的Stribeck摩擦模型相结合,得到速度稳定环的综合非线性模型。针对该模型的非线性和多参数特征,采用具有全局寻优能力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进行参数辨识。对辨识所得的模型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和隔离度两方面性能上进行分析和验证,确定模型的高精度和适用性。并建立速度稳定环在MATLAB中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系统。(2)基于辨识得到的模型,设计、优化非线性摩擦力的前馈补偿策略,应用到实际的惯性稳定平台中,实现速度稳定环的高精度控制。根据非线性摩擦力模型部分,设计相应的前馈补偿策略,并在仿真平台中实现。针对工程应用中的某些具体因素,对前馈补偿量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将前馈补偿策略在调试平台的扰动跟踪系统中进行实际实验,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最后将补偿策略应用到平台实际工作的扰动隔离系统中,通过实际实验进行性能对比分析。(3)在摩擦力前馈补偿的基础上,建立两种直观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MRAC)。第一种MRAC是基于连续时间域的状态空间方程,第二种MRAC是基于离散时间域的梯度下降法。在载体扰动跟踪系统的仿真实验中检验两种MRAC的有效性和对非线性摩擦力干扰的抵抗能力。由于在平台实际应用中载体扰动信号不可测,因此根据稳定平台中多框架的运动学方程推导载体扰动观测器。最后将两种MRAC应用在稳定平台的扰动隔离系统中,进行实际实验和性能分析。(4)基于离散时间域重新考虑直接型MRAC在速度稳定环中的设计问题,使控制算法具备规范型。通过模型匹配和条件假设来确定可调控制器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根据匹配方程推导控制律和参数估计观测方程,得到控制器和自适应律相对独立设计的MRAC规范型结构。选择改进投影算法和渐消记忆递推最小二乘法设计自适应律,并在扰动跟踪系统的仿真实验中验证这两种MRAC的性能。利用控制结构图分析MRAC的稳定性和收敛性条件。将这两种控制器应用在平台实际工作的扰动隔离系统中,进行实验研究和性能分析。最后对本论文中的四种MRAC从原理、结构、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本论文对机载惯性稳定平台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以及相关结论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背景,对高精度惯性稳定平台的建模分析、误差补偿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等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屈程[6](2016)在《稀薄流气动热与结构传热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气动热问题一直受到设计人员的极大关注,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会对前方空气强烈压缩,这会导致空气温度急剧升高,与飞行器物面形成巨大温差,空气中的热能以对流和激波辐射的方式传递给飞行器表面就形成了气动加热。气动加热对飞行器的结构强度及刚度等产生较大影响,必须准确预测飞行器的气动热环境以及结构在气动加热作用下的温度变化特性,为飞行器的气动热分析及热防护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本文对稀薄流域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热与结构传热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基于稀薄流DSMC气动热数值模拟方法,深入研究了不同气体物面作用模型以及化学反应对气动热的影响,发展了DSMC方法中的高效处理技术,将DSMC数值模拟方法与结构传热计算方法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可适用于全机外形复杂流场的高超声速稀薄流气动加热耦合计算方法。首先,对分子气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的实现策略展开了研究。从速度分布函数、气体宏观量描述、二体弹性碰撞中的力学机理等方面阐述了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细致讨论了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及计算流程。编写了相应的数值求解程序并通过数值算例对程序进行了验证。其次,研究了不同气体物面作用模型对稀薄流飞行器气动热特性的影响。发展了一种基于辐射平衡的物面温度边界条件并给出了具体构造过程,能够克服恒温物面温度边界条件的自身缺陷并且能够在流场模拟中适时给出更贴近真实情况的物面温度。细致讨论了镜面反射模型、完全漫反射模型以及由镜面反射模型和完全满反射模型组合而成的Maxwell物面反射模型在DSMC方法中实现的关键技术。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比并分析了不同温度边界条件以及气体物面反射模型对气动热特性的影响。然后,研究了化学反应对稀薄流飞行器气动热特性的影响。论述了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以及Bird的唯象化学反应模型,并推导了不同分子碰撞模型下的反应概率表达式。给出了高温空气中的5组元离解、复合及置换反应机理及其在DSMC方法中的实现。在5组元混合气体模型DSMC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11组元混合气体模型DSMC方法,针对稀薄流场中电子出现带来的实际困难,引入“捆绑法”思想处理电子在流场中的运动,并详细讨论了不同类型电离反应发生的机理。编写了考虑5组元和11组元混合气体模型的DSMC计算程序并采用数值算例对程序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不同组元混合气体模型研究了化学反应对稀薄流飞行器气动热特性的影响。接着,针对稀薄流域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热与结构传热问题,通过引入牛顿冷却定律,将DSMC数值模拟方法与结构传热计算方法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可对全机外形进行气动热和结构传热计算的高效松耦合方法,实现了防热层结构材料温度分布特性的数值模拟。最后对发展的稀薄流气动加热耦合计算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算例分析讨论了化学反应对受热计算的影响。最后,研究了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中的高效处理方法。引入碰撞距离的思想,发展了一种自适应碰撞距离的分子碰撞对选取方案,能够在满足计算精度的情况下放宽对DSMC方法对网格尺寸的限制。发展了一种自适应分子时间步长方法,能够加快流场时间发展历程,在不改变计算结果的前提下缩短模拟时间。讨论了基于消息传递库MPI环境非结构网格DSMC并行程序实现的关键技术,采用并行计算代替了传统串行计算,提高了模拟效率,最后采用具体算例验证了相应的程序。

杨东[7](2013)在《模型参考算法在快速倾斜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电跟踪系统的视轴会受到平台振动的影响。平台振动的频谱范围可以达到上百赫兹。快速倾斜镜是光电跟踪系统中精跟踪系统的核心部件。因为在相当高的频谱范围内,光电跟踪系统都会受到平台振动的影响。同时又因为快速倾斜镜在精跟踪部分完成位置跟踪需要有足够高的速度才能及时跟随上目标,所以必须要研究快速倾斜镜的电气控制算法,而这种控制算法用于快速倾斜镜控制系统后必须同时具有足够高的扰动抑制带宽与足够高的位置闭环带宽。论文主要研究快速倾斜镜的控制算法。首先,研究并实验验证了两种速度环及位置环双闭环算法:一种是用双陷波器对消陀螺与平台两个机械谐振后实现速度闭环;另一种是将陀螺与加速度计采用数据融合后得到没有陀螺机械谐振的速度信号,再用单陷波器对消掉平台机械谐振后实现速度闭环。然后,研究并仿真了两种模型参考算法:一种是不含自适应机构的线性模型跟随控制算法;另一种是包含自适应机构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仿真实验表明:线性模型跟随控制算法能使得快速倾斜镜与参考模型输出之差迅速收敛为零,但存在一定稳态误差;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收敛速度很慢,但是稳态误差很小。最后,为了优势互补,仿真并实验验证了双口模型参考控制算法。所谓双口模型参考控制算法是将线性模型跟随控制算法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联合起来的一种控制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双口模型参考算法收敛速度快、稳态误差小、鲁棒性强以及扰动抑制带宽高。实际实验结果显示:陀螺—PSD双闭环方案的扰动抑制穿越频率达到34HZ左右,位置闭环带宽达到74.8HZ左右;融合信号—PSD双闭环方案的扰动抑制穿越频率达到51HZ左右,位置闭环带宽达到98HZ左右;双口模型参考算法方案的扰动抑制穿越频率达到110HZ左右,位置闭环特性表现出非线性特性,但是一般能达到90HZ左右。双口模型参考算法方案的扰动抑制带宽高于两种经典控制方法。双口模型参考算法的位置闭环带宽最低时没能达到融合信号—PSD双闭环方案的位置闭环带宽那么高,但是相差不大。

李醇铼[8](2006)在《三轴电控转台的自适应控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武器系统的精度提高,对其测试的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本论文以科研课题“SZT-3T三轴转台”为研究背景开展工作,主要研究该型号三轴转台电控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分别利用经典PID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对控制器进行设计。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了国内外仿真转台的发展概况,介绍了该型号三轴电控转台伺服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包括性能指标、硬件选取、软件流程编制。针对该三轴电控转台控制系统动态指标要求,基于数学模型,用经典控制策略对转台系统进行的校正设计,并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经典PID对具有精确数学模型的物理对象能有效地控制,且当对象为在弱非线性时控制效果仍然良好。针对该三轴电控转台伺服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基于Popov超稳定性理论和正实性理论,提出信号综合自适应并联模型跟随控制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策略,并进行数字仿真。从响应曲线和误差曲线可以得到,当系统存在强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大时变负载干扰时,即便当系统模型阶次发生变化时,所设计的信号综合自适应并联模型跟随控制器能有效抑制参数摄动及外力干扰,保证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特性。该方法较PID方法,具有更高的伺服跟踪性能和更强的鲁棒性。

柳晓菁,易建强,赵冬斌[9](2005)在《基于Lyapunov稳定理论设计MRAC系统的简单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用统一格式研究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利用模型输出微分测量值来设计控制系统的方法,避免了被控对象输出微分不可测的问题,从而省掉一组滤波器,不需要辅助信号,而且结构上大为简化。由于采用从模型取状态的方法,增加了抗噪声干扰的能力。

柳晓菁[10](2003)在《自适应逆控制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控制和自适应控制采用的反馈控制方式是将输出和干扰同时反馈来提高系统性能和消除干扰,这样在两者之间只能折衷实现。而自适应逆控制需要很少的先验知识,不需要知道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就可以设计出性能优良的自适应逆控制系统。自适应逆控制对对象动态响应的控制和消除扰动的控制是分别进行控制的,二者互不影响,这样就可尽量提高系统动态性能和尽可能消除干扰。设计出的自适应逆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得到好的动态响应,还可以使噪声和扰动减小到最小。本课题主要研究自适应逆控制及其应用。 首先,论文研究了针对线性对象的自适应逆控制,在经典的自适应逆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的自适应逆控制系统。在原来的X-滤波LMS算法自适应逆控制和-滤波LMS算法自适应逆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变步长LMS算法,在计算量增加不多的前提下,能同时获得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小的稳态误差;引入自适应的反馈补偿控制克服了被控系统的直流零频漂移,使控制系统在初开始工作阶段快速收敛;还引入自适应扰动消除器,它能最大限度的消除扰动。其次,论文研究了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给出一种结构新颖的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进行自适应建模,逆建模,及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带自适应扰动消除器和反馈补偿的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系统收敛速度非常快,消除扰动能力很强。具有应用价值。 最后,给出了自适应逆控制的两个应用。第一个应用是用自适应逆控制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的抗噪声电话。第二个应用是将自适应逆控制应用到可控硅直流调速系统中。

二、一种从模型取状态MRACS的改进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从模型取状态MRACS的改进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林业中立体感知体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资源信息监测研究
        1.2.2 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变化监测研究
    1.3 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主要创新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2 相关理论及方法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
    2.2 遥感影像处理技术
        2.2.1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2.2.2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分类与变化检测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资源监测方法及系统
    3.1 基于信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模型
        3.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可信信息传播概述
        3.1.2 基于信任的信息传播模型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改进的基于ADHOC网络的组播路由算法
        3.2.1 组播路由协议基本过程
        3.2.2 局部组合定位的路由算法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博弈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私节点惩罚机制
        3.3.1 激励惩罚机制概述
        3.3.2 基于博弈理论的惩罚机制
        3.3.3 模拟实验与结果分析
    3.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环境信息监测系统
        3.4.1 系统设计思路
        3.4.2 系统硬件设计
        3.4.3 系统模拟软件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单木尺度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4.1 激光雷达数据解算及误差分析
    4.2 地面点滤波
    4.3 冠层高度模型的生成
    4.4 单木树冠提取
    4.5 单木参数提取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1 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
        4.6.2 地面调查数据介绍
        4.6.3 精度评价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方法
    5.1 基于分布式的遥感影像特征提取方法
        5.1.1 遥感影像并行预处理
        5.1.2 基于Hadoop的遥感影像特征提取方法
        5.1.3 基于Hadoop的遥感影像特征提取算法实现
        5.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语义分割
        5.2.1 编码器模块组成
        5.2.2 SELU激活函数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基于特征融合的森林资源变化监测方法
        5.3.1 聚焦损失函数
        5.3.2 随机森林
        5.3.3 特征融合
        5.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基于深度学习的森林变化监测系统
        5.4.1 需求分析
        5.4.2 系统的总体功能
        5.4.3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5.4.4 用户管理和遥感影像管理模块
        5.4.5 监测区域变化监测功能
        5.4.6 变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块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长江中游区域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运输需求预测相关研究
        1.2.2 运输组织相关研究
        1.2.3 运输组织优化相关研究
    1.3 研究范围、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长江中游区域集装箱运输组织现状分析
    2.1 水路运输组织现状分析
        2.1.1 运输组织条件
        2.1.2 运输航线及运输费用
        2.1.3 运输船型
        2.1.4 运输组织方式
    2.2 铁路运输组织现状分析
        2.2.1 运输组织条件
        2.2.2 运输列车及运输费用
        2.2.3 运输组织方式
    2.3 公路运输组织现状分析
        2.3.1 运输组织条件
        2.3.2 运输汽车及运输费用
        2.3.3 运输组织方式
    2.4 集装箱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江中游区域集装箱运输OD需求预测
    3.1 预测方法与思路
    3.2 社会经济趋势分析
        3.2.1 经济和产业发展分析
        3.2.2 贸易往来分析
        3.2.3 社会经济预测
    3.3 四阶段模型
        3.3.1 基年OD表生成
        3.3.2 交通生成模型
        3.3.3 交通分布模型
        3.3.4 预测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江中游区域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模型构建
    4.1 优化思路和原则
    4.2 运输组织方案设计
        4.2.1 运输路径设计
        4.2.2 运输方式选择
        4.2.3 运输工具选择
        4.2.4 运输组织方案
    4.3 运输组织优化模型构建
        4.3.1 运输路径优化模型
        4.3.2 运输方式优化模型
        4.3.3 运输工具优化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江中游区域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模型求解及评价
    5.1 优化算法选择
        5.1.1 算法简介
        5.1.2 算法比选
    5.2 优化算法设计
        5.2.1 算法总体思路
        5.2.2 算法设计流程
        5.2.3 关键参数说明
    5.3 优化结果分析及评价
        5.3.1 优化结果分析
        5.3.2 优化方案评价
    5.4 对策与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 A 运输企业调查问卷
附录 B 目标函数代码
附录 C 优化算法代码

(3)忆阻器模型优化与应用及其阵列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Cadence的忆阻器模型设计及应用
    2.1 忆阻器及其阻变原理
        2.1.1 忆阻器阻变机理
        2.1.2 忆阻器器件应用
    2.2 忆阻器的Pspice仿真模型
        2.2.1 忆阻器模型
        2.2.2 忆阻器的Pspice建模
    2.3 忆阻器的逻辑电路仿真
        2.3.1 忆阻器的“与”逻辑实现
        2.3.2 忆阻器的“或”逻辑实现
    2.4 忆阻器的生物学特性仿真
        2.4.1 生物突触及电学特性
        2.4.2 双脉冲易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忆阻器模型设计及应用
    3.1 忆阻器的Matlab&Simulink的三种建模方法
        3.1.1 忆阻器的Matlab程序模型
        3.1.2 忆阻器的Simulink输入输出模型
        3.1.3 忆阻器的Simscape物理电学模型
    3.2 忆阻器模型不同窗口函数对模型的影响
        3.2.1 Joglekar窗函数
        3.2.2 Biolek窗函数
        3.2.3 Prodromakis窗函数
        3.2.4 其它窗函数
    3.3 改进的忆阻器的Simscape电压阈值模型
        3.3.1 改进型忆阻器模型的建立
        3.3.2 改进型忆阻器模型的基本电学特性曲线
    3.4 不同参数对改进型忆阻器电压阈值模型的影响
        3.4.1 高低阻态开关比对改进型模型的影响
        3.4.2 扩展因子j对改进型模型的影响
        3.4.3 正弦电压信号源的幅值对改进型模型的影响
        3.4.4 正弦电压信号源的频率对改进型模型的影响
        3.4.5 改进型模型对不同种类电压信号源的响应
        3.4.6 改进型模型的电压阈值效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忆阻器的阵列仿真模型及其串扰分析方法
    4.1 忆阻器阵列的串扰问题
    4.2 一种新的用于阵列仿真的忆阻器模型
        4.2.1 新型忆阻器模型组成结构
        4.2.2 新型忆阻器的Simulink模型及内部工作过程
    4.3 真实忆阻器的数据提取
    4.4 忆阻器的阵列搭建及仿真过程
        4.4.1 忆阻器阵列搭建
        4.4.2 忆阻器阵列仿真参数的配置
        4.4.3 忆阻器阵列仿真结果数据的提取与处理
    4.5 忆阻器阵列串扰分析的方法
    4.6 忆阻器阵列仿真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附录 Ⅲ
附录 Ⅳ
附录 V
致谢

(4)无刷双馈电机静态负载能力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BDFM在交流调速领域的研究意义
        1.1.2 BDFM在变速恒频发电领域的研究意义
    1.2 无刷双馈电机的发展历程
    1.3 无刷双馈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BDFM的定子和转子结构研究现状
        1.3.2 BDFM的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1.3.3 BDFM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无刷双馈电机状态空间模型
    2.1 引言
    2.2 无刷双馈电机结构和运行原理
        2.2.1 级联BDFM的结构
        2.2.2 BDFM的运行原理
    2.3 无刷双馈电机的工作方式
    2.4 无刷双馈电机状态空间模型
        2.4.1 BDFM转子坐标系数学模型
        2.4.2 BDFM转子坐标系状态空间模型
        2.4.3 BDFM同步坐标系状态空间模型
        2.4.4 BDFM控制电机静止坐标系状态空间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刷双馈电机静态负载能力及运行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无刷双馈电机的静态负载能力
        3.2.1 BDFM的静态方程
        3.2.2 BDFM的静态方程的求解
        3.2.3 BDFM静态运行区间数值计算
    3.3 无刷双馈电机稳态运行能量分配及效率特性
        3.3.1 BDFM功率关系
        3.3.2 BDFM效率特性
        3.3.3 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刷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4.1 引言
    4.2 无刷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机理
    4.3 控制电机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的导数方程
    4.4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电压矢量开关表
    4.5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失控分析
    4.6 仿真结果
        4.6.1 仿真环节设置
        4.6.2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的稳态仿真波形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刷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改进控制策略
    5.1 引言
    5.2 无刷双馈电机合成矢量直接转矩控制
    5.3 无刷双馈电机磁链角差反馈控制
    5.4 直接转矩控制中磁链观测器的改进
    5.5 仿真结果
        5.5.1 仿真环节设置
        5.5.2 合成矢量直接转矩控制的仿真波形
        5.5.2.1 合成矢量直接转矩控制稳态仿真波形
        5.5.2.2 调速运行、负载转矩突变和磁链突变的动态响应波形
        5.5.3 磁链角差反馈控制的仿真波形
        5.5.3.1 磁链角差反馈控制稳态仿真波形
        5.5.3.2 负载转矩突变的动态响应波形
    5.6 无刷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和其改进控制策略的输出能力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dSPACE的无刷双馈电机实验系统
    6.1 基于dSPACE的无刷双馈电机控制系统
    6.2 检测板与转接板硬件设计
    6.3 实验结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说明
致谢

(5)惯性稳定平台的建模分析与高精度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平台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发展历史
        1.2.2 平台的国外研究现状
        1.2.3 平台的国内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主要差距
    1.3 平台伺服控制系统中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
        1.3.1 误差来源分析与补偿技术
        1.3.2 先进控制策略
        1.3.3 控制策略在稳定平台中的应用对比
        1.3.4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发展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本论文的结构纲要
第2章 被控系统及研究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两轴四框架惯性稳定平台
        2.2.1 平台的结构与特点
        2.2.2 平台的主动稳定原理
        2.2.3 平台的耦合分析
    2.3 系统建模、辨识与仿真
        2.3.1 系统建模
        2.3.2 系统辨识
        2.3.3 系统仿真
    2.4 遗传算法的原理与MATLAB中的优化工具箱
        2.4.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与算法框架
        2.4.2 基于遗传算法工具箱的非线性系统参数辨识
    2.5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稳定性理论
        2.5.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基本原理
        2.5.2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速度稳定环的非线性建模
    3.1 引言
    3.2 实验设备与数据采集
        3.2.1 实验设备介绍
        3.2.2 数据采集介绍
    3.3 线性机理建模
    3.4 改进Stribeck摩擦模型的建立
        3.4.1 基本Stribeck摩擦模型
        3.4.2 面向Ⅰ、Ⅱ型平台的改进Stribeck摩擦模型
        3.4.3 面向Ⅲ型平台的改进Stribeck摩擦模型
    3.5 速度稳定环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3.5.1 整合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3.5.2 Ⅱ型平台中速度稳定环模型的参数辨识
        3.5.3 Ⅲ型平台中速度稳定环模型的参数辨识
        3.5.4 模型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稳定平台的非线性摩擦力前馈补偿控制
    4.1 引言
    4.2 摩擦力前馈补偿量的优化设计
    4.3 载体扰动跟踪系统的摩擦力前馈补偿控制
        4.3.1 实际实验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载体扰动隔离系统的摩擦力前馈补偿控制
        4.4.1 实际实验
        4.4.2 实验结果分析
    4.5 载体扰动跟踪/隔离系统摩擦力前馈补偿控制实验的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稳定平台的两种直观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5.1 引言
    5.2 一种基于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方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5.2.1 连续时间域的自适应律设计
        5.2.2 自适应律的离散化与仿真实验
    5.3 一种基于离散时间梯度下降法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5.3.1 离散时间域的自适应律设计
        5.3.2 仿真实验
    5.4 MRAC-SSE和MRAC-GDA对非线性摩擦力干扰的仿真实验
    5.5 MRAC广义被控对象的线性模型辨识与载体扰动观测器的设计
        5.5.1 广义被控对象的线性模型辨识
        5.5.2 载体扰动观测器的设计
    5.6 载体扰动隔离系统MRAC-SSE和MRAC-GDA控制的实际实验
        5.6.1 MRAC-SSE控制器的实际实验
        5.6.2 MRAC-GDA控制器的实际实验
        5.6.3 PI+NFFCS、MRAC-SSE和MRAC-GDA控制器的性能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稳定平台的离散时间直接型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6.1 引言
    6.2 模型匹配
    6.3 基于两类优化算法的自适应律设计
        6.3.1 MRAC-PA控制器的自适应律设计
        6.3.2 MRAC-RLS控制器的自适应律设计
    6.4 载体扰动跟踪系统MRAC-PA和MRAC-RLS控制的仿真实验
        6.4.1 MRAC-PA控制器的仿真实验
        6.4.2 MRAC-RLS控制器的仿真实验
        6.4.3 仿真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6.5 载体扰动隔离系统MRAC-PA和MRAC-RLS控制的实际实验
        6.5.1 MRAC-PA控制器的实际实验
        6.5.2 MRAC-RLS控制器的实际实验
        6.5.3 MRAC-PA和MRAC-RLS控制器与PI+NFFCS控制器的性能对比分析
        6.5.4 四种MRAC控制器的综合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6)稀薄流气动热与结构传热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稀薄流气动热数值模拟研究概况
        1.2.2 气动热与结构传热耦合模拟研究概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文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及DSMC方法
    2.1 引言
    2.2 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
        2.2.1 分子平均自由程与流动分区
        2.2.2 气体分子速度分布函数
        2.2.3 气体宏观量的表达
        2.2.4 二体弹性碰撞
        2.2.5 碰撞截面表达式
        2.2.6 分子碰撞模型
    2.3 DSMC方法描述
        2.3.1 网格
        2.3.2 模拟分子跟踪
        2.3.3 远场边界处理
        2.3.4 模拟分子碰撞对抽样
        2.3.5 分子碰撞中的能量交换
        2.3.6 松弛碰撞数
        2.3.7 DSMC计算流程
    2.4 数值算例与分析
        2.4.1 二维高超声速平板绕流
        2.4.2 三维高超声速钝锥绕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体物面相互作用模型对稀薄流气动热影响
    3.1 引言
    3.2 物面边界条件
        3.2.1 恒温物面边界条件
        3.2.2 辐射平衡物面边界条件
    3.3 物面反射模型
        3.3.1 镜面反射模型
        3.3.2 完全漫反射模型
        3.3.3 Maxwell物面反射模型
    3.4 数值算例与分析
        3.4.1 二维高超声速圆柱外形绕流
        3.4.2 二维高超声速RAM-C II外形绕流
        3.4.3 三维高超声速钝锥绕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学反应对稀薄流气动热影响
    4.1 引言
    4.2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4.3 BIRD的唯象化学反应模型
    4.4 离解、复合及置换反应机理及其在DSMC方法中的实现
        4.4.1 离解反应
        4.4.2 复合反应
        4.4.3 置换反应
    4.5 电离反应及其在DSMC方法中的实现
        4.5.1 电子运动处理
        4.5.2 合并式电离反应
        4.5.3 离解式复合反应
        4.5.4 电子激发电离反应
        4.5.5 离子与电子复合反应
    4.6 数值算例与分析
        4.6.1 二维高超声速圆柱绕流
        4.6.2 二维高超声速圆柱外形绕流
        4.6.3 二维高超声速RAM-C II外形绕流
        4.6.4 二维高超声速星尘号探测器外形绕流
        4.6.5 三维高超声速圆球外形绕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稀薄流气动热与结构传热耦合模拟
    5.1 引言
    5.2 物面气动加热热流及传热系数
    5.3 材料传热模型
        5.3.1 热薄壁温度计算
        5.3.2 热厚壁温度计算
        5.3.3 两种材料组成的壁温度计算
    5.4 气动热与结构传热耦合方法
    5.5 数值算例与分析
        5.5.1 三维X37B外形长时加热
        5.5.2 三维钝锥外形长时加热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DSMC方法中的高效处理
    6.1 引言
    6.2 自适应碰撞距离
        6.2.1 碰撞距离的选取
        6.2.2 碰撞对选择
    6.3 自适应分子时间步长
        6.3.1 数据记录结构
        6.3.2 自适应分子时间步长设计
    6.4 非结构网格DSMC并行计算技术
        6.4.1 并行计算基本概念
        6.4.2 DSMC主从并行模式
        6.4.3 数据通讯
    6.5 数值算例与分析
        6.5.1 二维圆柱外形高超声速绕流(自适应碰撞距离验证)
        6.5.2 二维圆柱外形高超声速绕流(自适应分子时间步长验证)
        6.5.3 三维X37B外形高超声速绕流
        6.5.4 三维钝锥外形高超声速绕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模型参考算法在快速倾斜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1.3 研究意义
    1.2 模型参考控制理论
        1.2.1 线性模型跟随控制理论
        1.2.2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快速倾斜镜数学模型
    2.1 引言
    2.2 音圈电机工作原理
    2.3 快速倾斜镜数学模型
        2.3.1 快速倾斜镜的结构
        2.3.2 快速倾斜镜的机械谐振特性
        2.3.3 快速倾斜镜平台实验建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快速倾斜镜双闭环控制研究
    3.1 双闭环控制系统对基座振动的抑制特性分析
    3.2 实验系统介绍
    3.3 微机械陀螺与 PSD 双闭环
        3.3.1 设计双陷波器补偿平台以及微机械陀螺机械谐振
        3.3.2 补偿谐振后速度回路控制器设计
        3.3.3 位置环控制器设计
        3.3.4 双闭环系统扰动抑制特性
    3.4 陀螺和加速度计融合信号与 PSD 双闭环
        3.4.1 利用融合信号进行速度回路控制器设计
        3.4.2 融合方案位置环控制器设计
        3.4.3 融合方案双闭环系统扰动抑制特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口模型参考法控制研究
    4.1 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介绍
    4.2 两种离散模型参考算法推导
        4.2.1 线性模型跟随控制算法
        4.2.2 模型取状态离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
        4.2.3 双口模型参考控制算法
    4.3 模型参考法仿真
        4.3.1 线性模型跟随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4.3.2 模型取状态离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4.3.3 双口模型参考算法仿真研究
    4.4 双口模型参考控制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5.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三轴电控转台的自适应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该研究方向的发展
    1.3 转台中的不确定性与非线性因素
        1.3.1 建模不确定性
        1.3.2 参数不确定性
        1.3.3 非线性因素
    1.4 控制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SZT-3T 三轴电控转台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引言
    2.2 主要技术指标
    2.3 构成原理
    2.4 基本控制策略
    2.5 关键元器件
        2.5.1 工控机及A/D、D/A 板卡
        2.5.2 无刷力矩电机
        2.5.3 PWM 功率驱动器
        2.5.4 光电测角码盘及编码器
        2.5.5 测速电机
    2.6 软件设计
        2.6.1 测试界面与测试信号
        2.6.2 仿真界面设计
        2.6.3 Windows 接口控制
        2.6.4 控制软件设计
    2.7 关键问题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SZT-3T 三轴电控转台伺服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转台数学模型
    3.3 转台控制系统设计
        3.3.1 外环系统设计
        3.3.2 内环系统设计
        3.3.3 中环系统设计
        3.3.4 控制系统响应
    3.4 系统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轴电控转台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4.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综述
        4.1.1 引言
        4.1.2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发展
    4.2 自适应系统设计理论基础
        4.2.1 正实函数及其性质
        4.2.2 连续系统的正实条件
        4.2.3 正定积分核
        4.2.4 正动态系统
        4.2.5 Popov 超稳定性理论
    4.3 应用超稳定性理论设计的步骤
    4.4 三轴电控转台MRAC 方案
        4.4.1 引言
        4.4.2 系统设计
    4.5 三轴电控转台MRAC 设计与仿真
        4.5.1 外环系统MRAC 设计及仿真
        4.5.2 中环系统MRAC 设计及仿真
        4.5.3 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Lyapunov稳定理论设计MRAC系统的简单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系统设计
2 仿真研究
3 结论

(10)自适应逆控制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自适应逆控制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自适应信号处理
    2.1 Wiener滤波器
        2.1.1 引言
        2.1.2 数字滤波器、相关函数、z变换
        2.1.3 双边Wiener滤波器
        2.1.4 因果Wiener滤波器的Shannon-Bode实现
    2.2 自适应滤波器
        2.2.1 引言
        2.2.2 性能曲面
        2.2.3 LMS算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适应逆控制理论基础
    3.1 自适应建模
        3.1.1 引言
        3.1.2 理想化的建模特性
        3.1.3 利用抖动信号的三种建模方法
    3.2 逆对象建模
        3.2.1 引言
        3.2.2 最小相位对象的逆
        3.2.3 非最小相位对象的逆
        3.2.4 模型参考的逆
        3.2.5 有扰动对象的逆
    3.3 自适应逆控制
    3.4 自适应逆控制的其他结构
        3.4.1 引言
        3.4.2 X-滤波LMS算法
        3.4.3 -滤波LMS算法
    3.5 自适应扰动消除器
        3.5.1 引言
        3.5.2 工作原理
        3.5.3 对象建模与对象扰动消除并存
    3.6 系统集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种改进的自适应逆控制系统
    4.1 引言
    4.2 变步长LMS算法
    4.3 用于克服直流零频漂移的反馈补偿
    4.4 两种改进的自适应逆控制系统
        4.4.1 改进的X-滤波LMS算法自适应逆控制系统
        4.4.2 改进的-滤波LMS算法自适应逆控制系统
    4.5 仿真研究
        4.5.1 改进的X-滤波LMS算法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4.5.2 改进的-滤波LMS算法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系统
    5.1 引言
    5.2 神经元网络基础
        5.2.1 单神经元模型
        5.2.2 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5.3 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
    5.4 自适应非线性对象建模的仿真研究
    5.5 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的设计
    5.6 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适应逆控制在抗噪声电话中的应用
    6.1 问题的提出
    6.2 自适应逆控制的工作原理
    6.3 抗噪声电话的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自适应逆控制在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7.1 引言
    7.2 被控对象和参考模型
    7.3 自适应系统设计方案
        7.3.1 问题的提出
        7.3.2 系统方程
        7.3.3 控制器的设计
        7.3.4 参数自适应律
        7.3.5 自适应系统结构图
    7.4 自适应逆系统设计方案
    7.5 仿真研究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一种从模型取状态MRACS的改进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林业中立体感知体系关键技术研究[D]. 王艳华.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2]长江中游区域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研究[D]. 卢文昌.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3]忆阻器模型优化与应用及其阵列特性研究[D]. 臧新风. 湖北大学, 2019(05)
  • [4]无刷双馈电机静态负载能力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D]. 侯晓鑫. 天津大学, 2017(01)
  • [5]惯性稳定平台的建模分析与高精度控制[D]. 邓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9)
  • [6]稀薄流气动热与结构传热数值模拟研究[D]. 屈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11)
  • [7]模型参考算法在快速倾斜镜中的应用研究[D]. 杨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13(01)
  • [8]三轴电控转台的自适应控制[D]. 李醇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04)
  • [9]基于Lyapunov稳定理论设计MRAC系统的简单方法[J]. 柳晓菁,易建强,赵冬斌. 系统仿真学报, 2005(08)
  • [10]自适应逆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 柳晓菁. 燕山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一种改进的MRACS模型取态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