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网名的多样性研究

微博网名的多样性研究

(湘潭大学,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微博网名也叫微博昵称,是一个微博用户的象征。它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同每个人的真实姓名一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主流意识中人们的心理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微博网名;形式;内容;多样性;成因

Abstract:Micro-blogonlinenameisalsocalledMicro-blognickname,whichisasymbolofMicro-blogusers.Asaproductofthenewera,ithasbecomeanindispensablepartofpeople'sdailylives,justlikeeveryone'srealname.Thepersityofitsformandcontentalsoreflectsthetransformationofpeople'spsychologyandvaluesinthemainstreamconsciousnessoftherealsocietytoacertainextent.

Keywords:Micro-blogonlinename;form;content;persity;cause

一、微博网名形式的多样性

微博网名形式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语码形式多样性、结构形式多样性和语音形式多样性。

(一)语码形式的多样性

微博网名的语言形式如果按符号标记来分,可以分为四大类:纯汉字的语言符号标记、非汉字的语言符号标记,以及纯汉字、非汉字的混合形式和纯非语言符号标记。

1.纯汉字的语言符号

作为传统的中国人来说,纯汉字构成的网名占主要的地位。如:岁岁复今夕、唐之韵宋之魂、孤独的插画家、执笔话人生、山月不知心底事、琴枕芳华、七彩祥云、绿凤孤鸣、群归南山等。

2.非汉字的语言符号

非汉字的语言符号主要包括五类,即数字、拼音、外文、拼音字母和外文混合、数字和外文混合。

(1)数字形式:一般是某人的出生日期,纪念日或者是某些词的谐音。比如:1314、82475、8866、33521、199803。

(2)拼音形式:有些是人名代号,有些是地名代号,比如xiaokeai、kaidimao、wanwan、weiziqi。

(3)外文形式:一般是网友的英文名字,网友所喜爱的动植物名、电影名,或者是流行文化中的一些人物、作品。比如:wildcat、tiger、princess、monster、crown、Lancelot。

(4)拼音字母和外文的混合形式:大部分是对于外文比较好但是汉语相对薄弱的港台网民所使用。比如:ChtyelleYan、SherryYao、gylsky、Deeplim。

(5)外文和数字的混合形式:这类网名相对较少,并且使用较为随意。比如:angel520、stable78、love520、michael65750。

3.纯汉字和非汉字的混合形式

纯汉字和非汉字的混合形式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即汉字分别和数字、外文、拼音、字母的混合形式。

(1)汉字和数字的混合:在一起是缘1213、无关风月045、落地开花13880、风之逍遥1991、南柯一梦0228、云生月隐1130、风林居士2013。

(2)汉字和外文的混合:spring十里、angel之忆、snow徐、美国歌手prince、淡然kitty、confused在路上、smile你是口井。

(3)汉字和拼音的混合:柠檬加冰feifei、甜甜的meng、温柔ni月、爱吃西瓜de小太阳、蝴蝶de梦想。

(4)汉字和字母的混合:云深不知归处YX、天外飞仙SSS、M脆弱如风、寂静的天空co、超级女孩VV。

4.纯非语言符号

在微博网名中,我们可以常看到一些含有表情符号形式的网名。这类形式的网名比纯汉字等形式的网名更加直观,让交流的双方很容易就能了解到对方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加深了交流双方的互动。例如:(⊙o⊙)?(表现了吃惊的模样)、/(ㄒoㄒ)/~~(表现了悲伤哭泣的模样)、???(表示瞪着充满疑惑的模样)。

(二)结构形式的多样性

微博网名的结构特征是繁复多样的。其中以词和短语形式出现最多的是偏正结构,而在偏正结构中大多数还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主。因为网名代表一个人,是静态的表现,而不是动态的陈述。如“三月里的小幸福、夜的影子、悠然的长颈鹿、最辣的生姜、一个虚假的我、疯狂的跑腿匠”。

除了偏正结构外,其他的语法结构还包括主谓结构,如“法海吃切糕、南雁北飞、旅途是一道风景线、茶可以清心”;述宾结构,如“去赤道看雪、牵着我的心跳、执笔话人生、答应我不熬夜”;联合结构,如“唐之韵宋之魂、小屋咖啡酒馆、秋水和长天、孤独且浪漫;重叠结构,如“平平安安、星星点点、快快乐乐”。

另外,还有一部分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网名,包括自造词语火星文、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等。而这些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微博网名充分体现了人们在表现形式上的随意自由性。

(三)语音形式的多样性

通过对纯汉字的微博网名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发现微博网名一般可分为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甚至是五音节以上。比如,单音节的有“爱、安、情、忧”等;双音节的有“平安、温柔、释怀、心语”等;三音节的有“凯蒂猫、七彩云、梦纯粹,看风景”等;四音节的有“蓝天碧水、安之若素、披星戴月、境由心转、细雨梧桐、落寞灵魂、葵花初心、何以解忧、风之涟漪、琴枕芳华”等;五音节以上的有“冬雪秋无歌、一颗真心桃、执笔话人生、牡丹磬玉寺山月、黎明恰到好处的到来、牵着我的心跳跟你走”等。

从目前来看,人们所选取的微博网名主要以双音节和四音节为主。其中四音节使用的最多,这与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心理认知是分不开的。很多中国人注重成双的民族心理,比较喜欢对称的东西,而且四音节的网名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语音上的美感。相比较其他的形式,单音节过于简洁,缺乏凸显网民的个性和内涵。而五音节以上的网名又太繁琐,违背人们交流的经济原则,并且不利于交流双方的记忆。

二、微博网名内容的多样性

由于社会具有复杂性,微博网名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内容也是繁复多样,千姿百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所以网名也表达了不同的内容。

(一)抒发情感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化和工作的压力使得人们心情压抑、烦躁苦闷,人们都急于把现实情感以一种形式释放出来,而网名则是人们发泄这种情感的最佳途径。比如“我今天失眠、该努力的年纪却选择逃避、只有音乐带我解脱、confused在路上、大石的郁闷、开心是个大魔王、趁年轻多放纵、体会苦涩的日子”,这些网名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真实评价,反映了中国网民对现实生活的宣泄,从侧面折射出人们充满感悟的心理内涵。

(二)描写自然景物

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是每个人都想要追求和渴望的,于是人们把内心的这种情感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心态体现在网名中,比如“城乡风情、红叶清河、春未夏末、冬雪秋无歌、牡丹磬玉寺山月、春江花月夜、手可摘星辰、烛影邀约”等具有古典韵味的微博网名,不仅将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且还显示出了个人的文学素养,流露出人们对自然事物的喜爱与向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进一步弘扬了我国的古典文化知识。

(三)描写流行文化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都会对当下流行元素情有独钟,尤其年轻一代更是把这种流行文化同自己的微博网名很好的结合起来,凸显出个人的兴趣爱好。在中国,网民会把自己喜欢的影视明星、文学、电影、音乐、动漫、网络游戏等一系列相关流行元素用来作为微博网名。

比如“千里千寻、网球王子、哆啦A梦、海尔兄弟”都是和动漫有关的微博网名;像“该死的温柔、中国话、星球大战、黑色帝国、花田喜事”则来源于流行歌曲和电影;而“英雄联盟fo

ver、一起来玩王者荣耀吧、魔兽世界真奇特”等来源于网络游戏;另外还有一些网名和文学著作、文学大师有关,比如“莎士比亚看好你、泰戈尔的诗、平凡的世界、橘子红了”等。这些富有个性的微博网名都表现了人们对流行文化的痴迷与喜爱。

三、微博网名多样性的成因

(一)社会主流意识的干预

在网络交流中,微博网名的选择和变换势必受到社会主流意识的干预。中国传统的人名都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下来,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所谓坐不更名,行不改姓。相比之下,微博网名充分表现了它的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当时上网的心情、意图、情境,随时更换自己的微博网名,这种随意性正反映了人们在某段时间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追求,所以许多网民开始挖空心思在网名上大做文章,经常更换富有新意的微博网名来吸引交际对象的关注。比如“我是安静的美男子、壹梦纤尘、M你的名字我的心事、如风似叶难吹雪、此用户名不存在、我还在这里守护你、下辈子不做一棵树等等。

(二)全球化和外交政策的开放

随着国际全球化的影响和我国外交政策的开放,大量的外来语不断传入中国,人们看到了一种与汉语截然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引起了网民们求新求异的心理的变化,所以人们在取网名时往往喜欢融入一些数字、字母、缩略语以及外来词汇,来彰显自己独特的个性。现如今,杂糅有外来语的微博网名已经成为取网名的一种时尚,并且这种趋势在不断地攀升。比如,“空の翼、한여름、拉面delicious、幸运的girl520、Starrysky等众多微博网名充分凸显了网络全球化所带来的时尚性。

(三)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

盛若菁在其《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中曾阐述:“语言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的工具。语言材料中往往承载着特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当代传媒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冲刷出一个多媒体时代的文化环境,大众文化的崛起成了当代文化领域的重要现象。网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介所带来的被动性,网民们不管身处何地,不管时间早晚,只要进入网络世界,就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畅所欲言,以互相平等的方式进行信息文化的制造和交流。

现如今,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人们所崇拜是大众媒体文化包装、制作出来颇具时尚色彩的明星。这种青春偶像崇拜伴随着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型,诱发了网民们普遍的幻想和迷信追求,由此铸就了他们自身的认同性和自我感。而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也造成了微博网名的多元化,外来语、中文、数字、拼音、符号等多种元素交叉组合,以此来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如“sky-宝贝、米卡Maruko、snow徐、better安、骑着snail看风景、M脆弱如风、スター”等等。

结语

微博网名是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所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在交往环境下虚拟身份的符号象征,它是信息社会的产物。透过网名,我们可以看出网民内心形形色色的真情实感,也许是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也许是隐藏一段感人的故事,也许是品味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总之,看似简单的网名背后体现的是社会文化和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李琳.网名的分类、特点及相关问题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6):97.

[2]丁建新,沈文静.边缘话语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3]周文文.QQ名的社会语言学探析[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盛若菁.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J].江淮论坛,2008(4):121.

[5]韦献妮.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网络语言的衍生与影响[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98.

[6]王梅梅,康健.试析网名的产生原因、构成及规范[J].焦作大学学报,2013,(2):23.

[7]武小军.网名成因的社会语言学阐释[J].求索,2006,(11):191.

作者简介:邱素朵(1994-),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湘潭大学。

标签:;  ;  ;  

微博网名的多样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