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论文_代新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心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民族,心理,红水河,少数民族,词频,文化,民间故事。

民族心理论文文献综述

代新华[1](2019)在《论文化词表现出的民族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二者密不可分。文化词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心理,不能仅凭字面意义来领会,而是要充分了解该民族的文化,才能明确其特定含义。(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31期)

万明钢,王璇[2](2019)在《我国民族心理的研究领域、热点与趋势——基于共词分析的知识图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国内民族心理研究领域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刊发的202篇论文为对象,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利用SATI3.2、SPSS21.0和UCINET6.0软件绘制了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果发现:当前我国民族心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民族心理学学科、国家政治与民族心理表征、族际交往与民族心理距离、民族意识与思维、少数民族心理和民族认同心理等6个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叁个方面。作者认为民族心理研究未来应注重民族感情、民族思维方式、民族团结心理、族际交往与民族心理距离以及民族认同心理等方面。(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宋佳[3](2019)在《浅析傩文化中的信息属性与民族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文化是在中国原始社会产生并传承演变下来的传统民间文化。傩文化是基于人们在生命意识层面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在傩文化这一体系中,包含着傩祭、傩戏、傩舞等众多活动形式,曾在民间活动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7期)

黄振中[4](2019)在《红水河流域的民间故事与壮民族心理生成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是广西的母亲河。红水河流域以壮族为代表的区域文化历史悠久,该流域内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有远古神话、地名传说、风物传说、人物传说、恩怨故事、幽默故事等,反映了壮民族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心理特征,幽默故事是他们面对生活作出的积极反应的心理倾向,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壮民族的心理特征,成为壮民族心理生长的基点。(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08期)

王彬斐[5](2019)在《民族心理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服务管理优化对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做出了"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做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的重要指示。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服务管理工作不仅是国之战略,也是国家和谐发展、长治久安之关键。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在民族心理的视阈下审视当今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服务管理的不足之处对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区域治理》期刊2019年31期)

赵玉芳,梁芳美[6](2019)在《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双向度测量与SC-IAT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心理融合是深层次的民族交融,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运行良好的一种心理表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融,促进民族之间的心理融合迫在眉睫。通过两个研究探讨共同内群体认同对民族心理融合的促进作用。研究1采用双向度测量方法探讨共同内群体认同与民族心理融合的关系,发现现实共同内群体认同正向预测民族心理融合;研究2采用SC-IAT范式,从外显和内隐两个水平进一步探究共同内群体认同对民族心理融合的促进作用,发现虚拟共同内群体身份的认同促进了民族心理融合。两个研究共同证明现实和虚拟的共同内群体认同均可促进民族心理融合,也证实了SC-IAT范式在心理融合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谢静,唐洁茹[7](2019)在《在少数民族散居地推进各民族心理交融的方略、路径和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来的新问题展开研究,分析散居地民族心理交融的困难与障碍所在,探讨促进民族心理交融的整体方略,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戴宁宁[8](2019)在《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的民族心理基础及实践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是我国通过制度化手段进行的社会结构调适,民族心理是必须考虑和重视的因素。宏观社会结构的互嵌是构建民族团结心理的社会基础,而民族心理互嵌则能促进合理的民族社会结构的生成和再生。从民族心理学来看,深度的民族认知、理性的民族意识、宽容的宗教心理是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的民族心理基础。调控民族居住分异、完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顺应民族发展心理、构建民族团结的社区心理场域,是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的实践路径。(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吴丹[9](2018)在《论审美追求与民族心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心理"则是在特定条件下某一民族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总称,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其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因此,人们对任何事物产生的审美追求中不同程度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带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笔者以音乐中的审美追求为例,阐述审美追求与民族心理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8年24期)

冯滢朴[10](2019)在《对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民族的音乐,都会因为自己民族心理的影响而形成迥异的音乐风格,这也使得改革民族的音乐审美观存在差异。在文中主要就针对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进行了分析,以加深对音乐审美和民族心理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流行色》期刊2019年02期)

民族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国内民族心理研究领域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刊发的202篇论文为对象,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利用SATI3.2、SPSS21.0和UCINET6.0软件绘制了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果发现:当前我国民族心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民族心理学学科、国家政治与民族心理表征、族际交往与民族心理距离、民族意识与思维、少数民族心理和民族认同心理等6个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叁个方面。作者认为民族心理研究未来应注重民族感情、民族思维方式、民族团结心理、族际交往与民族心理距离以及民族认同心理等方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1].代新华.论文化词表现出的民族心理[J].现代职业教育.2019

[2].万明钢,王璇.我国民族心理的研究领域、热点与趋势——基于共词分析的知识图谱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9

[3].宋佳.浅析傩文化中的信息属性与民族心理[J].戏剧之家.2019

[4].黄振中.红水河流域的民间故事与壮民族心理生成探析[J].文学教育(上).2019

[5].王彬斐.民族心理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服务管理优化对策探析[J].区域治理.2019

[6].赵玉芳,梁芳美.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双向度测量与SC-IAT检验[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谢静,唐洁茹.在少数民族散居地推进各民族心理交融的方略、路径和实践探索[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

[8].戴宁宁.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的民族心理基础及实践路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9].吴丹.论审美追求与民族心理探究[J].黄河之声.2018

[10].冯滢朴.对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的思考[J].流行色.2019

论文知识图

雪铁龙C4轿车急功近利的做现设计的差...形,正是民族心理与民族情感的再现...齐鲁民间刺绣云肩Fig.3Theembroidereds...1980~2004年我国少数民族心理...被访者在日常生活中对本民族信仰是否得...1980~2004年少数民族心理研究...

标签:;  ;  ;  ;  ;  ;  ;  

民族心理论文_代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