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论文_吴焱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隐记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记忆,情绪,效应,颜色,范式,维度,语义。

内隐记忆论文文献综述

吴焱[1](2019)在《饮料平面广告中文字与图案内隐记忆的眼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心理学中眼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运用这项技术来考察人们在观看广告时的一些眼动特征(顾客注视广告画面的先后顺序,对广告任何一部分注视的时间、注视次数、眼跳、瞳孔直径变化情况等),借此来分析广告观看者的心理活动~([1])。根据之前的研究者的研究情况,对于广告中的广告文本与商品图片的注视时间,名人代言的广告的加工深度进行了探讨,但并没有深入研究没有名人代言的广告中文本与商品图片的相对位置对于观看者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眼动技术,以及内隐记忆的加工分离范式,将探讨饮料平面广告中的文字与图案相对位置的不同对观看者内隐记忆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校园心理》期刊2019年06期)

黄亚洲[2](2019)在《加工水平对听觉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采用"学习—测验"范式,考察加工水平对听觉内隐记忆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在实验1中,加工类型影响听觉内隐记忆;在实验2中,语义加工水平不影响听觉内隐记忆。在实验3中,语音加工水平影响听觉内隐记忆。3个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1中观察到的加工水平效应由不同的加工类型所造成,而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并非由深层次的语义加工造成而是源于知觉驱动学习的模式迁移到测验阶段,上述研究结果支持迁移加工理论。(本文来源于《贺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欢欢[3](2019)在《高中生颜色偏好对汉字记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颜色偏好是指人在心理上所喜爱或偏好的颜色。本研究在“学习-测验”范式上,引入颜色偏好变量,旨在探讨高中生颜色偏好与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关系。本研究以高二学生为被试,共有两部分组成:研究一采用问卷法,调查高中生颜色偏好的现状;研究二通过两个实验探讨高中生颜色偏好与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关系。实验一采用2(性别:男、女)×2(颜色呈现方式:以颜色为背景、以颜色为字体)×3(颜色偏好:偏好程度最高的颜色、中等偏好的颜色、偏好程度最低的颜色)的混合实验设计,探讨颜色偏好对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二采用2(性别:男、女)×2(颜色呈现方式:以颜色为背景、以颜色为字体)×3(颜色偏好:偏好程度最高的颜色、中等偏好的颜色、偏好程度最低的颜色)的混合实验设计,探讨颜色偏好对内隐记忆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果:第一,高中生的颜色偏好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总体来说大致为蓝、红、黄、绿、紫。第二,高中生在偏好程度最低的颜色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最不偏好绿色,女生最不偏好紫色。第叁,颜色偏好对外显记忆成绩和内隐记忆成绩均有影响。偏好程度最高的颜色对外显记忆成绩影响较大,中等偏好的颜色对内隐记忆成绩影响较大。第四,呈现方式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均有影响。无论呈现方式为背景颜色还是字体颜色,外显记忆的成绩均优于内隐记忆的成绩。该结果提示,高中生的颜色偏好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均有一定的影响,偏好程度最高的颜色对外显记忆成绩影响较大,中等偏好的颜色对内隐记忆成绩影响较大,且无论呈现方式为背景颜色还是字体颜色,外显记忆的成绩均优于内隐记忆的成绩。(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牛少佳[4](2019)在《不同感觉通道下积极情绪对初中生内隐记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赛里格曼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关注点放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潜能上。对积极情绪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如果学生以在课上以积极的情绪去学习,那么他的学习的知识就容易接收,对相关概念的学习就会更深刻。因此对学生积极情绪与记忆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目前,关于积极情绪、感觉通道与内隐记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实验材料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导致实验结果也不尽相同。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两个实验来探讨不同感觉通道下积极情绪与记忆的关系。实验一,探讨听觉通道下的心境一致性效应,采用2组别(积极情绪组,控制组)×3情绪词(积极,消极,中性)的实验设计通过诱发学生积极心境,验证听觉通道下也存在积极情绪的心境一致性效应。实验二,实验二在心境一致性效应下,不同的感觉通道学习的差异,以及通道改变对内隐记忆的影响。通过2学习方式(听觉,视觉)×2再认方式(听觉,视觉)的实验设计。研究结果如下:1、听觉通道下情绪启动组对积极词的外显记忆要优于其他词2、听觉通道下情绪启动组对积极词的内隐记忆要优于其他词3、积极情绪下存在的心境一致性效应也存在于听觉通道中4、视觉再认下被试的再认成绩优于听觉再认5、感觉通道一致时被试的再认成绩优于感觉通道不一致6、感觉通道效应既影响被试的内隐记忆,但不影响外显记忆。(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3-15)

张晓丹[5](2018)在《内隐记忆实验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或不需要进行有意回忆的情况下,已有经验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现象。内隐记忆主要有实验性分离范式、加工分离范式、信号检测论范式和非参数模型等实验方法。关于内隐记忆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医学、社会认知、经济和体育健康等领域。未来内隐记忆实验方法的研究领域将会进一步拓展,也将会更多地借助于认知神经科学。(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任梦雪,仝文[6](2018)在《注意瞬脱条件下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者认为高水平的注意是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加工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注意资源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分配给全部达到感觉阈限的刺激,人们并不总是能准确的意识到全部短时记忆的编码内容。已有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编码的置信度(即对短时记忆任务表现的主观评定)并不能完全预测短时记忆精度,说明短时记忆中编码与意识有可能是分离的。但是,注意瞬脱条件下,是否也存在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分离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3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RSVP任务降低被试对目标刺激的注意水平,考察降低注意水平之后,视觉短时记忆是否也存在内隐与外显的分离。使用数字和字母作为实验材料,目标刺激为大写字母,数字作为分心物,实验要求被试识别一系列快速呈现刺激中的目标刺激1(T1)和目标刺激2(T2),并报告对T2反应的置信度,从而得到对应的记忆精度曲线和置信度曲线,比较二者走向是否一致。结果发现实验中出现了明显的注意瞬脱现象,被试对T2的反应正确率下降且正确率曲线和置信度曲线走向并不完全一致。在Lag1-Lag3和Lag8条件下,T2的反应正确率和主观评定值的曲线走向差异更大,在这些阶段置信度更低而报告正确率更高,说明短时视觉记忆中的置信度并不能完全预测记忆精度,视觉短时记忆的编码与意识存在分离现象。(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王晶瑜,徐力[7](2018)在《内隐记忆引导下的交互界面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益繁多的互联网产品层出不穷,用户所面临的任务内容及其复杂度也随之增长,准确把握用户与界面之间的交互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内隐记忆的特征与用户所拥有的内隐记忆,总结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用户在受到来自界面元素或使用情境等因素的刺激后,能够无意识地、自发地提取已经内化了的内隐记忆,从而节约用户对于界面的学习成本,使设计更加贴近用户预期。研究内隐记忆与交互界面之间的关系,将对交互界面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8年21期)

谢建贞[8](2018)在《情绪的动机强度对初中生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情绪对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一直是情绪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大量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对注意、记忆、认知分类等各项认知活动有促进作用,而消极情绪则相反。自Gable和Harmon-Jones(2010)提出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认为情绪除了效价和唤醒度外,还有动机维度。情绪的动机强度不同,其对认知的影响也不同,具体而言高动机强度的情绪窄化认知,低动机强度的情绪拓展认知。自该理论提出以来,已有研究者研究了情绪的动机强度对注意范围(Gable&Harmon-Jones,2008)、类比推理(杜雪松等,2016)及认知控制(刘亚,2012)等均有不同影响,而很少有文献研究情绪的动机强度与内隐记忆的关系。关于内隐记忆的测量,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的是加工分离程序(PDP),而在实验材料方面则多数选用无意义字母。本研究在结合学科教学,以英语词汇为PDP实验材料,考察情绪的动机强度对初中生内隐记忆的影响,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和应有价值。实验一为两因素混合设计,考察积极情绪的动机强度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动机(高、低、中动机)为组间变量,英语词意呈现方式(机械复述记忆和意义加工记忆)为组内变量,内隐记忆及外显记忆成绩为因变量。被试分为随机的叁组,一组为中性情绪组,另外两组分别被情绪图片诱发高、低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叁组被试分别采用机械复述记忆和意义加工记忆完成相应学习材料。实验二在实验一基础上,改变诱发情绪的图片刺激,积极图片变为了消极图片,研究消极情绪的动机强度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内隐、外显记忆有显着差异。(2)情绪的动机强度对内隐、外显记忆均有影响。(3)高、低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促进外显记忆,高、低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抑制外显记忆。(4)高动机强度情绪抑制内隐记忆,低动机强度情绪促进内隐记忆。(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7)

邵丹妮[9](2018)在《提取干扰对概念内隐记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一些研究表明,内隐记忆的提取加工在特定条件下会受到干扰的影响,因此它不是完全自动化的,是需要注意资源参与的。但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中采用的内隐测验均为词汇判断任务,因此,所得到的内隐记忆提取阶段的干扰效应究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还是基于任务的特定效应尚不清楚。为了探究上述问题,本研究使用经典的学习一测验范式,通过在提取阶段设置干扰任务考察提取干扰与记忆的关系。实验一采用词汇判断任务进一步验证提取阶段的干扰是否会破坏知觉内隐记忆,结果再次验证了提取干扰会损害知觉内隐记忆,为了探究提取干扰对内隐记忆的这种影响是否具有普遍性,实验二使用与实验一相同的范式,采用语义分类任务来探究提取干扰与概念内隐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提取干扰也会破坏概念内隐记忆。同时,实验一和实验二还表明内隐记忆的提取干扰效应会受到编码与提取加工的一致性影响,当编码与提取加工类型一致时,较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并且这种干扰效应不会受到提取意识的影响。实验叁采用再认判断任务,在提取阶段设置与实验一、实验二同样的干扰任务来考察提取干扰和外显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提取干扰下旧词与新词之间的差异依然显着,即外显记忆不会受到提取干扰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内隐记忆的提取加工不是完全的自动化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会受到干扰的影响,且内隐记忆的提取干扰效应具有普遍性。并且这种效应会受到编码与提取加工的一致性的调节,但这种效应不会受到提取意识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6)

[10](2018)在《什么是心理学上的“内隐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因为内隐记忆是在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启动效应(primi ngeffect)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常把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作为同等概念使用。点评: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不仅应用于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对于正常人的精神状况也在研究范围之内。所谓启动效应(本文来源于《民间传奇故事(A卷)》期刊2018年05期)

内隐记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采用"学习—测验"范式,考察加工水平对听觉内隐记忆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在实验1中,加工类型影响听觉内隐记忆;在实验2中,语义加工水平不影响听觉内隐记忆。在实验3中,语音加工水平影响听觉内隐记忆。3个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1中观察到的加工水平效应由不同的加工类型所造成,而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并非由深层次的语义加工造成而是源于知觉驱动学习的模式迁移到测验阶段,上述研究结果支持迁移加工理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隐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1].吴焱.饮料平面广告中文字与图案内隐记忆的眼动研究[J].校园心理.2019

[2].黄亚洲.加工水平对听觉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9

[3].王欢欢.高中生颜色偏好对汉字记忆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9

[4].牛少佳.不同感觉通道下积极情绪对初中生内隐记忆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9

[5].张晓丹.内隐记忆实验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

[6].任梦雪,仝文.注意瞬脱条件下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分离[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王晶瑜,徐力.内隐记忆引导下的交互界面设计研究[J].设计.2018

[8].谢建贞.情绪的动机强度对初中生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9].邵丹妮.提取干扰对概念内隐记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8

[10]..什么是心理学上的“内隐记忆”[J].民间传奇故事(A卷).2018

论文知识图

各RSI内隐记忆组300ms时地形图...内隐记忆作为一个单一的记忆系统...脑损伤者的内隐记忆分布区域(1一...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Dm效应地形...和PP的子网络4.2内隐记忆和熟悉...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在单一再认过...

标签:;  ;  ;  ;  ;  ;  ;  

内隐记忆论文_吴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