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营养价值论文-崔光欣,段慧荣,路远,王春梅,贺泂杰

草地营养价值论文-崔光欣,段慧荣,路远,王春梅,贺泂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草地营养价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土高原,紫花苜蓿,撂荒年限,营养价值

草地营养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崔光欣,段慧荣,路远,王春梅,贺泂杰[1](2019)在《黄土高原不同撂荒年限草地中紫花苜蓿营养价值波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紫花苜蓿营养价值随生长年限的变化规律,以黄土高原撂荒第4、5、6、8、12、13、14、15年草地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其基本养分、矿物质和消化特性等,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撂荒年限草地的紫花苜蓿营养价值指标,除Ca、Mg、RFV(相对饲喂价值)变异系数较大外(10%~14%),其他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较小(<9%),不同撂荒年限草地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均>19%,撂荒第14年和第15年草地的紫花苜蓿符合特级苜蓿干草制作标准,撂荒第5年和第6年草地的紫花苜蓿符合二级苜蓿干草制作标准,而其他撂荒年限草地的紫花苜蓿均符合一级苜蓿干草制作标准。综上,不同撂荒年限草地的紫花苜蓿营养价值均相对稳定,且为高品质牧草。(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凡凡,和海秀,于磊,杨开虎,鲁为华[2](2018)在《新疆沙尔套山四季放牧草地主要牧草营养价值变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疆昭苏县域内沙尔套山分布的12种主要牧草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物质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各牧草营养物质和消化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特征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综合营养物质(干物质、粗蛋白、中/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有机物消化率、代谢能)的8项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主要结论为:1)研究区放牧草地12种主要牧草中针茅、芨芨草、紫花鸢尾综合营养价值最佳季节在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其余牧草均为夏季开花期(7月)。2)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和秋季果后营养期(9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均为鸭茅;夏季开花期(7月),综合价值最好的牧草为西伯利亚羽衣草;秋季结实期(8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牧草为红花车轴草;冬季停止生长(10月)和枯草期(11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分别为针茅和紫花鸢尾。(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党世彬,次仁曲珍,普布次仁,扎西,洛桑催成[3](2018)在《西藏达孜县草地产草量与营养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对西藏达孜县典型高山草甸产草旺盛期产草量和营养价值进行评定。采集7—10月的草地混合牧草测定产草量,分析牧草营养成分含量,并计算营养物质产量。结果表明:7、8月草地产草量最高,10月最低;7—10月混合牧草中粗蛋白质(CP)含量依次为10.92%、11.51%、13.75%和13.46%,9月和10月显着高于7月和8月(P<0.05);7—10月牧草中有机物(OM)、粗脂肪(EE)和总能(GE)逐渐降低,粗灰分(Ash)和钙(Ca)含量逐渐升高;7—10月草地干物质(DM)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其中8月最高,7、9、10月分别占8月的85.6%、52.8%、27.6%,除硒(Se)以外,其他营养物质产量仍以7、8月最高,9月居中,10月最低。综上可知,西藏达孜县高山草甸7月和8月产草量和营养物质产量最高,牧草品质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刘慧丽,郝力壮,刘书杰,柴沙驼,张晓卫[4](2018)在《青海矮生嵩草和垂穗披碱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与载畜量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青海省河南县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与载畜量,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牦牛作为供试动物,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评定了河南县启龙牧场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结果显示:矮生嵩草草地型的鲜草产量为217.90 g/m2,显着低于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的鲜草产量(317.71 g/m2)(P<0.05),矮生嵩草草地型和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牧草的可食草产量分别占干草产量的92%和94%。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牧草干物质(DM)(94.67%)、粗脂肪(EE)(3.02%)、磷(P)(0.16%)含量显着高于矮生嵩草草地型(P<0.05)。但是钙(Ca)(0.70%)和酸性洗涤纤维(ADF)(32.78%)含量矮生嵩草草地型显着高于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牧草体外发酵产气量分别为65.45、71.78 m L,NH3-N含量分别为0.988、0.656 mg/L,p H值分别为5.92、5.93,有机物质消化率(DOM)分别为71.10%、77.16%,消化能(DE)分别为11.93、12.82 MJ/kg,代谢能(ME)分别为10.73、11.66 MJ/kg。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牧草的可消化蛋白载畜量分别为4.51、5.41 SU/hm~2,代谢能载畜量分别为3.83、4.68 SU/hm~2,数量载畜量分别为2.25、2.53 SU/hm~2。综上,暖季估计载畜量应首先考虑可食牧草产量,即数量载畜量较为合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放牧加补饲的方式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杜雪燕,柴沙驼,王迅,刘书杰,张晓卫[5](2015)在《河南县高山嵩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与载畜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青海省河南县高山嵩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和载畜量,用概略养分分析和体外产气法评定了不同物候期牧草营养价值,结合产草量估测了不同物候期草地营养输出量及最适载畜量,为本地区确定适宜载畜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青草期牧草产量全年最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可食牧草产量分别为717.8 g/m2、273.5 g/m2、248.2 g/m2;总体上,青草期营养输出最高,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钙(Ca)、磷(P)含量分别为27.65 g/m2、8.25 g/m2、70.52 g/m2、114.76 g/m2、21.23 g/m2、3.02 g/m2、0.17 g/m2;青草期牧草有机物消化率(OMD)、消化能(DE)、代谢能(ME)分别为83.65%、13.98 MJ/kg、12.90 MJ/kg;枯草期、返青期、青草期、枯黄期最适载畜量分别为2.36、8.67、23.49、23.18 SU/hm2。研究表明:随着物候期的推进,天然草地的牧草产量、营养输出能力、最适载畜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营养价值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1期)

薛艳锋,郝力壮,刘书杰[6](2015)在《玉树州藏嵩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评定与营养载畜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为精确地确定叁江源区玉树州主要草地类型之一——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草地的载畜量,本研究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5岁大通牦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体外产气法和概略养分分析法,评定了玉树州藏嵩草草地类型天然牧草营养价值,结合该地区的产草量,核定数量载畜量和营养载畜量。研究表明,1)藏嵩草草地天然牧草鲜草产量为1 272 g·m-2,风干草样为349.04 g·m-2,可食牧草产量为341.29 g·m-2;2)藏嵩草草地牧草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钙(Ca)、磷(P)含量分别为10.16%、2.26%、34.07%、4.76%、0.31%、0.11%;3)藏嵩草草地牧草体外产气评定得出,120 h估测有机物质消化率(DOM)、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消化能(DE)、代谢能(ME)分别为81.21%、62.67%、10.33 MJ·kg-1、9.16 MJ·kg-1,体外发酵后瘤胃液氨氮(NH3-N)浓度为7.72 mg·d L-1,p H为6.65,体外培养过程中,产气速率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形(20―28 h)。4)数量载畜量约为1 411万个羊单位(合8.44个羊单位·hm-2),营养载畜量中可消化粗蛋白(DCP)和ME载畜量分别为2 202万个羊单位(合13.16个羊单位·hm-2)和2 051万个羊单位(合12.26个羊单位·hm-2)。(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杜雪燕,王迅,柴沙驼,刘书杰[7](2014)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评价中的应用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的测试分析技术,由于准确、高效、无损等检测优势,在牧草营养价值评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天然草地牧草方面应用较少。快速、实时评价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为研究天然草地营养供给和营养载畜量提供基础数据,对草地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介绍了直接法和间接法评价牧草营养价值,分别从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抗营养成分、营养物质消化率4个层次综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在2个方法中的应用,并做出展望,以期建立基于NIRS技术的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数据库,为天然草地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4年35期)

万娟娟,于磊,鲁为华,杨国林,张前兵[8](2014)在《新疆沙尔套山草地优势禾本科牧草营养价值综合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沙尔套山天然草地植物种类多,牧草资源丰富,尤其是禾本科牧草,其在草地植被组成中和放牧家畜日粮构成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研究通过对沙尔套山天然草地中占优势地位的9种禾本科牧草的生长特征及适口性进行观测,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1)9种禾本科牧草可划分为旱生、旱中生和中生3种水分生态类型,密丛型、根茎型、根茎疏丛型和疏丛型4种分蘖类型,特别喜食、喜食和愿食3种适口性级别。2)9种禾本科牧草营养价值的综合评定由高至低的排列次序是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新疆鹅观草(Roegneria sinkiangensis)>圆柱披碱草(Elymus cylindricus)>细叶早熟禾(Poa angustifolia)>短芒短柄草(Brachypodium pinnatum)>假梯牧草(Phleum pratense)>针茅(Stipa capillata)>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4年11期)

韩淑芳[9](2014)在《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牧草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紫花苗蓿与无芒雀麦为供试材料,对混播草地牧草刈割的产量性状、质量性状等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草地的饲用价值,为雁门关地区建立豆科和禾本科混播草地,确定最佳混播比例和最适刈割期提供最直接的,接近生产实际的指导。试验结果如下:苜蓿是决定混播草地产草量的主要草种,混播不仅能提高草地生产力,还可以显着提高牧草的蛋白质含量,提高草地的固氮能力。株高间行条播均以40cm行距最高,而同行条播则以30cm行距最高。2年龄混播草地株高标准差较1年龄混播草地均有明显的增加,株高的整齐度下降。同行条播不同行距的产草量都高于间行条播,并且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显着增加。间行混播以行距30cm产量最高,同行混播以行距20cm产量最高。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的鲜草产量显着高于无芒雀麦的鲜草产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混播组分中紫花苗蓿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无芒雀麦所占比例逐渐减小。无芒雀麦所占比例明显低于紫花苜蓿。(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杨雪娇[10](2013)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2011年采集的3个样点、10个牧草种群和2012年的10个样点、20个牧草种群为对象,测定了概略养分和范式洗涤洗涤纤维,并计算了相对饲用价值(RFV),还测定了矿质元素钙和磷元素含量的测定。试验结果如下:1.2011年的叁个样点中样点一含有较高的粗蛋白、钙和中性洗涤可溶物,较低的粗纤维含量和木质素含量,RFV没有显着差异。牧草种群的结果为禾本科的几种牧草,虽然RFV不是最高的,但是其中性洗涤可溶物等能被动物吸收利用的成分的含量相对较高。猪毛菜中性洗涤可溶物最高,达到了82.72%DM。2.2012年的样点六中的粗蛋白的含量最高,为18.7%DM,相对饲用价值也是最高的,达126.7,显着的高于其他九个样点,达到了一级饲用标准。2012年中几种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的营养价值都较好,此外灰绿藜的钙和中性洗涤可溶物含量是1.42%DM和72.8%DM,都显着高于其他种群,而且相对饲用价值在250以上,饲用标准属于特级。综合结果为,在同一片草地上2012年的牧草较2011年的种群较多,且生长旺盛,饲用价值较好,可能与当年的降水等气候因素有关。不同年份牧草中的钙和磷的含量变化较大,应注意调整冬季日粮中的钙和磷的比例,使其保持在1:1-1.3左右,以便于动物更好的吸收利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草地营养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新疆昭苏县域内沙尔套山分布的12种主要牧草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物质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各牧草营养物质和消化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特征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综合营养物质(干物质、粗蛋白、中/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有机物消化率、代谢能)的8项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主要结论为:1)研究区放牧草地12种主要牧草中针茅、芨芨草、紫花鸢尾综合营养价值最佳季节在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其余牧草均为夏季开花期(7月)。2)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和秋季果后营养期(9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均为鸭茅;夏季开花期(7月),综合价值最好的牧草为西伯利亚羽衣草;秋季结实期(8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牧草为红花车轴草;冬季停止生长(10月)和枯草期(11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分别为针茅和紫花鸢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草地营养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1].崔光欣,段慧荣,路远,王春梅,贺泂杰.黄土高原不同撂荒年限草地中紫花苜蓿营养价值波动性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9

[2].张凡凡,和海秀,于磊,杨开虎,鲁为华.新疆沙尔套山四季放牧草地主要牧草营养价值变化特征研究[J].草业学报.2018

[3].党世彬,次仁曲珍,普布次仁,扎西,洛桑催成.西藏达孜县草地产草量与营养价值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8

[4].刘慧丽,郝力壮,刘书杰,柴沙驼,张晓卫.青海矮生嵩草和垂穗披碱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与载畜量的比较[J].河南农业科学.2018

[5].杜雪燕,柴沙驼,王迅,刘书杰,张晓卫.河南县高山嵩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与载畜量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5

[6].薛艳锋,郝力壮,刘书杰.玉树州藏嵩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评定与营养载畜量[J].草业科学.2015

[7].杜雪燕,王迅,柴沙驼,刘书杰.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评价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4

[8].万娟娟,于磊,鲁为华,杨国林,张前兵.新疆沙尔套山草地优势禾本科牧草营养价值综合评定[J].草业科学.2014

[9].韩淑芳.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牧草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综合评价[D].山西农业大学.2014

[10].杨雪娇.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评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标签:;  ;  ;  ;  

草地营养价值论文-崔光欣,段慧荣,路远,王春梅,贺泂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