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辐射软射线论文_宋广军,别必雄,范端,黄俊宇,钟政烨

导读:本文包含了同步辐射软射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线,晶格,计量学,层状,电池,小角,表征。

同步辐射软射线论文文献综述

宋广军,别必雄,范端,黄俊宇,钟政烨[1](2019)在《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的SiC颗粒/Al复合材料变形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原位X射线成像系统研究了两种SiC粒径配比(45μm和(45+100)μm)对70vol%SiC颗粒(SiC_P)/Al复合材料变形损伤行为的影响。在准静态压缩加载下,利用X射线数字图像相关方法(XDIC)计算了SiCp/Al复合材料在不同变形阶段的应变场分布。宏观应力-应变曲线表明,因颗粒尺寸引起的SiCp/Al复合材料的强度差异较小,但粒径配比为45μm的SiC_P/Al的延展性明显优于(100+45)μm的SiC_P/Al。细观应变场分析表明,粒径配比为(100+45)μm的SiC_P/Al比45μm的SiC_P/Al更早出现变形损伤带,且前者在变形后期其应变场不均匀性更高。这是由于(100+45)μm SiC_P/Al中更早在大颗粒附近出现应变集中点,而且这些集中点会迅速长大和汇聚进而形成宏观裂纹,导致材料更早失效和破坏。因此,减小颗粒尺寸和促进颗粒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延展性。断口回收分析表明:两种颗粒尺寸的SiC_P/Al复合材料的断裂模式都属于脆性断裂,且断口中都发现有颗粒破坏和界面脱粘现象存在。(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2](2019)在《上海光源同步辐射实验技术讲习班:软X射线实验技术及科学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光源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多功能的大科学研究平台,目前已开放15条光束线19个实验站,其中软X射线波段的线站包括软X射线谱学显微光束线站、梦之线ARPES/PEEM实验站、SIP·ME~2近常压光电子能谱实验站/光进光出实验站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站;在建的还有能源材料线站(E-line)软线分支、纳米自旋与磁学线站(S~2)。(本文来源于《核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艾尼瓦尔·吾术尔,鲁雅荣,Seiji,Kojima,艾尼瓦尔·吾术尔[3](2019)在《KNbO_3和NaNbO_3的原位高压拉曼散射与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原位高压拉曼散射与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KNbO_3 (KNO)和NaNbO3(NNO)的压力诱导结构相变机制。对NNO的研究压力达到了32 GPa,NNO分别在2、7、9和18 GPa附近发生结构相变,相变序列为Pbma→HP-I,HP-I→HP-II,HP-II→Pbnm和Pbnm→HP-IV。HP-IV相的结构保持稳定到32 GPa,没有相变成立方相,Tc温度至少以dT/dP(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吴正凯,吴圣川,张杰,宋哲,胡雅楠[4](2019)在《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的选区激光熔化Ti-6Al-4V合金缺陷致疲劳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主研制的原位疲劳试验机和高分辨同步辐射X射线叁维成像技术,采用Feret直径和极值统计方法定量表征选区激光熔化Ti-6Al-4V合金的缺陷特征尺寸、数量、位置及形貌,原位观测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行为,通过辨识疲劳断口源区的缺陷特征,开展缺陷诱导的疲劳损伤评价研究,从而建立缺陷特征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缺陷主要为未熔合和气孔,等效直径小于50μm的频率为90%,球度分布于0.4~0.65之间;在不考虑表面粗糙度的情况下,疲劳裂纹优先在试样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处萌生,呈现出典型的半椭圆形貌;同时缺陷特征尺寸越大,疲劳寿命越低。研究结果为增材高性能部件的疲劳性能及寿命评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罗密[5](2019)在《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在置换固溶体微观结构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方法对置换固溶体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开展了相关研究。在置换固溶体中,微观的原子电子结构与其性质之间的关联一直是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固溶体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具有复杂的元素组成、成分分布和晶相结构等特点,给传统实验表征方法带来难题,也阻碍了从原子尺度理解固溶体微观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是依托同步辐射光发展起来的先进谱学表征方法,具有高通量,高能量分辨和能量范围广等优点,成为研究固溶体中不同金属原子电子结构以及金属原子的占位情况方面的一把利器。依材料种类划分,置换固溶体主要包括金属固溶体和金属氧化物固溶体。本论文分别以镍基合金和青花色料的尖晶石固溶体为例对金属固溶体和金属氧化物固溶体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究:熔盐堆结构材料是金属固溶体中的典型代表,其在高温环境下存在晶界脆化问题,主要原因是裂变产物Te扩散至合金晶界和晶内形成固溶体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而分析这些特殊固溶相的化学成分和原子结构有助于理解合金晶间脆化机理;尖晶石型固溶体(金属氧化物固溶体)影响青花色料呈色,对固溶体中各致色元素原子结构分析,能有效理解青花色料呈色与致色元素离子价态和空间占位的关系。在金属固溶体方面,本课题选用纯Ni和Ni-Cr二元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镀和蒸镀方法提供Te作为腐蚀源,并进行扩散实验得到腐蚀样,联用微束X射线荧光(μ-XRF)、微束X射线衍射(μ-XRD)、微束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μ-XANES)以及电子探针(EPMA),聚焦离子束(FIB)等手段,从微米量级对纯镍晶界腐蚀区域表征,分析晶界固溶体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进一步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对Te诱导晶界脆化机理进行探讨;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二维同步辐射掠入射X射线衍射(2D SRGI-XRD),在原子尺度上对Ni-Cr二元合金的晶界及晶内腐蚀产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研究,对Te在Ni-Cr二元合金的腐蚀过程以及高铬含量合金抗晶间脆化效应进行了探讨。在金属氧化物固溶体方面,基于康熙青花瓷成分分析制备一批不同Mn/Co,Fe/Co比的青花钴料,利用X射线吸收谱(XAS)对尖晶石固溶体中各致色元素(Co、Mn、Fe)进行独立表征,探究致色元素离子价态和空间构型与青花色料呈色关系。本论文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晶界反应产物造成晶界脆化研究:利用EPMA观察以晶界扩散为主导的腐蚀样并标定Te沿晶界分布区域,再利用聚焦离子束(FIB)切割得到6μm厚的晶界微区腐蚀样,联用μ-XRF、μ-XRD、μ-XANES多种微束方法,对Te在晶界中的分布情况,晶界腐蚀产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表征。Te浓度沿晶界向晶粒逐渐减小至消失,晶界腐蚀产物主要是Ni-Te固溶相和Ni_3Te_2,并构建替代式固溶体模型,结合DFT计算晶界固溶体Te、Ni原子间不稳定反键特性,弱的Ni-Te共价键和脆性化合物Ni_3Te_2是诱导晶界脆化主要原因,从理论上解释晶界腐蚀产物导致晶界脆化原因。(2)Cr元素抑制晶间开裂影响机制:不同热处理条件(不同扩散温度和不同扩散时间)下研究Te对Ni-Cr二元合金腐蚀情况,利用2D SRGI-XRD和EXAFS手段表征腐蚀样的表面腐蚀产物和晶内腐蚀产物的形态和局域原子结构。腐蚀过程可总结如下:当反应温度在600-800℃内,Cr呈现出向表面扩散的趋势,并与Te发生反应形成CrTe。同时,Cr在靠近合金表面的晶界和晶体中偏析,在这一过程中,Te与Cr反应形成CrTe并阻止Te沿晶界向内扩散,揭示Cr在控制腐蚀性能中起关键作用。但当反应温度升高至900℃时,由于CrTe部分分解,Te易与Ni反应生成Ni_3Te_2。同时,Te沿着晶界向合金内部扩展,在表面形成明显的晶间开裂(IGC),严重恶化了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在1000℃的温度下,大部分Te在经过较长的退火时间后进入晶格,形成了Ni-Cr-Te固溶体。(3)过渡金属(Co、Mn、Fe)离子价态和空间占位对青花呈色影响:以康熙青花瓷的化学组成为基础合成不同Mn/Co,Fe/Co配比的青花钴料,利用XAS的元素选择性,分别对Co、Mn、Fe叁种元素L_3-edge和K-edge表征,揭示占据四面体位置的Co~(2+)是控制青花呈现蓝色的主要参数。锰主要以Mn~(2+)的形式存在,铁主要以Fe~(3+)的形式存在,且取代了固溶体中Al的替代位,占据了八面体位。所有合成的钴蓝色料都形成尖晶石型固溶体。(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王昌达[6](2019)在《二维层状电化学能源材料的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人们对于清洁能源的认识和需求逐步加深,进而对于绿色能源的存储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动力电动汽车的全球化发展使得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稳定性的电化学储能器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二维层状材料依靠其突出的层状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为新能源的高效存储打开了突破口。与此同时,同步辐射光源与先进表征技术已成为前沿基础科学和国家战略核心技术的重大实验研究平台。本论文聚焦在二维层状能源材料的精准调控和精细表征,特别是通过多维度有效复合和原子共价插层的策略,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原位/非原位谱学手段,对二维能源材料的结构演化和储能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相关结果为新型电化学能源材料的理性设计、结构调控、精细表征和未来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和参考。本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水热方法将二维石墨烯(GO)、一维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零维碳纳米洋葱(OLC)组装成叁维全碳复合材料,验证了多维度协同效应对双电层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优化作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XAS)结果表明,GO在水热反应过程中会发生重新堆迭,恰当比例的MWCNT和OLC的引入可以显着改善GO气凝胶的结构,使得全碳复合材料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和出众的导电网络,最终表现出优异的储能行为: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获得约329 F g-f的容量,兼具高电流密度200 A g-f下超快的充放电速率和高达15000圈的循环稳定性能。这种具有多重协同效应的多维度复合策略和同步辐射精细表征手段可以为超快电化学储能的新材料设计和机理理解提供实验基础。2.发展一种膜辅助真空抽滤的方法,制备出碳纳米洋葱负载的二维层状石墨烯/硫化镍复合电极(GCNi3S2),实现了具有柔性的对称固态超级电容器(ASSSCs)和微型电容器(MSCs)的组装测试。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表征揭示了电子从碳原子到镍原子的转移,解释了低维材料之间的紧密界面对复合电极材料赝电容性能的促进作用。基于复合电极组装的柔性固态电容器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55.3 F cn-3的体积比容量和3.63 Wh cm-3的能量密度。这种膜辅助真空抽滤方法和同步辐射谱学解析微结构手段可以为多功能柔性电极的制备和固态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3.发展HF刻蚀和金属阳离子插层工艺,制备出层间距可调的二维层状碳化钒(V2C MXene)及其插层材料,获得了具有优异储锂比容量的新型MXene-基层状电极。同步辐射XAFS表征结果表明,插层的钴离子在层间通过V-O-Co键与V2C层结合,揭示了高储锂比容量(0.1 A g-1时1117.3 mA h g-1)和15000圈超长循环稳定性的来源。此外,XAFS拟合进一步证实了二价钴离子主要存在于V2C内部层间,叁价钴离子主要存在于近表面的层间,并表现出+2.12的平均化合价。这种层间调控工艺和同步辐射谱学分析方法可以为二维层状MXene应用于高性能储锂及相关能源应用提供研究思路。4.设计同步光源在线电化学测试装置,利用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技术,揭示了金属阳离子插层的二维层状V2C MXene动态储锂机理。非原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四价锡离子插层碳化钒(V2C@Sn)的层间距会伴随着锂离子的嵌入脱出而发生可逆的增大和收缩。静态同步辐射XAS证实了氧官能团为里离子在V2C@Sn中的储存提供了积极贡献,而氟功能团则表现出电化学惰性。结合原位拉曼光谱,原位同步辐射XAFS揭示出在充放电的过程中,钒元素的化合价在+2.66到+2.75之间变化,锡元素的化合价在+3.35到+3.42之间变化,从而揭示了 V2C@Sn储锂性能的来源。这种同步辐射在线原位方法可以为理解层状能源材料的动态存储机制提供有效的研究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谢飞[7](2019)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方法在煤炭干馏制备半焦和焦炭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步辐射作为一种高强度、高准直性的X射线源,是物质微观结构的强有力探针。以同步辐射为X射线源的小角X射线散射方法(SAXS)可以原位表征物质在纳米尺度上的几何结构包括散射体(比如孔或粒子等)的形状、尺寸、体积分数、分形维数等信息的变化。煤炭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对煤炭进行干馏即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可以制备半焦、焦炭、煤焦油和煤气,是煤炭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煤炭、半焦和焦炭都是典型的多孔材料,特别适合于同步辐射SAXS方法研究。但是煤炭干馏过程的SAXS原位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论文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的1W2A光束线上的SAXS实验站,以煤炭为研究对象,研究煤炭在干馏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从分形维数、孔隙率、比表面和孔分布等参数的变化上探索了煤炭干馏的结构演化特征与机理。主要内容如下:一.发展SAXS绝对强度标定方法。SAXS的绝对散射强度包含了与物质的质量及密度等有关的定量信息,如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散射体的体积分数(如多孔材料的孔隙率)等。本论文以BSRF的SAXS实验站为平台,研究了利用标准样品玻璃碳和水标定绝对散射强度的方法,推导了标定公式,制定了标定步骤,比较了玻璃碳和水这两种标准样品的优缺点,克服了BSRF的1W2A束线SAXS实验站前期以硅片或铝箔纸衰减入射光而标定绝对强度的方法的操作繁琐、重复性差的弊端,实现本实验站的绝对散射强度的标定。本标定方法无需测量入射光强,也无需限定入射光强恒定与否,操作方便、计算简单、结果可靠,已成功地应用绝对散射强度计算了卵清蛋白质分子量和无烟煤热解过程中孔隙率变化情况,也已经用于用户实验。二.开发SAXS原位测试专用煤炭高温干馏炉。煤炭高温干馏是煤炭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步辐射SAXS方法可以原位测量煤炭干馏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变化情况。本工作设计了一款SAXS原位测试专用煤炭高温干馏炉。该炉包括炉体和温度控制器,可以将煤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1200℃,而且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均可进行编程控制。该炉子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快捷。目前该炉子已经应用于BSRF的1W2A束线SAXS实验站的部分用户实验。叁.应用同步辐射SAXS研究一种烟煤在不同干馏温度下固体离线产物的分形结构。烟煤是中等煤化程度的煤,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用途广泛。烟煤及其干馏固体产品半焦和焦炭均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可用分形来表达。本论文使用自行设计的干馏炉,在氮气保护下把山西水峪烟煤依次从室温加热至不同温度(25℃~1000℃),保温2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从而制得对应不同干馏温度的若干个固体产物离线样品。应用同步辐射SAXS对这些离线样品的分形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个烟煤在整个干馏温度下均呈现表面分形结构,分形维数的变化表明干馏过程呈明显的若干阶段性。四.应用同步辐射SAXS原位研究一种褐煤高温干馏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褐煤是煤化程度较低的煤,干馏提质是提高褐煤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孔隙结构是煤、半焦和焦炭的物理结构的主要部分。本工作应用同步辐射SAXS技术,原位研究了采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兰图噶露天矿的褐煤在高温(1200℃)干馏过程中的孔结构包括孔分布、孔隙率和比表面的变化,发现该褐煤样品存在特征孔,褐煤干馏过程呈明显的若干阶段性。五.应用同步辐射SAXS/WAXS联用方法同步原位研究了一种烟煤在中温(700℃)干馏过程中的孔隙率和类石墨微晶几何参数的变化。结果同样表明干馏呈若干明显的阶段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代克化,孙驰航,刘建文[8](2019)在《基于同步辐射的新型软X射线光谱与二次电池电极关键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制备正极材料时,人们发现不同条件制备的材料存在着相当的性能差异,为了研究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需要了解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关键反应的种类、程度、特征。基于同步辐射的软X射线光谱就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可逆阴离子氧化还原的概念因可以突破金属阳离子氧化还原得失电子数的限(本文来源于《2019年第四届全国新能源与化工新材料学术会议暨全国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04-20)

杜海燕,李凡,吴金杰,王培玮,赖万昌[9](2019)在《同步辐射单能X射线空气质量衰减系数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3种X射线空气质量衰减系数的测量方法:移动距离法、抽真空法、EGSnrc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法。给出了抽真空法中真空管内空气质量厚度改变量的计算公式,并模拟分析了真空管Be窗对实验的影响。移动距离法与抽真空法得到的结果较接近,验证了抽真空法实验的合理性。当X射线能量为6 ke V、20 ke V时,EGSnrc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结果与NIST标准数据库数值偏差分别为0. 01%、0. 26%。(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邓雯丽,邓福铭,马向东,许晨阳,赵君[10](2019)在《叶蜡石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北京门头沟叶蜡石粉末进行了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叶蜡石升压至15 GPa时(002)衍射峰消失,叶蜡石层状有序堆垛结构被破坏,其准等静压传压功能消失,因而确定其传压上限压力为15 GPa。叶蜡石在升压过程中晶格被压缩,卸压过程中发生回弹但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且压缩程度c轴最大、b轴次之、a轴最低。在金刚石合成压力(6 GPa)范围内,(002)晶面间距压缩率为3.76%,大于(020)和(200)晶面间距压缩率(1.26%);卸压时(200)晶面回弹率为0.6%~0.7%,高于(020)晶面的(0.1%~0.2%)。叶蜡石卸压过程中的密封性能与(002)、(200)晶面回弹效应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矿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同步辐射软射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海光源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多功能的大科学研究平台,目前已开放15条光束线19个实验站,其中软X射线波段的线站包括软X射线谱学显微光束线站、梦之线ARPES/PEEM实验站、SIP·ME~2近常压光电子能谱实验站/光进光出实验站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站;在建的还有能源材料线站(E-line)软线分支、纳米自旋与磁学线站(S~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步辐射软射线论文参考文献

[1].宋广军,别必雄,范端,黄俊宇,钟政烨.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的SiC颗粒/Al复合材料变形损伤[J].复合材料学报.2019

[2]..上海光源同步辐射实验技术讲习班:软X射线实验技术及科学应用[J].核技术.2019

[3].艾尼瓦尔·吾术尔,鲁雅荣,Seiji,Kojima,艾尼瓦尔·吾术尔.KNbO_3和NaNbO_3的原位高压拉曼散射与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研究[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4].吴正凯,吴圣川,张杰,宋哲,胡雅楠.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的选区激光熔化Ti-6Al-4V合金缺陷致疲劳行为[J].金属学报.2019

[5].罗密.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在置换固溶体微观结构中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9

[6].王昌达.二维层状电化学能源材料的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7].谢飞.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方法在煤炭干馏制备半焦和焦炭研究中的应用[D].安徽大学.2019

[8].代克化,孙驰航,刘建文.基于同步辐射的新型软X射线光谱与二次电池电极关键反应[C].2019年第四届全国新能源与化工新材料学术会议暨全国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9].杜海燕,李凡,吴金杰,王培玮,赖万昌.同步辐射单能X射线空气质量衰减系数的测量[J].计量学报.2019

[10].邓雯丽,邓福铭,马向东,许晨阳,赵君.叶蜡石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分析[J].矿业科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同步辐射软X射线辐照样品室Fig.2-2Ra...一10C一60突变株平板筛选F19.2一10Thes...一1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软X射线显微术...偏振装置不同工作模式示意图1 游离的小麦根尖细胞原生质体(1:200)平面镜标定装置示意图

标签:;  ;  ;  ;  ;  ;  ;  

同步辐射软射线论文_宋广军,别必雄,范端,黄俊宇,钟政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