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霸王鞭项目的文化传承探析

大理白族霸王鞭项目的文化传承探析

(云南民族大学,650000)

摘要:霸王鞭是大理白族一种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对白族霸王鞭运动项目其文化功能和传承现状进行探析,分析表明居民对白族霸王鞭的传承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传承方式不明确,大多居民是为了锻炼身体和身心娱乐,传承场所不规范,传承人数少、性别差异大,老龄化较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将霸王鞭的现状和创新发展进行有机结合,解决存在的发展局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理白族霸王鞭的影响力。

关键词:大理;白族霸王鞭项目;文化;探析

前言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是一个白族为主、多民族居住的自治州,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特性的民族体育项目,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本文以白族霸王鞭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考察,对其文化功能和传承现状进行探析,从体育文化学的角度对白族传统体育项目霸王鞭的传承现状问题,提出相对的方法,为大理白族霸王鞭这个非遗项目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对大理白族霸王鞭体育项目的运动形式、传承等研究有着重要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意义。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搜集相关电子文献资料、书籍,以及通过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体育学、地方志等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电话、网络等方式,对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学、艺术学等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采访,针对大理白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霸王鞭的功能、以及传承现状等问题,搜集资料并虚心听取他们对大理白族霸王鞭见解和意见,取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3逻辑分析法

本文采用了辩证法、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2大理白族霸王鞭的运动方式

2.1组别形式

双人展示:男女展示,运动时,霸王鞭磕打四肢,威武雄壮,乡土气息十分浓郁,现在霸王鞭的服装色彩鲜艳,富有现代气息的元素,伴随着音乐节奏,使的霸王鞭运动项目呈现出热闹的场所。

集体展示:团体展示,可以四人、八人甚至十多人的男女集体展示,运动者都是盛穿白族服饰,过程中会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呈现出欢快的气氛,突出霸王鞭本身的击打声和铜钱声等效果,随之而跳跃,具有祈求风调雨顺。

2.2表现形式

霸王鞭是两人或多人舞时相互对击,各地还有一些固定的套路,跳起来时,以鞭击打或碰击臂、腿等部位或地面,男女对打时,有背合背、心合心、脚勾脚等竞技动作和队形,随着跳动的步伐,这些器械发出整齐有节奏悦耳的响声,道具是民间艺人皆认定其带有某些象征意义,如霸王鞭上的四个长方形孔,象征四个季节,孔中嵌入的铜钱数目分别表示12个月或24节令。

3大理白族霸王鞭社会形态特征

3.1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大理风景秀丽,地域辽阔,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这里孕育流传着特有的民族风情,霸王鞭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盛和人民的富民安康,使大理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大理白族体育项目霸王鞭是白族精神、价值取向和利益特征的典型表现,因此,大理白族的霸王鞭被赋予了民族性,白族霸王鞭是大理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大理白族的历史发展的结果,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因此,大理白族霸王鞭作为一种体育文化,根植于大理白族独特而悠久的文化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3.2表演性和观赏性

表演、运动、娱乐、欣赏是民族传统体育长期传播和传承的重要支点,表演、娱乐、欣赏与运动是分不开的,没有表演,大多数传统民族体育的内容将失去它的光明,大理白族霸王鞭是在白族的重大节日、节日、祭祀仪式等场景中,给它的表演和欣赏带来了鲜明的特色,大理白族霸王鞭以它多种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具有特定的节奏和韵律的打鞭乐器伴奏和节奏歌曲音调唱歌,用固定的成套动作作为表演,丰富多彩的白族服饰构成一个壮观的场景,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感和美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4霸王鞭的文化功能

4.1健身功能

在打霸王鞭的动作中,参加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打出不同的动作,还可以敲击身体的个别部位(表演者用竹竿打自己的手、臂、肩、腰、腿、足),通过打、推、转、挑、翻、荡、摇、摆、甩等锻炼,增强体质、缓解身体疲劳,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身心愉悦。

4.2娱乐功能

在参与霸王鞭运动中,无论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可以带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给予参与者一种强烈的刺激感和体验感,当你参与霸王鞭运动项目中,成功地完成某一动作,在与同伴高度自动化而默契的配合中,在战胜自我,征服自然中,得到的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心理满足和快感,达到了自我价值的充分展示,会增强自信,体现个人魅力。

4.3教育功能

霸王鞭项目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是为了构建全面、精彩、富有创造性和魅性的文化体系,在学校开展霸王鞭项目是弘扬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家园的需求。霸王鞭项目的开展是引导学生对其认识、了解、掌握的过程,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锻炼,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弘扬,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热爱生活。

4.4经济功能

大理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大理古镇、大理南诏风情岛、大理崇圣寺等,借助经济全球化,体育国际化的趋势和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结合大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地域优势,推出体育文化产品,如将霸王鞭与大理州的各个景区有机地融为一体,吸引全国各地旅游爱好者来大理观光体育旅游、参与体育旅游,形成独具特色的大理体育旅游推动沿边体育赛事和体育旅游活动的全面发展,带动大理州相关产业的发展,保证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5传承功能

传承是文化的根基,传统体育在传承过程中凝结了民族文化的特征、居民的特征,成为广大群众生活方式的基本部分,有着生生不息的传承力,所包含的文化资源丰富而集中,涵盖了文化的物质行为、精神行为、文化行为,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文化功能,霸王鞭项目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并随着体育活动的发展而保留下来,得以传承和发展。

5大理白族霸王鞭项目的传承现状简析

5.1大理白族霸王鞭项目的传承程度

从传承者性别上来看,男性传承者少于女性传承者,传承者的比例差异较大。从传承者的文化程度来看,普遍较低,大多是小学文化程度,凡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都到沿海城市打工,在家的时间少,根本就没有时间接触霸王鞭这个项目,且练习霸王鞭的人群以老年人为主,看来传承人还没有全面普及,有些地区还缺乏。从传承者的运动来看,现在的霸王鞭是一项非职业化的运动,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表演形式和娱乐活动来展现其风貌和重要意义,存在着一些缺陷,当地白族人主要依靠农耕和渔猎的生活为主,在白天农耕的过程中还会以即兴的方式进行霸王鞭运动的互动,运动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2大理白族霸王鞭项目的传承场所

自古以来,大理白族居民都是在闲暇时间以健身、交流、娱乐的方式进行的,就霸王鞭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的运动场所缺乏,他们大多数娱乐、健身、交流的场所都是在自家的别院、节日欢庆的地方、表演的舞台、乡村的文化活动室、空旷地方、学校的活动的场所等,且没有专用传承场所,比较分散,场所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3大理白族霸王鞭项目的传承形式

大理白族霸王鞭不仅可以弘扬白族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精神,并有健身功能,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减轻生活和工作压力,放松心情,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加强人际沟通等,从传承的形式来看,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组织形式、学校组织形式、民间组织形式、白族内部自发组织形式,而传承方式主要从师徒、学校、家庭和自学传承四个方面进行,传承制度不完善,传承基础单薄,传承形式单一。

6大理白族霸王鞭项目传承的创新思维

6.1大理白族霸王鞭项目场地的专业化

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在大理白族霸王鞭分布的地区应建立乡村体育设施的全覆盖,建设霸王鞭专用运动场地,同时进一步加大社区、乡镇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力度,促使大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居民在有标准场地进行霸王鞭健身活动,实现一乡一广场的要求,用场地的专业化带动年轻人的兴趣,使得更多人的参与霸王鞭的传承发展,同时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6.2大理白族霸王鞭项目传承者的现代化

由于大理白族霸王鞭传承者老龄化,应加入年轻人参与,年轻人思维敏捷、性格活跃,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可以将霸王鞭运动项目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面,同时能开创新型运动模式和具体展示形式,作为大理白族的一张体育项目招牌,年轻人的参与较好地传承和发展霸王鞭项目,使得以广泛地延续,充分发挥霸王鞭的实际意义,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发展,从而提高传承的专业性。

6.3大理白族霸王鞭项目传承形式完善化

霸王鞭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它以运动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提升了霸王鞭的知名度,完善霸王鞭运动形式、传承管理模式等,将霸王鞭的传承发展走向正规化、统一化、专业化、有效化等,逐渐形成完整有效的传承管理机制,从而促进霸王鞭开展和传承,对保留民族传统技艺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小结

白族传统体育项目霸王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旺盛的生命力根植于白族的社会中经久不衰,霸王鞭对于大理白族居民来说,它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大理白族霸王鞭的文化内涵是形成大理白族的社会特征之一,在大理白族霸王鞭中体现出了大理白族最显著的民族特色,应让更多人参与大理体育文化,结合政府政策、传承人创新意识相结合,改善霸王鞭运动在发展过程中的现状,解决存在的局限性,促进霸王鞭运动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楚碧洋,郭发明,龙佩林.论霸王鞭的文化特征及其时代价值[J].搏击.武术科学,2007(12):79-80.

[2]孙淼.白族“霸王鞭舞”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3]梁晓琴.白族传统体育在大理民俗旅游开发中的作用[J].红河学院学报,2012,10(06):120-122.[4]白晋湘.民族民间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4]赵静冬,郑玲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6.

[5]朱青.白族“绕三灵”中“霸王鞭舞”的文化刍议[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6(05):37-39.

标签:;  ;  ;  

大理白族霸王鞭项目的文化传承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