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张甜[1]2017年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包含“两个百年”目标的中国梦执政理念。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重点”是“全面”。这个“全面”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内容的全面,也包括覆盖人群的数量和地域的全面。全面小康的“落脚点”,是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让每个个人实现与“中国梦”相联的奋斗梦想,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从而更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与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也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促进人的发展,就是这“内在联系”中重要的一方面内容。就是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分不开的。社会发展是人自身得到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社会发展促进了人的进一步发展;而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的。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离开促进人的发展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首先,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而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过程的实践者;另一方面,促进人的发展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要求。由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实现的,连社会主义高级阶段都实现不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人的阶段性全面发展、人的较全面发展,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完整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人的较全面发展为重要目标,重点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都将进一步推进,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旨在促使人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内涵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的历史要求更加清醒、自觉。

陈永福[2]2016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文中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也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战略思想,更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指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通过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质量,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野和框架下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按照“一个功能定位、叁个动力系统”的有机整体,探索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应对举措。论文考察、分析、对比了部分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发展道路;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探索、选择并坚持一条符合本国国情、体现本国特色、适应本国需要的中国特色道路;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并总结了经验和启示。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指引,深入探析其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辩证关系,研究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内容、目标体系和基本原则。论证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功能定位,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对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从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旨强化高质效社会服务、以提高传承引领能力为导向服务文化软实力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途径。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是加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直接动力,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目标、新要求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立足“叁校一地”改革方案,从精准定位、突出治理、厘清职权、把握全面、突出特色、民生为重、接轨国际等方面提出较为系统的应对举措。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法治支撑,研究了全面依法治国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对现实状况进行了剖析,从树立法治思维、加快章程建设、推进依法治教、创新培养机制、建设法治文化、融入社会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组织保障,分析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挑战,从党建政绩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理想信念与大学精神相结合、高标准和专业化相结合、创新形式与提升内涵相结合、严明纪律与服务师生相结合、制度建设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途径。总结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实践中应系统、协调、全面推进。

张友谊[3]2003年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本质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求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道路、结果和过程、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是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具体体现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交互作用 ,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郭力源[4]2016年在《当代中国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所拥有的物质基础和自由时间日益丰盛,休闲不再属于少数有闲阶层,而逐渐被整个人类所享有,为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并非任何历史发展阶段的休闲方式都能反映休闲的本质。尽管在同一历史时期,休闲方式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样态,可在不同历史时期,休闲方式却显现出变动性和差异性。也就是说,受休闲主体和客体发展水平,以及两者关系变化的影响,休闲方式会偏离休闲本质,出现阻碍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就中国当代休闲方式发展情况而言,人们的休闲方式已经不同程度的摆脱了物质匮乏的限制,休闲时间——节假日日益增多,休闲客体——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成果日益丰盛,休闲主体——人的休闲意识逐渐提升。休闲方式呈现出选择多样、需求丰富、传统与现代结合、个体性与集体性同时凸显的发展状况,这不仅得益于我国持续的经济增长,而且,得益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休闲产业的发展,相应的制度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但是,在中国休闲方式整体发展状况良好的形势之下,存在着大量不科学的休闲方式,这些背离休闲本质的休闲方式,给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社会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我国休闲方式出现了被动化、娱乐化、物质化、商品化、集中化、模式化、排他化、时尚化等不科学现象。休闲主体对休闲本质认知不足,出现将休闲当作休息、享乐、购物、身份地位的炫耀机会等错误认知,导致不少人失去对精神的追求和对更高休闲技能的向往;与此同时,休闲客体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失衡,造成供给内容上,重物质资源,轻精神发展,重外国文化,轻中国文化的一元化现象,以及供给结构上批量化、重复化的单一供给模式,这些都导致休闲主体对快时尚和物质享乐的极致追求与盲目跟风,不仅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除此之外,休闲客体在休闲主体间的分布不均,导致不同阶层、地域民众无法平等享有休闲资源,使一部分人的休闲需求长期被压抑,无法得到满足。科学休闲方式的提出致力于对不科学休闲方式的改变。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亦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从理论基础上来讲,科学休闲方式以马克思休闲思想为理论内核;从现实发展情况上来讲,科学休闲方式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因此,科学休闲方式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自由时间、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而且有利于理性处理劳动与休闲、消费与休闲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还有利于我国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是在客观分析我国当代休闲方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休闲思想为理论指导,汲取古今中外休闲文化之精华,在进一步夯实物质基础的同时,通过制度、文化、教育的发展而逐步展开的。构建科学休闲方式的目的在于更加有针对性的改变现有休闲方式中的不科学现象,从而尽可能的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使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同步提升。因此,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李艳华[5]2008年在《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探微》文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叁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开始并将继续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在这一过程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越发深入人心,越发成为全国全党上下的自觉行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精要之所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然而这几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的要求都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归根结底又都是为了人。因此,以人为本就像根红线贯穿于整个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就是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思想。而这一思想绝不是空穴来风,它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理论层面而言,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形成于春秋战国,发展于汉唐,成熟于明清,传承几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西方人本主义中关于人作为目的、人的理念和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地位和尊严,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出发点地位、人的本质的深刻内涵、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最高目标指向等人学思想,对其影响深远;而近50年来国外发展理论从单纯追求GDP增长的传统发展观转向以人为本的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越来越把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起来考虑,这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理论来源。现实层面而论,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人的智能和创新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对人的重视必然倡导“以人为本”;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在人与自然、人、社会的关系中付出了不小代价。正是在对这些代价的深刻反思中,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也是提出以人为本的深刻动因;再一方面,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保证,以人为本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然提出以人为本。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被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它和以往的以人为本思想肯定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因此,探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并概括其特点成为本论文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其基本内涵应包括:第一,发展为了人民。也就是说,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实现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统筹兼顾这个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第二,发展依靠人民。即一要尊重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二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第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对基本内涵的探讨,本文归纳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具有时代继承性、辨证性和现实性这叁个特征。发展的实践需要发展的理论。一种发展理念反映了一种时代精神、实践理性和价值取向,它引导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潮流,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首先不仅有利于避免中国社会发展走向各种误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次有利于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次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中作为其精要的“以人为本”思想,有着重大的当代价值。

张友谊[6]2002年在《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失去了实质性的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交互作用的。

周春花[7]2011年在《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之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从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人的全面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纵观新疆改革开放以来,在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成就,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新疆依然存在着一些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新疆经济滞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人的素质偏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叁次产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等是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促进人们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贯彻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等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们政治生活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努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积极发展文化事业等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加大生态教育,努力提升全疆各族人民的现代生态文明意识、健全和完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依靠科技,加强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等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安徽省社科院邓研中心课题组[8]2004年在《以人为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和根本原则,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必须自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耿媛[9]2017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因素,在推动历史发展与促进社会变革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社会发展思想的理想归旨,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归宿。从小康思想到“全面建设”,到当前的“全面建成”,我们党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的需要与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发展已经到了完成这一目标的决胜阶段。“十叁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既说明这一阶段是完成目标的关键时期,又表明我们党对实现目标的信心与决心。为了如期高质量的实现目标,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决胜阶段所处的社会发展环境和面临挑战的复杂性,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指标的艰巨性。决胜阶段国际形势总体向好,但多极化世界格局逐渐形成;全球利益面临再次分配;意识形态影响相互交错;国内社会发展经济面临新常态,能否顺利度过“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解决好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如何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力;如何解决生态和谐等面临的挑战。国际与国内形势对社会发展的复杂影响,迫使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临挑战的形势与本质,深入分析原因并探索相应对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对策研究从五大方面入手,对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领域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经济领域中,通过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加强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而加强积极适应新常态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在政治领域中,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高效实施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国家建设,从而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文化领域中,通过创新文化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凝聚价值共识,达到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发展的目标;在社会领域中,通过加强处理转型期矛盾的领导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疏导矛盾冲突,正确理解全面脱贫坚持标本兼治从而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转型期矛盾;在生态领域中,通过大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治理力度保障生态安全从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改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分析法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社会发展中的目的和作用,明确了其对马克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实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承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的核心思想,即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创新了社会发展包含的领域以及满足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现实实践的创新成果。在实现目标的决胜阶段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发展方向、发展的着力点,面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领域的挑战,通过相关现状的数据分析,抓住主要原因,力求能够完善解决对策,为决胜阶段如期实现目标提供理论参考价值。正文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层面阐述分析了决胜阶段国际、国内形势;从微观层面阐述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来源、目标要求及内涵意义,充分说明了决胜阶段实现目标的艰巨性、复杂性及必要性。第二部分通过相关数据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领域面临的挑战,研究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及问题的表现形式。第叁部分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科学发展的导向,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临的挑战,研究探索可行路径,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期望各领域发展如期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依据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客观实际而确立。研究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更好的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有利于在新时期进一步明确促进改革与发展的方式,坚定发展的目的。当前应对各方面新变化,面临种种社会发展矛盾,重重挑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准确定位面临问题的产生根源,切实增强解决对策的可行性。

雷绍业[10]2005年在《小康大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地从伦理学的视域介入小康社会之研究。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梳理了我国自先秦而近代而当代社会的小康理论与实践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首次对传统小康思想与当代中国小康思想进行道德解读,分别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小康思想的道德内涵;文章还研究了全面小康社会道德建设的实践模式及相关问题。 一、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小康社会思想及其发展历程 文章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社会自先秦而近代而当代社会的小康思想,特别是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小康思想的发展历程,包括邓小平小康思想的提出及其发展历程、全面小康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统小康思想曾经一度出现过理论断层现象及其仅停留于梦想层面而不得以实现的必然性;在论及邓小平小康思想的内涵时,文章指出,邓小平小康思想的实质乃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他的规划中,小康社会始终是一个动态与发展的概念,它既是一个目标和终点,又是新目标的基础和起点。文章还指出,全面小康思想是在我国基本实现邓小平所规划的小康社会目标之后,而提出的我国在新时期的新的历史任务,这一理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拓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内涵,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首次对传统小康思想与当代中国小康思想进行道德解读 文章深入分析了传统小康思想与邓小平小康思想的道德内涵:作者认为,传统中国小康思想的道德内涵包括礼制、良序社会及德治等内容;而康有为的小康思想则是以近代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为基本价值取向,他所宣扬的是近代资产阶级价值体系。康氏小康思想除共享了传统儒家小康的空想色彩之外,还更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张甜.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17

[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D]. 陈永福.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3].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J]. 张友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当代中国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D]. 郭力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5].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探微[D]. 李艳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6]. 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 张友谊. 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 2002

[7]. 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之探析[D]. 周春花. 喀什师范学院. 2011

[8]. 以人为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 安徽省社科院邓研中心课题组. 江淮论坛. 2004

[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 耿媛. 喀什大学. 2017

[10]. 小康大德[D]. 雷绍业. 湖南师范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