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万物并作》思想

浅析《万物并作》思想

论文摘要

《万物并作: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与展望》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濮德培(Peter C. Perdue)根据其2012年夏于复旦大学所作的四场报告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近年来,随着环境危机的加重,环境史研究迅速发展,但是"与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和思想史等具有深厚学术积淀的历史学分支学科不同的是,环境史只有大约30年的历史"。本书主要包括前言、第一章至第四章和结论。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吴宁子,乔永平

关键词: 环境史,自然科学,万物并作

来源: 汉字文化 2019年07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 X-09

DOI: 10.14014/j.cnki.cn11-2597/g2.2019.07.026

页码: 49-50

总页数: 2

文件大小: 194K

下载量: 58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生命为中心展开历史思考——王利华教授漫谈中国环境史研究[J].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9(12)
  • [2].环境史研究的“在地化”表达与“乡土”逻辑——基于田野口述的几点思考[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主持人语[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01)
  • [4].环境史视角下的中国政治——海外中国环境史研究初探[J]. 社会科学论坛 2020(02)
  • [5].灾害依旧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对象[J]. 昆明学院学报 2020(02)
  • [6].国内环境史研究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7].中国边疆环境史研究刍议——基于学术史梳理的思考[J]. 史学理论研究 2020(04)
  • [8].我校获批国内首个林业遗产与森林环境史研究省部级科研平台[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9].树与水的对话:早期美国环境史的边疆史脉络[J].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9)
  • [10].避实就虚:中国虚幻环境史研究发凡[J]. 鄱阳湖学刊 2019(01)
  • [11].第八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口述环境史: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会议综述[J]. 保山学院学报 2019(03)
  • [12].承继与开拓:中国环境史研究向何处去?[J]. 河北学刊 2019(04)
  • [13].回顾与反思——国内环境史发展研究综述[J]. 保山学院学报 2019(04)
  • [14].大加速时代下环境史研究新动向——第三次世界环境史大会述评[J]. 鄱阳湖学刊 2019(04)
  • [15].“水边的城市:未来视域下的环境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鄱阳湖学刊 2019(04)
  • [16].为什么要研究军事环境史[J]. 学术研究 2017(12)
  • [17].一项关于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8].突破环境史研究的“环境”思维[J]. 昆明学院学报 2018(01)
  • [19].从关注“一条鱼”谈环境史的创新[J]. 史学月刊 2018(03)
  • [20].历史学本科开设《环境史》课程的重要意义[J]. 环境教育 2018(05)
  • [21].环境史研究之维度与视野[J]. 昆明学院学报 2018(05)
  • [22].征稿启事[J]. 保山学院学报 2016(05)
  • [23].征稿启事[J]. 保山学院学报 2016(06)
  • [24].征稿启事[J]. 保山学院学报 2017(02)
  • [25].征稿启事[J]. 保山学院学报 2017(01)
  • [26].征稿启事[J]. 保山学院学报 2017(03)
  • [27].追本溯源:中国远古环境史研究初探[J]. 鄱阳湖学刊 2017(04)
  • [28].学科交融与环境史研究——王建革教授访谈录[J]. 鄱阳湖学刊 2017(03)
  • [29].区域环境史的整体观照——读王建革《江南环境史研究》[J]. 鄱阳湖学刊 2017(03)
  • [30].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国际视角[J]. 昆明学院学报 2017(04)

标签:;  ;  ;  

浅析《万物并作》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