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以重庆东溪古镇为例

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以重庆东溪古镇为例

张春艳[1]2004年在《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地区是我国山地集中的地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山地历史小城镇。它们是山地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类聚居环境,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拥有众多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叁峡工程建设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带来了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西南历史城镇面临着迅速破坏的威胁。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科学、有效地保护历史城镇,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本文基于当前历史保护的基本观念和原则,以重庆东溪古镇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对东溪的历史起缘、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及当前保护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保护与社会进步的结合、历史环境构成要素整体性保护叁个方面探讨了东溪古镇整体性保护方法。 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对研究的源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研究框架进行了简明的阐述。 第二部分,分析了古镇的历史沿革、地理区位,总结了东溪古镇自然环境、历史与文化的特色,探讨了东溪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的原因。 第叁部分,系统分析和阐述了目前古镇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四部分,针对东溪古镇保护发展遇到的问题,阐述了古镇整体性保护观的内涵,确立了古镇整体性保护原则。 第五部分,探讨了东溪古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从经济发展策略、社会进步策略、历史环境构成要素整体性保护策略叁个方面分别阐述。 第六部分,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东溪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曲明晓[2]2012年在《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性利用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文化村镇贵在古,更为珍贵的则是古为今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有多种途径,对古村镇的利用是其中最能激发其活力的选择之一。特别是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历史文化村镇不可避免的卷入一系列的保护利用浪潮中。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乡统筹政策的推动,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伴随经济的发展,重庆市许多历史文化村镇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衰落破败愈加严重,古村镇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同时,由于东部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利用渐入佳境,人们也将视线转移到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希望在保护古村镇的同时,逐步发展经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本文是在《重庆市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技术研究》(城科字2009第(2)号)基金的支持下,以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性利用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古村镇保护性利用的相关研究,研究中运用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遗产保护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历史学、地理学、环境学等学科知识;并充分利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例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论文以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为基础,结合重庆市典型村镇实地调研,分析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存在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居民游客以及政府宣传等方面的问题,从体系设置、指标选取等方面进行总结,构建以“利用”为主要评价要素的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性利用价值评价因子和评价模型。最后以中山、塘河、白沙等古镇为实例,通过专家评估和数理计算,补充完善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性利用价值评价体系。本文研究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性利用价值,不仅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和利用政策;而且通过对村镇综合价值和特色价值的评价比较,有利于在保护和利用中发挥历史文化村镇的优势,选择综合价值较高和特色价值突出的历史文化村镇进行择优保护和针对性的利用,为政府和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来决定历史文化村镇利用的时机与次序。

熊健吾[3]2012年在《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历史村镇保护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村镇涵盖了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智慧以及民族的思想意识,它是我们的遗产,也是我们的未来。在对历史村镇的解读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得祖先们在村镇布局、空间组织、建筑技艺等方面的经验,更能知晓当时的社会状态、社会群体意识、事物认知观念等文化内涵。对历史村镇的保护,是延续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基因;而对历史村镇的开发,则是提供其他民族了解我们文化的窗口。因而,历史村镇的保护与开发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然而,在我国历史村镇的保护开发过程中,由于保护规划与文化研究的脱离,造成了大量历史村镇自身文化逐渐丢失的情况。无数充满异质文化的酒吧、西餐厅等商业空间充斥着历经百年的历史村镇,蚕食着我国历史村镇悠久的文化传统。蕴含大量文化信息的村镇空间正等待着我们的拯救,涵盖民族特征的村镇文化正等待着我们去延续。本文基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及重庆科研项目的支持下,从村镇文化与实体空间的关系出发,对历史村镇文化与空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以“人的相关活动”为契合点的历史村镇保护开发思路。同时,通过“人的相关活动”在村镇实体空间中的体现,提炼出“村镇起源及变迁”、“村镇布局理念”、“村镇民俗文化”、“村镇生活模式”、“村镇产业模式”、“村镇生态环境”和“村镇文学作品”这七项村镇特征文化因子,并以此作为制定历史村镇保护开发策略的基础。基于对“文化空间”概念的研究和语义学对“文化”一词的解析,文章探究了村镇文化内涵的核心——“文化形成过程”,并通过“文化”与“产品”在形成过程中的对等关系,阐述了以“文化逻辑”再现村镇文化特征的保护开发思路。同时,文章通过实地调研确定了历史村镇保护开发过程中所需要重现的文化特征空间,并以“以村镇布局理念为导向的保护开发策略”和“以村镇产业模式为导向的保护开发策略”为例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相应的保护开发策略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国内现有历史村镇保护开发方式的补充。

戴彦[4]2008年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化作为最迅猛的时代潮流,在打开中国发展之门的同时,也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了严重危机;与此同时,地域化在人类对自身发展方式的反思中也日渐强势,推动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步入正轨,并促使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进入到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在全球化与地域化发展两极互动的背景中,地处西南地区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既面临着艰难的挑战,又存在着巨大的机遇。秉持何种研究思维来引领理论与实践探索,将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功与否的关键。论文认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范畴内运用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适应性保护理论和方法,寻求“标准理论”的地域化,应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途径与目标。基于此种认知,论文将城市规划学、建筑学、考古学、地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系统学融贯一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的思维逻辑,通过总体策略、技术方法与制度环境的深入研究,探索并建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的重要理论,同时希望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语境中,不同文化地域中的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本土化理论。论文认为当前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保护策略模糊不清”、“保护技术使用不当”和“保护制度残缺不全”叁大问题。基于这种认识,论文从历时与共时角度来解析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发展与构成格局,并在归纳古镇特征的基础上与现实问题进行比照分析,进而提出它们所导向的保护目标和方向。通过巴蜀古镇的本体分析与保护导向认知,论文提出了保护的总体策略,认为巴蜀古镇保护应该积极协调“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和“机遇与挑战”叁个方面的矛盾;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研究中,论文建构了以AHP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的保护评估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拟合”原理的遗产区域拟合保护方法和现实构想;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环境研究中,论文提出了“集权化”与“垂直化”的行政保障机制改革思路,以及维持“事务通告”、强化“事务咨询”和引导“事务托管”的分级式公众参与途径。

方波[5]2005年在《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特征及其保护研究》文中指出街巷空间是一个历史城镇传统风貌的最直观反映,街巷空间也是城镇各项功能活动的承载体。街巷空间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在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它的保护都将作为历史城镇(街区)最重要的保护内容之一。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地处复杂的山地环境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的洗礼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貌,宜人的尺度、淡雅的色调、丰富的形式、多向度的景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不容乐观的是,由于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街巷空间正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如何将山地城镇街巷空间的特征风貌完好地保存下来,如何使街巷空间满足城镇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都是摆在人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论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该章简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叁章。第二章研究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的生成环境,分析了山地环境、传统规划观念、社会因素对街巷空间形态与格局的影响;第叁章对山地城镇街巷空间进行解析,着重研究了街巷空间功能、形态、景观、建构等四方面特征。第叁部分为第四章。该章陈述了山地城镇街巷空间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通过分析得出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管理及技术因素是造成目前街巷空间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第四部分为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确定了街巷空间的保护原则,并从自然、历史、人文的角度提出山地城镇街巷空间的保护方法。第六章通过两个保护实例的分析,对第五章提出的方法加以运用。第五部分为第七章。该章是论文的结语,对论文提出的观点进行了总结。

李和平[6]2004年在《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文中提出重庆是一个特殊的自然地理区域和人文地理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巴渝文化,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重庆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重庆直辖市的设立、叁峡工程建设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带来了重庆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另一方面也使重庆历史文化环境面临着迅速破坏的威胁。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科学、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重庆人居环境建设中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本文运用当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在深入调查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类型学、形态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析了重庆历史建成环境的构成类型、文化特征及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从保护规划设计和保护制度两个方面探讨了重庆历史建成环境的保护理论和方法。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2章、3章),重庆历史建成环境的系统归纳和分析。深入分析了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产生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背景,系统归纳了现存历史建成环境的类型、分布及其文化特征,全面阐释了它们所蕴涵的多元价值。 第二部分(4章),重庆历史建成环境面临的问题与矛盾分析。回顾了1950年代以来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造成重庆历史建成环境破坏的特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以及当前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危机。 第叁部分(5章),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根据重庆历史建成环境的文化特征、保存状况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探讨了整体性保护方法、特色维护方法以及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大量保护实践分析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论证。 第四部分(6章),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制度研究。分析了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制度的现状及其薄弱环节,探讨了在现行行政体制和法律体系框架下改革保护制度的几点思路,提出完善地方立法、引入登录制度、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强化保护管理是当前保护制度建设的重点。

姚青石[7]2015年在《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及其保护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川渝地区作为一个边界相对模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内部。该地区多样的地理环境、丰沛的自然资源,多元的地理文化以及历史上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使得该地区产生和发展了众多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场镇。虽历经流觞,但至今仍保留了大量具有独特空间形态和历史人文景观的传统场镇。然而,随着川渝地区的快速“城镇化”,这些广泛分布于农村地区的传统场镇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并在演进过程中暴露出“趋同化”、“变异化”、“边缘化”等诸多问题。如何全面认识、保护、延续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空间环境特色成为了当前重要的议题。论文借用系统分析法、类型学等研究方法,以大量的第一手调研资料,系统分析了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空间环境特色,论述了传统场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探索了传统场镇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与方法,对传统城镇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均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首先从区域宏观视角出发,通过对场镇分布规律的统计和分析研究,指出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在市场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网状空间结构体系,归纳了其在地理空间分布上不仅呈现出数量大、分布广,而且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川西、川东两大密集分布区域以及核心区密集、边缘区稀疏的特征,总结了“多层级”的场镇市场关系,分析了在这种结构体系之下传统场镇在环境、经济、社会方面的职能作用。其次从中观视角出发,论述了地理环境、经济贸易、交通运输、军事战争、宗教文化等因素是传统场镇演进的主要推动力,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影响和决定着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与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总结了在其综合作用下传统场镇空间形态与类型多样化的规律特征。再次,从微观视角出发,通过对场镇外部开放空间环境、建筑空间环境、场镇景观与人文空间环境的深入分析,展现出川渝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个性化地域特征。之后,基于对建国后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历史变迁的回顾,与当前场镇现状的观察与总结,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论文提出了以整体空间环境为特色的传统场镇保护理念,并对其所涵盖的“保护与发展”、“维护与塑造”、“激活与转化”叁方面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了从认识对象、分析问题,到决解问题的跨越。并从保护方法、技术措施、保障机制、发展路径出发,探索并建构了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的保护策略与方法,为探索我国在不同地域环境下传统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刘丹凤[8]2009年在《巴渝山地历史城镇动态保护方法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为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的2/3,山地的人口约占全国的1/2,属于山地的城镇有40000个之多。山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是生态资源保存尚好的区域;……”,其中历史古镇约有2000多个,而许多现存的历史城镇就处于山地环境之中,这些城镇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大量的名胜古迹、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以及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质,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山地历史城镇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是山地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结果。近年来,历史城镇研究是一个倍受学术界关注的课题。历史城镇的研究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等。历史城镇作为其中一个地域子单元,在文化上有着独特的展示和阅读视角,延续了历史城镇几千年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习俗,是人们历史回归的感触媒介。本文运用现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在深入实地调查和规划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学、社会学、建筑学、民俗历史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动态保护理论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解析,然后以动态保护理论为切入点,分析现有理论研究和保护规划实践中的不足,研究巴渝山地历史城镇的特征及保护规划中面临的问题,探索出相应的动态保护策略及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最后,以重庆市罗田古镇的保护规划为例,运用动态保护的方法,对其展开分析,探讨基于“动态保护”的保护规划策略及方法,以期对日后其它山地历史城镇的保护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及指导意义。

李良[9]2013年在《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基础,良好的城镇景观布局及景观形态能够带来舒适、惬意、宜居的居住环境,这正是城镇建设的终极目标。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摸索,很多学者对当前的城镇建设提出诟病,指出生态、宜居、诗意、个性、文化才是城镇景观的必备素质,历史时期中国的一些城镇在这些方面均很出色。重庆城镇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西南经济开发与城镇规划的风向标。区域内有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保存了大量历史景观遗存,景观类型多样。参照景观遗存与历史文献记载等资料,可以勾勒出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的面貌。因此,本文以重庆为研究区域。以景观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城镇历史时期的城镇景观格局、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等进行复原,建立若干景观横切面,并分析不同时期的景观特征;对其演变的动态规律进行研究,以期理解历史时期的景观面貌,衔接重庆城镇景观的历史文脉,希望能够对重庆城镇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也为全国城镇的建设提供借鉴。对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面貌的复原,主要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搜寻有价值的材料,加以归纳、推理,甄别后加以使用,力求景观复原尽量接近真实。但对唐宋以前城镇景观的记载十分匮乏,则需要运用考古材料更客观、准确地认识历史。通过实地探查,可以发现一些历史景观遗迹,特别是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以及重庆城镇保存良好的古建筑、石刻、街道等。并通过田野考察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修正传世文献的谬误之处,使研究成果更加准确。再运用图样、表格、地图等形式直观展示历史时期城镇景观的面貌,也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本文分为以下叁个部分,一是复原历史时期的城镇景观,包括景观格局、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等内容,在复原的基础上总结不同时期城镇景观的特征并探究景观变迁的规律。二是对现留存历史城镇景观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其价值。叁是反思城镇景观的构建;现代与传统,一般与个性的关系。

徐娜[10]2013年在《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是由李和平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批准号:51178479)”的子课题——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文化景观的研究部分。基金课题针对近年来西南山地城镇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历史环境破坏、因地制宜营建观念缺失等现实问题,引入文化景观研究视角,通过对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过程进行研究,总结出其发展演进规律及动力机制,从而寻找出一套适宜性的保护更新方法。本文在基金体系中,隶属于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过程研究以及动力机制研究这两部分内容。论文以“西南山地”为地域研究背景,以“文化景观”为新的研究视角,选取传统商贸城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文化景观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其发展演变的特定规律,并推导出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动力机制,从而建立起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的适应性保护更新方法。论文切入了“文化景观”的新视角,对传统商贸城镇文化景观的物质构成系统、文化构成系统以及二者共同迭加而成的物质空间载体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研究传统商贸城镇的发展演进过程,从而归纳出其发展演进的一般性规律和主导动力机制。旨在探讨一种适应于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的保护更新方法,以此丰富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规划保护的理论体系,并为相关实践提供支撑。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其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对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以及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做了简述和分析,并提出了本次论文的研究重点和方法,确定了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对整个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的发展背景进行概述。以时间为线索,对西南山地商贸史及传统商贸城镇的宏观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以空间为线索,对西南山地的水陆商道体系进行全面分析,清晰地还原了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的分布格局。进而对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的特点进行总结,对商贸城镇类型进行划分,为后文更加深入地分析传统商贸城镇发展演进过程提供指导与方向。第叁部分为第叁章,本章正式引入“文化景观”视角,对文化景观的物质构成要素和文化构成要素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又以商贸城镇典型的功能特色和文化内涵为重点,对其特定的文化构成要素和物质空间载体进行解析,为后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第四部分为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所在,是对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前文对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的宏观认识和背景把握,我们按照城镇发展演进的一般性规律,将商贸城镇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分为形成期、发展期、兴盛期叁大阶段。针对每一阶段的城镇演进重点、演进特征和阶段性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西南地区四个典型的商贸城镇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实证。第五部分为第五章和第六章,根据前文的基础研究以及对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发展演进过程的系统性分析,总结出传统商贸城镇特定的发展演进规律,并推导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此类城镇的适应性保护更新方法,为以后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并对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1]. 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D]. 张春艳. 重庆大学. 2004

[2]. 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性利用价值研究[D]. 曲明晓. 重庆大学. 2012

[3]. 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历史村镇保护开发策略研究[D]. 熊健吾. 重庆大学. 2012

[4].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D]. 戴彦. 重庆大学. 2008

[5]. 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特征及其保护研究[D]. 方波. 重庆大学. 2005

[6]. 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 李和平. 重庆大学. 2004

[7].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 姚青石. 重庆大学. 2015

[8]. 巴渝山地历史城镇动态保护方法应用研究[D]. 刘丹凤. 长安大学. 2009

[9]. 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D]. 李良. 西南大学. 2013

[10]. 西南山地传统商贸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D]. 徐娜. 重庆大学. 2013

标签:;  ;  ;  ;  ;  ;  

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以重庆东溪古镇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