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论文_吴梦琪,夏玮,徐志珍,宋金星,陈林枭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分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多糖,金枪,转换法,生殖腺,结构,乳剂。

生物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吴梦琪,夏玮,徐志珍,宋金星,陈林枭[1](2019)在《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糖是由醛糖和酮糖通过糖苷键组成的一系列高分子化合物。因它们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性和一些特定的治疗活性,多糖在生命过程中发挥多种作用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从而在医疗保健、食品和化妆品行业中具有巨大的潜力。综述了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汤纯,史云娇,卞欢,孙芝兰,刘芳[2](2019)在《食源性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膜形成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新鲜鸭血中的优势腐败菌及其生物膜成膜特性,通过传统分离培养法分离获得59株腐败菌,经16S rRNA序列鉴定发现肠杆菌是其中的优势菌,并且克雷伯氏菌是其中的优势腐败菌。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了所分离肠杆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发现1株克雷伯氏菌K6的成膜能力最强。通过分析该菌在不同培养阶段生物膜内的菌数及胞外多糖含量变化,发现该菌在培养3 d和5 d时其生物膜内菌数和胞外多糖含量分别达到最高值,进一步证实了克雷伯氏菌较强的成膜特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鸭血加工过程中应该对克雷伯氏菌进行重点控制。(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韩佳润,杜椅楠,吴海涛,朱蓓薇,肖航[3](2019)在《基于扇贝生殖腺分离蛋白-EGCG共聚接枝物制备表面活性抗氧化生物聚合物:提高金枪鱼油乳剂的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通常发生在乳液的油水界面,因此亟需具有表面活性的抗氧化剂来抑制脂质氧化。本文通过自由基接枝法制备了扇贝生殖腺分离蛋白(SGPIs)-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偶联物,并表征其作为两亲性表面活性抗氧化剂的特性及对金枪鱼油乳液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通过SDS-PACGE电泳和凝胶渗透层析色谱证实了SGPIs与EGCG的共价结合。同时对SGPIs-EGCG共价物的结构特性、物理特性、热特性及体外抗氧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SGPIs相比,SGPIs-EGCG共价物含有更多的β-折迭,但较少的α-螺旋结构,导致接枝后SGPIs的二级和叁级构象稳定性发生变化。与EGCG接枝后,SGPIs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显着提高了4.9倍和7.4倍。与SGPIs稳定的金枪鱼油乳液相比,SGPIs-EGCG共聚物稳定的乳液显示出更小的粒径和更好的贮存稳定性。此外,由于SGPIs-EGCG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界面积累和抗氧化活性,因此其在金枪鱼油乳液中对贮存过程中脂质和脂肪酸氧化的抑制作用比SGPIs更明显。以上研究结果说明,SGPIs-EGCG共聚物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表面活性抗氧化剂和乳化剂,用于不饱和脂肪的包埋和保护。(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姚学君,李峰,陈国清,张红军,姜仁杰[4](2019)在《盐城地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分离株VP1区基因分子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盐城地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VP1区蛋白结构和B细胞表位。方法基于盐城地区2017年CVA16分离株J837 VP1区蛋白序列,采用分子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蛋白质理化特性、亲水性、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等。结果盐城地区CVA16分离株VP1区编码蛋白为亲水蛋白,无信号肽,有1个跨膜螺旋区域,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存在7个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论本文成功预测了CVA16分离株VP1区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优势表位,为CVA16疫苗研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21期)

孔宪明,沈正东,王胜君,孔宪明[5](2019)在《生物硅光子晶体阵列应用于TLC-SERS分离检测食品及环境中违禁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作为一种灵敏、快速和准确的分析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及药品检测中。现实中的样品多为混合物,在SERS检测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分离。薄层析色谱(TLC)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分离方法[1]。TLC-SER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及环境检测。目前TLC-SERS技术中所使用的色谱板大都为商品化的硅胶板及氧化铝板。为了提高TLC-SERS的检测灵敏度,硅藻土被用作固定相制备薄层析色谱板。硅藻土作为硅藻的化石结构其表面的周期性孔道具有部分光子晶体效应,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与光子晶体效应耦合后可以提高SERS灵敏度。将所制备的硅藻土色谱板应用于食品中苏丹红的分离检测,检测限可以达到1ppm[2]。流体在色谱板表面展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横向扩散,为了限制流体的横向扩散,提高色谱板表面待测分子浓度。将硅藻土固定相图案化,如图1所示,窄带阵列可以有效的限制流体的横向扩散,极大的提升检测灵敏度。该芯片应用于TLC-SERS分离检测血浆中的可卡因,其检测限可以达到10ppb[3].(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杨祎[6](2019)在《“5E教学法”对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学习力的提升——以“洋葱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条件与材料的探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5E"教学模式的5个步骤是: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这5个步骤是基于建构主义的5个步骤,在高中生物实验中采用"5E"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探究学习能力。将微课的微视频手段融入"5E"教学法的5个步骤中能够使"5E"教学法的拓展性更强。以"洋葱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条件与材料的探究"为例,阐述基于微课背景的"5E"教学法在学生生物实验探究学习力提升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9年10期)

李海鹰,陈彭月,薛玉菡,崔颖,杨文智[7](2019)在《毛细管柱内聚醚砜膜的制备及其对生物样品中4种降糖药的初步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原位相转换法在毛细管进样端制备聚醚砜膜(PESM),以盐酸二甲双胍峰面积和牛血清白蛋白(BSA)拦截率为评价指标,经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PESM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最优条件为:以18%聚醚砜和6%聚乙二醇600为成膜液,成膜液温度为45℃挥发时间为60s,并依此条件制备3批PESM进行验证。采用PESM在柱偶联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PESM-HPCE)分离BSA或大鼠血浆中的盐酸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盐酸罗格列酮和瑞格列奈,结果表明PESM将大分子物质(BSA和血浆内源性成分)拦截在膜外,4种小分子降糖药则全部被检出,分离度和药物峰面积的精密度良好,但PESM的流体阻力作用使药物峰后移。本试验所得的PSEM在8 h内稳定。用制备的3批PESM以直接进样方式分析BSA溶液中的4种降糖药,药物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批间RSD(n=3)值分别小于4.09%和3.14%。另外,采用PESM-HPCE法直接进样分析BSA溶液或兔血浆中的异烟肼、维生素B_1和B_(12),结果PESM均可有效拦截生物大分子,检出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顾立新,徐旭巍,吴旭锋[8](2019)在《生物素中有关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制备型液相色谱从药用级生物素样品中分离纯化出3个有关物质,通过MS、NMR(包括~1H NMR,H-HCOSY,NOESY,~(13)C NMR,DEPT,HSQC和HMBC)、FT-IR和UV进行表征,确定3个有关物质分别为表生物素、氨甲酰基生物素和苄胺甲酰基生物素,后两者为本文首次报道的化合物。该研究为生物素的质量研究提供了有关物质对照品,对其生产技术改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罗惠峰[9](2019)在《《生物技术实践》复习的重构与整合——以“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以课题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各个课题之间相对独立。所以在答题时,学生往往缺乏整体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复习中如何将课题与试题衔接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解题支架显得尤为重要。1.全国卷选修1考点分布分析2016—2019年高考全国卷选修1的考点分布情况(如下表),发现选修1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而对于"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本文来源于《教学考试》期刊2019年42期)

毕研刚,宋吉巍,李武松,刘聪聪,刘祥臣[10](2019)在《绿色生物材料构建超支化结构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生物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经合理设计和开发应用,可获得相应功能的新材料,是目前绿色化工的理想原料。本文总结了生物原材料合成或接枝具有超支化结构的油水分离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生物基破乳剂和絮凝剂的合成与应用情况,比较了生物基油水分离膜材料的亲疏水性能对材料应用的影响,展望了绿色生物原料在油水分离材料方面发展的新趋势。(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生物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新鲜鸭血中的优势腐败菌及其生物膜成膜特性,通过传统分离培养法分离获得59株腐败菌,经16S rRNA序列鉴定发现肠杆菌是其中的优势菌,并且克雷伯氏菌是其中的优势腐败菌。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了所分离肠杆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发现1株克雷伯氏菌K6的成膜能力最强。通过分析该菌在不同培养阶段生物膜内的菌数及胞外多糖含量变化,发现该菌在培养3 d和5 d时其生物膜内菌数和胞外多糖含量分别达到最高值,进一步证实了克雷伯氏菌较强的成膜特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鸭血加工过程中应该对克雷伯氏菌进行重点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1].吴梦琪,夏玮,徐志珍,宋金星,陈林枭.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19

[2].汤纯,史云娇,卞欢,孙芝兰,刘芳.食源性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膜形成特性[J].江苏农业学报.2019

[3].韩佳润,杜椅楠,吴海涛,朱蓓薇,肖航.基于扇贝生殖腺分离蛋白-EGCG共聚接枝物制备表面活性抗氧化生物聚合物:提高金枪鱼油乳剂的稳定性[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4].姚学君,李峰,陈国清,张红军,姜仁杰.盐城地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分离株VP1区基因分子生物信息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

[5].孔宪明,沈正东,王胜君,孔宪明.生物硅光子晶体阵列应用于TLC-SERS分离检测食品及环境中违禁物[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6].杨祎.“5E教学法”对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学习力的提升——以“洋葱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条件与材料的探究”为例[J].新课程(下).2019

[7].李海鹰,陈彭月,薛玉菡,崔颖,杨文智.毛细管柱内聚醚砜膜的制备及其对生物样品中4种降糖药的初步分离[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

[8].顾立新,徐旭巍,吴旭锋.生物素中有关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

[9].罗惠峰.《生物技术实践》复习的重构与整合——以“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为例[J].教学考试.2019

[10].毕研刚,宋吉巍,李武松,刘聪聪,刘祥臣.绿色生物材料构建超支化结构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J].石化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操作流程荧光磁性纳米颗粒标记前后的活体成像基于生物功能化二氧化硅磁纳米颗粒及...生物功能化Fexoide@Au磁性纳米颗粒分...固相萃取-高pH反相色谱分离结合...(a)利用自制磁性荧光微球对HBsAg进行...

标签:;  ;  ;  ;  ;  ;  ;  

生物分离论文_吴梦琪,夏玮,徐志珍,宋金星,陈林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