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策略探析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策略探析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巨变,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的难度也逐渐加剧。以水土保持为基础,立足于流域内自有资源优势,拓展渠道,实现土地开发利用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防治水土流失,提升土地生产效力,助力流域内人民群众致富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应注意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必须采取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努力构建长效、稳定的管理机制,落实相关对策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扩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果,提升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一、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小流域中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轻中度的水力侵蚀,土壤侵蚀的方式是以面蚀的方式范围逐渐扩大,并且主要为片蚀和细沟状侵蚀,由于长时间受到了地形、降水以及人为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性作用,逐渐形成大量沟壑。水土流失会对流域内的自然生态景观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其长时间的侵蚀所形成的沟壑也对地貌造成严重侵蚀,进而对机耕作业产生负面影响,大大降低土地的整体利用率,制约的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再加上降雨相对比较集中,并且容易出现大暴雨,土壤母质黏重,蓄渗迟缓,导致大量的径流直接顺坡冲刷下来,出现超渗产流,很容易出现跑水与跑肥现象。小流域本身的地势较为起伏,坡耕地的植被缺乏一定程度的保护,上游坡面江水径流未能及时实现蓄滞入渗。在遇到了大雨和暴雨的时候,坡水很容易下泄,泥沙混杂在一起,对道路、桥涵等产生严重的破坏,并且还能淤塞水利工程,对下游的农业生产以及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小流域水土流失眼汇总,将导致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平衡机制受到损害,并且生态调节功能失衡,并且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水土流失保持小流域治理最明显的成效就是经济效益,各地结合本地的地方特色,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大胆发展,促进当地工业和农业的共同发展。

2、生态效益

自从实施了水土保持项目后,小流域的治理效果也日渐显现出来,水资源得到了保护,水污染程度也降到了最低水平,土地资源也得到了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改善,从而增加了土壤的渗透力,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许多以前的水土流失、飞沙走石的恶劣现象已经消失,坡耕地也实现了退耕还林还草,已经到处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的景象。

3、社会效益

通过对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流域治理措施的优化布设,特别是生产用地和生态的整治,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适应市场经营要求。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提高,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提高了环境容量,缓解了人地矛盾,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加快,促进社会进步。同时由于沟道治理工程的合理配置,减轻了洪涝灾害,减轻了下游泥沙的危害及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三、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1、确定切实可行治理的目标

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经过3年治理,到2016年末,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县域内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流域内所有开发建设项目都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得到实施,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营造水保林,使县域内的植被覆盖率达到78.76%,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流域涵养水源能力增强。通过采取水环境的治理保护措施对县域内水污染进行治理,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废弃物处理率达到80%以上,治理区废水、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县域内种植业发展与水源保护相适应,农耕地90%以上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坡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对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林果业,使治理区土地利用和生产结构趋于合理。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治理建设,使县域内实现环境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流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

2、各级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责任明确

从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之初,县乡领导均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机构,责成专人负责,实行了项目法人制。为使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县项目部在项目机构内分设了技术施工组、工程质监组和财务统计组。技术施工组负责工程技术指导、工程施工情况进度编报及竣工总结等,并负责制订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及治理成果管护办法;工程质监组负责各项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和制订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财务统计组负责全部建设项目的财务、统计、相关资料整理存档,并负责制订财务管理办法。

3、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有机结合

人工治理和搞好生态自我修复都是防治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小流域治理实践中,必须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把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有机结合起来,小范围实施人工治理,大范围实施封禁保护,依靠二者的合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一方面,充分发动广大群众治山治水,开展人工治理,高效集约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改善生态与环境。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既要安排人工治理的措施,也要考虑自我修复的措施。在开展重点治理的同时,在面上要更多地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

4、严格财务管理,合理使用资金,投资效益明显

为了确实搞好项目工程建设,在项目资金管理中,实行了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建账,县农业银行分项目分别设立专门账户,按照专款、专账、专人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由项目部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验收,并制定用款计划。根据工程进度,由工程监理填写工程支付凭证,向财务部门提出用款申请,领导审批后按计划支付。在工程竣工后提交竣工决算,作为财政部门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对资金运行进行监督的依据。在资金运作上,坚持以实物为主,每项工程费用支付都履行了逐级验收、工程技术负责人签字、施工监理签字,最后领导审批的程序,并虚心接受监察审计,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截留、挪用工程款等违纪行为。

5、全方位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既是一个水土流失的个体单元,还是一个经济开发的社会单元。对于小流域的治理,不同部位,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因地制宜地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可以提高水土保持的工程质量和效益,从而降低了治理成本。要根据生态农业的立地条件,加强种草的研究,做到草蓄同步,打破区域界线,建立完整的工程体系,建立生态经济型流域,注重精品建设,提高水土保持的工程效益。搞好水保的优化设计和优化设置,要考虑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统筹多个目标,构建防护体系,采取综合的措施,以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大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国家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际,经济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需要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支持,综合治理小流域是保持水土资源优化生产的源头,只有将小流域的水土综合治理搞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小流域的综合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形成一个体系的有机体,将资源充分的开发利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再祥.馒头营子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0(03).

[2]赵兴虎.暖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9(01).

[3]王礼先.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与原则[J].中国水土保持.2006(02)

标签:;  ;  ;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策略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