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聚合论文_徐西娥,薛瑶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丙烯聚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丙烯,丙烯酰胺,催化剂,乳液,疏水,杂质,乙烯。

丙烯聚合论文文献综述

徐西娥,薛瑶瑶[1](2019)在《罐付丙烯聚合反应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两套聚丙烯装置运行约5 a后,均出现环管反应间隙性变弱、轴功率与密度不匹配等聚合反应异常问题。分别从丙烯原料中水和一氧化碳等杂质含量、装置注入的催化剂和氢气质量及丙烯储罐内防腐涂料成分等方面对问题进行了排查,最终认为丙烯储罐内涂层中含有C—O—基团、C=O基团、—OH基团物质的环氧丙烷、二氧化碳等微量杂质是造成催化剂失活、反应异常的主要原因。对丙装置分别实施打磨丙烯储罐内涂层及置换丙烯储罐措施后,并对100 kt/a聚丙烯装置进行了丙烯罐付工业试验。试验期间,装置运行平稳,未出现反应异常情况,产品收率为95.25%,较2017年直付丙烯生产期间产品收率提高了5.05%。(本文来源于《炼油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辛华,刘建芳,张辉,白建壮[2](2019)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FPA)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镜和表面能谱(SEM-EDS)等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并考察了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物质的量比,氟单体用量和超声时间对乳液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6F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3种单体成功聚合,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5∶1,超声时间为60 min,氟单体用量为10%时,乳液粒径最小且分布较窄,表面张力从45.028 mN/m降至33.399 mN/m,且乳胶膜粗糙度增加,热稳定性提高。(本文来源于《涂料工业》期刊2019年11期)

竹桂君,雷小丽[3](2019)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聚合级丙烯中微量烃类杂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ANNA GC A91高智能型气相色谱仪,通过优化色谱分析条件,与已知含量的标准气体对照进行定性,用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建立了聚合级丙烯中的烃类杂质的分析方法,为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装置生产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精确度高、重复性好、速度快的优点,完全满足对工业用聚合级丙烯中的烃类杂质测定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齐鲁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张文光[4](2019)在《影响Novolen工艺丙烯聚合反应的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聚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分析丙烯聚合过程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在Novolen气相聚丙烯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烯中杂质、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反应器工艺操作条件均会影响丙烯聚合反应。主要从原料丙烯杂质及催化剂体系两方面分析对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煤基烯烃而言,原料丙烯中杂质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程度依次为:CO> COS>H_2S>0_2>H_2O>CH_3OH;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优化叁剂添加比例,可提升聚丙烯产品的质量指标。(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粘合》期刊2019年05期)

贺杰,向春林,陈庆梅,赵伟,陈馥[5](2019)在《乳液聚合制备交联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微球》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聚合物微球调剖剂品种单一、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文以苯乙烯(St)、丙烯酰胺(AA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粒径小于1μm的交联聚(St/AAm)微球。采用粒度分析、SEM、TEM等手段详细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微球粒径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SEM和TEM结果表明,AAm与St质量比和MBA加量是制备微球的关键,只有控制AAm与St质量比≤3∶17,MBA加量≤18.5g/L才能制备出形状规则的微球。粒度分析结果表明,AAm与St质量比和MBA加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最大;微球的粒径随AAm与St质量比的增加而变大,随着MBA加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AES浓度、APS加量以及温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不大。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是:AAm与St质量比≤3∶17,MBA浓度≤6.25g/L,AES浓度≤7g/L,APS浓度为1.25g/L,温度70℃。在此条件下,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实现微球平均粒径在58.5~559.8nm之间可调。(本文来源于《高分子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晓东[6](2019)在《丙烯聚合用非塑化剂类BCM催化剂的性能及其工业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BCM-400型催化剂的粒径分布窄、颗粒形态好。小试液相本体聚合评价结果表明,BCM-400型催化剂活性高,活性衰减速率慢,氢调敏感性和立体定向能力好,所制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细粉含量少。在Innovene气相中试装置上制备了熔体流动速率不同的均聚聚丙烯,不加外给电子体的情况下,催化剂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立体定向能力。在Innovene气相工业装置上采用氢调法制备了超柔无纺布专用无规共聚聚丙烯Y40-V,Y40-V的力学性能优良,通过了FDA溶出物认证,可以用作直接接触食品的聚丙烯材料。(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陈静,杨建军,付立兵,吴庆云,吴明元[7](2019)在《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SiO_2/PTFE改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羟甲基丙烷叁丙烯酸酯(TMPT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正丁酯(BA)、2-甲基-2-丙烯酸十叁烷基酯(TDMA)、硅酸乙酯(TEOS)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叁甲氧基硅烷(MPS)为反应单体,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液作种子,通过原位聚合法和种子乳液法制备出纳米SiO_2、PTFE协同改性的丙烯酸酯(SiO_2/PTFE/PA)复合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接触角/界面张力测量仪对复合乳液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当PTFE占体系中丙烯酸酯类单体总质量16%、纳米SiO_2用量为2.4%(质量分数)时,复合乳液平均粒径为151nm,胶膜表面水接触角为112.3°,吸水率为3.8%;在热失重5%和10%条件下,纳米SiO_2/PTFE/PA胶膜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47.7℃和375.5℃,相比改性丙烯酸酯胶膜热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59.6℃和27.7℃,疏水性和耐热性均有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郭少孟,刘孜典,董思远,庞家玉,唐韧之[8](2019)在《大气压等离子体聚合N-异丙基丙烯酰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APDBD)等离子体引发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聚合,可得到高纯度的聚NIPAM(简称PNIPAM)薄膜。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验证了PNIPAM薄膜的成功制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了PNIPAM薄膜表面形貌,并得到PNIPAM薄膜厚度;对制备的薄膜进行了亲水性与热重分析(TGA)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制备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均匀、纯净的PNIPAM薄膜,避免了常规添加交联剂所引发的问题,为制备温敏性PNIPAM功能薄膜材料提供了一种崭新、高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海玥,刘佳鑫,姚治国,李继新[9](2019)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制备水性丙烯酸酯乳液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咔唑二硫代甲酸异丙苯酯(CCBD)为链转移剂,以N-胺基甲酰马来酸(NC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为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制备了水性丙烯酸酯类乳液(PA),并对P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CBD用量、过硫酸铵(APS)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耐冲击性的影响,并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PA进行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反应时间4.0 h、CCBD用量0.5%(摩尔分数)、APS用量为5%(摩尔分数)。以最优反应条件制得的PA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涂料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燕丰[10](2019)在《中国石油开发出乙烯丙烯聚合用氯化烷基铝含量测定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开发出一种乙烯丙烯聚合用氯化烷基铝含量的测定新方法。将氯化烷基铝加入器皿中进行水解处理,然后采用络合滴定法对铝含量进行滴定,采用佛而哈德法对氯含量进行滴定。与传统的氯化烷基铝含量的测定方法相比,该方(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9年03期)

丙烯聚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FPA)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镜和表面能谱(SEM-EDS)等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并考察了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物质的量比,氟单体用量和超声时间对乳液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6F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3种单体成功聚合,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5∶1,超声时间为60 min,氟单体用量为10%时,乳液粒径最小且分布较窄,表面张力从45.028 mN/m降至33.399 mN/m,且乳胶膜粗糙度增加,热稳定性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丙烯聚合论文参考文献

[1].徐西娥,薛瑶瑶.罐付丙烯聚合反应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9

[2].辛华,刘建芳,张辉,白建壮.细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研究[J].涂料工业.2019

[3].竹桂君,雷小丽.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聚合级丙烯中微量烃类杂质[J].齐鲁石油化工.2019

[4].张文光.影响Novolen工艺丙烯聚合反应的因素[J].化学与粘合.2019

[5].贺杰,向春林,陈庆梅,赵伟,陈馥.乳液聚合制备交联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微球[J].高分子通报.2019

[6].王晓东.丙烯聚合用非塑化剂类BCM催化剂的性能及其工业应用[J].石油化工.2019

[7].陈静,杨建军,付立兵,吴庆云,吴明元.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SiO_2/PTFE改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8].郭少孟,刘孜典,董思远,庞家玉,唐韧之.大气压等离子体聚合N-异丙基丙烯酰胺[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王海玥,刘佳鑫,姚治国,李继新.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制备水性丙烯酸酯乳液及其性能研究[J].涂料工业.2019

[10].燕丰.中国石油开发出乙烯丙烯聚合用氯化烷基铝含量测定新方法[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9

论文知识图

粒子间空间位能随PVA链段在表面层中...原子转移自由基“graftingfrom”改性...嵌段共聚物形成的温度-...温度敏感性复合物变化示意图不同聚合松香用量的丙烯酸酯复合乳胶...用于丙烯等规聚合的桥连C:对称性催化...

标签:;  ;  ;  ;  ;  ;  ;  

丙烯聚合论文_徐西娥,薛瑶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