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组合试验设计论文_秦翠兰,周岭,王磊元,孙金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旋转组合试验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合,正交,方程,产量,造粒,钾肥,中心点。

旋转组合试验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秦翠兰,周岭,王磊元,孙金龙[1](2017)在《基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棉秆剪切和弯曲特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棉秆的剪切和弯曲特性。通过试验研究取样部位、含水率和加载速度对棉秆剪切强度的影响,含水率和取样部位对棉秆弯曲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含水率为30%时,位于棉秆下部剪切强度达到最大,为8.69 MPa。在研究棉秆剪切强度的3个因素中,含水率和取样部位对棉秆剪切强度影响较显着;在研究棉秆弯曲强度的2个因素中,含水率对棉秆弯曲强度影响较显着。本研究建立了棉秆剪切强度与含水率、取样部位和加载速度的回归模型及棉秆弯曲强度与含水率、取样部位的回归模型,所得模型与实际拟合效果较好,从而为棉秆切割、收获机械的设计参数优化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3期)

吕冰,刘飞,刘月琴,赵满全,李娜[2](2015)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精量排种试验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室内精量排种试验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理论分析,选择真空度和排种轴转速作为试验因素,穴距合格率和空穴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二因素叁水平的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经过检验,模型拟合程度很好。对真空度和排种轴转速与穴距合格率和空穴率之间的影响趋势进行分析,得到了最佳参数组合的预测结果:真空度3.5k Pa,排种轴转速7.4r/min,穴距合格率93.5%,空穴率3.2%。实测值为:穴距合格率92.4%,空穴率1.8%,误差1.25%。由此说明,模型精确、可靠,为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在农机方面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15年10期)

陈立[3](2010)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在零件修复试验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进行零件修复试验,并以45钢和球墨铸铁为基材的零件镀铁修复为例,介绍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在零件修复中的具体应用,建立镀层结合强度与活化电流密度、活化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试验次数少、便于分析和应用.(本文来源于《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单锋,单宝峰[4](2000)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在造粒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来进行多因素影响的振动流化床喷雾造粒试验 ,建立数学模型 ,得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最佳操作参数。(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00年03期)

单宝峰,单锋,程云阶,方昆凡,张继宇[5](2000)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在造粒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来进行多因素影响的振动流化床喷雾造粒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得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最佳操作参数。(本文来源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蒋之埙,黄仲青[6](1989)在《关于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数据的中心点处理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特点和局部控制理论,提出了中心点数据处理法。此法是先求出各区组的矫正系数,即各区组中心点总平均值与本区组中心点平均值之比,然后将小区原始数据分别乘本区组的矫正系数。用此法排除非试验因子干扰的效果明显地优于飘移处理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有拟合程度高、便于模拟选优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院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程耀,余友泰[7](1989)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在实际试验应用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保持次序变换进行编码来解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在应用中遇到的困难。但由此得到的回归方程失去了“旋转性”。本文讨论了失去旋转性对回归方程的影响,以实例对两种计算进行了比较。证明二者得到的回归方程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1989年04期)

白厚义,陆申年,江鹰[8](1988)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甘蔗施肥试验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甘蔗施肥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台糖134氮磷钾肥的效应方程,应用该方程可计算出甘蔗最高、最佳施肥方案。(本文来源于《广西农学院学报》期刊1988年04期)

佟立伟[9](1988)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正交旋转试验的程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在许多实际问题中,与某一变量 y 有关系的变量不只一个,而是多个,例如有 P 个变量:x)1,x_2,…,xp,研究变量 y 与 x 之间的定量关系问题称为多元回归问题。长期以来古典回归分析只是被动地处理已有的试验数据,而对试验的安排几乎不提任何要求,也很少研究回归方程的精度。这不仅盲目地增加了试验次数,而且试验数据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以致在多因子问题中达不到试验目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试验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需要以较少的试验建立精度较高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农业应用》期刊1988年02期)

旋转组合试验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室内精量排种试验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理论分析,选择真空度和排种轴转速作为试验因素,穴距合格率和空穴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二因素叁水平的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经过检验,模型拟合程度很好。对真空度和排种轴转速与穴距合格率和空穴率之间的影响趋势进行分析,得到了最佳参数组合的预测结果:真空度3.5k Pa,排种轴转速7.4r/min,穴距合格率93.5%,空穴率3.2%。实测值为:穴距合格率92.4%,空穴率1.8%,误差1.25%。由此说明,模型精确、可靠,为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在农机方面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旋转组合试验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秦翠兰,周岭,王磊元,孙金龙.基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棉秆剪切和弯曲特性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7

[2].吕冰,刘飞,刘月琴,赵满全,李娜.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精量排种试验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15

[3].陈立.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在零件修复试验中的应用[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4].单锋,单宝峰.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在造粒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0

[5].单宝峰,单锋,程云阶,方昆凡,张继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在造粒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0

[6].蒋之埙,黄仲青.关于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数据的中心点处理法[J].安徽农学院学报.1989

[7].程耀,余友泰.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在实际试验应用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农机化研究.1989

[8].白厚义,陆申年,江鹰.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甘蔗施肥试验研究中的应用[J].广西农学院学报.1988

[9].佟立伟.二次回归正交组合、正交旋转试验的程序设计[J].计算机农业应用.1988

论文知识图

种绳捻制装置性能试验实物图发酵温度对发酵率的影响酵母添加量对发酵率的影响不同因素对银杏叶微粉平均粒径的影响柳枝稷人工穗芽诱导与培养.A.诱导较...树脂柱纯化的洗脱曲线

标签:;  ;  ;  ;  ;  ;  ;  

旋转组合试验设计论文_秦翠兰,周岭,王磊元,孙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