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健康成长

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健康成长

陶军(南阳市宛城区幼儿园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音乐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内为孩子积极创设音乐环境,使幼儿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与音乐充分接触,让他们生活在音乐中,用音乐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陶冶幼儿的情感,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挖掘潜能、全面提高素质。

【关键词】幼儿;音乐;环境;教育;成长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音乐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都有着热烈的爱好和自发的需要。”其实我们平时只要稍留心观察生活,不难发现,生后几个月的婴儿就能在母亲的催眠曲中恬静地入睡,二、三岁就能随着音乐节奏舞手跺脚,五、六岁时唱歌、跳舞更是本能。如今音乐对人的心理、生理的促进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音乐开发人类智力与潜能的积极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的重视。有实验证明,受到更多音乐教育的幼儿,身心发育更好,学习更有才能。

我们根据音乐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有着积极的良好的促进作用的原则,从幼儿本能喜爱音乐入手,对入园的幼儿实施音乐教育,目的在于为孩子在幼儿园内积极创设一个音乐氛围,让他们生活在音乐中。用音乐来丰富幼儿的生活、培养幼儿的意志、陶冶幼儿的感情,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挖掘潜能、全面提高素质。

我们这里谈的“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也就是说不是从小定向的音乐技巧训练,而是音乐文化的教育。幼儿园年龄的孩子,他们不能有意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很容易受外界新颖事物的吸引而改变自己的兴趣和行动。所以音乐教育对幼儿园的孩子假如作为一种训练课或一种知识课来教,就不能被全体幼儿接受,也失去了它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教育价值。有位名家说过:“帮助儿童生活在音乐里,那你就在音乐上教育了他。”我们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使幼儿与音乐充分接触,幼儿在有意无意中、在嘻笑游戏中、在吃饭睡觉中、在教育活动中去感受去接受音乐。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充分参与体验。教师运用游戏形式,让幼儿欣赏一首乐曲或歌曲,在玩中掌握节奏,跟着旋律,展开思维,大胆想象,在幼儿已能投入音乐的状态下,引导孩子用身体动作或节奏乐器来表示节奏,用声音、表情来表示情绪、速度等。这样幼儿从旋律的数量积累到会运用自身的经验去思维、想象,再通过身体行动和节奏乐器自由的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就在用耳听、用眼看、用手操作、用脑想、用身体各部位来表现时,开发了右脑,提高了左右脑的协调能力,智力得以开发,素质得以提高。

幼儿充分与音乐接触,让幼儿生活在音乐中,选择适合的音乐很重要。

早晨幼儿入园时要播放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一入园就感到亲切、愉快。如:《清晨》、《杜鹃圆舞曲》、《童话世界》等。

晨间锻炼时,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孩子维持大脑的兴奋,提高活动的效率,减轻活动中的疲劳和厌烦情绪。如《卡门》组曲,《斗牛士》等。

幼儿作业活动时,播放优美的名曲,能使幼儿专心致志,提高注意力,较好的进行操作活动。如《彩云追月》、《二泉映月》等。

幼儿游戏活动时,播放些轻音乐,让幼儿乘着音乐的旋律去体验他想象中的天地。如《瑶族舞曲》、《月光曲》。

幼儿进餐时,可播放《大自然的情诗》、《午餐乐曲》,它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和胃肠的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幼儿午睡时,可播放《摇篮曲》、《小枕头》等,它能使幼儿情绪平静,较快地进入睡眠状态。

幼儿晚间离园时,要播放舒展的音乐,平缓幼儿祈盼心理。如:《平湖秋月》、《爱的祝福》等。

选择恰当的音乐,才能让幼儿真正生活在音乐中,从而达到:身心健康。

收稿日期:2011-04-28

标签:;  ;  ;  

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健康成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