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补肾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的效果分析

温阳补肾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的效果分析

玉林市兴业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广西玉林537800

【摘要】目的:探究温阳补肾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的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温阳补肾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2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79.32±1.55)分、Barthel指数(55.21±1.02)显著优于对照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61.22±1.30)分、Barthel指数(34.56±1.55),P<0.05。观察组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温阳补肾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且能够有效提高其Barthel指数,值得研究。

【关键词】温阳补肾针刺疗法;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效果

在临床神经科疾病中,脑卒中属于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易导致患者发生意识、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言语功能等障碍,对疾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1]。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则为该疾病最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类型,两者一旦合并,易导致其病情加重,对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常应常规西医治疗为主的,但该方式治疗效果不佳,且复发率较高,因此逐渐被临床淘汰[2-3]。本院对温阳补肾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2015至2017年),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收取对象为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之间,对收取80例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02±1.3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5.54±1.33)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各项临床资料对比中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观察组(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采取温阳补肾针刺疗法,具体内容:选择合谷穴、大椎穴、三阴交、太溪穴、肾俞穴、命门穴、太冲穴和至阳穴作为主穴,选择外关穴和取井穴等作为配穴,采用0.4mm×25-75mm的毫升进行操作,选择平补平泻法进行操作,得气后留针半小时,每日一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如抗炎、脱水、营养神经和止血等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的指标,即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

对比且分析两组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的指标,即治疗效果。

临床判断标准:①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且恢复意识、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言语功能。②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发生显著改善,意识、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言语功发生明显改善。③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上述情况均未达标。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与判断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后,其中计数资料(治疗效果),采用%来表示,计量资料(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

观察组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79.32±1.55)分、Barthel指数(55.21±1.02)显著优于对照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61.22±1.30)分、Barthel指数(34.56±1.55),P<0.05。如表1:

3.讨论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常合并肢体偏瘫,易加重病情的发生与发展。而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4]。温阳补肾针刺疗法为临床新型的中医疗法,选择该方式治疗,能够起到补肾通阳和行气通络为主,进而有效改善其各方面功能,如意识、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言语功能,使其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能够提高,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5]。

本次研究数据,观察组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79.32±1.55)分、Barthel指数(55.21±1.02)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

总而言之,温阳补肾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且能够有效提高其Barthel指数,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谈慧.针刺背腧穴配合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22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5):32-34.

[2]高晓红.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8):76-78.

[3]王振江.针刺联合现代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7):2259-2260.

[4]朱佳,刘静.针刺联合活血补肾中药方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3):536-538.

[5]王明明,蔡圣朝.针刺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案1则[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6):54-55.

标签:;  ;  ;  

温阳补肾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的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