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旅游城市空间竞争研究——以江苏省优秀旅游城市为例

基于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旅游城市空间竞争研究——以江苏省优秀旅游城市为例

陈志钢[1]2004年在《基于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旅游城市空间竞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旅游学、经济学、城市学、统计学以及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城市空间竞争、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就旅游城市的空间竞争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的动力要素体系的概念,运用一定的原则构建了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体系进行简单的阐释。最后,选定江苏省9个优秀旅游城市为例,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这些旅游综合竞争力的得分、进行了空间聚类,并对空间竞争状况进行了论述。其具体章节如下: 第一章 前言 本章对进行本课题研究概况进行了简述。即讨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 城市旅游及旅游城市空间竞争研究概述 本章对城市旅游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旅游地空间竞争进行了概述,并对旅游城市的空间竞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旅游城市空间竞争的空间形态与特点。 第叁章 旅游城市空间竞争的动力学解析 本章通过构建两个城市非线性动力学的模式来探讨旅游城市空间竞争的形态以及这一形态的根本原因。 第四章 旅游城市空间竞争动力要素体系研究 该章定义了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探讨了它的特点并对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要素体系以及指标体系予以给定。 第五章 江苏省优秀旅游城市空间竞争实例研究 该章以江苏省9个优秀旅游城市为例探讨了旅游城市的空间竞争,进行了空间聚类并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第六章 结论 对本文的主要探讨的问题以及本文的不足与将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概述。

祝晔[2]2012年在《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黄震方祝晔人文地理学2012091020121119地理科学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

卞显红[3]2007年在《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在进行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上,以长江叁角洲为实证研究区域,分别对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群)形成机制、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等相关论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对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依据、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与长江叁角洲城市旅游概念界定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长江叁角洲城市旅游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再次对长江叁角洲城市旅游概况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内容体系、技术路线与方法。第二章首先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类型与特征;其次对长江叁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分布形态进行了分析;再次从旅游资源区位因素、旅游市场区位因素、旅游交通区位因素、旅游从业人员区位因素、旅游集聚因素与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等方面对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费用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两方面阐述了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基础理论;最后基于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视角对长江叁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产业机理进行了分析。第叁章首先分析了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基本概念、内涵与分类及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其次对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的异同及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对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从城市旅游资源与区位条件、城市旅游业作为城市推动型产业、持续增长的城市旅游需求等方面对长江叁角洲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首先构建了城市旅游产业土地投标租金模型,对城市旅游核心区空间结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城市旅游边缘区形成的区位效应、城市居民与旅游者对城市旅游边缘区自然游憩需求的日益增加等方面对城市旅游边缘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的统筹和谐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视角构建了大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模式,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分析了长江叁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特征及其总体演变趋势与形成机制。第五章首先对旅游“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基本要点、旅游“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城市旅游发展轴线的基本概念等进行了探讨;其次对旅游节点系统的形成机制、旅游交通发展轴线的形成机制、旅游发展水轴线的形成机制等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它们的形成对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形成的影响机制;最后以长江叁角洲为实证研究区域,探讨了长江叁角洲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第六章首先对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群)的概念、类型与特征进行了论述;其次从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及城市商业游憩业在城市游憩商业空间集聚区集聚所获取的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效应等角度对城市商业游憩空间集聚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经济学解释;然后从形成的资源与区位基础、大中型自然与商业游憩项目的建设、南京河西新城的建设、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自然与商业游憩者的休闲需求等六个方面对南京河西新城自然与商业游憩空间集聚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共同的自然与人文基础、发达的城市与旅游经济、旅游经济全球化、旅游交通通道、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对长江叁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第七章为论文主要研究结论、论文创新点及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展望。

王娟[4]2015年在《我国城市群旅游场能测度与能级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30多年时间里,旅游业的空间活动轨迹呈现出“空间转向”和“尺度重组”的典型特征,具体表现为:旅游活动的空间组织方式开始从粗放的“点线模式”向集约化的“板块模式,,过渡;因面临旅游环境承载力饱和、旅游资源潜力有限、政策和制度红利基本释放完毕等发展瓶颈,以单一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市旅游模式开始向二叁线城市以及县域、乡镇分流,以形成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旅游地域系统。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高级阶段,多年来我国一直从国家战略层面给予城市群高度的支持。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伴随“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级战略的相继提出以及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颁布实施,以城市群为主导、以打破区域内部空间壁垒为主旨的“区域一体化与协同发展”将成为“十叁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将由单个城市的城市化转为“城市群体的城市化”。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具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双重属性。旅游业对产业要素的空间流动需求和强大的资源整合功能,使之较易成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先行先试领域。借助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由依托单一城市的“城市旅游,,走向具有核心--边缘结构的“都市圈旅游”,并通过培育次级旅游中心城市演进为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群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物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类比、借鉴与改造得出旅游场能的概念体系和作用原理,以GIS空间分析方法为主结合多种定量分析模型,对我国13个城市群的旅游场能格局、扩散模式、分异规律等进行了系统刻画与阐述,并依据测度结果提出城市群旅游场能的能级提升策略,以此作为我国城市群旅游业良性发展的理论支撑和实证研究基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城市群旅游资源、产业、市场条件分析。首先,通过城市群地格分析提炼城市群旅游区域发育的无形聚敛因子: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和首位度测算方法以各城市群中共6042个A级景区为代表的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程度进行评价。其次'运用赫芬达尔指数衡量产业集中度、运用Peter Taylor的城市网络联系度模型测算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旅游产业联系度。再次,运用锡尔指数法对各城市群的旅游市场占有率、增长率和旅游市场发育水平差异进行测度;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城市群旅游市场发育水平进行类型划分。通过上述指标的测度,完成对城市群这一地域系统的旅游功能、属性和特征把握,为旅游场能测度和分析提供了研究基础。(2)旅游结节性、时间可达性测度与评价。论文共选取旅游经济、社会经济、交通设施、科教文化共4大方面21项指标,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和主成分分析,构建旅游结节性模型,以此测度城市群旅游内聚力强度和均衡程度。论文采用GIS空间分析工具,依托陆路和水路交通网络进行时间可达性测度,以0.5小时为单位,划分城市群6小时以内的时间可达性圈层结构,并针对城市群交通特点,重点对1-3小时的圈层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群的时空收敛程度。(3)城市群旅游场能测度与评价。首先,论文运用空间分析中的栅格计算器(raster calculator)、掩膜提取(extract by mask)、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s)等模块,对各城市群旅游能量沿陆路交通网络的时间成本距离递增、梯度耗散程度进行刻画,依据各城市群旅游能量扩散模式的差异分为轴带式、单核发散式、串珠组团式、蛛网扩散式等不同类型,对城市群的旅游场能扩散水平进行I至V的等级划分。其次,论文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自然断裂点法分类方法,将各城市群内部的旅游场能分为高旅游场能、较高旅游场能、一般旅游场能、较低旅游场能和低旅游场能五大类型,并分析不同地区城市群旅游场能扩散的共性规律和差异化特征。第叁,论文对旅游结节性与时间可达性的耦合协调程度检验,以此判断影响旅游场能高低的主要因素。(4)城市群旅游场能的提升策略。论文依据测度结果和城市群旅游发展实际,提出了城市群旅游场能的提升策略:一是发展城际交通促进旅游市场同城化'重点研究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际公交对城市群旅游场能集聚与扩散的影响;二是培育旅游场能的嵌套式生长体系,以县域旅游、特色旅游城镇、乡村旅游为载体,构建旅游场能深入腹地、网络化渗透的新旅游场能增长点;叁是构建横向紧密衔接的旅游场能簇群,以次级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城镇密集区为培育重点,构建高旅游场能的承接区和簇群化生长区;四是基于产业分工的旅游一体化,从产业分工与协作发展、产业科学规划与管理、旅游品牌联合塑造等诉求出发,提出了交通一体化先行、打破“行政区经济,,约束,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紧密型的旅游协作体系等具体策略。

何效祖[5]2007年在《基于地域系统结构研究的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地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本项研究基于对旅游地域系统结构构建的分析,对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结合中国省际间旅游地评价的对比和甘肃实证分析,提出了旅游地形象设计理论和市场整合营销方法。运用综合分析方法,从理论到实证,从评价到策划,较为全面地讨论了旅游产业开发所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论文主要成果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旅游地域系统结构的构建。研究界定了旅游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地域系统叁个概念。对旅游地进行空间层次分类和通用类型分类。构建了旅游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体系和产业结构体系。前者包括基于资源—产品—市场链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体系,和基于点—线—面的旅游地内“斑缘廊基”系统空间结构体系;后者包括14个旅游产业部门、31个旅游直接相关部门、31个旅游间接相关部门、20个旅游引致影响的部门,共96个主要部门构成的产业结构框架体系及其构成要素,在理论上构建了较为完整、科学的旅游地域系统结构。二是研究了旅游地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对旅游资源分类按照抽象的宏观分类、具象的属性分类,和国家的标准分类等3大类、37种分类方法,进行归类综述分析。对旅游资源评价按照单项旅游资源类型评价、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和旅游地资源综合开发价值评价方法,分为16种主要类型,47种主要方法或学派,进行归类综述分析。重点对国家标准《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从理论上进行全面诊断分析,理清了模糊概念,和旅游资源分类中存在的前后重复、类型缺项、类型细分等问题,及评价对象概念模糊、评价因子存在缺陷、因子赋值不够科学、评价过程流于主观、结论表述不够直观等局限性,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叁是旅游地评价实证研究。以现有中国旅游资源的省际对比研究成果简析为基础,设定了评价要素体系和方法,进行中国优质旅游资源赋存丰度的省际对比评价,和中国优质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的省际对比研究,并对旅游资源丰度与综合价值评价方法进行了拓展性应用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设计了省域内各市州旅游资源对比评价方法的概念性思路。在综述分析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区域旅游竞争力多因子综合评价,旅游地竞争力单项类型评价,和基于行业需求或利益驱动的评选活动—简单化的竞争力评价等四大类型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旅游地竞争力综合多层次分析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四是研究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DIS策划理论及其范式,摒弃了传统借用企业形象策划的CIS模式;设计出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系统广义的DMS范式,进行了甘肃实证分析,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基本范式和构成要素,结合实际,可用于各地进行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和整合营销的创意策划与研究,使其成为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最后,对理论创新和实用价值予以总结,对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和本研究没有涉及的领域予以说明,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龚良[6]2014年在《福州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旅游业是发展较快的行业,城市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日益突出,许多城市将旅游业作为战略产业或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城市旅游竞争愈加激烈。本文运用旅游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界定了城市旅游、城市竞争力、城市旅游竞争力等基本概念,借鉴竞争力有关评价模型与研究方法,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从旅游业发展业绩、旅游竞争潜力、旅游环境支持力等方面建立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州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通过比较分析认为:福州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在东部沿海五省会中处于中等水平,位列第叁。杭州、南京两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最强,分别位列第一、第二位。福州城市旅游竞争优势是旅游资源条件丰富、城市自然条件优越,其劣势是缺乏旅游技术人才、旅游经济环境支持力差。针对以上情形,本文提出提升福州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策略:其一,结合政府、企业的力量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其二,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其叁,加强旅游资源整合与创新,实行品牌发展战略;其四,提高福州市经济的发展水平,改善旅游业发展环境;其五,加强协同竞争与有限合作的竞争理念;其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其七,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林巧燕[7]2017年在《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旅游产业的竞争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单体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产业系统之间的竞争。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产业组织的成熟阶段。因此,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所在。长江经济带位于我国国土"中位线",沿江与沿海两个经济带,构成我国"T"字型宏观格局。长江经济带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经济带。本文立足于现有的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旅游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总结旅游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相关理论,分析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水平和内部竞争力结构差异,为提升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全文结构共七章,分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第1、2章主要明确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通过相关概念辨析、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撑,构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框架。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第3、4、5章分别从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群概况、综合竞争力水平和集群内部竞争力差异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第叁部分为结论分析,第6章为本研究的的基本结论、展望及其相关对策建议。通过各章节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需从跨学科视角进行分析。旅游产业集群与一般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存在显着差异,旅游产业集群具备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其研究需要通过跨学科的视角,解析旅游产业集群和竞争力基础理论。本文对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群外部竞争力水平和内部省域间竞争力差异进行详细分析,依托在长江黄金旅游产业集群层面,促进上中下游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升级,提升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竞争力。(2)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主要指中国利好的政策环境,尤其是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经济带各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旅游业发展政策文件。"地利"主要指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长江经济带位于中国国土"中位线",具有优越的地理、经济和交通区位。"人和"主要指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旅游支出占居民总收入比例逐渐提高,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自然人文独具特色,具有良好的游客口碑。(3)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群具备高水平外部竞争力。本文主要从产业集聚度、集群关联度、集群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是产业集聚度,长江经济带的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呈凝聚型分布,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达到专业集聚水平。二是集群关联度,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密集的关联网络。叁是集群创新能力,长江经济带旅游创新能力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发展速度高于全国水平,且在长叁角地区形成明显优势。四是国际竞争力,我国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集聚地,是最具全球游客吸引力的旅游大国之一,长江经济带具有高水平旅游国际竞争力。(4)长江经济带内部省域间竞争力差异明显,竞争力水平高低形成明显的趋势:下游>上游>中游。本文从业绩、潜在和支持竞争力叁方面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内部省域间竞争力水平划分为4种类型,第一类为浙江、江苏和上海,第二类为四川和湖南,第叁类为安徽、云南、重庆和湖北,第四类为贵州省和江西省。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叁个区域看,长江经济带叁个区域在业绩、潜在、支持竞争力水平高低上形成明显的趋势。

李小明[8]2011年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将江苏沿海开发列为国家战略,沿海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大大提升沿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必将推动江苏更高水平上的区域共同发展。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势。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摸清自身旅游资源的家底,对过去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正确引导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从而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达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目的。目前,国内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主要考虑城市旅游竞争力存在的影响因素,基于结构、模型的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标准,城市间旅游竞争力的对比分析,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研究以及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几个方面,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和竞争力提升是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多年持续研究尚不多。旅游竞争力的变化研究通过多年不间断的数据持续不间断的对区域旅游发展进行外在表现,有利于前后对比,及时的信息反馈也有助于旅游发展措施的调整。本文研究主要是基于生态位及相关理论,结合旅游学、地理学、共生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借鉴经典的波特模型和Iain Begg城市竞争力模型,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模型和城市旅游竞争力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应用于江苏沿海叁市南通、盐城、连云港。对叁市2006至2009年四年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分别从旅游资源维度、旅游市场维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支持以及城市综合旅游竞争力几个角度进行了定量化的动态分析比较,还分别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社会经济和环境四个方面对叁市进行了生态位重迭进行了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定量化的输出。根据分析结果显示,得出了沿海叁市旅游竞争力在四年的发展中呈现出总体增长、阶段性波动的发展趋势。南通因为其紧靠上海和苏南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具有起点高、基数大、基础好的特点,盐城和连云港由于种种原因,在各方面都落后于南通,尤其是盐城,地理位置的尴尬,也不属于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成为了其他两城市的阴影地带。但是从叁市四年旅游竞争力动态研究来看,南通旅游竞争力虽然仍然保持第一的优势,但同盐城和连云港两市的差别在渐渐缩小。连云港、盐城的快速发展,后来居上已经在渐渐向南通靠近。最后本文根据所得结果,对叁市分别给出了提升旅游竞争力的措施,同时对于区域整体旅游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给出了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区域旅游竞合发展。从旅游生态位的分离、扩充、泛化与特化,以及政府、市场、产业和企业给出了发展策略,以及提供发展的资金、人才等保障措施。

胡小海[9]2012年在《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动力之一。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文化与旅游结合,实现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耦合与互动,是旅游理论研究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区域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对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测度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程度,探讨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特征与机制,提出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式,以期为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遵循“要素测度——空间比较——机制分析——模式建立”的研究路径,引入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对江苏省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的现状、机制和发展模式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为基础分析,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进行阐述,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梳理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叁章和第四章)为要素测度分析,通过构建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江苏省13地市区域文化资源的丰裕程度,同时对江苏省13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空间差异进行测度分析;第叁部分(第五章)为特征与机制分析,通过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判模型,对江苏省13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特征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并选取苏州、常州、徐州、盐城四个典型耦合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归纳和提炼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机制;第四部分(第六章)为模式分析,在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机制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整合模式叁个方面探讨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式,提出江苏省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对策;第五部分(第七章)为结论分析,在总结论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存在问题,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在定量分析揭示现象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演绎等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现象背后的机制和机理,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江苏省文化资源总体上成集聚分布特征,西南部地区文化资源分布集中,东部和北部地区分布相对较少;从市域尺度来看,文化资源大多集聚分布在各地市市区,周边地区分布较少;南京和苏州市区文化资源分布最为密集,宿迁、盐城、泰州市区分布密度较小;(2)基于区域旅游发展视角构建的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的对区域文化资源赋存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适性。通过对江苏省的实证研究表明,江苏省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空间差异明显,苏州、南京文化资源丰裕度较高,宿迁、盐城等地文化资源丰裕度较小,全省文化资源丰裕度可以分为四个等级;(3)江苏省13地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着,1998年以来旅游经济规模绝对差异在逐渐扩大,相对差异近年来有所下降,旅游经济规模位序整体变动不大;(4)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判模型能够对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关系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分类。江苏省各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价结果显示,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度总体水平较高,并不存在经济学中的资源诅咒现象,但各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分异明显,旅游发展相对优先度差异显着,相对于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无锡、常州等地旅游发展相对超前,扬州、宿迁、徐州等地旅游发展相对滞后;(5)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机制由内部作用机制和外部驱动机制两方面构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能够有效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旅游经济的发展则可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繁荣,不断积淀新的优秀文化资源。客源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主导力度是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的主要外部驱动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旅游发展的视角尝试构建了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了区域文化研究从传统的描述性研究向定量分析方向发展;二是构建了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判模型,通过对江苏省13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的实证研究提炼了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机制,丰富了区域文化与旅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叁是提出了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效模式,对于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南宇[10]2013年在《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指出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协作互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尽量避免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管理等突出问题,谋求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现阶段由于资源的互补性、产品的跨区域性和市场的共享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区域一体化开发,提升和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达到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西北五省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不平衡、异质性与区域性特征,因此其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态、功能和效益等具有显着差异。例如,该区域旅游合作缺乏制度化,没有建立起整体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理念,共享型信息平台和多层次合作机制,因而旅游空间结构亟待整合和优化,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产业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在承认竞争的前提下,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区域,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互惠互利、互赢的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竞合模式是区域旅游理想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合述评。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背景、合作趋向、现实意义、列举了实践举措;阐述了跨区域合作的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归纳了相关概念以及区域合作的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以西北五省区为例,在西北区域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由点、轴到网,尝试构建西北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和圈层。从理论到实践,从城市旅游竞争力及跨区域旅游线路视角,实践依据包括构建西北区旅游空间网络、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共同推动旅游圈的发展与壮大,即连点成线、交线成网、扩网成面、合网成界;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结构理论包括城市旅游网络的构建,“点、线、面”空间网络模式的演进机制及模式的实施,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了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产业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西北地区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总体不平衡。各省区旅游产业(企业)市场竞争和拓展能力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上的离散状态;1999-2011年,本区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旅游业总体不均衡,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增长迅速,旅游市场规模差异的不均衡、集聚程度越来越显着,且逐年增强,相对差异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第二,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西北地区一至四级旅游中心城市,尝试构建一个由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叁、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围绕中心城市体系,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形成由点及面,多极、多层次的城市旅游圈层结构。第叁,西北区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旅游组织、城市网络等各个子网络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中的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整合旅游线路,突破行政界线,以点带线、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即: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和城市梯度旅游圈层建设,通过跨区域、网络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立足于“大丝路”,“西北大通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稳定、紧密的西北跨区域旅游空间网络旅游空间结构层次表现为若干等级层次的旅游合作区域,相互交织,圈层相套。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势整合,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发展战略和途径。第四,理顺行政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加强旅游合作,即构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实施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整体性,以旅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旅游区为最基本单元空间结构优化;以旅游线路为纽带的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的圈层结构。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集团;打造西北区专项旅游产品、精品,打造西北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网,提升西北区旅游品牌竞争力,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构建西北跨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网;打破西北区域限制,完善旅游市场运行环境,优化市场结构,构建多层次、开放、竞争有序的西北旅游市场协作网络;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梯度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圈层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西北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应该从“点、线、面”几方面展开,建立合作、互补、均衡、和谐发展的空间关系,实现“城市—区域”与“市场—资源”共轭型的空间结构综合体。逐步构建规模等级完整、职能类型互补、空间结构合理的旅游城市层级体系,采用“点轴推进、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圈层结构相结合的一区域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的旅游联合模式。由“点”到“轴”再到“网”的演进机制,实现西北地区“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基于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旅游城市空间竞争研究[D]. 陈志钢.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D]. 祝晔.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3].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D]. 卞显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4]. 我国城市群旅游场能测度与能级提升策略研究[D]. 王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15

[5]. 基于地域系统结构研究的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地实证分析[D]. 何效祖. 兰州大学. 2007

[6]. 福州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 龚良.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7]. 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 林巧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8].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D]. 李小明. 南京大学. 2011

[9]. 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研究[D]. 胡小海.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10]. 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 南宇. 兰州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基于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旅游城市空间竞争研究——以江苏省优秀旅游城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