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特点

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特点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及危险因素,为IFD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11月-2019年4月期间行放疗的345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诊断、合并良性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及诊治情况,疑似出现侵袭性真菌病的患者进行影像学、血清学、微生物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45例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发生IFD29例次,其中确诊6例次,临床诊断11例次,拟诊12例次,总体发生率为8.4%。平均IFD发生时间为放疗开始后(36.8±25.41)d。共真菌15例次(其中念珠菌10例次,曲霉菌5例次),标本分别来源于外周血或骨髓5例,痰或呼吸道灌洗液9例,活组织标本1例。在未明确病原体的病例中,有1例GM试验阳性,G试验阳性、GM试验阴性1例,未检出隐球菌及肺孢子菌感染者。肺癌、合并基础疾病、出现重度粒细胞缺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是IFD发生高危因素(P值分别为0.039、0.005、0.001、0.047)。结论 IFD临床诊断困难,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放疗后疑似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论文目录

  • 对象与方法
  •   1 病例
  •   2 方法
  •     2.1 资料采集
  •     2.2 统计学分析
  • 结 果
  •   1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IFD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
  •   2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IFD发生危险因素
  • 讨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文辉,梁雪峰,韩春燕,尉若川,辛江泽,冯斌,张振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临床特点,免疫损伤,危险因素

    来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临床医学,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肿瘤学,特种医学

    单位: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基金: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工程

    分类号: R730.55;R519

    DOI: 10.13350/j.cjpb.191125

    页码: 1351-1353+1357

    总页数: 4

    文件大小: 123K

    下载量: 25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