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针灸疗法

浅谈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针灸疗法

王新中1张栋国2

(1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92081部队卫生所山东青岛266109)

(2河北邯郸海军91451部队门诊部河北邯郸056002)

【摘要】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常见的伴随症状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咽喉痛、关节痛、睡眠紊乱及抑郁等多种躯体及精神神经症状。该病1988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1]。近年来CF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在中高收入、有较高的教育背景的三、四十岁人群中类似症状和寻求帮助的较多,慢性疲劳综合征一度被形容为“雅皮士感冒”,它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工作质量,因此世界各国都重视对此病的研究,但由于现代医学对CFS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缺乏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近年来针灸疗法在治疗CFS方面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38-02

一中医学对CFS的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学无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名,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往往直接伤及内脏,古典医籍曾描述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於肢体”,强调本病病位在脾、肾、肝三脏,其基本病机主要责于脾虚、肾虚、肝实。临床上,中医治疗手段非常丰富,诸如针灸、中药、按摩及中药膳食营养等,有助于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理脏腑、调补气血,调动人体潜在的自稳调节功能,达到消除疲劳、减轻疼痛、调整睡眠、改善认知等目的。有学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虚劳”“百合病”范畴,认为与五脏虚损、阴阳失调、气血失和、经脉失养、气机紊乱等有关,因先天察赋不足,又后天失养,长期劳碌或忧思太过,耗伤阴血,损伤元气,筋脉无以充养,脑髓无以充填,气血失调,经脉不畅,故出现极度疲乏、记忆减退、精神萎靡、筋肉疼痛、睡眠障碍等虚损之症。本病常以虚损为主要表现,涉及多脏腑,气郁、气滞、经脉不通等为标,故治疗当补益气血,调理脏腑,强筋健骨,疏经通络。而现代医学认为CFS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了,据国内外研究报道,CFS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多数人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是病毒感染、精神因素、素体健康状况下降等多因素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的结果。此外本病发病率高亦有其社会因素,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效率提高,体力、脑力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身心压力增大,长期的身心疲劳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组织器官功能紊乱而发CFs。

二常用治疗方法与选穴

1治疗方法:

针刺、针刺加灸法、针刺结合拔罐、针刺结合耳针、电针、走罐、穴位注射、点刺放血等。

2常用穴位:

孙远征教授临床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根据患者的全身症状、舌质、舌苔、脉象等,可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予以辨证分型,以为针灸配穴提供依据。如属精神萎靡、头晕耳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腰膝酸软、四肢欠温、夜尿偏多的肾虚心怯型患者,针刺百会、印堂、气海、关元、内关、神门;属面色潮红、烘热盗汗、心悸心慌、心烦易怒、神倦喜卧而不得眠、口舌生疮、头目眩晕、腰足酸软、小便色深、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的阴虚阳亢型者,针刺肝俞、肾俞、太冲、三阴交;属面色少华、肢体麻木、心悸怔忡、健忘多梦、胁肋疼痛、妇女月经不调、舌淡苔薄、脉细弦或细涩的肝郁血虚型者,针刺太冲、行间、期门、足三里、血海、阳陵泉;属全身倦怠、四肢困乏、头重如裹、口淡口黏、纳谷无味、胃脘痞闷、腹胀便溏、寐不安宁、苔白滑、脉濡滑的脾虚湿困型者,针刺夹脊穴、肾俞、脾俞、肝俞、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耳穴取皮质下,交感、内分泌、心、神门、枕、耳尖等。

三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王氏[2]论述四关穴即合谷,太冲,两穴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升一降是一组具有阴阳经相配,气血同词的处方,两穴合用,共奏调畅气血,壮肌治痿,祛风通经,清痹止痛之功,对于涉及身心两方面众多繁复的CFS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点刺放血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可以改善症状,消除体征;并提示放血治疗对异常补体有纠正作用,对细胞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现代研究证明针刺章门穴有明显的抗组胺作用,艾灸中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针刺阳陵泉可增强胆囊运动,促进胆汁分泌,可使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阻力下降,针刺大杼穴对钙代谢有明显影响,在一定留针时间内血钙浓度会有所增加;针刺悬钟穴可促进红细胞生成等等,针刺可整体地调整机体各系统的功能。赵氏研究发现针刺治疗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中枢神经向应激态转变,起到调节和改善疲劳的作用。目前现代医学也注意从微观研究而逐步走向注意整体调控,中医针灸整体功能调节方面具有特定的优势,因此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运用针灸治疗CFS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综上所述,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报道较多,方法各异,都具有疗效肯定、无副作用的优势。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均证实,针灸对CFS具有良好的疗效和治疗前景。研究资料已证实针灸可纠正异常的补体,调节细胞免疫,对各系统有调整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途径尚不清楚,需要我们进一步寻求针灸一免疫作用的规律,从免疫的角度体现针灸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以更深层次探讨针灸的治疗作用,从而筛选出特异性高、疗效显著的穴位,适合个体病人的治疗手段,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HolmesGP.KaplanJE.GantzNM.eta1.ChronicfatigieSyndromeworkingcasedefinition.AnnalsofintenalMedicine,1988,108(3);387.

[2]王京京,孟宏,崔承斌,等.论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中国针灸.2006,26(2)z116.

标签:;  ;  ;  

浅谈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针灸疗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