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容量论文-陈佳邑

海洋环境容量论文-陈佳邑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环境容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洋环境容量,新村港,入海,总量控制,污染物来源,近岸海域水质,试点研究,舄湖,海洋污染,生态环境质量

海洋环境容量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邑[1](2019)在《探明海洋环境容量 防范海洋“健康透支”》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是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海洋在向人类提供食物供给、基因资源、气候调节、空间支持等服务的同时,自身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类活动不断增加,入海污染物总量超过了海洋环境容量。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9-04-22)

陈昊[2](2015)在《普兰店湾海洋环境容量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连金普新区位于大连中心城区北部,是国务院最新批准的国家级新型经济区。金普新区的设立、建设和发展对于引领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区,进一步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有着深远的意义。金普新区规划围绕普兰店湾建设。全面了解普兰店湾海域现状、正确评估普兰店湾海域环境质量,准确把握普兰店湾海洋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污染物输入总量和优化污染物输入分布,不仅对于普兰店湾海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而且对于金普新区的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基础作用,对于金普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以普兰店湾海域为研究对象,以普兰店湾潮流和水质的实际调查资料为依据,通数值模拟方法,在分析和研究普兰店湾海域动力学特征和水体交换能力的基础上建立海域水质预测模型,分析和研究普兰店湾对可持续性污染物(COD、磷酸盐、无机氮)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优化污染物输入分布,提出污染物(无机氮)削减方案。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MIKE 21以2012年4月实测数据构建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通过普兰店湾内设定的四个潮位验证点与五个潮流验证点对普兰店湾水动力模型进行验证。经验证,该数值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可满足普兰店湾污染物扩散模型的需要。计算结果表明,小潮期间水动力强度明显低于大潮期间水动力强度,普兰店湾内较于其他同等规模海湾,流速明显偏小。2.建立污染物对流-扩散模型,利用浓度示踪剂法,将普兰店湾分为叁个区域,并分别求出各个区域水体半交换周期。经对比分析,普兰店湾湾口的水体交换能力强于湾底的水体交换能力,而对整体普兰店湾而言,其水体交换能力偏弱。潮流作用越强劲,其半交换周期越短。水交换能力及污染物扩散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排污口位置的选取,并据此提出了叁种普兰店湾污染物排放口的布置方案。3.建立普兰店湾海洋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优化数值模型,以最大允许排放量为目标函数,将普兰店湾海洋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排放模型简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在各个污染物排放口赋以1t/d的源强,并计算出污染物控制点在一个潮周期内(25h)控制因子的浓度增量,从而得出各个控制因子平均污染物贡献度系数,利用Matlab计算得出叁个规划排污口联合排放时各个排污口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经比较得出各个控制因子在叁种污染物排放口布设的方案下的最优方案。普兰店湾COD最大允许入海负荷为31.43t/d,磷酸盐最大允许总入海负荷为3.24t/d,无机氮总削减量为951.90t。将计算结果作为输入条件,模拟该排放量下污染物浓度场分布,所得各个污染物控制点浓度值均符合相应的海水水质要求,从而对目标海域COD的最大允许排放量的合理性进行验证。4.依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需考虑到普兰店湾近岸区域相应不可控制因素及日后普兰店湾经济发展预留相应的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可将污染物建议排放量按照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的70%确定,从而得出普兰店湾COD建议允许总入海负荷为22.00t/d,磷酸盐建议允许总入海负荷为2.27t/d。(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期刊2015-06-01)

翟大顺,张坤,孙海燕[3](2014)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容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测算洋浦经济开发区污染物的排放对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的影响,设计了2套污水排海方案,并通过二维污染物对流扩散方程计算出洋浦经济开发区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在给定排污方案(情景1和情景2)条件下,洋浦开发区情景1和情景2 CODMn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别为58 844,90 668 t·a-1;氨氮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别为6 076,7 132 t·a-1;石油类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别为4 276,5 565 t·a-1.拟议规划海域水环境容量较大,洋浦经济开发区规划实施后,规划区排放的COD、氨氮和石油类污染物均未超过最大允许排放量,且COD和石油类污染物占最大允许排放量比值较低,海域还有环境容量.(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虞洋,彭昌盛,虞兰兰,谷庆宝,常家铭[4](2014)在《莱州湾石油烃海洋环境容量计算——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排海通量最优化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排海通量最优化法是近年来常用于计算海域污染物环境容量的方法。对于石油烃这种非保守物质,本文提出了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排海通量最优化法(简称非线性规划法)。首先,验证了石油烃点源的线性迭加性;其次,分别选用基于线性规划的排海通量最优化法(简称线性规划法)及非线性规划法,对莱州湾石油烃的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I/II类海水水质标准下,线性与非线性规划法计算出的年环境容量分别为6 101.8 t和4 576.1 t。按照线性规划法进行点源的石油烃最优排放规划时,将高估湾内石油烃的自净能力,从而对海域内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非线性规划法则不会出现水质点浓度超标的情况,可对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4年02期)

兰冬东,梁斌,马明辉,于春艳,鲍晨光[5](2013)在《海洋环境容量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环境容量是沿海城市区域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之一,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在计算近岸海域汇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预测规划年污染物排海总量,从而制定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措施和目标,优化调整规划方案,海洋环境容量的大小与海域特征和海水水质目标有关。文章以大连湾为例,在潮流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计算了大连湾受纳水体水质对排放源的响应关系,结合混合区的确定,计算了主要污染物COD、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最大允许排放量,为各个排污口排放的不同污染物制定相应的排放与削减量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开发与管理》期刊2013年08期)

虞洋[6](2013)在《莱州湾石油烃海洋环境容量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国土面积以及储量丰富的海洋资源,随着沿海人口以及工农业的快速增长,陆源排放入海的各种污染物数量日益增多,主要包括石油类以及氮、磷等营养盐等污染物,严重破坏了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石油烃是海洋主要污染物之一,其污染状况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通过陆源、石油开采以及船舶运输等方式进入海洋中的石油烃数量日益增加,造成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在莱州湾海域构建了石油烃生态动力学模式,模式包括石油烃、微生物、大气挥发、营养盐、浮游植物、悬浮颗粒和水动力输运这七个模块。通过对21世纪初莱州湾石油烃的时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发现,莱州湾西南部海域存在石油烃分布的高值区,并且湾内夏、秋季石油烃浓度比冬、春季高。由于莱州湾石油烃浓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不可能趋于稳定不变的状态。为获取稳定的响应系数场,分别选取莱州湾石油烃的月平均浓度场以及月最高浓度场数据进行研究。同时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莱州湾海域,应选用排海通量最优化法进行污染物的环境容量计算。对于石油烃的月平均浓度场及月最高浓度场这两种数据,在使用排海通量最优化法进行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之前,必须分别进行该方法使用前提的检验。首先,系统验证了各石油烃排放点源之间的响应系数场满足线性迭加性,从而保证了排海通量最优化法使用的有效性;其次,验证了基于月平均浓度场数据的点污染源响应系数场是线性的,可使用基于线性规划的排海通量最优化法(简称线性规划法)进行环境容量计算;而月最高浓度场数据是非线性的,必须使用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排海通量最优化法(简称非线性规划法)。根据石油烃的月平均浓度场及月最高浓度场数据,依次相应选用线性规划及非线性规划法,对莱州湾内石油烃的海洋环境容量进行计算。通过对比这两种情况的计算结果可知,选用月最高浓度场数据虽然会低估石油烃的海洋环境容量,但可保证不出现水质点浓度超标的情况,将对海域的环境保护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故应选用非线性规划法的计算结果:莱州湾石油烃污染物年环境容量为4576.1吨,年剩余环境容量为-3523.6吨,需要减少各点源石油烃的排放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6-06)

邓海峰[7](2013)在《海洋环境容量的物权化及其权利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环境容量是一种基于海水的自净能力而产生的特殊海洋资源。由于其具有可感知性、可确定性和相对的可支配性,海洋环境容量具有成为物权客体的可能。以海洋环境容量为客体形成的海洋排污权,是权利人对海洋环境容量进行使用、收益的准物权。海洋排污权是运用市场化方法配置海洋环境容量的法律基础,也是通过生态价值资源化求解海洋生态损害求偿问题的可行路径。(本文来源于《政法论坛》期刊2013年02期)

李克强,王修林[8](2012)在《重金属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以胶州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上的污染控制成功经验表明,海洋环境质量可以通过排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加以保障,而污染物海洋环境容量是其中重要的总量指标.因此,本文针对近岸海域重金属污染问题,给出了重金属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的一般方法,并以胶州湾为例计算了铅的(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2年33期)

王晓玮,赵骞,赵仕兰[9](2012)在《海洋环境容量及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环境容量及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是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制定海洋管理制度、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本文从海洋环境容量的概念出发,论述了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水动力、污染物扩散和水交换数值模拟,污染物总量控制以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并对海洋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的发展趋势做了总结,从而为污染海域的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于谨凯,张亚敏[10](2012)在《基于市场价值法的溢油对海洋环境容量损失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市场价值法的原理引入环境容量价值计算公式,通过引入海洋行业系数对环境容量价值计算公式进行修正,进而建立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容量损失的评估模型。基于模型估算出康菲溢油事件对渤海海洋环境容量造成的损失为86.59亿元,此次溢油事故造成的污染强度大于墨西哥湾漏油事故造成的污染强度,并分析了此次溢油事故对渤海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提出包括完善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失的评估模型、建立溢油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加强溢油应急体系建设、健全海洋溢油污染的相关法律、加大惩罚力度的应对溢油污染的对策。(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2年05期)

海洋环境容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连金普新区位于大连中心城区北部,是国务院最新批准的国家级新型经济区。金普新区的设立、建设和发展对于引领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区,进一步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有着深远的意义。金普新区规划围绕普兰店湾建设。全面了解普兰店湾海域现状、正确评估普兰店湾海域环境质量,准确把握普兰店湾海洋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污染物输入总量和优化污染物输入分布,不仅对于普兰店湾海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而且对于金普新区的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基础作用,对于金普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以普兰店湾海域为研究对象,以普兰店湾潮流和水质的实际调查资料为依据,通数值模拟方法,在分析和研究普兰店湾海域动力学特征和水体交换能力的基础上建立海域水质预测模型,分析和研究普兰店湾对可持续性污染物(COD、磷酸盐、无机氮)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优化污染物输入分布,提出污染物(无机氮)削减方案。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MIKE 21以2012年4月实测数据构建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通过普兰店湾内设定的四个潮位验证点与五个潮流验证点对普兰店湾水动力模型进行验证。经验证,该数值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可满足普兰店湾污染物扩散模型的需要。计算结果表明,小潮期间水动力强度明显低于大潮期间水动力强度,普兰店湾内较于其他同等规模海湾,流速明显偏小。2.建立污染物对流-扩散模型,利用浓度示踪剂法,将普兰店湾分为叁个区域,并分别求出各个区域水体半交换周期。经对比分析,普兰店湾湾口的水体交换能力强于湾底的水体交换能力,而对整体普兰店湾而言,其水体交换能力偏弱。潮流作用越强劲,其半交换周期越短。水交换能力及污染物扩散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排污口位置的选取,并据此提出了叁种普兰店湾污染物排放口的布置方案。3.建立普兰店湾海洋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优化数值模型,以最大允许排放量为目标函数,将普兰店湾海洋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排放模型简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在各个污染物排放口赋以1t/d的源强,并计算出污染物控制点在一个潮周期内(25h)控制因子的浓度增量,从而得出各个控制因子平均污染物贡献度系数,利用Matlab计算得出叁个规划排污口联合排放时各个排污口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经比较得出各个控制因子在叁种污染物排放口布设的方案下的最优方案。普兰店湾COD最大允许入海负荷为31.43t/d,磷酸盐最大允许总入海负荷为3.24t/d,无机氮总削减量为951.90t。将计算结果作为输入条件,模拟该排放量下污染物浓度场分布,所得各个污染物控制点浓度值均符合相应的海水水质要求,从而对目标海域COD的最大允许排放量的合理性进行验证。4.依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需考虑到普兰店湾近岸区域相应不可控制因素及日后普兰店湾经济发展预留相应的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可将污染物建议排放量按照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的70%确定,从而得出普兰店湾COD建议允许总入海负荷为22.00t/d,磷酸盐建议允许总入海负荷为2.27t/d。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环境容量论文参考文献

[1].陈佳邑.探明海洋环境容量防范海洋“健康透支”[N].中国海洋报.2019

[2].陈昊.普兰店湾海洋环境容量分析与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5

[3].翟大顺,张坤,孙海燕.洋浦经济开发区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容量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

[4].虞洋,彭昌盛,虞兰兰,谷庆宝,常家铭.莱州湾石油烃海洋环境容量计算——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排海通量最优化法[J].海洋环境科学.2014

[5].兰冬东,梁斌,马明辉,于春艳,鲍晨光.海洋环境容量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

[6].虞洋.莱州湾石油烃海洋环境容量计算[D].中国海洋大学.2013

[7].邓海峰.海洋环境容量的物权化及其权利构成[J].政法论坛.2013

[8].李克强,王修林.重金属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以胶州湾为例[J].科学通报.2012

[9].王晓玮,赵骞,赵仕兰.海洋环境容量及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进展[J].海洋环境科学.2012

[10].于谨凯,张亚敏.基于市场价值法的溢油对海洋环境容量损失评估研究[J].河北渔业.2012

标签:;  ;  ;  ;  ;  ;  ;  ;  ;  ;  

海洋环境容量论文-陈佳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