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皮石斛论文_沈少华,刘中来,谢国强,彭春凤,袁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铜皮石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铜皮,石斛,霍山,庐山,痕量,挥发油,大肠杆菌。

铜皮石斛论文文献综述

沈少华,刘中来,谢国强,彭春凤,袁倩[1](2019)在《庐山铜皮石斛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作者总结了庐山铜皮石斛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特性、栽培季节、栽培基质选用及准备、栽培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要点,以期为铜皮石斛栽培推广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4期)

司华阳,陈乃富,陈乃东[2](2017)在《霍山产铜皮石斛多糖含量测定及其卤虫毒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正交试验探究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温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以卤虫的校正死亡率及LD_(50)值评价铜皮石斛多糖的卤虫毒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对铜皮石斛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从小到大依次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2 h、浸提温度60℃、提取3次。铜皮石斛多糖卤虫毒活性研究表明,在4 h、8 h和12 h的LD_(50)值分别为1.03、0.66和0.38 mg/m L,相同给药时间内,多糖对卤虫毒性的强弱随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在最优提取条件下测得霍山产铜皮石斛多糖含量为25.24%;铜皮石斛多糖具有显着的卤虫毒活性。(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周旋,张海珠,周海燕,王伽伯,肖小河[3](2017)在《基于高内涵筛选的铜皮石斛促进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评价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采用高内涵筛选技术检测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荧光标记大肠杆菌(GFP-Escherichia coli)方法的灵敏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建立中药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高内涵评价方法。对比考察不同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即细菌和细胞比值,以及不同孵育时间对巨噬细胞吞噬细菌能力的影响(吞噬指数=被吞噬的细菌荧光强度/巨噬细胞数),优化高内涵筛选方法和实验参数,并用于测定铜皮石斛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吞噬指数与MOI值呈正相关,孵育时间在1.5 h吞噬指数最高,优化后的条件:细胞数1×10~4个/孔,孵育时间1.5 h,MOI值为50(即细菌数为5×10~5个/孔),该条件下检测结果的RSD<10%。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铜皮石斛调节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实验的结果显示,在0.31~2.50 g·L~(-1)内铜皮石斛水提液对巨噬细胞吞噬具有剂量依赖的促进作用。本文建立了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评价的高内涵筛选方法,并进一步证明了铜皮石斛水提物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张倩倩,刘守金,方成武,何祥林[4](2011)在《铜皮石斛花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细茎石斛花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成分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出41个色谱峰,鉴定出29个化合物,占79.05%。其中相对含量大于2.0%的有:2,4,4叁甲基-二戊烯(11.17%)、5,5-二甲基-2-己烯(11.12%)、β-石竹烯(6.47%)、异土木香内酯(5.95%)、邻苯二甲酸二乙酯(4.70%)、1,3,3二甲基丁烯-1,1-二苯基(5.20%)、2,2,4叁甲基-1-戊醇(4.23%)、2-甲基-N-苯基-2-丙烯(2.73%)、3-甲基丁醛(2.12%)、异长叶烯(2.03%)等。结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细茎石斛花挥发性成分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烯、醛、酯和醇类等挥发油成分构成了细茎石斛花的芳香特征,与铁皮石斛花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中药》期刊2011年06期)

汪曙,魏凤娟,蔡永萍,林毅[5](2009)在《霍山石斛与铜皮石斛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摘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霍山石斛与铜皮石斛多糖体外抗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OH的清除作用采用Fenton反应方法测定,O_2的抑制作用采用邻苯叁酚自氧化体系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MDA采用TBA法测定。[结果]霍山石斛、铜皮石斛多糖对·OH的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6.79、6.75 mg/ml,对O_2-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3.04、3.44 mg/ml。两种石斛多糖对体外温育和Vc-Fe~(2+)诱导的肝匀浆的脂质过氧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减轻Vc-Fe~(2+)系统诱导所致小鼠肝线粒体氧化损伤程度。[结论]霍山石斛与铜皮石斛多糖均显示了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09年06期)

孙礼聪[6](2003)在《铜皮石斛和蜂胶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及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铜皮石斛是药用石斛的重要植物原料,是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草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石斛属植物具有益胃生津、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近来,石斛属植物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铜皮石斛中含有较高的多糖、总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展开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论文首先综述了有关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与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药用石斛属植物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的进展。 论文第二章对各种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文中所用四种提取方法的优劣顺序为:浸渍24h+超声低频率提取30min>索氏4h>超声低率提取30min>浸渍24h;这也表明超声波提取有很高的效率。另外,也探讨了不同的超声频率和作用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实验得出在使用超声波进行铜皮石斛的提取时,应选择低频率的超声提取30min最为适宜。 论文第叁章对铜皮石斛中低极性成分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TLC法和HPLC法对铜皮石斛和铁皮石斛石油醚提取液中所含化学成分的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一致的结果:铜皮石斛石油醚提取液中所含成分多于铁皮石斛提取液,并且两者至少含有四个相同的成分。这对两种同属植物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章还采用GC/MS法对铜皮石斛中的低极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其中所含的7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多数属于多萜类化合物。经文献查阅,上述7个化合物在石斛属植物中均未见报道。 论文第四章对铜皮石斛中所含的生物碱进行了提取分离的研究。在脂溶性粗总碱部分,经氧化铝(中性,100-200目,400℃下活化4h)层析柱洗脱分离,得到一无色针晶状固体。综合各种光谱数据的特征值,以及参照标准质谱图,初步推知此化合物属于胆甾体并吲哚生物碱类;另外,在粗酚性生物碱部分,经层析分离得到一深棕色液体。其经测试无明显的生物碱反应,后未作进一步分析。 本论文最后部分还采用毛细管GC及GC/MS联用技术对峰胶中的可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并鉴定出了其中的30个物质,其中萜稀类7个,黄酮类5个,酯类4个,酸类5个,醇类5个,其它成分4个。研究表明蜂胶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其中主要含有萜稀类、黄酮类、有机酸、酯等成分。(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03-05-01)

张洁,李祥,鲁润龙,刘兢[7](2001)在《铜皮石斛水提液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英)》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铜皮石斛水提液的抗癌活性及其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运用MTT方法检测铜皮石斛对体外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应用光镜、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和蛋白印迹免疫法观察它诱导的HL-60细胞的凋亡模式。结果:HL-60细胞在铜皮石斛水提液作用下发生细胞凋亡,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固缩、核染色质凝聚,并出现凋亡小体。铜皮石斛水提液(内含干药6.25mg/ml)作用24~72h,细胞DNA裂解片段呈现典型的梯度条带。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在药物(6.25mg/ml)作用6~12h时增高,24h后开始下降。结论:铜皮石斛的抗癌活性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本文来源于《癌症》期刊2001年09期)

汪澍[8](2001)在《铜皮石斛等天然药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总共分四部分,首先综述了展开论文工作所需利用的文献及相关的研究方法。 本文第二部分对中草药铜皮石斛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得六种组分,经结构测定,初步确定了叁种组分,其中两种相同,为豆甾醇(Stigmasterol),而另一种为4,4-二甲基-5-胆甾醇-22,24-二烯(Cholesta-22,24-dien-5-ol,4,4-dimethyl-),分子式均为C_(29)H_(48)O,后者在石斛属植物中未见文献报道。另外叁个化合物之一可能是胆甾烃并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 在论文第叁部分中,对丹参、川芎、天麻及贯叶连翘等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总提率比较法来评价各种提取方法—浸渍法、加热回流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提取效果的优劣次序为: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加热回流法及浸渍法;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本文还探讨了超声时间对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提取丹参等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认为超声波最佳作用时间为30-40分钟。 文中第四部分研究了用氧瓶燃烧-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洋药物羊栖菜中的碘量。样品以硝酸钠为助燃剂在氧瓶中燃烧,氢氧化钠和硫酸肼为吸收剂,溴水为氧化剂,使用磷酸调节酸度,碘化钾还原碘酸生成单质碘,以淀粉显色后测出其吸光度,从而测得浙江洞头县产羊栖菜碘的含量为(0.398±0.023)%。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准确度、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01-05-01)

丁亚平,吴庆生[9](1998)在《铜皮石斛中必需微量元素与必需氨基酸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有关中草药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甚热,有机成分的报道更多,而微量元素与有机成分间的关系却研究较少,中草药中人体及植物必需微量元素与人体必需氨基酸间的相关性研究则未见报道。铜皮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是一种名贵中草药,具有清音明目等多种功能,并报道其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为此,我们对铜皮石斛不同药用部位中人体及植物必需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1998年02期)

铜皮石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正交试验探究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温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以卤虫的校正死亡率及LD_(50)值评价铜皮石斛多糖的卤虫毒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对铜皮石斛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从小到大依次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2 h、浸提温度60℃、提取3次。铜皮石斛多糖卤虫毒活性研究表明,在4 h、8 h和12 h的LD_(50)值分别为1.03、0.66和0.38 mg/m L,相同给药时间内,多糖对卤虫毒性的强弱随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在最优提取条件下测得霍山产铜皮石斛多糖含量为25.24%;铜皮石斛多糖具有显着的卤虫毒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铜皮石斛论文参考文献

[1].沈少华,刘中来,谢国强,彭春凤,袁倩.庐山铜皮石斛绿色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

[2].司华阳,陈乃富,陈乃东.霍山产铜皮石斛多糖含量测定及其卤虫毒活性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7

[3].周旋,张海珠,周海燕,王伽伯,肖小河.基于高内涵筛选的铜皮石斛促进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评价方法的建立[J].药学学报.2017

[4].张倩倩,刘守金,方成武,何祥林.铜皮石斛花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1

[5].汪曙,魏凤娟,蔡永萍,林毅.霍山石斛与铜皮石斛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摘要)(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09

[6].孙礼聪.铜皮石斛和蜂胶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及分析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

[7].张洁,李祥,鲁润龙,刘兢.铜皮石斛水提液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英)[J].癌症.2001

[8].汪澍.铜皮石斛等天然药物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

[9].丁亚平,吴庆生.铜皮石斛中必需微量元素与必需氨基酸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

论文知识图

铜皮石斛多糖紫外光谱图3种石斛属植物和细叶石仙桃叶的红外光...杂交石斛及其亲本茎中可溶性蛋白质含...杂交石斛及其亲本茎中生物碱含量杂交石斛及其亲本茎中多糖含量霍山铜皮石斛13种成分的化学结...

标签:;  ;  ;  ;  ;  ;  ;  

铜皮石斛论文_沈少华,刘中来,谢国强,彭春凤,袁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