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氨酸磷酸激酶NME1在DNA损伤修复中的功能研究

组氨酸磷酸激酶NME1在DNA损伤修复中的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DNA的双链断裂损伤(Double-Strand Break,DSB)被认为是最严重的DNA损伤,损伤若不能被及时修复或者发生错误修复就会导致染色体重排、细胞组不稳定性、肿瘤发生甚至细胞死亡。哺乳动物细胞中DSB修复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修复途径: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 Repair,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NHEJ作为细胞优先使用的修复途径,主要步骤包括:Ku70/80异源二聚体迅速识别并结合与DNA末端,招募DNA-PKcs,DNA-PKcs进一步招募Artemis、XRCC4、Ligase IV(LIG IV)和XRCC4-like factor(XLF),这些分子与最新研究发现的PAXX共同对DSBs进行加工处理和连接完成修复过程。尽管已有大量研究鉴定了HR或NHEJ通路中发挥作用的多个重要分子,但DNA修复途径中是否还有其他关键的分子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NME1,即Nm23(non-metastatic clone 23rd)-H1是已报道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蛋白,具有三种酶活性:核苷二磷酸激酶(nue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NDPK)活性、组氨酸磷酸激酶活性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NME1能够维持体内NDP和NTP之间的平衡,影响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以及细胞有丝分裂等。目前有关NME1研究较多的是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的影响,但对于NME1在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中的功能研究却很少。另外,NME1本身能够发生自磷酸化同时能将其他蛋白质进行组氨酸磷酸化,近年也已开发出针对NME1组氨酸磷酸化检测的抗体,这将有利于研究其酶活性功能,而对于其酶活性是否在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中发挥一定功能亦未知,本文主要研究NME1在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论主要包括以四个方面:(一)NME1参与DNA损伤修复:通过电离辐射和激光微束辐照造成细胞损伤后,观察到外源过表达的NME1与内源NME1均可被招募至损伤位点,且在损伤早期即可被招募至损伤位点,说明NME1可能参与DNA损伤修复。(二)NME1影响DNA损伤修复效率: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发现敲低NME1后会明显影响细胞存活率;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发现敲低NME1后,DNA损伤后?H2AX的foci增多,DNA损伤修复减慢,说明NME1敲低后DNA损伤修复效率减慢;进一步通过HR和NHEJ报告系统发现NME1主要通过影响NHEJ通路的修复效率,从而影响DNA的损伤修复效率。(三)NME1影响NHEJ中下游蛋白LIG IV的招募:通过敲低NHEJ中相关蛋白发现NME1的招募受XRCC4及其上游蛋白的影响;而敲低NME1后发现,下游蛋白LIG IV的招募受到明显影响,说明NME1主要是通过影响LIG IV的招募而影响断裂链的连接,从而影响NHEJ的修复效率。(四)NME1的3′-5′核酸外切酶活性影响LIG IV的招募:通过回补NME1的野生型或酶活性缺失的突变体发现,主要是NME1的3′-5′核酸外切酶活性影响LIG IV的招募。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NME1参与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过程,而且主要是通过其3′-5′核酸外切酶活性影响NHEJ通路中下游蛋白LIG IV的招募,从而影响NHEJ通路的修复效率,最终影响DNA损伤后的修复效率。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DNA损伤修复机制
  •     1.1.1 直接修复
  •     1.1.2 碱基切除修复
  •     1.1.3 核酸切除修复
  •     1.1.4 错配修复
  •     1.1.5 DNA双链断裂修复
  •   1.2 NME1 结构与功能
  •   1.3 NME1与DNA损伤修复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细胞、菌株与质粒
  •     2.1.2 试剂及抗体
  •     2.1.3 仪器
  •   2.2 方法
  •     2.2.1 表达质粒的构建
  •     2.2.2 knock-down质粒构建
  •     2.2.3 点突变质粒构建
  •     2.2.4 细胞培养
  •     2.2.5 转染
  •     2.2.6 siRNA转染
  •     2.2.7 慢病毒包装和感染
  •     2.2.8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2.2.9 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
  •     2.2.10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
  •     2.2.11 GST融合蛋白的表达
  •     2.2.12 GST-pull down及质谱分析
  •     2.2.13 克隆形成
  •     2.2.14 DNA损伤修复报告系统[112]
  •     2.2.1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NME1 的原核表达纯化与质谱分析
  •   3.2 NME1 参与DNA损伤修复
  •   3.3 NME1 对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
  •   3.4 NME1对DNA损伤修复效率的影响
  •   3.5 NHEJ通路中相关蛋白对NME1 招募的影响
  •   3.6 NME1对LIG IV招募的影响
  •   3.7 NME1 的酶切活性影响DNA损伤修复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薛仁余

    导师: 裴华东

    关键词: 双链断裂损伤修复,同源重组,非同源末端连接

    来源: 军事科学院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

    单位: 军事科学院

    分类号: Q754

    总页数: 120

    文件大小: 2682K

    下载量: 190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科学思维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J]. 教育观察 2019(30)
    • [2].基于粪便DNA的贺兰山岩羊亲权鉴定和婚配制研究[J]. 生态学报 2019(22)
    • [3].通过调节蛋白酶K消化时长优化DNA提取方法[J]. 生物化工 2019(06)
    • [4].蛹虫草线粒体DNA与细胞核DNA进化关系的比较[J]. 微生物学报 2019(12)
    • [5].有毒有机物影响DNA酶解和抗生素抗性基因横向迁移[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01)
    • [6].蓝莓栽培品种的DNA条形码[J]. 林业科学 2019(12)
    • [7].应用于多个沉香属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筛选[J]. 中国药学杂志 2019(23)
    • [8].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3)
    • [9].幽门螺旋杆菌诱导的胃腺癌DNA甲基化基因修饰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06)
    • [10].DNA分析技术在法医物证鉴定中的应用[J]. 法制博览 2020(03)
    • [11].磁性纳米颗粒负载质粒DNA的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1)
    • [12].DNA智慧扶贫工作室教育扶贫策略与实践[J]. 科技风 2020(06)
    • [13].家畜冷冻精液DNA的纯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14].蝙蝠蛾拟青霉及金水宝胶囊的DNA条形码鉴定[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08)
    • [15].3种DNA分子标记法联合鉴别草珊瑚及其混伪品[J]. 中草药 2020(03)
    • [16].探讨无创DNA检测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的意义[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03)
    • [17].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0(01)
    • [18].非标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DNA检测中的应用[J]. 激光生物学报 2020(01)
    • [19].彗星电泳检测草胺磷对蚯蚓体腔细胞DNA的损伤[J]. 广东农业科学 2020(01)
    • [20].基于DNA检测的肉制品鉴伪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8)
    • [21].绵羊血液中布氏杆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 畜牧与兽医 2020(03)
    • [22].环境DNA在水体中存留时间的检测研究——以中国对虾为例[J]. 渔业科学进展 2020(01)
    • [23].云斑白条天牛成虫不同组织部位DNA提取方法比较[J]. 滨州学院学报 2019(06)
    • [24].三七片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及方法学考察[J]. 中草药 2020(07)
    • [25].DNA倍体分析系统在脱落细胞学及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03)
    • [26].DNA免疫吸附治疗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7)
    • [27].红肉猕猴桃再生体系的建立及DNA条形码鉴定[J]. 植物生理学报 2020(03)
    • [28].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调控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J]. 海洋科学 2020(03)
    • [29].基于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离稳定同位素DNA的方法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0(02)
    • [30].基于DNA链置换的可满足性问题的计算模型[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标签:;  ;  ;  

    组氨酸磷酸激酶NME1在DNA损伤修复中的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