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现状及教育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现状及教育研究

陈桂淑[1]2004年在《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现状及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思想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作出深刻而长远的战略性思考。贯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思想重在忠诚地践行。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重大历史变化,大学生党员作为我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生力军,积极地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是我党面对现实社会环境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党员肩负起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更是大学生党员振兴中华,立志成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基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紧密结合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基本要求,深入分析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现状,提出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教育思考。本文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概述。该部分首先阐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然后着重论述了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要意义。这是本文研究的起点。 第二部分: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基本要求。本文认为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在思想上做中国先进文化的坚定信仰者,学习上做提高思想文化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模范,生活上做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积极实践者与倡导者,行动上做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与捍卫者。 第叁部分: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现状分析。主要分析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主流、存在的不足及原因。这是全文研究的重点,也是全文研究的难点之一。 第四部分: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教育思考。主要措施有高校党组织要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表率作用,积极拓展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践途径,优化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大学生党员要加强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自我教育,这是全文的归宿,也是全文研究的难点之一。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践行先进文化教育孙

韩彪[2]2016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对全党提出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政治要求,从此“叁个自信”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理论界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和阐释。其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在“叁个自信”基础上“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由此就形成了以“四个自信”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思想。自信不能自发形成,尤其是坚定自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宣传和教育。本文的立足点就在于探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教育问题,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如何培养,思考采用什么方式、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对党员和民众进行自信教育,从中找出符合实际的宣传教育路径。研究本论题的目的在于,掌握或了解目前社会中相关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现状,人们自信力的现实,进而为寻找自信的宣传教育的对策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理论研究,达到宣传的目的,为提升理论宣传的社会效力,增强理论研究的感召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做出贡献。全文由六章和结论构成。第1章绪论。阐明了研究该论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确定研究的基本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对研究论题的学术前沿,对现有的研究文献分门别类、分层次进行系统的梳理,概括出现有的研究程度和水平,在对现有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做出相关的述评,找出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并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定所需的研究方法。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掌握就奠定了深入研究的逻辑基础。第2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基本理论。研究的逻辑深入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做出分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做出阐述,分析缘何而自信。提出由“叁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发展,把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体系中。所以,一方面对自信四要素做分门别类的阐述,研讨它们各自的基本内涵。理论自信的先导性、道路自信的方向性、制度自信的物质基础性、文化自信的内生凝聚性。另一方面,研究四个自信的关系,对此作出实事求是的解读,阐明各要素在自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共生体,不是单独存在。第3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在自信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中,主要叁个板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必然性,即凝聚共识、深化教育、巩固基础、消除自信疲软、回应国际斗争五个要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内容:传承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的自信历史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成果展示教育。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主体的自觉性、教育功能的恒常性、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教育价值的传承性。这些构建了自信教育的理论框架。第4章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现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存在优势和薄弱环节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优势在于,自信教育的自觉性在增强,党和国家掌控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自信教育的梗阻性因素逐渐被消解。另一方面,自信教育存在不利因素。自信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对不自信分析的缺失,对不自信理论回应的不力。自信教育两重性的客观存在,为思考自信教育的对策提供了依据。第5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对策思考。根据对自信教育基本现状的分析,进行整体性思考,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要完成四个转变:由党自信向全民自信的转变、由“它信”向自信转变、由传统的教育方式向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转变、由理论抽象向具体形象教育内容转变。实现自信教育要素的四个结合:即自信教育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阐教育的结合;自信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的结合;自信教育与构建自信话语体系的结合;自信教育与批判不良社会思潮的结合。第6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实现路径。着重从四个方面设计。一是加强理论正能量的阐释和解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力度和实效性;二是社会舆情引导和意识形态的掌控,发挥主流媒体在网络中的作用;叁是加大社会正能量宣传的力度,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正能量、党员干部中的正能量、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展示;四是加大社会调查的实证性研究,用统计数字和调研按材料论证。自信教育的实现路径是整体性思考,寻找的是有实效性、长效性的实现途径。同时也探讨了中国梦视阈下的自信教育问题。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是前进中的问题,也是发展中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足够的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是我们坚持自信的资本,是我们坚持自信的“底气”,也是人们接受自信教育的社会基础。所以,本文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为基本内容,比较全面研究和探讨,如何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自信心,引导人们自觉提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定力,通过对现实的分析和思考,力争找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可行路径,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付出微薄之力。在社会宣传的方式和手段上加大投入,采用更加有效的、民众喜闻乐见的、与中国社会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内容,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引导,在历史和现实的空间中,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宣传教育做的有声有色,真正入脑入心。

原黎黎[3]2017年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他明确提出,高校的使命和责任是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可见,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重要抓手。新形势下,新媒体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不仅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院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善于运用新媒体,使之达到传统教育模式下达不到的教育效果,同时也须全方位认识和审视新媒体,掌握其传播规律和特点,认清新媒体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负面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克服新媒体带来的消极影响。本选题通过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全面把握,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开了深入分析,进而探求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路径。具体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新媒体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及人际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的,既表现在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状态之“新”,又表现在改变了信息传播生态之“新”。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较,新媒体传播具有传播状态的即时性、传播主体的交互性以及传播范围的全面性叁方面的特征。就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新媒体必将伴随互联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必将伴随传统媒体行业发展逐步式微而走向媒体融合态势。崇高理想信念可以激励人们为着美好目标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奋力开拓。反之,如果丧失了理想信念的崇高属性,人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具体内容方面,理想信念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深刻把握理想信念教育所具有的历史性、持续性和动态性特性。第二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但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中也存在着理想信念不清晰、政治信仰不坚定、价值取向不明确等不能忽视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受到了文化思潮多元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资本主义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而阻碍了大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具体表现为,受信息技术和教学过程的影响,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动性不强;由于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对马列经典理解不够和对大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不够等问题,施教工作者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能动性不充分;受西方文化、传统腐朽文化以及市场逐利文化等亚文化的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受国际政治趋向多极化、经济趋向全球化、文化趋向多元化的影响,高等教育适应理想信念教育形式的灵活性不足;受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教材和教学内容滞后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影响,教育效果体现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价值不明显。第叁部分,新媒体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的影响。就消极影响来看,借助新媒体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动摇了大学生对革命传统的尊重;借助新媒体围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的正面言论动摇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借助新媒体大肆抨击爱党爱国言论动摇了大学生对崇高信仰的坚守;借助新媒体抨击保持课堂正常秩序传播正能量的倡议动摇了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借助新媒体操纵社会舆论导向动摇了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阵地意识。可见,新媒体背景下,“微”传播世界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甚嚣尘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对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任务给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新媒体也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相互交往搭建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也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借助新媒体传播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借助新媒体传播实现了教育的无缝隙,借助新媒体传播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借助新媒体传播推进了教育的无差别,借助新媒体传播展现了教育的多层次等五个方面。在新媒体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多样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主动构建起理想信念教育新媒体平台,将传统的“我来讲”变为“你来讲”、“大家一起讲”,将大学生由教育受众变成理想信念教育的参与者甚至是素材提供者,将理想信念教育延伸到大学生全方位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从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出发,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使教育过程中多种要素合理配置,提高新媒体对理想信念教育促进作用,进而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第四部分,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新媒体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尽管对高校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为高校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第一,开拓新媒体空间弘扬红色文化深化主题教育,让红色文化涤荡灵魂塑造大学生坚忍不拔的品格,让理想信念成为火炬和灯塔照亮大学生前行之路;第二,完善教育机制树立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思维,构建和完善与新媒体相适应的领导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监督及舆情分析应对联动机制等工作保障体系,通过提升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新媒体素养来提升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信息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水平。第叁,在新媒体领域中坚守崇高信仰坚定文化自信,让大学生的理想之树枝繁叶茂信念之花色彩缤纷,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激活者、继承者和弘扬者。第四,运用新媒体平台打造高效课堂充实理论自信,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研究,推进和完善教与学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积极培育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借重与热爱,进而达到大学生主动参与的实效,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内涵式发展。第五,在新媒体传播中秉持阵地意识培育核心价值,坚守阵地意识以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把握教育主旋律,牢牢掌握课堂及校园传播媒介的主动权,提升宣传引导素材的质量和水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自觉和遵循。总之,运用创新思维,充分发掘新媒体的内在力量,以之为通道和动力,融合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各个环节,必将走出一条新媒体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

詹丽萍[4]2016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要求,是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社会进步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客观需求。高等学校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培育基地,要更好地承担起人才培育,以及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社会功能,要更好地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社会责任,特别是要更好地营造健康、和谐、向上、文明的思想道德氛围和优质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批合格、可靠的接班人。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一定上说也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现在正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攻坚阶段,对各种各样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高校承担了人才培育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立足于当代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环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着眼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改革和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的针对性,着力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的实践意义。论文在准确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深入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领地位和作用,分析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要求,并结合实际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严峻的挑战,进而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途径。论文主体由五章构成:第一章,分析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与科学内涵及其深层思考,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各方面现状及其原因。第二章,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领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题、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主导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叁观”培育中的引领作用、对大学教育观的引领作用。第叁章,深入分析和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应然要求及其基本原则: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要坚持不同培养层次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内容价值取向的一致性、要坚持弘扬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要坚持贴近学生实际与满足学生现实要求。第四章,结合实际,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功利性倾向、封闭性倾向、庸俗化倾向、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与影响、理论现实契合的差距与修正等方面。第五章,分析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主要环节和具体实践途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理论思考: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凸显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引导力、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彰显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鲜活生命力、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凝聚力、要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挥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创新。

王思敬[5]2008年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4年8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用了较大篇幅,从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七个方面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胡总书记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其中“执政资源”首次在中央权威文献中被提出,为我党执政理论建设注入了新的丰富内容,引起了学术界、理论界的关注、重视和研究。在随后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又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指出:“要紧密结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深入开展执政理论研究,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这既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境界,也表明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紧要关口的大背景下,执政党的能力建设问题已然凸显到一个必须从战略高度加以规划、从理论层面系统阐释、从战术角度全面推进的地步。可以说,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研究,是一个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执政资源是执政党为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维护执政安全、保证执政效能所能利用的一切积极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是执政党得以宣传自己的主张,执行自己的政策,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维持自己的政治体系和政治权威、保证社会系统有序运行所赖以倚重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思想理论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群众资源、历史资源等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形态,是政党执政的基础和前提。我党自执政以来,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创新、开发并积累了丰富的执政资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维护好党的执政安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党执政的历史还不长,执政经验尚不丰富,我们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对党自身的执政规律尚缺乏科学而清醒的认识。加上国际时局深刻转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政党政治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在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党在开发、创新、积累和发展执政资源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值得认真研究并加以有效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执政基础的稳固。本文在借鉴国内专家、学者对执政资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了执政资源的含义、特点以及特征;深入分析了党的执政资源的现状,逐一详细剖析了各种执政资源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强执政资源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与现实意义,提出了解决执政资源存在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有效途径。加强执政资源开拓、创新、积累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仅要重视在实践上加强执政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解决好执政资源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为不断开拓、创新、积累和发展执政资源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更有效地丰富和发展党执政兴国的执政资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全文除导言和结束语以外,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创新和发展好党的执政资源是执政党面临的重大课题。论文从执政资源的功能、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以及长期执政地位、党的执政资源现状以及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对党提出的新要求的角度出发来论述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资源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创新和发展好党的执政资源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创新和发展好党的执政资源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创新和发展好党的执政资源的指导作用以及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资源的具体要求。第叁章:大力发展生产力,开拓和发展好党执政兴国的经济资源。从分析党的经济资源的现状入手,深入论述了开拓和发展好党执政兴国的经济资源的重要性、开拓和发展好经济资源的有效途径、主要措施。第四章:坚持党的基本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新和发展好党执政的政治资源。从分析党的政治资源的现状及其重要作用入手,论述了创新和发展党执政兴国的政治资源的重要性、创新和发展好政治资源的有效路径和主要措施。第五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好党执政的思想理论资源。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宝贵的思想理论资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创新和发展党的思想理论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六章: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创新和发展好党执政的文化资源。提出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党执政的宝贵的文化资源的观点、强调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创新和发展文化资源是党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指出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创新和发展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第七章: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新和发展好党执政的组织资源。论述了党在执政条件下创新和发展好组织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客观必然性,提出了创新和发展组织资源的现实途径。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①把党的执政资源创新和建设的好坏放在关乎党自身的执政能力、执政安全的高度来考量并把叁者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界定“党的执政资源”的概念、内涵,分析执政资源的理论构架、现状、建设的决定因素,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②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利用好党执政的现有的各种资源,同时更好地创造、扩展、积累新的资源,以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其领导的人民政权,维护其自身的执政安全,使国家长治久安,在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无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③本课题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实证研究,综合多种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成果,实现多学科的交叉和互补,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将是一种创新。

刘峥[6]2012年在《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价值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确定方向、规范引导的作用。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教育引导他们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使命。研究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找准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科学规划认同的导引体系,深入探讨认同的内化机理;准确把握大学生认同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辩证互动关系,探索和寻求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和外化途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清晰的思路、途径、切入点和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政原理与方法论以及西方价值认同理论,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依据和逻辑前提。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导引体系,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立场和观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贯穿于学生管理服务全过程,寓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方位,以此来导引大学生理解、感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思想精髓逐步内化为大学生个体核心价值观的运行体系。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理,就是大学生通过显性的学习、实践、体验和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涵逐步融入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过程。整个内化过程包括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循环系统。大学生正是通过这一循环系统从理性认知、情感共鸣阶段过渡到思想转化阶段,并据此不断调适自己的信念与行为,达到从内心深处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把这些新的思想和观念纳入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之中。认同和践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认同是基础,是关键;践行是标准,是目的。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是其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导,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其认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贯穿大学生践行全过程的基本精神,是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它是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是推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力量及其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它是由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导引机制、以满足发展需要为核心的内驱机制和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推动机制等叁个具体机制所组成。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途径,是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后,通过党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寒暑假社会调研、教学实习和“叁下乡”活动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和规范的行为习惯更大范围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主要包括课外践行途径、日常修养途径和社会实践途径。

戴爱平[7]2010年在《大学生党员群体在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校园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在学校的体现,是学风、教风和校风的核心和重点,是大学教师、教育管理者及全体大学生在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等活动中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是办学理念和精神状态的动态体现,也是大学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文化折射。高校作为各种思想观念碰撞与交流的舞台,如何把握高校校园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从而实现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是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从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主体来看,既要有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教育培养,也要有学生优秀群体的主动参与。而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精英和优秀分子,其思想觉悟、政治立场和能力素质,对校园先进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才能有利于传承大学精神、引导价值取向;才能有利于营造舆论环境、创建良好校风;才能有利于发挥表率作用,促进学风建设;才能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共创和谐校园。本文从高校校园先进文化建设出发,对大学生不同群体进行分析,从大学生党员群体发挥引领作用入手,通过对当前高校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党员群体作用发挥现状的分析,探讨大学生党员群体在建设先进文化中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主要研究内容有:(1)论述校园先进文化特征与功能。(2)分析了大学生党员群体在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功能。(3)调查大学生党员群体作用发挥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成因。(4)着重对大学生党员群体在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作用发挥的机制进行探讨。综上所述:通过提高素质、拓宽渠道、完善配套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使大学生党员群体充分发挥其在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黄家周[8]2015年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叁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叁,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王美君[9]2016年在《企业员工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幸福是人类始终不渝的追求,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命题。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历史。然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人类物质财富获得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人类的幸福感却没有获得与之同步的增进,人类精神的失衡尤其是偏离科学的幸福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复杂尖锐。身处如此现实环境之下,我国企业员工的幸福观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企业员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幸福观是否正确不仅关乎个人幸福,更关乎人民幸福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大力培育企业员工树立科学幸福观,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成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责任。幸福观是人们对于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等人生系统中有关幸福问题的总的看法与根本观点,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幸福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文章以幸福与幸福观的相关概念、主要特征、基本内涵等为切入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重点阐述了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全面梳理了中西方传统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对幸福观理论的创新发展,系统总结了古今中外幸福观的思想演变、内在逻辑和理论基础。与中西方传统幸福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批判继承了人类一切幸福思想精髓,从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出发,将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等有机统一起来,突破了中西方传统幸福观的片面性和直观性,彰显出鲜活的理论生命力和巨大的理论潜力,因而是开展企业员工幸福观培育的重要理论指南。培育企业员工构建科学幸福观,就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充分汲取中西方传统幸福观积极内核,帮助企业员工正确认知幸福、合理追求幸福,实现企业员工的自由全面发展。围绕这一培育目标,文章通过选取全国不同地区、行业、类型的企业员工作为调研对象,对新时期广大企业员工的幸福诉求、幸福取向、幸福预期等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方面,深刻剖析了企业员工幸福观培育所面临现实困境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幸福起点、以强化社会责任为幸福导向、以涵育道德品格为幸福依据、以促进和谐统一为幸福归宿等培育内容,一元主导与多样引导并进、继承传统与求实创新并行、以人为本与系统渗透并重、正面激励与民主管理并举等培育原则,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等培育方法,以期引导企业员工将科学幸福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企业员工幸福观的培育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生成的复杂的集合体,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文章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企业员工幸福观的调研现状,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维度着手,将社会、企业、员工叁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了企业员工幸福观培育的实现路径。在社会层面,要大力倡导公平正义、持续改善民生、坚持以民为本、强化正面舆论,凸显引领全社会的正确幸福导向;在企业层面,要通过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机制创新等,切实为企业员工成长成才搭建幸福平台;在个人层面,要全面掌握丰富实用的幸福知识、努力提升高尚优雅的幸福素养、积极塑造阳光乐观的幸福心理,真正提高企业员工感知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总之,培育企业员工幸福观,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发展和员工的思想实际出发,综合运用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支持等手段,才能增进企业员工对科学幸福观的思想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为建设幸福中国、构建和谐幸福企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让广大企业员工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享受到尊严与幸福。

张安[10]2011年在《大学生党员价值实现的现状与再提升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党员价值实现与再提升问题是当代大学党建的重要问题,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培育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涵育、陶冶与提升进而关涉到大学生的成人成才与健康成长问题。大学生党员的价值实现是大学生基于入党之价值追求而产生的对党之价值认识以及要求自己不断进步、进而全面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和结果性呈现,本质上是价值追求作用于价值行为的事实化集结和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化表现,也可以视为组织上入党后思想和行为上入党的价值呈现和价值评价。探讨大学生党员的价值实现可以借助于价值观导向、文明先锋、学习代表、团队核心、沟通纽带、意见领袖等要素来予以考察。综观我国目前大学生党员价值实现的现状,在上述六大要素的呈现中可谓喜忧参半,相当一些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后存在着价值观导向能力下滑、文明先锋性降低、学习代表性不足、团队核心不够、沟通纽带不强、意见领袖不突出等症状。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却强烈呼唤再提升工作。新时期大学生党员价值实现的再提升要求社会和个人、主观和客观、自律和他律等的协同整合,需要在净化大学校园文化、革新大学教育体系、完善大学党建机制以及提升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纠正大学生群众的观点偏见的基础上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以使其真正成为时代的价值观导向、文明先锋、学习代表、团队核心、沟通纽带、意见领袖,无愧于党员的价值称号。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现状及教育研究[D]. 陈桂淑. 西南师范大学. 2004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D]. 韩彪. 吉林大学. 2016

[3].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路径研究[D]. 原黎黎. 河北师范大学. 2017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D]. 詹丽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5].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研究[D]. 王思敬.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6]. 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刘峥. 中南大学. 2012

[7]. 大学生党员群体在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 戴爱平. 长安大学. 2010

[8]. 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

[9]. 企业员工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D]. 王美君. 湖南大学. 2016

[10]. 大学生党员价值实现的现状与再提升研究[D]. 张安.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现状及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