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氯苄基吡啶论文_黄斌,程德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氯苄基吡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吡啶,拮抗剂,对氯,吡啶甲酸,铵盐,精馏,阴离子。

对氯苄基吡啶论文文献综述

黄斌,程德军[1](2015)在《新型CCR5拮抗剂——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N-乙基吡啶甲酰胺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5-溴水杨醛和4-氯苄氯为原料,通过消去、还原及溴化反应制得中间体4-溴-2-溴甲基-1-[(4-溴苄基)氧]苯(3);哌啶-4-酮经Boc保护、还原等4步反应制得中间体N-乙基-N-(4-哌啶基)吡啶甲酰胺(7);3与7通过消去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CCR5拮抗剂——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N-乙基吡啶甲酰胺,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表征。(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5年01期)

程德军,黄斌,李明田[2](2014)在《N-烯丙基-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吡啶甲酰胺的合成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趋化因子受体CCR5是HIV-1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CCR5拮抗剂可作为一种靶向制剂,以防治人类HIV-1感染.目前,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CCR5拮抗剂的研究占据主导地位.以4-氯苄氯、5-溴水杨醛为原料,通过消去、还原及溴化合成了4-溴-2-溴甲基-1-((4-溴苄基)氧)苯(中间体3),以哌啶-4-酮合成了N-烯丙基-N-(4-哌啶基)吡啶甲酰胺(中间体7),通过中间体3和7合成了一种有望用作CCR5拮抗剂的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N-烯丙基-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吡啶甲酰胺,该产物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并对该产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IR及MS表征.(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吴展鹏,刘湘粤,蔡镇锋,殷文涛,谢晓丹[3](2013)在《四氯合钴(Ⅱ)-4-氯苄基吡啶季铵盐的制备及其晶体结构和抗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1种含四氯合钴配阴离子的4-氯苄基吡啶季铵盐[4-ClBzPy]2[CoCl4];利用元素分析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以及紫外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分析了其组成、晶体结构及光谱学性质;利用电导仪测定了[4-ClBzPy]2[CoCl4]的电导,并检测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4-ClBzPy]2[CoCl4]季铵盐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69 5(13)nm,b=1.895 1(3)nm,c=0.946 3(15)nm,β=93.183(2)°,V=1.378 0(4)nm3,Z=2,Dc=1.470g/cm3,GOOF=1.007,R1=0.041 8,wR2=0.100 2.与此同时,季铵盐[4-ClBzPy]2[CoCl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陈志敏,张复兴,王剑秋,邝代治,冯泳兰[4](2006)在《一维链状4-吡啶甲酸叁(邻氯苄基)锡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μ-氧-双[叁(邻氯苄基)锡]与4-吡啶甲酸在苯溶剂中反应合成,合成了标题化合物。经X-射线方法测定了新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体学参数:a=0.8844(3)nm,b=1.8931(6)nm,c=1.5387(5)nm,β=92.266(5)°,V=2.5741(14)nm3,Z=4,Dx=1.593Mg.m-3,μ(MoKα)=13.29cm-1,F(000)=1232,R1=0.0377,wR2=0.0936。配合物通过4-吡啶甲酸配体的氮原子桥联,形成五配位的叁角双锥构型的链状结构。(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06年03期)

王训遒,周彩荣,魏新利,蒋登高[5](2003)在《扑尔敏生产废液中2-对氯苄基吡啶的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间歇真空精馏的方法 ,从扑尔敏生产废液中分离出 2 对氯苄基吡啶 ,其纯度 >96 % ,总回收率 >80 %。该工艺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经济效益显着。(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03年01期)

石晓华[6](2002)在《2-对氯苄基吡啶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对氯苄基吡啶作为一种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抗组织胺药物扑尔敏的生产制备。由于扑尔敏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而2—对氯苄基吡啶是合成扑尔敏的重要中间体,所以,2—对氯苄基吡啶的合成工艺的优化对于扑尔敏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已工业化的生产工艺虽然具有技术成熟的优点,但生产步骤多,产率较低;为缩短合成路线,提高2—对氯苄基吡啶的收率,本文对2—对氯苄基吡啶的另一条合成路线—对氯氯苄与盐酸吡啶缩合法的合成工艺及反应表观动力学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本文首先提出了以对氯氯苄和吡啶为基本原料合成2—对氯苄基吡啶的工艺路线,同时利用均匀设计实验,采用拟水平法,设计U_(10)(10~(10))均匀设计实验表,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该反应有关合成的影响,建立了影响因素与摩尔收率的定量相关方程,并根据所建立的定量相关方程优化得到了如下的该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所优化的条件下目的产品的预测摩尔收率为59.66%。 最佳反应条件: 物料配比: 1.6:1(对氯氯苄与盐酸吡啶的摩尔比) 催化剂量: 17%(以盐酸吡啶的质量百分比计) 缩合反应时间:2h 缩合反应温度:165℃ 保温时间: 7h 吡啶加入量: 10ml 在均匀设计试验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缩合反应时间与保温时间四个单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单因素实验,优化出各个单因素的最佳值,所得结果与均匀设计实验所优化出的最佳反应条件基本相符。 为进一步验证所得最佳工艺条件的可靠性,又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均匀设计与单因素实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训练,网络模型的模拟输出值与训练样本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2.5%,即此模型可以用于最优条件的预测。把各影响因素的范围拓宽,组合成不同的样本输入模型,预测的最佳工艺条件与定量相关方程所得结果基本一致,预测收率为60.97%。 郑什1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实验验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目的产品的平均收率为 58.11%,与两种模型的预测收率相吻合。文献报道的己工业化的生产工艺收率为 40%左右,与之相比,收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其次,本论文对2一对氯书基毗陡合成反应的表观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由于本反应的复杂性(既有平行反应,又有连串反应),所以只对主反应的控制步骤连串反应的第二步的动力学进行了考察,得到动力学方程为: dC、___、;(一215.491,__ ZryL=1.524 x 10‘’expl y l(c。-C。) dt“\ R T ) 其中: C。:2一对氯节基毗唆的摩尔浓度,mol/L CCO:中间产物的摩尔浓度,m。l/L 另外,本论文还建立了一种利用气相色谱分析2一对氯芋基毗陡及其同分异构体的新方法,此方法采用一阶程序升温,能很好地实现本反应体系中各个组分的分离。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人工智能与实验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得到了2一对氯茉基毗陡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反应表观动力学,提出了有关产物的分析方法,为工程设计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设计参数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2-04-25)

石晓华,周彩荣,蒋登高,李惠萍,刘兰[7](2001)在《医药中间体2-对氯苄基吡啶的合成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氯氯苄与盐酸吡啶缩合法制备 2 -对氯苄基吡啶 .考察了用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为 :n(对氯氯苄 )∶n(盐酸吡啶 )=1 .6∶1 .0 ,m(氯化铜 )∶m(盐酸吡啶 ) =1 5∶1 0 0 ,反应温度 1 6 0~ 1 70℃ ,反应时间 2h,保温时间 7h ,无水吡啶加入量 1 0ml.在较佳反应条件下 ,2 -对氯苄基吡啶的收率可达 5 8.4 % ,并用气相色谱法程序升温分析该反应体系 ,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郑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对氯苄基吡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趋化因子受体CCR5是HIV-1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CCR5拮抗剂可作为一种靶向制剂,以防治人类HIV-1感染.目前,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CCR5拮抗剂的研究占据主导地位.以4-氯苄氯、5-溴水杨醛为原料,通过消去、还原及溴化合成了4-溴-2-溴甲基-1-((4-溴苄基)氧)苯(中间体3),以哌啶-4-酮合成了N-烯丙基-N-(4-哌啶基)吡啶甲酰胺(中间体7),通过中间体3和7合成了一种有望用作CCR5拮抗剂的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N-烯丙基-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吡啶甲酰胺,该产物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并对该产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IR及MS表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氯苄基吡啶论文参考文献

[1].黄斌,程德军.新型CCR5拮抗剂——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N-乙基吡啶甲酰胺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5

[2].程德军,黄斌,李明田.N-烯丙基-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吡啶甲酰胺的合成及表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3].吴展鹏,刘湘粤,蔡镇锋,殷文涛,谢晓丹.四氯合钴(Ⅱ)-4-氯苄基吡啶季铵盐的制备及其晶体结构和抗菌性能[J].化学研究.2013

[4].陈志敏,张复兴,王剑秋,邝代治,冯泳兰.一维链状4-吡啶甲酸叁(邻氯苄基)锡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J].化学试剂.2006

[5].王训遒,周彩荣,魏新利,蒋登高.扑尔敏生产废液中2-对氯苄基吡啶的分离[J].精细石油化工.2003

[6].石晓华.2-对氯苄基吡啶合成工艺研究[D].郑州大学.2002

[7].石晓华,周彩荣,蒋登高,李惠萍,刘兰.医药中间体2-对氯苄基吡啶的合成与分析[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1

论文知识图

反应体系色谱分析结果用量的影响用量的影响吸收光谱无添加剂时电积锌的表面形貌吸收光谱图

标签:;  ;  ;  ;  ;  ;  ;  

对氯苄基吡啶论文_黄斌,程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