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叙事论文_程嘉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诗性叙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聊斋志异,小说,叙事诗,男中音,单纯性,范式,舞剧。

诗性叙事论文文献综述

程嘉琪[1](2019)在《论新闻叙事的诗性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文体性质来看,新闻与文学是相互区别的,然而二者并非互不相干。根据现实的新闻实践可知,新闻文学化是当下业界的流行趋势。基于中国和西方新闻文学化历时性线索的梳理,探讨新闻文学化叙事可能性与必要性,结合案例分析具体的实践方式。(本文来源于《南腔北调》期刊2019年11期)

刘奇昊[2](2019)在《中国家庭语境下的诗性叙事——浅析纪录电影《四个春天》的创作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四个春天》是一部以创作者(导演)个人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电影。影片以2013至2016年间的四个"春天"为主要时间节点,记录了一对相濡以沫半个世纪、达观自信又兴趣广泛的老夫妇朴素而动人的生活日常和整个家庭五位成员的冷暖轨迹。本文试从影片拍摄、剪辑、主题等多个维度探讨《四个春天》创作思路中折射出的"诗性"倾向。(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9期)

杨经建,周爱华[3](2019)在《意象化叙事:母语写作的一种诗性言说方式——苏童小说与母语写作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象化叙事是苏童对文学世界的审美话语方式,意象的本质就是语义或语言之"思"的诗性言说。汉语言母语产生于观物取象、以象会意、据义构形的构成法则,其意义生产和表述机制的基本特征是意象化。苏童充分地领悟了汉语言母语的"意象化"要义,并将其转化、提升为小说创作的叙事运行范式,从而彰显了母语文学独具的审美形态和创作张力。意象化叙事又将苏童与当代许多作家区别开来,惟此,苏童的出现使中国当代小说真正切近了母语文学的本色。(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旭青[4](2019)在《闪耀诗性光芒的智性叙事——贾达群“智性弦音诗韵情怀:弦乐四重奏作品专场音乐会”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3月24日晚,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前,观众纷至,贾达群教授的"智性弦音诗韵情怀:弦乐四重奏作品专场音乐会"上演。从第一部弦乐四重奏《源祭》(1988)到最新创作的《终南山怀远》(2018),作曲家似乎小心翼翼地延续着弦乐四重奏的"火种"。跨越了叁十年,终于燃烧,顿时,烟火袅袅,令人欣喜!音乐会后笔者萌发了与贾达群教授进一步随意畅谈的想法,思及他恰逢招生和答辩季,我们的(本文来源于《人民音乐》期刊2019年07期)

赵仲明[5](2019)在《唯美诗性的宏大叙事——谈音乐剧《红船往事》的艺术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40年前,法国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4~1998)提出,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s)将被"微小叙事"(Petty Narratives)取而代之的预言,或许不无道理~①——君不见,当下仍然在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焦虑的人似乎已所剩无几。舞台上放弃崇高,一(本文来源于《歌剧》期刊2019年06期)

崔聪聪[6](2019)在《孙方友“陈州系列”小说的诗性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的中国在社会改革与变型中逐渐走向现代化,与之对应的当代文学书写也充满着各种现代意蕴。作家们不断的打破传统文学的写作规范,借鉴西方文学的艺术手法和写作风格,呈现出一定的先锋意识,也体现了对传统诗性写作的悖离。如果说古典文学作品重在通过对乌托邦社会的想象来最终传达作者的理想的话,那么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则重在通过理性的剖析去揭示人在金钱和权利的异化下丢失自我的社会现象。诗性叙事凭借着对理想精神家园的诗意描绘以及对诗歌显着特征的转嫁与消融,从而成为当代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这种诗性叙事不仅可以给空虚状态的我们以精神慰藉,还可以使我们的文学写作能够重新回归传统,从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在文化变异的当下,也在沈从文、萧红、孙犁、汪曾祺、迟子建、残雪等作家的一次次实践中,诗性叙事创作日益走向成熟,逐渐呈现出“蔚为大观”的趋势。孙方友作为诗性叙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不仅用中国身份重写中国经验,从古典诗词和传统小说中汲取营养,创造出了具有浓郁中国味道的诗性叙事小说,而且他也努力承担起去发现生命中美与自由的责任,在倾力建构的“陈州系列”中呈现出生命应有的理想状态,并激活着人们对这片自由浪漫的精神领地的向往。孙方友自觉的承载起文学净化人心灵的使命,体现了他对文化退化现象的凝思,也反映了他对传统诗性精神的继承。本文将孙方友的“陈州系列”置于诗性叙事这一文学视角进行考察,通过着重分析孙方友诗性叙事的文学基础、文本层面、审美层面以及诗性文化反思,透视孙方友对过往美好人性和文化精粹的缅怀,以及他对诗性叙事技巧的探寻和运用。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诗性叙事界定、论文的研究综述及论题的意义与价值。正文部分选取了孙方友“陈州系列”中呈现出的诗性叙事特征来分析研究,主要从诗性叙事的成因、文本层面、审美层面以及文化反思这四个方面展开阐释和分析的。首先,整理了孙方友关于诗性书写的成因。通过梳理周口古老的文化、渊远的历史以及孙方友个人的诗性体验,得出孙方友能够采用诗性叙事这一视角的成因。其次,系统的分析了“陈州系列”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光辉和诗意的文化,分别从诗性人物、诗性品格、诗性伦理这叁个方面去挖掘孙方友对想象民间的诗性记忆。再次,从诗性叙事技巧角度来展开分析,并从叙事策略、叙事逻辑和叙事范式这叁个方面探讨了诗性叙事的审美建构。最后,从文化反思角度重点考察诗性叙事在“陈州系列”的作用和意义,实现了从历史到现实的反思与拷问。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了这种文化变异现象,揭示了孙方友对现代文明的理性审视以及探讨了他对当下文坛的启示意义。结语部分主要对本论文正文所陈述的观点进行总结概括。附录部分主要是笔者对孙方友的女儿——孙青瑜进行访谈的内容。(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金胜,张爱玲[7](2019)在《新体小说:莫言的“诗”性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莫言小说具有浓郁的诗性品格,其诗性容纳古典与现代质素,兼具审美、叙事、象征等多重功能。形式美感、叙事功用和象征意蕴的浑然相融,赋予莫言文学丰厚深沉的诗性蕴涵。莫言小说赓续中国现代诗化小说流脉,并以独特的路径与方式重塑小说的诗性。莫言以生命美学、崇高美学、怪诞美学等现代后现代感性学,丰富和重构诗性的蕴涵和表意形式,以驳杂混沌、深沉繁复的诗学面貌,呈现出对古典诗意美学和现代诗化小说的双重超越。(本文来源于《东方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熊江梅[8](2019)在《《聊斋志异》的诗性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聊斋志异》具有明清文人小说的特质。事件能指化,借鉴和发扬以情运事的抒情传统;偏离知识精英的立场而以个人好恶、民间趣味支配叙事,流露出强烈的主观意趣;单纯性叙事时空建构所展现的生命激情及幻灭,共同构成了《聊斋志异》叙事话语的诗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董丽[9](2019)在《族性 人性 诗性——民族舞剧《尘埃落定》叙事解码》一文中研究指出初识《尘埃落定》,源自2003年根据阿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彼时被深深地吸引,倒不是因为对西藏的那段"历史"感兴趣,而仅仅出自剧中寓言式的叙事逻辑、所展现的异域风情以及演员精湛的表演。以至于多年之后,观看同样由这部小说改编的民族舞剧《尘埃落定》时,曾经尘封的那份记忆被再次开启。不过,此时非彼时,虽然"傻子"还是那个"傻子","事件"还是那个"事件",藏族风情也依旧浓烈,但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来源于《舞蹈》期刊2019年02期)

孙梦灿[10](2019)在《动态插画的诗性叙事——数字媒体艺术家个体情感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托生成哲学、图像修辞学、叙事学理论分析新媒体艺术当中以动态插画为主要创作对象的艺术家创作思维、诗性叙事的创作方法。(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9年03期)

诗性叙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四个春天》是一部以创作者(导演)个人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电影。影片以2013至2016年间的四个"春天"为主要时间节点,记录了一对相濡以沫半个世纪、达观自信又兴趣广泛的老夫妇朴素而动人的生活日常和整个家庭五位成员的冷暖轨迹。本文试从影片拍摄、剪辑、主题等多个维度探讨《四个春天》创作思路中折射出的"诗性"倾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性叙事论文参考文献

[1].程嘉琪.论新闻叙事的诗性维度[J].南腔北调.2019

[2].刘奇昊.中国家庭语境下的诗性叙事——浅析纪录电影《四个春天》的创作理念[J].视听.2019

[3].杨经建,周爱华.意象化叙事:母语写作的一种诗性言说方式——苏童小说与母语写作之二[J].中国文学研究.2019

[4].王旭青.闪耀诗性光芒的智性叙事——贾达群“智性弦音诗韵情怀:弦乐四重奏作品专场音乐会”述评[J].人民音乐.2019

[5].赵仲明.唯美诗性的宏大叙事——谈音乐剧《红船往事》的艺术探索[J].歌剧.2019

[6].崔聪聪.孙方友“陈州系列”小说的诗性叙事研究[D].河南大学.2019

[7].王金胜,张爱玲.新体小说:莫言的“诗”性叙事[J].东方论坛.2019

[8].熊江梅.《聊斋志异》的诗性叙事[J].中国文学研究.2019

[9].董丽.族性人性诗性——民族舞剧《尘埃落定》叙事解码[J].舞蹈.2019

[10].孙梦灿.动态插画的诗性叙事——数字媒体艺术家个体情感表达[J].美术大观.2019

论文知识图

河南大学着作(5)河南大学着作(1)河南大学着作(4)河南大学着作(3)河南大学着作(2)《回忆积木小屋》截图

标签:;  ;  ;  ;  ;  ;  ;  

诗性叙事论文_程嘉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