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数据交换论文_董房,杨同智,周汝志,盛开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元数据交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据,数据交换,通信系统,气象,结构,金融,资源。

元数据交换论文文献综述

董房,杨同智,周汝志,盛开明[1](2019)在《面向对象的航天器遥测元数据信息交换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航天器遥测元数据缺乏继承与动态重写机制,遥测参数类型、参数实例及序列混合定义,数据弹性弱、移植性差的问题,文章借鉴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分层遥测元数据设计模式,该元数据样式具备派生、继承、重写等面向对象管理机制。通过测控信息管理系统应用验证,该元数据技术提升了多用户间遥测信息的互操作性能,减少了90%以上的软件配置更改、调试、验证及错误,可作为国内航天器遥测元数据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航天器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王甫棣,祝婷[2](2019)在《气象传输交换控制元数据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数据描述的对象为具有某些特征的数据信息,遵循气象元数据标准编制的气象元数据除了能详细地描述气象资料本身,还能够组织数据资源,使数据资源易于发现、查找、管理、评价和共享。WIS(WMO信息系统)是世界气象组织新一代的通用信息系统,它遵循统一的元数据标准,是气象元数据在数据交换和共享系统中成功的应用。WIS系统的元数据没有实际数据的交换控制信息,使得气象元数据管理与气象通信业务管理相对独立,元数据在组织数据资源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描述气象传输交换控制逻辑的元数据模型,扩展元数据以支撑通信传输交换控制逻辑,建立元数据的层次关系实现气象资料的组织管理,引入动态元数据统一元数据管理和通信业务管理。该模型已应用在中国气象局预警工程军事气象保障服务分系统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9年07期)

李建伟[3](2017)在《元数据国际交换共享的客家古民居数字记忆工程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际元数据标准设计世界客都"古民居数字记忆工程"地方文化特色资源语义组织与元数据模型,以智能化知识服务为导向设置资源分类,基于内容特征关联设计资源开放获取机制,完成项目海量无序特色文化数字资源的有序组织与高效利用,实现元数据的国际化交换共享。(本文来源于《现代情报》期刊2017年02期)

邵桐,朱明东[4](2016)在《基于元数据的数据交换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交换系统是服务数据交换需求的重要工具。在分析数据交换过程的基础上,提炼了异构数据交换的元数据模型,并以这些元数据模型为基础,设计实现了基于元数据的数据交换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灵活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为大规模数据迁移和数据集成提供了基础支撑。(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6年07期)

陈燕,李贞[5](2016)在《欧盟实施统计数据与元数据交换(SDMX)标准的经验与启示——以荷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8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统计数据和元数据交换(SDMX)》金融行业标准(以下简称SDMX标准),作为金融统计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标准发布后,SDMX标准的具体实施迫在眉睫。SDMX标准于2001年推出,目前已被多国统计部门及中央银行采纳实施。欧盟统计局作为SDMX的发起组织之一,制定了内容向导指南等实施SDMX的规范性流程文件,并在欧洲统计体系内推广应用。荷兰国家统计局于2005年开始实施SDMX标准,在短短3年后就成功运用其对外数据交换,又将SDMX推广到渔业、外贸、教育等统计领域。荷兰"起步晚,见效快"的发展历程,对我们实施SDMX标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在详细阐述荷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金融业实施SDMX的借鉴与启示。(本文来源于《金融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李亮[6](2015)在《元数据在素材交换格式(MXF)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基于文件工作流程的基本建立,MXF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MXF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很好地支持元数据的使用。本文从元数据的特点、类别、存储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元数据在各个领域的MXF中的应用情况。(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影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王甫棣,祝婷[7](2014)在《气象传输交换控制元数据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数据描述的对象为具有某些特征的数据信息,遵循气象元数据标准编制的气象元数据除了能详细的描述气象资料本身,还能够组织数据资源,使数据资源易于发现、查找、管理、评价和共享。WIS(WMO信息系统)是世界气象组织新一代的通用信息系统,它遵循统一的元数据标准,是气象元数据在数据交换和共享系统中成功的应用。WIS系统的元数据没有实际数据的交换控制信息,使得气象元数据管理与气象通信业务管理相对独立,元数据在组织数据资源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设计一种可以描述气象传输交换控制逻辑的元数据模型,扩展元数据以支撑通信传输交换控制逻辑,建立元数据的层次关系实现气象资料的组织管理,引入动态元数据统一元数据管理和通信业务管理。该模型已被应用在中国气象局预警工程军事气象保障服务分系统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 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应用实践与新技术探索》期刊2014-11-03)

李满玲,吴坚[8](2014)在《基于RDF/XML公共元数据的数据交换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现有税务部门中各应用系统间的彼此孤立性,提出构建松耦合高容错RDF/XML数据交换模型,采用基于规则的元数据表示方法,对于数据交换的标准采用元数据管理的方法建立数据交换模型,以达到在各个应用系统之间进行异构的数据交换,实现信息共享。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张艳,邓琳莹[9](2014)在《统计数据和元数据交换(SDMX)标准解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数据和元数据交换标准》(SDMX标准)是由全球七大国际组织联合发起并建立的SDMX组织制定的标准,它提供了统计数据及元数据交换和共享的标准化格式,目前在全球众多组织和国家的统计、金融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标准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解读了标准的模型架构与主要内容,并在分析标准国际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SDMX标准在国内的应用建议。(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4年04期)

野菊苹[10](2013)在《数字化科普资源分类体系和元数据交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信息时代,网络科普既是现代科普重要特征,也是促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途径。然而网络科普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资源重复性建设明显(尤其是地方科普网站),资源规范性不足,利用率低;原创能力薄弱,资源总数量多,优质特色资源数量少;网站资源评价多数以资源大小或资源数量为标准,对资源内容评价不足;受传统门户与利益限制,资源共享观念不足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从数字化科普资源的分类和标准化建设来展开。首先,在研究国内外主要分类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科普资源分类、数字资源分类、学习资源分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资源分类以及数字化科普资源特征,以主题分类法和学科分类法为主,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且扩展性良好的数字化科普资源分类体系,另外也对数字化科普资源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次,分析研究了当前国内外主要元数据标准的优缺点,结合数字化科普资源特征,选取DC为主要参照标准;依照数字化科普资源分类体系,制定了数字化科普资源元数据标准,包括数字化科普资源元数据核心元素集,视音频通用元数据,图像通用元数据,文献/文本通用元数据,体验通用元数据,展览、报告/讲座、比赛通用元数据。并以数字化科普资源图像通用元数据为例,采用XML/RDF对数字化科普资源元数据标准进行描述。元数据转换部分,采取人工匹配+程序转换+人工修补的方式来实现,即:人工定义元数据匹配规则,程序实现自动转换,人工读取修补完善,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匹配精度与转换效率,降低转换时间和数据丢失率。人工匹配部分,采用“目录式”元素编码,创新性地简化了元数据间跨结构、跨层级转换问题;程序转换部分,选取DC为中介模型,使用DOM实现基于标签(属性值及其值域)的元数据xml文件的转换(以数字化科普资源图像元数据为实例);人工修补部分,主要针对少数的模糊匹配元素进行读取,修改至精准。并选取20个样本资源,并对该转换方法的元素配准率P、配全率R和F值进行有效性验证。最后,对本文进行研究成果总结和研究改进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元数据交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元数据描述的对象为具有某些特征的数据信息,遵循气象元数据标准编制的气象元数据除了能详细地描述气象资料本身,还能够组织数据资源,使数据资源易于发现、查找、管理、评价和共享。WIS(WMO信息系统)是世界气象组织新一代的通用信息系统,它遵循统一的元数据标准,是气象元数据在数据交换和共享系统中成功的应用。WIS系统的元数据没有实际数据的交换控制信息,使得气象元数据管理与气象通信业务管理相对独立,元数据在组织数据资源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描述气象传输交换控制逻辑的元数据模型,扩展元数据以支撑通信传输交换控制逻辑,建立元数据的层次关系实现气象资料的组织管理,引入动态元数据统一元数据管理和通信业务管理。该模型已应用在中国气象局预警工程军事气象保障服务分系统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元数据交换论文参考文献

[1].董房,杨同智,周汝志,盛开明.面向对象的航天器遥测元数据信息交换技术[J].航天器工程.2019

[2].王甫棣,祝婷.气象传输交换控制元数据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9

[3].李建伟.元数据国际交换共享的客家古民居数字记忆工程建设[J].现代情报.2017

[4].邵桐,朱明东.基于元数据的数据交换系统研究[J].软件导刊.2016

[5].陈燕,李贞.欧盟实施统计数据与元数据交换(SDMX)标准的经验与启示——以荷兰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6

[6].李亮.元数据在素材交换格式(MXF)中的应用[J].现代电影技术.2015

[7].王甫棣,祝婷.气象传输交换控制元数据的设计与实现[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应用实践与新技术探索.2014

[8].李满玲,吴坚.基于RDF/XML公共元数据的数据交换模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

[9].张艳,邓琳莹.统计数据和元数据交换(SDMX)标准解析及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4

[10].野菊苹.数字化科普资源分类体系和元数据交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地学浏览器功能设计前兆元数据交换管理模型CWM元数据交换模式的组成部分析基于数据元的数据交换应用模式3 基于数据元的数据交换示空间元数据交换流程

标签:;  ;  ;  ;  ;  ;  ;  

元数据交换论文_董房,杨同智,周汝志,盛开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