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稳瞄系统论文_周景欢,王伟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电稳瞄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电,系统,精度,视轴,测量,激光,稳定。

光电稳瞄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周景欢,王伟伟[1](2019)在《光电稳瞄系统中的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高效、直观、定量的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这是一种光机装调技术思路,阐述了其在光电稳瞄工艺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以实例分析的方式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分析、反馈环节,得出各种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方式。相较于传统工艺而言,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光电稳瞄光机装调效率和精度。本文以多种方式展开对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的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该产品的效率和生产质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9年02期)

秦晓科[2](2019)在《光电观瞄系统激光照射距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照射距离是光电观瞄系统照射器和火控系统重要的设计输入。对于激光制导系统,利用能量传递关系可导出入瞳处的能量密度,进而分析影响光电观瞄系统激光照射距离的因素。通过目标反射因子和大气透过率经验公式的推导,建立了照射距离和激光能量、导引头灵敏度阈值、束散角、目标大小等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借助Matlab编程,实现照射距离的快速求解。计算结果表明,照射距离随着激光能量提高而增大,达到一定距离后,增速明显放缓。对于面目标,目标靶面法线平行于弹目连线时,照射距离最大。此外,任务高度、目标大小、导引头灵敏度阈值和气象参数等也是影响照射距离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19年06期)

彭业光[3](2018)在《光电稳瞄系统视轴稳定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轴稳定精度是衡量光电稳瞄系统性能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指标,视轴稳定精度越高,其搭载的光电探测设备探测效果越好。由于扰动的存在导致其精度受到影响,传统的PID控制策略已无法满足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需要探索有效的控制策略来提高光电稳瞄系统的抗扰能力,提升视轴稳定精度。本文以两轴两框架的光电稳定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光电稳瞄系统视轴稳定控制的研究工作。首先详细分析了影响视轴稳定精度的扰动因素,对关键部件进行了分析和建模,通过系统辨识获取平台的模型信息。然后给出了包含模型信息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模型信息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并在Quanser半实物仿真平台上验证该控制器的有效性。之后为光电稳定平台设计了基于模型信息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在MATLAB中与未包含模型信息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PI控制器进行了阶跃响应、扰动抑制、跟踪性能和模型摄动鲁棒性的仿真对比。结果显示基于模型信息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控制效果最好。最后在DSP中进行了光电稳定平台速度环自抗扰控制器的实现,实验验证该控制器可有效提高光电稳瞄系统的视轴稳定精度。(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任元斌,吴玉敬,韩瑞,王璞,刘小强[4](2018)在《光电稳瞄系统的瞄准线姿态补偿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四元数相关理论应用于光电稳瞄系统的瞄准线指向研究,从四元数的角度描述了光电稳瞄系统随载体的一般叁维运动,分析了载体的一般叁维运动对光电稳瞄系统瞄准线的影响,结合所搭载载体的惯导数据,求解了经历载体运动后载体导航系下光电稳瞄系统要保持指示目标所需调转到的叁轴姿态角度。以机载光电稳瞄系统为实例对该求解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求解方法得出的姿态四元数结果能正确地将瞄准线矢量旋转并指示原目标。(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孙强,冯婕,安静,贺剑,李文婷[5](2016)在《基于PSD的机载光电稳瞄系统稳定精度的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源通过自准直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此光束照射到安装在稳瞄转台前面的反射镜上,通过自准直平行光管后,形成汇聚光斑照射在检测器件PSD上,此时,控制摇摆台开始工作,稳瞄系统会克服由摇摆台产生的扰动,实现跟踪,通过后续处理电路和计算,可以测量机载光电稳瞄系统的稳定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6年14期)

杨晓强,齐媛,史雷蕾,胡博,程刚[6](2016)在《基于Matlab和ADAMS的光电稳瞄系统结构控制联合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多轴多框架光电稳瞄系统的稳定精度并且避免推导其复杂的动力学微分方程,提出了利用Matlab和ADAMS进行光电稳瞄系统结构控制联合仿真的方法。研究了联合仿真模型的方位轴和俯仰轴单位阶跃响应,和在不同方向的随机线振动下的瞄准线惯性角速率,以及在2°、1Hz不同方向角扰动下瞄准线的稳定精度。仿真结果与理论定性分析吻合,表明联合仿真方法可行,可用于后续产品的开发。(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6年05期)

孙强,吴辉,宋敏,冯婕,袁博[7](2016)在《论一种机载光电稳瞄系统照射精度的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成像法对机载光电稳瞄系统的照射精度进行测量,用光斑监测设备对目标靶和照射光斑进行摄像监测。对摄取的视频图像中,激光光斑中心与目标靶十字中心点的偏离进行处理,统计计算得到照射过程中的照射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6年16期)

易朴[8](2016)在《装甲战车光电/红外独立稳定式观瞄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西方国家的地面部队陆续从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中撤离,但军用地面车辆光电/红外系统的市场仍然保持蓬勃发展之势,在欧洲、南亚和东南亚,有多项重大车辆计划正在实施之中。为面向未来,美国也将对其几种主要地面平台的光学设备进行现代化升级改进。在军用车辆光电/红外市场,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发展车长独立观瞄装置,也被称为(本文来源于《国外坦克》期刊2016年08期)

薛乐堂[9](2016)在《车载光电跟瞄系统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光电跟瞄系统能够在随载车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对目标的跟踪、测量,并具备对特定目标进行光电跟踪瞄准的能力。信息战的不断发展、受保护的重要设施数量的增加、提高光电对抗效率和设备自身生存能力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将使车载光电跟瞄系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也对车载光电跟瞄系统的关键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跟踪转台、快速反射镜是车载光电跟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如何对其进行伺服控制并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是目前迫切需要进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如何提高车载光电跟瞄系统的跟踪精度、动态特性、稳定性及指向精度等问题,在跟踪转台的高性能控制、快速反射镜的高精度控制、跟踪转台视轴扰动补偿叁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并对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首先,介绍了车载光电跟瞄系统的机械结构、导光光路、跟踪转台与快速反射镜的伺服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问题的研究。其次,以跟踪转台为控制对象,采用滞后超前校正方法设计了双闭环伺服控制器,介绍了模糊控制原理并设计了用于实现位置环校正的模糊控制器,构建了结合滞后超前校正器与模糊控制器优点的复合型控制器。通过仿真与实验对该复合型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分析。再次,简单介绍了快速反射镜的用途和结构形式,利用双模控制技术实现快速反射镜的控制。理论计算了快速反射镜方位轴和俯仰轴的被控对象传递函数,并完成了快速反射镜伺服系统的设计。推导了描述快速反射镜姿态角与转台跟踪误差之间关系的数学解析表达式。通过位置定点实验和跟踪实验,验证了快速反射镜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抗扰能力与跟踪精度。然后,分析了车体运动对转台的影响,建立了相关坐标系,推导了转台视轴的位置扰动模型与速度扰动模型。考虑到惯导安装误差,改进了视轴扰动模型。构建了基于视轴扰动速度前馈法的复合控制,对视轴扰动进行补偿,实现动基座条件下视轴稳定的目的。最后分析验证了转台伺服系统在补偿视轴扰动前后的跟踪精度。最后,在车载光电跟瞄系统上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本文在跟踪转台复合控制问题、快速反射镜控制问题、视轴稳定问题上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本文所进行的研究能够改善车载光电跟踪设备伺服系统在跟踪精度、动态特性、稳定性及指向精度等方面的表现。(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6-05-01)

闫明,刘栋,王惠林,边赟,刘国栋[10](2016)在《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的瞄准线指向线性运动补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方便操作员快速捕捉并瞄准目标,提出一种适用于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的线性运动补偿方法。该方法借助地面目标相对载机在初始‘东北天’坐标系下的速度矢量进行分解,得出目标相对光电系统在惯性坐标下的角速度,并根据解算出的角速度值实时进行伺服补偿,驱动光电转塔于手动模式下,当操作员不操控光电转塔时,系统的瞄准线能够自动地指向地面目标区域。该方法已在某型无人机用光电观瞄系统挂飞试验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电视观瞄具的小视场(0.7°×0.5°)下,地面目标点、瞄准线指向点相对载机点的张角在方位和俯仰方向均小于该视场的1/6。(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6年01期)

光电稳瞄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激光照射距离是光电观瞄系统照射器和火控系统重要的设计输入。对于激光制导系统,利用能量传递关系可导出入瞳处的能量密度,进而分析影响光电观瞄系统激光照射距离的因素。通过目标反射因子和大气透过率经验公式的推导,建立了照射距离和激光能量、导引头灵敏度阈值、束散角、目标大小等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借助Matlab编程,实现照射距离的快速求解。计算结果表明,照射距离随着激光能量提高而增大,达到一定距离后,增速明显放缓。对于面目标,目标靶面法线平行于弹目连线时,照射距离最大。此外,任务高度、目标大小、导引头灵敏度阈值和气象参数等也是影响照射距离的关键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电稳瞄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周景欢,王伟伟.光电稳瞄系统中的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

[2].秦晓科.光电观瞄系统激光照射距离分析[J].电光与控制.2019

[3].彭业光.光电稳瞄系统视轴稳定控制策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

[4].任元斌,吴玉敬,韩瑞,王璞,刘小强.光电稳瞄系统的瞄准线姿态补偿算法[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

[5].孙强,冯婕,安静,贺剑,李文婷.基于PSD的机载光电稳瞄系统稳定精度的测量方法[J].电子测试.2016

[6].杨晓强,齐媛,史雷蕾,胡博,程刚.基于Matlab和ADAMS的光电稳瞄系统结构控制联合仿真[J].应用光学.2016

[7].孙强,吴辉,宋敏,冯婕,袁博.论一种机载光电稳瞄系统照射精度的测量方法[J].电子测试.2016

[8].易朴.装甲战车光电/红外独立稳定式观瞄系统[J].国外坦克.2016

[9].薛乐堂.车载光电跟瞄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

[10].闫明,刘栋,王惠林,边赟,刘国栋.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的瞄准线指向线性运动补偿方法[J].应用光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光电稳瞄系统的稳定检测系统框图不同振幅的剩余扰动仿真效果图2.4法国sagem公司改进米-24稳...2.4法国sagem公司改进米-24稳...5.2图象处理板原理图由于光电1.3光电稳瞄系统计算机信巧较链...

标签:;  ;  ;  ;  ;  ;  ;  

光电稳瞄系统论文_周景欢,王伟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