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张力控制论文_朱耀麟,周晓东,武桐,任学勤

导读:本文包含了恒张力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失配,液压,卷绕,绞车,转矩,真空镀膜,神经网络。

恒张力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朱耀麟,周晓东,武桐,任学勤[1](2019)在《模糊神经网络的长丝恒张力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喷毛机长丝张力的不可控以及不稳定性问题,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长丝张力控制器,并介绍了硬件设计方案。首先将喷毛机被动退绕式改为主动退绕式,通过增加一个电机和长丝压杆来控制长丝的张力,然后在单片机的硬件平台基础上采用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控制电机的运行,检测长丝的实时张力,通过控制电机进而控制长丝的张力。实验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算法要优于模糊控制算法、PID算法。(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19年12期)

屈福康[2](2019)在《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极片精密恒张力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极片张力控制精度,从而提高动力电池的质量,设计了电池极片精密恒张力控制系统。以STM32为控制核心设计了CPU核心外围电路、20kHz高速信号输入电路、14位精密D/A输出等硬件电路,基于STM32固件库的软件主程序、极片恒张力计算模块设计了软件系统。通过检验输出电压和手动离散测量张力,考察系统输出电压控制精度和张力分辨精度,结果显示D/A控制精度可以达到10mV,张力分辨率精度为1N,表明该系统在电池极片卷绕过程中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恒张力控制。(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马文明,陈鑫[3](2018)在《基于内模控制的卷纸机恒张力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纸机张力具有模型不固定,速度和张力耦合强,受干扰因素多等特点,传统的PID控制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针对卷纸机的收卷提出了一种张力内模控制(IMC)法。根据IMC算法对卷纸机的收卷段张力设计了控制器,并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取IMC法对张力进行控制要比传统PID控制性能更优越,可实现卷纸机张力稳定,同时能够克服外界干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18年12期)

李斌[4](2018)在《真空镀膜机收卷系统结构设计及恒张力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卷绕式真空镀膜机正向着高速、高精度发展,其收卷装置的结构设计及恒张力控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收卷装置结构设计、收卷控制策略和检测技术等方面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收卷恒张力控制系统影响因素众多,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收卷系统存在耦合性、非线性、时变性。收卷张力过大导致基材起皱断裂,张力不足使基材产生轴向滑移,因此收卷恒张力控制将直接影响镀膜的质量。本论文首先在收卷系统设计上提出了NX/WAVE(What if Alternative Value Engineering)技术与系统工程相结合的数字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避免了装配结构过于繁琐。为了满足不同规格收卷系统的变形设计,提出了NX/WAVE技术与PTS(Product Template Studio)相结合的人机界面设计方法,设计人员只需改变产品结构控制参数便可生成所需产品,实现装配体的完全数字化设计。然后在收卷系统设计的基础上研究收卷系统恒张力控制,建立收卷系统恒张力控制模型。为了增强收卷系统的鲁棒性,提高恒张力控制精度,本论文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将模糊控制与预测控制、PID控制相结合,利用工程人员调整PID控制器参数的经验建立模糊控制准则实现PID参数的实时整定。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对恒张力控制的效果更好。最后,将收卷系统及收卷恒张力控制算法应用到实际的真空镀膜机收卷设备上。试验证明该恒张力控制算法提高了镀膜质量,有效的减少了飞边、毛刺、起皱等现象。(本文来源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期刊2018-06-30)

马红波[5](2018)在《恒张力控制液压绞车的系统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牵引绞车是一种重要的机械装备,在海洋石油、船舶运输、矿山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牵引绞车都工作在恶劣环境下,如矿井提升,这种工况不仅对绞车的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对绞车缆绳张力的控制有更高的要求。绞车的驱动的形式有很多,液压技术相对于其他驱动形式的优点有:功率重量比高、结构紧凑、启动平稳、调速方便、驱动力矩大、使用安全可靠等等,但对于负载变化较大的时候张力的控制性能还有待提高。张力的控制无论是闭环控制还是开环控制绞车的运行速度与稳定性都需要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本文在某公司设计开发的液压绞盘测试平台的基础上,结合AMESim仿真软件,对恒张力控制液压绞车的液压系统、张力控制部分、马达调速方面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设计过程。首先针对绞车的工况设计要求对其液压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对其中重要元件进行了计算与选型。张力的开环控制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压力的输入与张力的输出不完全呈线性关系,需要对其中关键元件液压马达的转矩输出特性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进而得到其输出特性会受到背压以及负载变化的影响。最后结合绞车系统进行建模仿真与分析,同时进行绞车实验并验证了其模型的准确性,从而也证明了论文中液压绞车的设计工作的意义和液压绞车张力开环控制系统的研究价值。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介绍了绞车功能与分类,液压绞车的牵引机构及其液压系统,概述了液压牵引绞车张力控制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2)针对液压绞车不同工况下分析了张力的控制要求,并对绞车的液压动力系统、液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3)因为张力控制系统采用开环控制,液压马达的转矩输出特性对张力的控制会有一定的影响,缆绳在释放和回收工况中,液压马达的输出也会发生变化,即缆绳的张力与溢流阀控制的马达进出口压差调节关系不一致,所以对张力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元件斜轴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进行转矩特性分析,并应用AMESim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并给出实现过程。(4)对张力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得到液压绞车在不同负载及工况下基于电比例溢流阀的张力控制曲线,分析其在缆绳回收工况、缆绳释放工况时与电比例溢流阀的压力控制与输出张力的关系。(5)在AMESim中建立恒张力液压绞车仿真模型以及仿真结果。并设计恒张力液压绞车的实验,选用不同型号的液压绞盘的模拟恒张力绞车负载,绞车与被试绞盘以“对拉”的方式实现对液压绞车的测试与实验分析。验证了恒张力液压绞车系统理论的正确性并且能够达到张力的可控性。最后,在对全文的工作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整体工作的欠缺与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和未来的优化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0)

范和平[6](2018)在《一种织轴恒张力控制装置的制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浆纱工艺中,需要保证织轴卷绕过程中和拖引轴之间的纱片张力恒定,即织轴的线速度V2始终跟踪拖引轴的线速度V1。这种控制可根据不断增大的织轴卷绕直径,降低收卷电机的频率来实现。如图1所示在直径D1的拖引轴上安装一个旋转增量编码器(分辨率1 024)检测拖引轴转速,将其脉冲送入S7-200PLC提供的高速计数器HC0中。在程序设计中用比较指令进行比较,当计数器的值HC0大于1时,触发接通延时定时器(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程正祥,陈小玉,万会雄,雷才奎,万高[7](2018)在《打桩船功率匹配及恒张力控制液压系统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中交二航局筹建的110 m打桩船的动力配置和技术参数,完成该打桩船功率匹配及恒张力控制液压系统的设计。基于AMESim仿真软件平台,建立打桩船移船绞车液压回路和桩架变幅液压回路的综合仿真模型,并进行系统数值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简化液压设备的管道配置,且具有功率利用合理、沉桩定位准确和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为110 m打桩船的研制及国内其他大型打桩船的改造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曹蒙泽,杨佳颖[8](2018)在《IMC-PID控制在造纸机恒张力控制系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常规PID控制器在大时滞、多时变和模型失配时控制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内模控制策略设计的IMC-PID控制器,运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建模以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无超调,响应速度快,对干扰信号抑制能力强,在模型失配时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能很好地满足工艺要求。(本文来源于《智慧工厂》期刊2018年01期)

刘扬开[9](2018)在《DK7732Z型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恒张力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各种高硬度、高脆性等材料具有极好的加工性能,对零件的加工精度高、易加工复杂零件,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模具制造上。基于其独特的加工性能,我国不断从国外引进慢走丝型机床,但其使用成本高,成为众多企业的负担,因此在对引进的慢走丝型机床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独特性地开发出了特有的快走丝型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其使用成本低、性价比高,但对零件的加工精度稍差,为提高快走丝型机床对零件的加工精度,本文选择对快走丝型机床电极丝恒张力的控制展开相应研究。为实现对电极丝恒张力的控制,首先对影响电极丝张力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电极丝的预紧力、磨损和运动;根据电极丝张力的变化规律,分析现有的张力控制装置,设计出一套能适用于DK7732Z型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且满足恒张力控制要求的机械控制装置。根据所设计的机械控制装置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控制系统,并对装置中所涉及到的元件进行数学建模,确定它们之间相互的传递函数;根据系统的要求,对电极丝恒张力的控制采取PID控制策略,并采用临界比例度法和曲线响应法对模拟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校正,使恒张力控制系统具有最佳的控制性能。根据系统要求,选用嵌入式STM32F103作为核心控制器,并在完成系统所需外围电路设计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控制程序,主要负责对电极丝张力信号的处理和PID控制算法的实现。论文最后对建立的电极丝恒张力PID控制系统进行实验测试。通过采集电极丝控制前后的零件加工数据,采用验证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方法,进行相应分析得出:电极丝进行恒张力控制后对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有所改善,证明本系统对电极丝恒张力的控制有一定的效果,具有实用价值,能为提高零件加工精度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1-08)

胡娅楠,麦云飞,宋煜霄,苏文静[10](2017)在《PVC皮革印刷压花中的恒张力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PVC皮革印刷压花过程中工艺复杂,张力波动大,干扰因素多等问题,通过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获得了不同类型PVC皮革的拉伸变形曲线,得到了PVC皮革生产中恒张力的控制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VC皮革印刷压花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运用Z-N法整定PID参数,得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控制系统。实验表明,基于PVC皮革印刷压花中恒张力控制范围依据,文中提出了一种恒张力的控制策略,使最终得到的控制系统各方面性能都有所提高,优化改善了PVC皮革印刷压花线的生产工艺。(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7年12期)

恒张力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极片张力控制精度,从而提高动力电池的质量,设计了电池极片精密恒张力控制系统。以STM32为控制核心设计了CPU核心外围电路、20kHz高速信号输入电路、14位精密D/A输出等硬件电路,基于STM32固件库的软件主程序、极片恒张力计算模块设计了软件系统。通过检验输出电压和手动离散测量张力,考察系统输出电压控制精度和张力分辨精度,结果显示D/A控制精度可以达到10mV,张力分辨率精度为1N,表明该系统在电池极片卷绕过程中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恒张力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恒张力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朱耀麟,周晓东,武桐,任学勤.模糊神经网络的长丝恒张力控制系统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9

[2].屈福康.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极片精密恒张力控制系统[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9

[3].马文明,陈鑫.基于内模控制的卷纸机恒张力控制系统设计[J].中国造纸.2018

[4].李斌.真空镀膜机收卷系统结构设计及恒张力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

[5].马红波.恒张力控制液压绞车的系统设计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

[6].范和平.一种织轴恒张力控制装置的制作[J].棉纺织技术.2018

[7].程正祥,陈小玉,万会雄,雷才奎,万高.打桩船功率匹配及恒张力控制液压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船舶工程.2018

[8].曹蒙泽,杨佳颖.IMC-PID控制在造纸机恒张力控制系统的应用[J].智慧工厂.2018

[9].刘扬开.DK7732Z型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恒张力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10].胡娅楠,麦云飞,宋煜霄,苏文静.PVC皮革印刷压花中的恒张力控制研究[J].电子科技.2017

论文知识图

轧机扭振试验平台整体照片恒张力控制原理框图恒张力控制机构的组成恒张力控制机构的受力分析恒张力控制的绕包头磁流变恒张力控制传动装置结构...

标签:;  ;  ;  ;  ;  ;  ;  

恒张力控制论文_朱耀麟,周晓东,武桐,任学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