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

浅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

关键词:问题生;教育;激励;爱心

问题生通常指的是那些品行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一个班里为数不多,但因常犯错误或学习落后,给教师带来了不少麻烦。他们人数虽少,但能量不少,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特别注意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产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问题生一般有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对教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再者,他们也有上进求好愿望,教师应觉察到学生的这种愿望。不要用歧视的态度对待他们,使他们失去进取的信心,在进步过程中往往经不住外界不良影响又学坏。因此,教师要针对问题生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

一、用爱心来医治学生受创的心灵

问题生,特别是那些多年掉队的,他们心灵上往往会有这样那样的创伤,这创伤就成为他们前进的障碍。上学年,笔者所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名学生,他学习成绩差,组织纪律也不好,主要原因是他家长一见他有差错,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毒打,他不但不服,还产生了反抗心理,一挨打就逃学,或在教室里静坐,不学习,久而久之,他得不到家庭对他的关心,心凉了,成绩更是差上加差了,组织纪律更不要说了。对这样的孩子,靠“疾风暴雨式”的训斥、打骂是能解决问题的吗?笔者认为这只能适得其反。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工作,对一个学生来说,需要来自家庭的爱,更需要教师的爱。教师教育学生关键在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把问题生的工作做好,必须给予更多的关心,一个好的教师,其爱心既面向全体学生,还要偏爱问题生,用真诚的爱让他们转变过来,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信心,使他们每天都有所进步。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具大的潜在力量,教师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通过爱的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通过“动之以情”来达到“晓之以理”。

二、用问题生的闪光点激励其前进

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即使是废铁,也有可熔炼成钢的成份;即使是木屑,也可燃起熊熊的火焰。问题生也一样,在他们身上除了有差的成份之外,也有微量进步元素。作为教师,对待问题生,应该用“两分法”,不要总是在他们身上找痛处、缺点,这不是,那也不是,使他们丧失了上进的信心,而是尽量挖掘他的优点。因为有些学习差的学生可能爱劳动,有些纪律性差的学生可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问题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加以鼓励和引导,进而激励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得他们的闪光点得以继续发扬。在上学年,笔者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在小学里是出了名的“捣蛋王”,经常和别人打架,学习纪律性很差。到了中学后,他的那些事也随之传到了中学,导致所教他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用有色眼镜来看待他,对他的一举一动都看不顺眼,总是训斥他,他当然不服气,所以总在上课时捣乱。笔者认为,对待像他这样的学生,简单采取“硬”的办法是不行的,所以,笔者就尽量在他们身上找优点,发现他的快速记忆很好。在上课时,笔者限时让同学背一些内容,然后单独抽他背,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使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原来还是不错的,从而提高了他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在组织纪律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少些急躁,多一些忍耐和温情

刚刚接手这个班时,最令笔者头痛的是朱某,他太活泼、太调皮,有时你批评他,他就会和你反驳;你说他一个错误,他会说出五个反驳的理由。

笔者首先与他家人取得联系,更多了解他的情况,与他父母谈话可以感觉出父母对孩子教育不得法,母亲溺爱,父亲工作忙,问不到他。如果听说他有什么错误就是一顿暴打。所以,这孩子最反感的就是“告家长”,因此,教师只要一批评到他就赶紧辩解,证明自己没有错误,都是别人不好,无理也要搅三分。笔者采取“给予温情”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与他聊天,与他靠近乎,多了解一下他的想法,做他的大朋友,这样利于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让他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他犯错时就事论事,批评的对象指向他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指出他的行为本身有何错误,对社会、学校以及班集体以及他自己的危害或不良影响是什么,从不对他进行讽刺挖苦、辱骂训斥等人身攻击、人格侮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在批评学生时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那颗追求进步的自尊心,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从而使他产生改正错误、追求上进的强烈愿望。让他去感觉到表扬是如此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运用成功教育,抓住有利时机,重树他们的自信心

当问题生内心有了进步的愿望时,及时鼓励并进行饱含期待的批评、劝告。根据其特点去精心培育、浇灌,让他们都有表现自己、施展才能、得到激励的机会。记得在一节语文课上,有个学生不但不认真听课,而且故意影响他人,笔者当时真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但笔者还是忍住了,只是用眼瞪了他一下又继续讲课。到了那天的晚读时间,笔者就单独找他出来谈话,让他认识到这样做是错的,接着又尽量地挖掘他的长处,给他戴“高帽子”。从好的方面激励他,让他向好的方面发展,他就心服口服地接受了批评,并且表示今后一定要认真学习。他还说假如笔者当时就当着全班同学批评他,让他在同学面前丢脸,以他的个性他肯定不服。现在这样做,顾及了他的面子,让他有了悔改的机会。

五、恰当地运用榜样作用进行教育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必须参加的活动一定要参加,自己能办的事一定要自己办,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用尽一切办法,在问题学生中树起一个学习进步的榜样,用榜样的接近性所产生的威力去感染问题学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生的“后进”绝非一朝一夕所形成的,其转化教育工作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广大教育者应循序渐进,抓住各种时机,采用家庭、社会、学校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方法,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思想上、行动上给予积极引导,同时,要善于发现并分析问题生的错误根源,以预防为主,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坚持下去就会大有成效。

作者单位:广西横县横州镇第一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530300

标签:;  ;  ;  

浅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