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紧器论文_郭海波,马东岭,于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张紧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管,系统,液压,升沉,特性,阻尼,动力学。

张紧器论文文献综述

郭海波,马东岭,于超[1](2019)在《非对称阻尼张紧器的可靠性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发动机FEAD系统自动张紧器故障率高问题,通过故障件的拆检分析确认故障模式,结合张紧器的工作原理、前端轮系进行仿真计算及性能测试,确认张紧臂摆角是影响张紧器可靠性的关键参数。针对影响因素,提出非对称阻尼张紧器的应用改进方案,通过验证,非对称阻尼张紧器可有效降低张紧比摆角,提高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李欢,李鹏,范松,付俊,张彩莹[2](2019)在《基于AMESim的隔水管张紧器抗反冲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浮式钻井隔水管系统的关键装备,国产隔水管张紧器因其抗反冲控制试验难度大、成本高、风险不可控等因素,制约着产品的工业化应用进程。为降低隔水管张紧器的海试应用风险,提高张紧器抗反冲控制效果,以AMESim软件为仿真平台,选用南海某浮式钻井平台的隔水管系统为依据,建立抗反冲阀、张紧器、隔水管串及控制系统等相关模型,并搭建抗反冲控制系统,研究控制参数及脱离时刻对抗反冲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缸位置-主阀开度控制曲线是抗反冲控制的关键因素;不同的脱离时刻对于张紧器抗反冲控制效果影响较大,为避免脱离时隔水管串出现局部弯曲的现象,建议脱离时刻选取在平台升沉曲线180°相位的附近。研究结果可为隔水管张紧器的控制逻辑优化和海试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石油机械》期刊2019年09期)

陈柏全,余杨,余建星,徐立新,吴晨[3](2019)在《顶张式立管液压气动式张紧器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考虑液压气柱的张力-冲程非线性关系以及平台-张紧器-立管之间的运动耦合关系,建立带液压气动式张紧器的顶张式立管有限元分析模型。为了更加符合工程实际,该模型中考虑了立管的真实截面布置以及采油树的作用。对4种张紧器模型,即恒定集中力模型、传统的简化模型、线性弹簧-阻尼模型以及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恒定集中力模型不能反映立管张力的变化规律,而且立管响应也存在较大差别,故不宜采用;传统的简化模型过高评估了张紧器的张力水平,有可能导致不准确的立管响应评估结果;线性弹簧-阻尼模型可用于环境条件较温和的情况;该研究建立的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最能反映张紧器的刚度特性,且在极端载荷环境下尤为适用。(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0期)

杨文,朱沫,黎昵,欧宇钧,袁晓兵[4](2019)在《用于圆筒形FWPSO的导向绳张紧器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外现有导向绳张紧器研究基础上,设计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浮式钻井平台导向绳张紧器系统;提出导向绳张紧器系统的原理设计以及针对圆筒形FWPSO的布置设计,依据API和ASME等相关标准重点设计导向绳张紧器系统的滑轮、液压缸、蓄能器、空气压力容器等关键零部件结构,从理论上计算液压缸、蓄能器、空气压力容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壁厚以及相关尺寸,并针对空气压力容器上的开孔部位应力水平较高的现象,进行开孔补强的具体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设计开发的导向绳张紧器系统能够满足性能要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平台》期刊2019年02期)

胡延平,徐鹏,周艳飞,高喜,骆汉丰[5](2019)在《某发动机液压皮带张紧器的响应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发动机张紧器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受到不规则冲击力的作用,而且张紧器的工作性能与张紧器受力后的响应位移与响应阻尼力密切相关。文章为了研究张紧器在阶跃力作用下的响应状态,建立了某发动机液压皮带张紧器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输入一定的阶跃力,并以张紧器的最大响应位移与最大响应阻尼力为评价指标,分析相关参数对其响应状态的影响。最终得出充分发挥张紧器性能需要保证液压油体积模量不小于500 MPa、泄漏间隙的设计在0.05 mm以内、活塞直径处于12 mm或14 mm左右。(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慎颜,刘秀全,畅元江,马秀梅,刘康[6](2019)在《深水钻井平台-张紧器-隔水管耦合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精确预测隔水管系统动力学响应,解决传统分析方法中边界简化处理的问题,建立平台-张紧器-隔水管耦合动力学模型,充分考虑张紧器系统的非线性刚度变化以及平台、张紧器和隔水管的多体耦合连接方式,研究多体耦合系统中隔水管系统静态和动态响应特性,揭示平台-张紧器-隔水管耦合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隔水管系统静态分析中,张紧器系统能提供抑制隔水管系统偏移并减小隔水管系统弯矩的横向作用力;在隔水管系统动态分析中,张紧器系统对平台垂荡运动的传递具有明显的缩小效应;平台做纵摇运动时,有、无张紧器系统对隔水管系统偏移位置影响较大,对隔水管系统的运动幅值影响较小;平台-张紧器-隔水管耦合动力学模型能精确施加隔水管系统边界条件,更加准确预测隔水管系统的动力学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陈建强[7](2019)在《附件驱动系统自动张紧器性能计算方法与试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是汽车上一个重要的系统,它是通过传动带将发动机曲轴端输出的动力传递到各个附件上,保证各附件正常工作。目前,广泛采用多楔带进行动力传递,多楔带传动具有传递功率大、附件布置紧凑等优点,但是存在张力波动、皮带打滑等现象,故需要自动张紧器来维持皮带张力、降低带打滑和减少系统振动。然而目前国内对自动张紧器的机理研究较少,特别是自动张紧器性能的计算,随着对汽车的研发逐步深入,亟需建立起一套张紧器性能的计算方法,提高自动张紧器性能设计的能力,缩短自动张紧器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本文以某款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自动张紧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自动张紧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设计流程,建立了自动张紧器准静态迟滞特性的解析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方法验证了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而建立了自动张紧器在动态激励下的迟滞特性模型,并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自动张紧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论述了自动张紧器的设计流程,并在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设计软件中得到了张紧器的设计参数。分析了张紧器摩擦力矩产生的机理和提出了输出力矩的解析模型,基于该解析模型得到了自动张紧器准静态迟滞特性曲线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准静态扭矩试验验证了解析模型的可靠性。(2)建立了自动张紧器的有限元模型,获得了自动张紧器各零部件的受力云图与接触云图,通过耐久后的样件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进而获得了有限元模型下的准静态迟滞特性曲线,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其精度高于解析模型,并探讨了阻尼机构设计参数对阻尼力矩的影响。(3)在准静态迟滞特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激励下的解析模型,推导了动态激励下的迟滞特性曲线的计算公式,通过动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迟滞曲线过渡区域系数对迟滞特性的影响,探究了不同激励频率、幅值和初始工作位置对迟滞特性曲线的影响,给出了计算值和试验值的对比,吻合度较高。(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1)

张晓翠,尚建利,王林龙[8](2019)在《摩托车链条自动张紧器检测装置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摩托车链条自动张紧器精度差的状况,提出了张紧器检测装置研制需求。分析了自动张紧器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以电动机驱动、以溅射薄膜微扭矩传感器和数字式千分尺为主要检测元件、以丝杆螺母为传动机构的检测装置,并给出了自动张紧器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叁维模型和检测方法,实现张紧器的质量检测。(本文来源于《摩托车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周然,赖蕾[9](2019)在《钻井船隔水管张紧器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隔水管张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对两种隔水管张紧器进行性能分析和优缺点比较,分析张紧器的发展趋势,为将来钻井船正确选取隔水管张紧器产品,了解其设计状况和发展趋势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造船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陈浩,韩文飞,许雨涛,李强,刘国庆[10](2018)在《BSG双向张紧器阻尼衬套失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BSG双向张紧器阻尼衬套磨损问题,分析造成阻尼衬套磨损的主要原因;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BSG电机能量回收发动机全负荷输出时,对应张紧器摆幅是否在许用范围之内。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全负荷输出,且BSG电机实现能量回收时,张紧器连续摆幅超标会造成内部阻尼衬套磨损失效。(本文来源于《汽车零部件》期刊2018年12期)

张紧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浮式钻井隔水管系统的关键装备,国产隔水管张紧器因其抗反冲控制试验难度大、成本高、风险不可控等因素,制约着产品的工业化应用进程。为降低隔水管张紧器的海试应用风险,提高张紧器抗反冲控制效果,以AMESim软件为仿真平台,选用南海某浮式钻井平台的隔水管系统为依据,建立抗反冲阀、张紧器、隔水管串及控制系统等相关模型,并搭建抗反冲控制系统,研究控制参数及脱离时刻对抗反冲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缸位置-主阀开度控制曲线是抗反冲控制的关键因素;不同的脱离时刻对于张紧器抗反冲控制效果影响较大,为避免脱离时隔水管串出现局部弯曲的现象,建议脱离时刻选取在平台升沉曲线180°相位的附近。研究结果可为隔水管张紧器的控制逻辑优化和海试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张紧器论文参考文献

[1].郭海波,马东岭,于超.非对称阻尼张紧器的可靠性研究及应用[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9

[2].李欢,李鹏,范松,付俊,张彩莹.基于AMESim的隔水管张紧器抗反冲控制研究[J].石油机械.2019

[3].陈柏全,余杨,余建星,徐立新,吴晨.顶张式立管液压气动式张紧器的数值模拟[J].振动与冲击.2019

[4].杨文,朱沫,黎昵,欧宇钧,袁晓兵.用于圆筒形FWPSO的导向绳张紧器系统设计[J].中国海洋平台.2019

[5].胡延平,徐鹏,周艳飞,高喜,骆汉丰.某发动机液压皮带张紧器的响应特性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张慎颜,刘秀全,畅元江,马秀梅,刘康.深水钻井平台-张紧器-隔水管耦合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陈建强.附件驱动系统自动张紧器性能计算方法与试验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8].张晓翠,尚建利,王林龙.摩托车链条自动张紧器检测装置设计研究[J].摩托车技术.2019

[9].周然,赖蕾.钻井船隔水管张紧器性能分析[J].造船技术.2019

[10].陈浩,韩文飞,许雨涛,李强,刘国庆.BSG双向张紧器阻尼衬套失效分析[J].汽车零部件.2018

论文知识图

顶端张力式钻井立管系统舰载机阻拦过程舰载机阻拦完成时刻Fig.1.9Ar...一汽丰田霸道4000-图4—25—4东南菱帅/得利卡/富利卡/菱绅-图4—13—30中华轿车和北京欧兰德-图4—20—10

标签:;  ;  ;  ;  ;  ;  ;  

张紧器论文_郭海波,马东岭,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