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义务体系论文_马金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权利义务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义务,权利,汇源,体系,贫困生,患者,信用。

权利义务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马金芳[1](2017)在《叁大方面仍需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民政部制定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笔者认为,其有诸多细节仍需完善,以下主要就其在权利义务关系、法律体系统一和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些建议。首先,在权利、义务与责任设(本文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期刊2017-12-28)

焦玲艳,郑雪倩[2](2017)在《关于患者权利与义务体系构建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法律多注重对医生权利、义务的规定,缺乏对患者权利、义务的规定。文章从伦理和法律的角度对患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探讨,提出患者权利与义务体系的构建设想,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管理》期刊2017年12期)

王磊,闫帅,武博,张利[3](2017)在《基于权利与义务对应关系下的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经济格局新秩序,并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逐渐受到大国文化、大国外交、大国威力的冲击和影响。国家发展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国家财力来源于国民税收,而税收的保证则以国民的诚信为先。国民的诚信纳税行为需要一定秩序和规则的约束与激励,这就需要建设统一的纳税信用体系提供实践上的支撑和制度上的规范。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权利和义务视角对税收信用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7年33期)

张亮[4](2015)在《高校贫困资助运行体系的构建——基于权利义务对等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高校资助体系以无偿资助为主,一部分非贫困生因此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影响了贫困生资助的效果,如何认定贫困生成为这项工作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各高校较为注重贫困生评定的操作程序,而对贫困生资助后的管理则较为缺乏。因此,笔者认为在整个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应改变目前重前期认定轻后期教育的现状,强化监督意识,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教育,构建权利义务对等的"认定-资助-监督-帮扶"四位一体的高校贫困资助运行体系。(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夏芳[5](2015)在《汇源果汁巨亏后出新招 朱新礼赌“合伙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汇源果汁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后,引来市场对这家饮料大佬企业的关注。在经历了高管层变动后的汇源,面对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竞争未来将何去何从?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在汇源果汁发布季报后采访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其看来,2014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5-02-10)

傅建平[6](2014)在《建立产权义务为核心的土地权利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届叁中全会决定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要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因此,在土地制度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改革切入点被形成共识后,从基层实践层面实证分析并发现现行土地财产权利的体系漏洞,是我们找准改革发展切入点的前提。(本文来源于《中国房地产业》期刊2014年Z2期)

张绍文[7](2014)在《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的法治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就现代大学核心理念和要求而言,制定大学章程已成为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与完善的重要内容,依据大学章程治校是实践依法治校的根本选择。然纵观国内大学现状,尚有不少大学缺章,而已制章的大学在章程体例和制度设计方面的不合理则是更突出的现实问题,这又尤其表现在关于大学内部治理权利义务体系方面的失衡和缺失。作为大学内部治理的最高宪章,大学章程应体现出权利义务关系作为大学章程核心内容的基本体例。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围绕大学内部治理主题,以大学章程中的权利义务体系为研究重心,基于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境)内外大学章程的内容对比分析,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一是基于大学内部治理内涵分析了大学内部治理中的权利义务主体。诠释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参与”等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内涵,理清了政治权、行政权、学术权和民主权等关涉大学内部治理的四项核心权力体系,提出了权利义务主体落实到个体单位的观点,为完善大学章程权利义务内容奠定了基础。二是基于对等原则分析了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权利义务内容体系的失衡并提出了相应完善策略。以国内6所大学章程为蓝本,分析了国内大学章程中因概念混淆、行政权强大、学术权虚化、民主权丧失等核心方面而导致的权利义务内容失衡,并针对这些问题在借鉴性对比分析中提出了完善国内大学章程权利义务内容体系的建议。叁是基于大学使命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实践大学内部治理与外部关系结合的必要性及法律路径。分析了国内大学章程由于法律地位效力的不确定性、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不足等导致的与外部关系没有打通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实践路径。(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4-05-06)

祝靖[8](2012)在《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体系之完善——平衡拾得人与遗失人的权利与义务》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物权法》对于遗失物拾得人权利义务的规定不够细致和完善。由于"拾金不昧"道德标准对法律要求的错误理解等原因,使得现行法律对拾得人与遗失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忽视了对拾得人的利益兼顾,其产生的法律后果违背了立法者的初衷。只有合理分配拾得人的注意义务,为拾得人设定报酬请求权和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权利才能实现拾得人一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平衡。同时,拾得遗失物后拾得人是否积极履行及时通知、报告义务,对遗失人拾回遗失物起关键性作用。建议将其与能否取得相应的权利结合起来,总结相关纠纷处置经验,深入了解民意,用司法解释补充详细操作规则。如此,才能形成相对完善的遗失物拾得制度体系。(本文来源于《民商法争鸣》期刊2012年00期)

谢志岿,王平[9](2012)在《构建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提示] 土地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土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权利与义务的双重缺失与失衡。因此,要制度化地解决中国土地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构建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形成各方合理的利益结(本文来源于《东方城乡报》期刊2012-05-10)

汪君民[10](2011)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权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福建省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体育权利就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学生在各种有关体育的活动中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以获得利益的一种自由和资格。体育权利是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之一本研究能够使学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体育权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权利保护意识,从而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能使主管领导及体育教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切实保障学生的体育权利。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效率的整体提高和学校体育政策的有效落实,特别是对新时期我国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学校体育政策目标的预期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探索价值。本文以学校为研究层面,以福建省普通初中(包括完全中学的初中部)、小学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法、系统分析法、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就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权利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部分,论述了学生体育权利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人权理论、公民体育权利理论构成了学生体育权利的主要理论基础。在实证研究部分,首次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权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包括完全中学的初中部)为调查对象,对学生体育权利现状进行了考察和评估。针对学生体育权利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提出了改进学生体育权利保障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实证研究部分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学生体育权利评价指标体系,由五个一级指标、十叁个二级指标和叁十八个叁级指标组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权利主要包括体育人身权、体育财产权、体育平等权、体育知情权和体育教育保障权五大方面。本文对影响和制约学生体育权利的根源进行了深入探析:法律方面原因、体育权利的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现有教育制度对学生体育权利的影响、学校体育管理制度不完善、体育经费短缺、学生权利意识淡薄、体育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达标等。最后提出完善学生体育权利保障的构想,从完善体育法律法规、加强软法建设、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育权利的法律救济制度、加强法律执行的监督机制、用体育学习权取代体育受教育权、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和深化,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政府保证学校体育的资金投入、建立并发展体育社团、加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加强学生的权利意识、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人权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策略。(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权利义务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我国法律多注重对医生权利、义务的规定,缺乏对患者权利、义务的规定。文章从伦理和法律的角度对患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探讨,提出患者权利与义务体系的构建设想,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权利义务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马金芳.叁大方面仍需完善[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7

[2].焦玲艳,郑雪倩.关于患者权利与义务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7

[3].王磊,闫帅,武博,张利.基于权利与义务对应关系下的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商论.2017

[4].张亮.高校贫困资助运行体系的构建——基于权利义务对等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5].夏芳.汇源果汁巨亏后出新招朱新礼赌“合伙人制”[N].证券日报.2015

[6].傅建平.建立产权义务为核心的土地权利体系[J].中国房地产业.2014

[7].张绍文.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的法治基础[D].上海交通大学.2014

[8].祝靖.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体系之完善——平衡拾得人与遗失人的权利与义务[J].民商法争鸣.2012

[9].谢志岿,王平.构建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N].东方城乡报.2012

[10].汪君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权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福建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论文知识图

项目经理部应急网络一5企业心理契约体系结构图一4利益相关者信任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方针研究生培养内部控制环境第四部分 “八五”时期财政工作回顾“八五...

标签:;  ;  ;  ;  ;  ;  ;  

权利义务体系论文_马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