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食品中LMO的分离鉴定与PCR方法检测

鸡肉食品中LMO的分离鉴定与PCR方法检测

张辉[1]2004年在《鸡肉食品中LMO的分离鉴定与PCR方法检测》文中提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李斯特氏菌病的危害近年来引起了世界各国食品和卫生部门的广泛关注,如何找到一种快速、敏感特异、合理的检验方法,是当今各国食品卫生部门要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试验利用PCR方法检测样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试验共分两个部分,试验一是对165份不同鸡肉样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分离鉴定,本试验采用用国标法进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用API LISTERIA生化试剂盒等方法进行鉴定,同时用ELISA(mini VADAS自动免疫荧光检测仪)方法对API LISTERIA生化试剂盒鉴定的结果进行验证。细菌分离的结果表明,165份鸡肉样品中有16份样品分离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阳性率为9.7%,其中以熟鸡肉串的阳性率最高为13.3%,去皮胸肉的阳性率最低为8.0%。用ELISA方法验证API LISTERIA生化试剂盒鉴定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鉴定结果的相同。试验二是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主要毒力基因有溶血素O基因(hly基因)、内化素inlA基因和ActA基因等,其中hly基因是最重要的毒力基因,它不仅能使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逃避吞噬体的吞噬作用,还能损伤红细胞、巨噬细胞和血小板。鉴于此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hly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采用Fitter等设计的引物序列,扩增hly基因的部分片段,预计扩增片段的长度约为730bp,建立PCR检测方法,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结果证明为特异性的核酸片段。在建立方法的同时,优化了反应条件,如MgCl_2浓度、Taq酶用量、dNTP浓度、引物浓度、模板用量以及循环参数等,优化的结果表明25ul反应体系中,最佳MgCl_2浓度为2.5mmol/1,最佳酶的用量为1.25U,最佳dNTP浓度为200umol/1,最佳引物用量为25pmol/ul的上、下游引物各0.5ul,最佳退火温度为60.0℃,最佳循环参数为30个循环等。本试验采用碱裂解法提取模板DNA,这种方法比试剂盒提取方法操作简便,而且经济,快速。在建立PCR方法的同时,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干扰性试验及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方法的敏感性为7.3cfu/ul,检测极限为0.038cfu/ul,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本试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8种非李斯特氏菌和2株英诺克李斯特氏菌、1株绵羊李斯特氏菌、1株威尔斯李斯特氏菌共4株同属异种菌检测这种方法的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阳性对照菌特异的扩增出目的片段,而同属异种菌均呈阴性反应;用肠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吉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鸡肉食品中LMO的分离鉴定与PCR方法检测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方法不受其它杂菌的干扰;4次分别在不同时间提取模板进行PCR扩增,4次均能特异的扩增出目的片段,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方法的稳定性很好。应用所建立的PCR方法对分离的16份阳性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表明16份样品PCR方法检测均为阳性。比较试验一和试验二两种方法的不同,PCR方法检测时间明显短于试验一的方法,整个检测过程可于3d内完成,更适合于食品的快速检验。 通过本试验的研究表明,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h ly基因部分片段,可以特异地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而与同属异种菌无交叉反应。所建立的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具有较好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与常规方法相比,明显优于常规方法。

任艳红[2]2004年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文中研究说明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O)是李斯特氏菌属的重要成员,属于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该菌在病原学上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和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在公共卫生学上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已在许多国家报道由LMO引起的李斯特氏菌病及食物中毒。本菌可致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脑膜脑炎、流产等,发病率虽低,但死亡率高达30%~70%。Hemolysin(hly)基因是LMO的毒力标志基因,属于巯基活化的结合胆固醇的细胞溶血素家族,是LMO必要的致病因子。本实验根据GeneBank已发表的LMO hly完整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分别带有SalI和XbaI酶切位点的上下游引物TU、TL,以LMO 0586株总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扩增得到hly全基因。将纯化的该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通过单双酶切及PCR鉴定筛选带有插入片段的阳性重组质粒,命名为pMD18-T─hly。对克隆的hly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显示LMO 0586 hly基因全长1646bp,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529个氨基酸。运用DNAMAN软件将测序结果与国外报道的LMO F6789株、LMO F2365株进行同源比较,结果显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70%和99.39%。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其相应菌株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9.82 %和98.90%。以重组质粒pMD18-T─hly为模板,重新设计并合成分别含有BamHI、XhoI酶切位点的上下游引物PU、PL,通过PCR扩增hly基因,然后将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质粒pGEX-6P-1的BamHI与XhoI之间,命名为pGEX-6P—hly。将鉴定的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挑选含重组质粒的菌落,经IPTG(1.0mmol/L)诱导后,经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大小约为26ku)融合后的重组蛋白大小约为72ku。光密度扫描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定量表明,72ku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20.8%。采用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hly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反应性。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克隆并获得了LMO 0586株 hly全基因序列,并对LMO溶血素基因的蛋白表达作了初步研究。本研究成果对从LMO中分离溶血素蛋白,并为进一步研究溶血素蛋白的结构、功能,LMO 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诊断试剂的开发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本病的免疫学检测和食品的快速检测提供了物质基础。

周晓辉[3]2004年在《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与分子亚分型研究》文中提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最重要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可引起人类脑膜炎、脑膜脑炎、孕妇流产以及败血症等严重疾病。人类尤其是免疫缺陷病人服用了污染有Lm的食品后容易引起以上述症状为特征的李斯特菌病。国外的研究表明Lm在很多食品尤其是即食性食品(RTE食品)中存在较高的污染率,并对Lm在食物链上的传播规律以及Lm的遗传进化有了初步的研究,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开展较少。本文的研究目的是:(1)建立基于PCR的Lm快速检测方法;(2)对中国部分市场食品中Lm的污染率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3)采用RAPD技术研究市场RTE食品中的Lm来源以及感染人类的菌株与RTE食品中Lm的关系;(4)利用对actA基因直接测序的方法研究Lm中国分离株的遗传谱系以及不同谱系Lm菌株对Caco-2细胞的侵袭能力和在Caco-2细胞内增殖能力的差异。 一.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刚PCR扩增hly基因来检测Lm的纯培养物和模拟污染的生猪肉、水和牛奶。43株Lm的PCR结果呈阳性,而其它李斯特菌,包括英诺克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西尔李斯特菌、威儿李斯特菌和格氏李斯特菌以及非李斯特菌均末出现特异性的片段。这表明所扩增的hly基因3’末段850bp的DNA片段对Lm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PCR对Lm纯培养物的检测限达每毫升10~5CFU,对16小时LEB增菌培养的模拟污染牛猪肉、水和牛奶的增菌培养液用PCR检测,结果检测限达10 CFU/25克生猪肉、10 CFU/25ml水和牛奶。进一步研究表明该PCR扩增体系能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检测出6.SPg的模板DNA,而且模拟样品的整个检测过程仅需两天左右。这表明PCR法对Lm的鉴定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和易操作等优点。二.市售食品及其环境污水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污染率调查研究 为了了解扬州地区Lm在各类食品及市场环境样品中的污染情况。自2003年1月一2003年10月采集扬州地区四个农贸市场(A、B、C和D)的各类生食样品1 352份,熟食样品854份,市场环境污水样品645份,生猪定点屠宰场猪肉样品420份,两超市(a、b)的各类熟食120份,采用增菌培养、选择性培养和PCR鉴定方法对上述样品进行乙椒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农贸市场A、B、C、D的各生食样品和市场环境污水乙刀2的平均污染率为2.01%,其中污染率最高的是市场A的新鲜肉类样品,达5.56%,污染率最低的为市场A,B的蔬菜样品、市场A,C的豆制品样品以及市场C的生鸡肉样品,污染率都为0%。统计学结果显示各市场生肉样品Lm的平均污染率(4.83%)要显着高于其它食品中Lm的污染率 (P

陈谋通[4]2014年在《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群体感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可细胞内增殖的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李斯特菌病,致死率达到20~30%,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四大食源性病原菌之一。本论文主要从华南四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调查出发,研究其遗传多样性、血清型、耐药性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等表型和遗传型特征,并对金针菇生产厂进行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溯源,在此基础上研究群体感应系统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华南四省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为6.33%,但MPN值均小于10MPN/g,奶制品没有检出;在相似系数为80%时,ERIC-PCR和RAPD技术可将37株分离株分别分为7簇,7簇和4簇。约83.8%(31/37)的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对15种抗生素敏感,仅有一株分离株出现多药耐药性,且其分离株主要为谱系II.1型(主要为血清型4b),97.3%携带感染相关的毒力基因,存在引起消费者感染李斯特菌病的潜在风险,因此即食食品有可能是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潜在传播载体,国家相关机构应该制定相关法规控制单增李斯特菌在即食食品中的污染,提高即食食品微生物安全水平。2、华南四省市售生鲜食品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为21.7%,其中86%的阳性样品单增李斯特菌污染量处于100MPN/g以下,分离株主要以谱系型I.1(1/2a-3a)和谱系型II.2(1/2b-3b-7)占据优势,分别占42.4%和26.0%,而谱系I.2、II.1和III型则分别占18.1%、7.3%和6.2%。有趣的是,源于金针菇样品的分离株仅为谱系I.1和II.2型,且具有高度相似的遗传背景,而谱系III型主要分离自水产品样品中,可能与其特殊的生态环境有关;携带九个毒力基因的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比例为84.7%,对消费者存在潜在的致病性;177株菌株共有42种抗生素耐药谱,其中59.9%(106/177)对15种抗生素敏感,约28.2%(50/177)具有多药耐药性,其中5株能耐受10种以上的抗生素,菌分离自禽畜类样品,耐药性情况严重;利用ERIC-PCR和RAPD分析单增李斯特菌遗传多样性,分辨力分别达到0.960和0.972。3、对金针菇生产企业进行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溯源分析发现,生产过程仅污染谱系I.1和II.2型的单增李斯特菌,经表型和基因型分析发现金针菇生产厂从原料到终端包装产品(接种阶段除外)的各个环节均存在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搔菌机械刀头可能是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主要源头,有必要在关键控制点给予严格的消毒措施以避免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终端产品。4、单增李斯特菌798-1WT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采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798-1WT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共获得1311Mb大小的原始数据,平均测序深度为435×。使用Velvet软件对测序产生的reads序列进行拼接和组装得到62个Contigs和26个Scaffolds,组装得到798-1WT菌株的基因组草图。单增李斯特菌798-1WT基因组全长3,013,905bp,G+C含量37.5%,共编码3055个蛋白、65个tRNA和18个rRNA操纵子。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在comK基因位置有一段约40kb大小的前噬菌体DNA插入片段缺失,同时以英诺克李斯特菌和威尔氏李斯特菌具有一定同源性的DNA序列取代,可能跟李斯特菌属的进化有关;luxS(lmo1288)基因下游序列与EGD-e的下游基因lmo1289不是同源序列,为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luxS缺失株奠定了基础。5、群体感应系统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研究。与野生株相比,agrD和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未受到基因缺失的影响,其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和鞭毛形成在25℃和37℃下培养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培养120h后,agrD基因缺失导致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减弱,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ΔluxS突变株的生物形成能力增强,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但ΔagrDΔluxS双突变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减弱,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说明agrD基因可能在生物膜形成中起着正调控作用,而luxS基因则扮演负调控的角色。与野生株相比,单基因缺失株抗H2O2的胁迫能力均下降,在12.5μmol H2O2剂量下,ΔagrD缺失株抗H2O2胁迫能力显着下降(p<0.05);ΔluxS缺失株在25μmol H2O2剂量下表现出抗H2O2胁迫能力显着下降(p<0.05);但是ΔagrDΔluxS双缺失株抗H2O2胁迫能力未发生变化。综上所述,我们首次系统调查了华南四省即食食品和生鲜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并且全面分析其表型和遗传型特征,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识别提供了数据基础。在国内外首次对金针菇生产厂单增李斯特菌污染进行溯源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群体感应系统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为防控单增李斯特菌持续污染食品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陈健舜[5]2010年在《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分子进化与酸应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文中指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病原菌,可引发败血症、脑膜炎与流产等,致死率可达30%,远高于其它食源性病原菌。近年来,欧美国家李斯特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7~2009年美国、加拿大和丹麦均暴发食源性李斯特菌病,共导致30人死亡。我国由于缺乏系统的李斯特菌病流行病学资料,目前无法评估其危害的严重性。单增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间致病力各异。4b型(谱系Ⅰ)引起大多数的侵袭型李斯特菌病病例,且死亡率高于其他血清型;1/2a型(谱系Ⅱ)在食品中的分离率最高,主要引起人胃肠炎型李斯特菌病;谱系Ⅲ则很少引起人发病。单增李斯特菌的感染过程包括抵抗宿主内环境的应激、黏附并侵入细胞、细胞内增殖以及细胞间扩散,每一步均由特定的毒力因子介导。食源性病原菌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后,首先需要耐受胃液的酸性环境。因此,抗酸应激能力是单增李斯特菌建立感染的前提。无害李斯特菌常伴随单增李斯特菌出现在被污染的食品中,两者的生态、生化及基因组特征均非常相似,但无害李斯特菌不致病。因此,单增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进化枝是研究细菌致病性和毒力基因演化的良好模型。本研究旨在探明:(1)国内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致病性;(2)单增李斯特菌谱系Ⅲ和无害李斯特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子进化关系;(3)单增李斯特菌精氨酸脱亚胺酶系统的抗酸应激功能及其分子机制。1、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致病性基于iap与lmo0038的多重PCR反应,首次将鉴定李斯特菌各个种与区分单增李斯特菌谱系Ⅲ结合于一步检测体系中,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李斯特菌监测。2000~2007年中国13个省市李斯特菌平均污染率为3.8%,其中单增李斯特菌约占25.3%。其污染无季节性差异,肉类与水产品的受污染程度最为严重。采自浙江、福建的88株单增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中,1/2a型占58%,4b型仅占12%,M7与S19属于谱系Ⅲ。2007~2008年从5大洲29个国家进口的1275批水产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率为2.8%,与国内水产品相近(2.7%),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所占的比例(91.7%)远高于国内水产品(22.2%),4b型(65.2%)取代1/2a型(13.0%)成为主导,并有流行克隆Ⅰ和Ⅱ检出。系统进化树中,流行克隆Ⅰ与我国病羊临床株亲缘关系较近,流行克隆Ⅱ位于1/2b型菌株间,而我国食源性4b分离株则位于独立的分枝。由此可见,进口水产品中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的危害风险性较高。上述菌株均含有第一毒力岛(LIPI-1)、inlAB(除S10)等主要毒力基因。除谱系Ⅲ菌株M7,绝大部分菌株对体外培养细胞和小鼠均具有较强致病力。ActA中1个赖氨酸重复区(PRR)的缺失并不影响细菌毒力,但可作为区分流行克隆Ⅰ和Ⅱ的遗传标志。谱系Ⅲ在系统进化树中位置特殊,可能为研究单增李斯特菌的进化提供线索。2、单增李斯特菌谱系Ⅲ的多样性与分子进化16S rRNA进化树中,单增李斯特菌谱系Ⅲ菌株位于单增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与玛氏李斯特菌之间。在基于21个基因的多位点序列分型中,13个谱系Ⅲ菌株位于3个主要分枝,分别代表亚系ⅢA、ⅢB、ⅢC。其中ⅢA又可分为3个亚枝ⅢA-1、ⅢA-2与ⅢA-3,弱毒株M7与54006属于ⅢA-3。基于46个生化指标的生化分型,将这些谱系Ⅲ菌株分为8个生化型:ⅢA-3为1型;4株ⅢA-1与ⅢA-2为2型;5株ⅢB分别为3-7型;2株ⅢC同属8型。基于37种内化素基因的内化素分型,则将谱系Ⅲ菌株分为10个内化素型,并可归为4类:第一类对应ⅢB,所含内化素基因数最少;第二类对应ⅢA-3;第叁类对应ⅢC菌株;第四类对应ⅢA-1与ⅢA-2,包含的内化素基因最多。ascB-dapE内化素岛结构进一步将ⅢB与ⅢC分为ⅢB-1、ⅢB-2与ⅢC-1、ⅢC-2。所有ⅢA-1、ⅢA-2、ⅢB与ⅢC菌株均具有与谱系Ⅰ和Ⅱ强毒株相似的胃液存活力、细胞黏附力、侵袭力以及细胞空斑形成能力,对正常小鼠与免疫抑制小鼠均具有致病力。但ⅢA-3在胃液的存活力仅为其他菌株的1/1000,在庆大霉素存在时不能形成细胞空斑,易被宿主清除,因而对正常小鼠与免疫抑制小鼠的致病力均很弱。所有谱系Ⅲ菌株均含有完整的LIPI-1、InlAB等毒力因子,其余内化素(如InlC、InlF、InlJ)及ActA中一个PRR重复区的缺失并不是导致ⅢA-3弱毒的原因。ⅢA-3菌株的LIPI-1毒力基因与inlAB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其他菌株,具有极强的体外溶脂活性。在ⅢA-3的PrfA转座突变株中,LIPI-1毒力基因与inlAB的表达量降至亲本株的1/10~1/1000。因此,ⅢA-3的毒力基因高水平表达可能由PrfA的过度表达引起。PrfA是单增李斯特菌最重要的毒力调控因子,ⅢA-3的PrfA第145位由甘氨酸(G)突变为丝氨酸(S)。该位点位于PrfA的HTH基序外侧,其突变引起PrfA空间构象改变而处于构成性激活状态,引起下游调控基因(包括膜裂解因子LLO、PC-PLC等)过度表达,细菌裂解宿主细胞的能力增强,从而使菌体暴露于机体免疫系统而被清除,进而导致弱毒。其余谱系Ⅲ菌株均为强毒株,但极少引起人发病,可能是因其在食品与环境中的分离率较低,感染人的几率较小。ⅢA-3代表菌株M7的全基因组序列长2852640bp,编码约2970个ORF,GC含量为38.2%,高于其他谱系(37.8~38.0%)。与1/2a型、4b型强毒株相比,M7在46个区域缺失109个基因,包括ADI基因岛(lmo0036-lmo0041基因簇)、rplS-infC内化素岛、ascB-dapE内化素岛及11个疑似转录调控因子等。M7含有345个特异性基因,包括E家族毒力因子M7-28、Sigma家族蛋白M7-210、内化素M7-214与4个疑似转录调控因子等。ⅢA-3含有与强毒株相同的LIPI-1,但其23S rRNA与无害李斯特菌具有更高的同源性。基于2168个李斯特菌属保守基因的系统进化树中,ⅢA-3位于单增李斯特菌谱系Ⅰ、Ⅱ与无害李斯特菌之间。ⅢA-3既含有单增李斯特菌特异的毒力因子(如LIPI-1、InlAB、Bsh等),又与无害李斯特菌具有相似的基因缺失(如精氨酸脱亚胺酶基因岛、rplS-infC内化素岛、ascB-dapE内化素岛等)与基因插入(108个共有特异性基因),这类弱毒株可能为单增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进化枝的进化中间体。ⅢA-3特异性含有介导细菌水平转移的多种噬菌体相关蛋白、重组酶、整合酶、转座子蛋白与CRISPR相关蛋白,提示ⅢA-3可能具有更高的水平转移发生概率。但是,ⅢA-3无法指示该进化枝的进化方向。无害李斯特菌作为进化枝的另一极,其亚群结构可能为确定该进化枝的进化方向提供重要线索。3、无害李斯特菌的亚群结构以及单增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分枝的进化关系内化素分型与多位点序列分型将无害李斯特菌分为亚群A、B、C和D。亚群A包括内化素型1与3(除菌株0063属于亚群C),亚群B包括内化素型2与4。大多数菌株(94.2%)属于这两个亚群。亚群A、B与共同祖先的遗传距离(TMRCA)相同,提示两者出现的时间相似。但亚群A的重组率显着高于亚群B,包括重组的相对发生频率(r/m)及相对影响程度(ρ/θ)。绝大多数亚群A菌株含有完整的无害李斯特菌特异性内化素与单增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共有内化素。溯祖(Coalescent)模型提示亚群A近期经历了种群规模的扩张。因此,亚群A可能代表了无害李斯特菌环境适应性的进化方向。除亚群D菌株L43含有inlJ,无害李斯特菌缺失其他与黏附、侵袭、细胞内感染相关的基因,对小鼠均无致病力。无害李斯特菌的序列多态性显着低于单增李斯特菌,为相对年轻的菌种。因此,该分枝的进化方向是由单增李斯特菌至无害李斯特菌,代表细菌致病力由强变弱的罕见案例。亚群D对应于内化素型5,在进化树上偏离其他亚群,可能是单增李斯特菌与无害李斯特菌的另一进化中间体。可通过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芳胺酶与丙氨酸芳胺酶反应活性与无害李斯特菌其他亚群相区别。较之亚群A菌株CLIP 11262,L43在全基因组的50个区域缺失365个基因。其中部分为L43与单增李斯特菌共同缺失,部分为进化中间体L43与单增李斯特菌ⅢA-3特异缺失。L43含有单增李斯特菌特异性黏附因子InlJ,但在第11个赖氨酸重复区具有7个核苷酸的错位缺失,代表首例提前终止的InlJ。综上所述,提出单增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进化枝的进化模型。单增李斯特菌1/2c型(谱系Ⅱ)代表最古老的类群,存在至少3条进化途径:一条进化为谱系Ⅰ,经1/2b至4b;一条通向ⅢB(由ⅢB-1至ⅢB-2);另一条则进化为1/2a型(谱系Ⅱ)和ⅢA-/-2,后者进而分化为ⅢA-3与ⅢC (ⅢC-1至ⅢC-2)。单增李斯特菌ⅢA-3为进化中间体,并经由另一进化中间体无害李斯特菌亚群D,向无害李斯特菌进化(由亚群C至亚群A、B)。4、单增李斯特菌酸应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通过Solexa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比较单增李斯特菌参考菌株10403S在中性(pH 7.0)与酸性(pH 4.8)环境下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发现有谷氨酸脱羧酶(GAD)系统与精氨酸脱亚胺酶(ADI)系统(lmo0036-lmo0043基因簇)在酸性环境中转录量明显上升。GAD系统含有3个同源基因gadD1、gadD2和gadD3。在酸性环境(pH 4.8)中,gadD2与gadD3的转录水平升高,而gadD1转录水平不变。表明GAD系统与单增李斯特菌的抗酸应激有关,该系统与inlGHE与inlGC2DE同步进化。无论从分子进化或功能基因组学角度,ADI基因簇均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该.基因岛含有8个基因,包括arc家族成员arcABCD、aguA家族成员aguAl与aguA2、可能转录调控因子lmo0041与未知功能基因lmo0042,同时涵盖ADI系统与AgDI系统。这些基因在酸性条件(pH 4.8)的转录水平均显着高于中性条件(pH 7.0)。这些基因缺失株在中性BHI(pH7.0)的生长速率与亲本株无差异,但在酸性BHI(pH5.5)的生长速率低于亲本株;这种生长差异在酸性MEM(pH5.5)中更为明显。在人工胃液中,各缺失株的存活率亦显着低于亲本株。表明ADI系统是单增李斯特菌的抗酸应激系统。同时,各缺失株对小鼠的致病力显着低于亲本株。aguA1与aguA2编码双拷贝的鲱精胺脱亚胺酶(AgDI),但aguA2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抗酸性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致病力的影响亦更为明显。5、单增李斯特菌精氨酸脱亚胺酶/鲱精胺脱亚胺酶系统功能蛋白的作用机制单增李斯特菌arc A(lmo0043)编码ADI,以精氨酸为反应底物。单增李斯特菌含有arg基因家族,可内源性合成精氨酸;又可在强酸性环境中摄取外源性精氨酸。精氨酸经ADI催化发生脱亚胺反应,生成瓜氨酸与氨。同时,aguAl(lmo0038)与aguA2(lmo0040)编码双拷贝的鲱精胺脱亚胺酶(AgDI),以鲱精胺为底物。单增李斯特菌可在强酸性环境中摄取外源性鲱精胺;又具有精氨酸脱羧酶活性,可介导精氨酸的脱羧反应生成内源性鲱精胺。鲱精胺经AgDI催化发生脱亚胺反应,生成氨甲酰腐胺与氨。AguA1与AguA2具有相似的亲水性与活性位点,但AguA2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抗酸性具有更显着的影响。由此可见,ADI与AgDI分别启动了其相应的代谢通路。ArcB兼具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TC)与腐胺氨甲酰转移酶(PTC)的活性,催化两组可逆的氨甲酰基转移反应,为首例可同时催化4个反应方向的氨甲酰转移酶。体外的转氨甲酰反应平衡倾向于同化方向。同化反应的最适pH呈碱性(pH8~pH10),而异化反应的最适pH为酸性(pH5~pH5.5),提示OTC/PTC在酸性环境(如胃液)中主要催化异化反应。异化方向OTC催化瓜氨酸的脱氨甲酰反应,生成鸟氨酸与氨甲酰磷酸盐;而异化方向PTC则催化氨甲酰腐胺的脱氨甲酰反应,生成腐胺与氨甲酰磷酸盐。OTC与PTC活性分别推进了ADI代谢通路与AgDI代谢通路。ArcB将这两条代谢通路联系起来,发挥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氨甲酰磷酸盐在氨甲酰激酶CK (lmo0039)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与氨。而鸟氨酸与腐胺通过跨膜转运因子AP (lmo0037),与胞外的精氨酸或鲱精胺进行等量交换,启动新一轮的ADI与AgDI代谢循环。该循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1个ADI或AgDI循环中,1 mol精氨酸或鲱精胺生成2 mol氨。在酸性环境中,氨与细胞质中的H+结合为NH4+,提高细胞质的pH,以减轻酸应激对细胞的伤害,从而增强细菌在酸性环境(如胃液)中的存活力。ADI基因岛如此精巧的排布背后,必然有一个缜密的调控网络系统。Lmo0041属于rpiR家族转录调控因子,ArgR为精氨酸合成抑制因子,分别在胃液中负调控与正调控ADI与AgDI代谢通路,其中Lmo0041的作用强于ArgR。ArgR同时正调控Lmo0041,更加剧了Lmo0041对ADI与AgDI通路的负调控作用。ADI基因岛中存在应激调控因子SigB与毒力调控因子PrfA的结合位点,提示ArgR与Lmo0041可能受更高一级的调控因子所调控。这些调控因子可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性激活或抑制ADI与AgDI代谢通路。由此可见,ADI与AgDI系统在级联调控网络的作用下,介导单增李斯特菌的抗酸性以及致病力。综上所述,本论文阐明了(1)国内外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除谱系Ⅲ菌株M7)均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进口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危害风险性高于我国食品体系;(2)单增李斯特菌谱系Ⅲ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亚系ⅢA-3菌株为弱毒,可能由毒力调控因子PrfA的第145位氨基酸发生突变引起;(3)无害李斯特菌代表相对年轻的种,包含4个亚群,其中亚群A代表环境适应性的进化方向,亚群D与单增李斯特菌ⅢA-3构成单增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进化枝的进化中间体,该进化枝代表细菌致病力由强变弱的罕见案例:(4)GAD系统及ADI/AgDI系统与单增李斯特菌的抗酸应激相关,ADI/AgDI系统还与细菌致病力相关;(5)ADI代谢途径与AgDI代谢途径在ADI、双拷贝AgDI、OTC/PTC与AP等功能蛋白的介导下,并行不悖地发挥抗酸应激作用;(6)ADI系统受级联调控网络的调控。

刘萍萍[6]2013年在《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分子分型及侵袭相关基因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依据国家标准(GB/T4789.30-2008),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从上海市各大超市及菜市场的禽肉、畜肉、乳制品采集479份样品,分离得到34株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7.1%)。多重PCR血清型分型结果为:34株分离株分为4类,1/2a&3a占76.47%,1/2c&3c占17.65%,1/2b、3b&7占2.94%,4b、4d&4e占2.94%。1/2a&3a是致病性较弱的血清型,占的比重较多(76.47%),而强致病性的血清型4b、4d&4e仅占2.94%。采用96孔微孔板法对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100%的分离株能够形成生物被膜,其中,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菌株并不是致病性较强的4b型,而是致病性较弱的1/2a&3a型。采用MLST方法对34株菌株分型,分成8个型别:ST121,ST155,ST11,ST8,ST196,ST9,ST87,ST589。其中,LM19未得到相应型别。剩下33株中,ST121所占比重最大45.5%,然后依次是ST155(15.2%),ST11(12.1%),ST8(9.1%),ST196(6.1%),ST9(6.1%),ST87(3.0%),ST589(3.0%)。参考文献中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与英诺克李斯特菌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选定lm1290,lm2027两个假定与侵袭和粘附相关的基因,研究其在LM致病过程中的作用。针对标准菌株10403s全基因组中lm1290,lm2027基因设计同源臂引物,SOE-PCR融合同源臂,并克隆至温敏型大肠-李氏杆菌穿梭质粒pKSV7,获得lm1290缺失同源重组质粒pK1290-B1-B2;以电转化方式将质粒pK1290-B1-B2导入10403s感受态细胞,经抗生素抗性筛选和温度敏感筛选后,PCR鉴定确认获得一株lm1290缺失突变株。构建好的pK2027-B1-B2电转菌株10403s感受态细胞,但是筛选未成功。鉴定野生株与lm1290缺失株生长曲线测定,RT-PCR检测毒力调控基因prf A的表达情况。通过细胞粘附和侵袭实验,以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测定,证明野生株和缺失株之间的侵袭能力变化关系。

亢春雨[7]2015年在《食源性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分布、遗传多态性及其毒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cytogenes,L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由于其具有分布广、耐受力强、高致病力等特点而备受食品安全领域关注。为了探明保定、石家庄及周边地区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探明该地区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遗传多态性;了解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分布状况、毒力基因在其生长周期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规律、在不同宿主条件下毒力基因表达水平以及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力等情况。本研究对从保定、石家庄及周边地区农贸市场、超市采集七大类食品共1288个样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调查;对鉴定分离出的308株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27个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进行了PCR检测;采用RAPD法对308株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采用不加权成对算数平均法(UPAMA)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RT-PCR)对其主要毒力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时序性表达研究;采用天然肉汤培养及荧光定量PCR分析法对单增李斯特菌在不同宿主条件下主要毒力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研究;采用小鼠毒力实验对一些毒力基因缺失株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致病力实验。通过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对保定、石家庄地区七大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调查表明:单增李斯特菌在该地区食品中的平均检出率为23.91%,其中生肉高达40.60%,熟肉制品和水产品分别达到25.42%和23.46%,而其他食品中较少;动物源食品检出率高于植物源食品。(2)优化并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的RAPD分型方法,得出了308株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DNA指纹图谱,根据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制作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遗传进化树;(3)通过对308株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RAPD遗传多态性分析,可将308株单增李斯特菌分成6个基因类群,其中第Ⅱ聚类和第I聚类为保定、石家庄地区的优势种群;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具有一定的寄主偏好性,其传播流行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地域性;(4)通过对七大类食品中308株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中的27个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发现:与侵入、感染有关的毒力基因在动物源食品分离株中分布明显高于植物源食品分离株中;与黏附、调控有关的毒力基因在两者中差别不明显;该地区属于Ⅰ型的单增李斯特菌其毒力基因的平均含量要高于Ⅱ型的菌株;该地区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中hfq、dlt C和iap检出率最高,可作为该地区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鉴定的参考基因;(5)单增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表达量在菌体生长的稳定期后期(16 h~18 h)达到高峰,以后表达量逐渐降低,但直到菌体生长衰亡期仍保持较高表达量;在猪、鸡、牛、羊四种肉汤培养基中毒力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明显,表明单增李斯特菌在不同宿主条件下其毒力基因表达量不同;(6)毒理试验结果表明:hly A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力具有决定性作用,inl A、prf A和vir R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力影响较大,而plc A,act A、plc B、dlt A、dlt D等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致病力均有影响但相对较小。本论文研究成果将为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预防、检测、溯源以及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申进玲[8]2013年在《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分型及毒力分析》文中指出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和单增李斯特菌是近年来导致人类疾病的两大主要病原菌。本文研究了359株食品(n=99)、人(n=105)和动物源(n=155)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主要毒力基因(志贺毒素基因stx1和stx2,凝集素基因eae和溶血素基因hlyA)、血清型和猴肾细胞毒性(所选菌株)。然后从此359株菌株中选取272株进行PCR电喷雾电离质谱(PCR Coupled to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PCR-ESI-MS)检测,测定看家基因(mdh和mutS)的五个片段和毒力基因(stx1、stx2、eae、hlyA和aggA)的六个基因片段的碱基组成,从而对它们进行检测鉴定和分型。另外,对来源于2008年零售肉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了耐药性和分子血清组测定;通过对单增李斯特菌中的主要毒力基因包括inlC、inlJ、llsX和inlA以及流行克隆(EC)的研究,并结合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探讨了它们以及另外来源于2003年马里兰地区鸡肉和蔬菜中的30株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潜力。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在359株非O157STEC中共检出18种stx基因型,前六种分别为stx_(1a)(61%)、stx_(2a)(9%)、stx_(2dact)(8%)、stx_(1a)+stx_(2a)(7%)、stx2c(2%)和复合变体stx_(2a)+stx_(2dact)(2%)。与O157STEC相比,stx2c和复合变体的比例较低。主要有四种eae变体eaeβ、eaeε1、eaeγ1和eaeγ2/θ,并且eae变体和血清型尤其是鞭毛抗原类型有很大的关系。stx_2变体在eae阳性和阴性菌株中分布有很大差别:eae阳性菌株中主要含stx_(2a),而stx_2变体在eae阴性菌株中较多样化,且stx_(2dact)主要存在于eae阴性菌株中。猴肾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含stx_(2b)、stx_(2e)或stx_(2g)的菌株的毒性较低,而含stx_(2a)、stx_2c或stx_(2dact)的菌株的毒性普遍较高。(2)不同来源的菌株所含的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有很大差异。人源菌株中“六大O抗原”O26、O111、O103、 O145、 O121和O45占84%。动物源(主要为牛)菌株中O111、O103和O26占91%。而对于食源性菌株,不属于“六大O抗原”的菌株占98%。关于毒力基因,在99株食品源菌株中,大多数只含Stx2(67%),21%只含Stx1,11%同时含有Stx1和Stx2。只有一株含有eae,将近一半(45%)的菌株含有hlyA。相反,105株人源菌株中, Stx1占67%,而Stx2只占21%, Stx1+Stx2占12%,但大多数含有eae (85%)和hlyA (82%)。关于毒力基因型, stx_(1a)+eae+hlyA在人源菌株中最流行占57%;而食源菌株中,毒力基因型呈现多样化,最常见的是stx_(2dact),只占不到18%。(3)食源性菌株中发现曾引起人类疾病的血清型: O113:H21、O91:H21、O104:H21、O22:H8、O45:H2、O73:H18、O113:H21、O116:H21、O121:H19、ONT:H2、ONT: H10和O91:H14,且这些菌株大多含有stx_(2a)和(或)stx_(2dact)+hlyA,有些菌株与临床菌株表现出一样高的猴肾细胞毒性。这些菌株具有致病潜力,需要引起重视。(4)关于PCR-ESI-MS,首先选取164株典型菌株在96孔板(Foodborne Bacteriav2)上测试从而建立毒力基因(变体)和血清型的数据库,然后对剩余的108株典型菌株进行测试,从而评估板子的检测和分型能力。对108株非O157STEC毒力基因的检测特异性如下:100%(stx1、eae和aggA),对于stx2和hlyA来说分别是99%和96%。另外,此方法还能够分辨出stx1的主要变体(stx_(1a)和stx1c),对于stx2基因来说,它能够把与严重疾病高度相关的stx2变体(stx_(2a)/stx2c/stx_(2dact))和其他变体(stx_(2b)、stx_(2e)和stx_(2g))区分开。对于存在于同一株菌中的多个不同stx1或stx2基因变体也能够检测出来。此外,由于以下几种重要血清型含有独特的看家基因碱基组成,因此此方法还能将它们分别辨别出来: O91:H14、O103:H25、O145:H28/NM、O113:H21和O104:H4。另外,由于菌株所含有的看家基因和毒力基因碱基组成差异,此方法能够将菌株分为具有不同致病潜力的组。这种高通量的方法在STEC的检测、鉴定和分型中非常有前景,尤其是对具有高致病潜力的STEC的筛选中更加有优势。(5)来源于2008年近700份生肉中,李斯特菌占20%,共检出叁个种:单增李斯特菌(10%)、威尔斯李斯特氏菌(9%)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2%)。关于单增李斯特菌,最常见的血清型为1/_(2a),3a (33%),以下依此为1/2c,3c (27%)、1/_(2b),3b,7(22%)、4b,4d,4e (16%)和4a,4c (2%)。世系II菌株(60%)比世系I菌株(39%)常见,只发现一株(1%)属于世系III。大多数单增李斯特菌株对所测的抗生素敏感,但表面出对四环素(4.5%)、环丙沙星(4.5%)和呋喃咀啶(10.5%)较低的耐药率。另外,61%和85%的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呋喃咀啶中介耐药。未发现多重耐药(耐两种及以上抗生素)菌株。世系I(3/26)中比世系II (9/40)中含有较少的耐药菌株。(6)对来源于2008年马里兰零售肉中的67株单增李斯特菌和来源于2003年马里兰州的30株单增李斯特菌(24株来源于生鸡肉,6株来源于蔬菜)的毒力基因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一株世系III菌株,所有单增李斯特菌都含有inlC和inlJ;李斯特菌溶血素S (LLS)阳性菌株中大多数(11/12)属于世系I,而另外的一株菌株属于世系III。五个属于分子血清组4b,4d,4e的菌株(两个来源于火鸡肉、叁个来源于蔬菜)属于流行I (ECI)。共发现有四种与分子血清组相关的突变类型,可导致inlA终止密码子提前。PFGE和inlA序列分析结果高度相似,且分别在分子血清组1/_(2a),3a和4b,4d,4e中发现有不同致病潜力的菌株组。来源于零售肉和蔬菜中的一些菌株属于ECI,含有inlC、 inlJ和LLS,且具有功能性的InlA,这表明他们可能会引起人类疾病。

于丰宇[9]2011年在《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毒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氏菌)属于李斯特氏菌属(Listeria),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可引起人和动物的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等,死亡率可达20~30%。近年来随着冷藏和速冻食品消费量迅速增多,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潜在危险性也越来越大。单增李斯特氏菌的研究已涵盖其生物学特性、检测技术、致病基因、遗传多样性等诸多方面。由于不同来源的单增李斯特氏菌毒力差异较大,有些菌株致病性很强,而有些菌株毒力较弱甚至无致病性。因此,准确和快速的鉴别食品分离株的毒力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采集熟肉制品、豆制品、奶及奶制品、蔬菜、水果、速冻食品、水产品、生肉等8类食品共1645份样品,进行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分离与鉴定。以单增李斯特氏菌相关毒力基因(hly、plcB、inlA、inlB、inlC、inlJ、prfA)设计引物,检测49株单增李斯特氏菌食品分离株中的毒力基因携带率,并进行小鼠毒力实验,分析毒力基因携带率与单增李斯特氏菌毒力的相关性,建立PCR技术鉴别单增李斯特氏菌强毒株和弱毒株或无毒株的方法。实验结果: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总检出率为3.0%,总检出率相比其他地区偏低。在8类食品样品中,生肉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最高,为5.8%,其次是熟肉制品、水产品,检出率分别为3.3%和2.9%。49株分离株中有19株7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阳性,7株hly基因阴性,4株plcB基因阴性,4株prfA基因阴性。5株inlA、inlB基因阴性,13株inlC基因阴性,12株inlJ基因阴性,1株inlA、inlB、inlC、inlJ基因均为阴性。4株分离株的毒力与标准菌株ATCC191161E相当,小鼠LD50在1.2×108-6.0×108CFU/mL之间,为强毒株。筛选出弱毒株09-132, LD50为1.7×1011CFU/mL。本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1、ALOA显色培养基无论是从疑似菌检出概率还是总的检出率来说,都是最优的:PALCAM平板适于熟肉制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为提高检出率最好使用一种以上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2、生禽畜肉、水产品、熟肉制品、速冻食品均受到包括单增李斯特氏菌在内的两种及其以上李斯特氏菌的污染,此结果说明某市存在发生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3、食品分离株的毒力强弱与血清型无关。生禽肉中单增李斯特氏菌内化素基因(inlA、inlB、inlC、inlJ)阳性率高于生畜肉。内化素基冈(inlA、inlB、inlC、inlJ)的缺失可能是导致菌株毒力降低的原因,而prfA和plcB基因与菌株毒力的相关性较小,inlC可作为区分强毒株和弱毒株的标志基冈。建议:鉴于目前状况,有待于构建单增李斯特氏菌特定毒力基因的缺失株,进行毒力实验,进一步确定特定毒力基因与毒力的相关性,为单增李斯特氏菌病的监控、暴发流行的检测以及追踪污染源提供依据。

徐本锦, 李新平, 王新, 张静, 周婷[10]2012年在《陕西杨凌区市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陕西杨凌辖区生猪肉、生羊肉、生鸡肉、速冻饺子和即食食品等5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和血清型,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杨陵2家超市及1家农贸市场的食品样本共计95个,其中包括生猪肉27份、生羊肉11份、生鸡肉38份、速冻饺子6份和即食食品13份,按照国标GB/T4789.30-2008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培养,用PCR方法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确证,并用多重PCR法对确证菌株进行血清型测定,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性试验。【结果】95个样本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率为13.7%(13/95),其中以即食食品分离率最高,为30.8%(4/13);其次是生鸡肉和生羊肉,分别为21.1%(8/38)和9.1%(1/11);而速冻饺子和生猪肉均未检出单增李斯特菌。超市采集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检出率较高,为23.6%,农贸市场采集样品中未检出单增李斯特菌。不同温度贮存的样品中,4℃贮存样品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检出率最高,为31.6%,-18℃条件贮存样品的检出率为5.9%,而常温贮存样品中未检出单增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对头孢西丁、红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四环素、氯霉素、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1.1%,14.8%,26%,4%和3.7%,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100%敏感。单增李斯特菌分属5个血清型群体,其中17(63.0%)株为1/2b或3b型,6株(22.2%)为1/2a或3a型,1株(3.7%)为1/2c或3c型,1株(3.7%)为4b、4d或4c型,2(7.4%)株为4a或4c型。【结论】陕西杨凌辖区即食食品和生鸡肉是主要污染单增李斯特菌的食品品种,该单增李斯特菌菌株存在一定程度的多重耐药现象,主要为1/2b或3b及1/2a或3a血清型,对消费者的健康有一定的潜在的危险。

参考文献:

[1]. 鸡肉食品中LMO的分离鉴定与PCR方法检测[D]. 张辉. 吉林农业大学. 2004

[2].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D]. 任艳红. 东北农业大学. 2004

[3].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与分子亚分型研究[D]. 周晓辉. 扬州大学. 2004

[4].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群体感应研究[D]. 陈谋通.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5].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分子进化与酸应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D]. 陈健舜. 浙江大学. 2010

[6].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分子分型及侵袭相关基因研究[D]. 刘萍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7]. 食源性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分布、遗传多态性及其毒理机制研究[D]. 亢春雨. 河北农业大学. 2015

[8].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分型及毒力分析[D]. 申进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9].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毒力研究[D]. 于丰宇. 西南大学. 2011

[10]. 陕西杨凌区市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徐本锦, 李新平, 王新, 张静, 周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标签:;  ;  ;  ;  ;  ;  ;  

鸡肉食品中LMO的分离鉴定与PCR方法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