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脉冲位置调制论文_郭甜,李静霞,刘洋,刘丽,王冰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沌脉冲位置调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沌,脉冲,位置,无线电,超声,性能,时域。

混沌脉冲位置调制论文文献综述

郭甜,李静霞,刘洋,刘丽,王冰洁[1](2019)在《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信号的地下管线探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信号的探地雷达系统,可用于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该系统以宽带混沌脉冲位置调制信号作为发射信号,利用混沌相关法获取管线埋设深度信息,通过天线扫描实现对管线的二维定位。仿真实现了对地下0.5 m、1.0 m深处直径为0.2 m、0.6 m金属和非金属管线的定位。进一步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可以对地下不同直径和埋设深度的金属管线或非金属管线进行探测。(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9年05期)

刘汉玉[2](2015)在《基于LDPC码的双极性混沌脉冲位置调制通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学者们对混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混沌通信系统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尤其是满足了安全、保密通信的需要。然而由于信道条件的复杂性,并存在着噪声干扰、多径效应等影响,具有逼近香农极限的LDPC信道编码方案在混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保证了混沌通信具有较高的误码率性能。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基于键控和扩频技术的混沌脉冲位置调制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将LDPC码应用到提出的改进通信方案中,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本文首先从混沌通信的基础理论入手,论述了:混沌系统的定义、特征、描述参数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潜力;离散混沌序列的产生方法以及混沌信号的分析方法;混沌通信系统的分类情况。其次,针对基于键控技术的各种混沌通信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利用DSP Builder工具实现了DCSK通信,并分别用Simulink和ModelSim进行了软件仿真,然后对比了二者仿真结果。再次,研究了基于扩频技术的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双极性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新方案BCPPM,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对比了两者的误码率性能。最后,论述了LDPC码的基本理论,包括表示方法,编、译码算法等;在AWGN信道条件下对叁种译码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将循环LDPC码应用于新提出的BCPPM系统中,研究了该方法对混沌通信系统误码率性能提高的情况。本文主要的创新性在于:利用DSP Builder构建了DCSK通信系统模型,并对Simulink仿真结果和RTL级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一种双极性混沌脉冲位置调制方案BCPPM,并研究了其在各种信道条件下的误码率性能;将循环LDPC编码方案应用于新提出的BCPPM方案中,研究了LDPC码对系统误码率性能提高的情况。(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期刊2015-06-02)

黄松筠,何焰兰,韩宏悦[3](2010)在《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的混沌保密通信方案为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脉冲的形状规则,脉冲间隔变化混沌,信息包含在时间间隔里面,对波形的形状低敏感。这样通信中噪声滤波器和同步混沌脉冲发生器的使用使得系统实用性大大提高。本文分析和仿真了其实现的可能性。提出对更为复杂的混沌函数作为载波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0年02期)

向新,王杰令,曾志斌,易克初,陈顺方[4](2009)在《超宽带通信中的伪混沌脉冲位置调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适于超宽带脉冲通信的伪混沌脉冲位置调制方式(PCPPM),该方式采用符号动力学对混沌脉冲位置调制方式(CPPM)进行了改进,作为载波的脉冲串的相邻脉冲之间的间隔由混沌映射的符号动力学特性确定,采用脉冲位置调制方式对二进制符号进行调制。系统可以在无辅助握手的情况下获得同步。与CPPM相比,其降低了对脉冲间距的测量精度要求,适合数字方式实现。由于系统输出的脉冲间隔是随机分布的,具有近似噪声的频谱特性,最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侯秀波,张兴周,刘海超[5](2009)在《改进型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系统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沌脉冲位置调制机制中误差传播的不足,提出了将延迟环节移出了反馈环,消除了信息序列对混沌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可实用性,可靠性。在信道噪声和滤波器存在的条件下,通过Simulink仿真和Matlab数值分析,根据误码率(BER)与信噪比(Eb/N0)的关系阐释了改进型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孟庆浩,兰少莹,姚振静,李根旺[6](2008)在《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实时超声测距系统串扰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测距系统中各换能器之间存在的干扰(即串扰)会严重制约测距的准确性;为消除串扰,采用混沌脉冲位置调制构造每个超声换能器的短发射序列;相关分析法被用于识别回声序列.分析了超声串扰产生原因,并给出了脉冲占空比与各次谐波能量的对应关系.为获得最佳的相关效果,采用遗传算法对Logistic混沌满映射调制的短序列脉冲间隔做了优化.所提方法在DC-DC(直流-直流)激励的静电型超声测距系统中获得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合理配置脉冲间隔的情况下,混沌脉冲位置调制可用于消除实时超声测距系统的串扰.(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丁可柯,蒋国平[7](2007)在《混沌脉冲位置调制中的混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Chaotic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中系统容易出现的混沌发散现象,提出一种混沌控制方案。通过此控制,解决了原CPPM中可能出现的因发散而导致收发机停止工作这一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简单、有效、可行。(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马龙[8](2007)在《一种新的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UWB-IR通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UWB—IR通信系统,是将混沌理论应用于超宽带通信的一种实现方案。针对此类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不够理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UWB—IR通信系统。它通过滑动窗口实现匹配滤波的解调方案,改善了原通信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并给出了一种利用参数敏感性实现系统的初始同步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UWB-IR通信系统的误比特性能比原系统的误比特性能提高了7~8 dB,从而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张耀辉[9](2006)在《一种新的用于超宽带系统的混沌脉冲位置调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现有的CPPM(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可用于超宽带冲击无线电 (UWB-ICS)的脉冲位置调制方案,该方案保留了CPPM保密性强的特点,与CPPM相比,具有接收端结构简单,不需要混沌同步电路,误码性能好的优点。最后在存在噪声和滤波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仿真,给出了系统的误码性能曲线。(本文来源于《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06-12-01)

丁可柯,蒋国平[10](2006)在《定速率混沌脉冲位置调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调制技术——定速率混沌脉冲位置调制 (Constant-rate Chaotic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该技术减少了原CPPM中的误判带来的误差,具有解码性能好、保密性好、设备实现简单等优点。分析和仿真均表明此方案有效、可行。(本文来源于《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06-12-01)

混沌脉冲位置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学者们对混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混沌通信系统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尤其是满足了安全、保密通信的需要。然而由于信道条件的复杂性,并存在着噪声干扰、多径效应等影响,具有逼近香农极限的LDPC信道编码方案在混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保证了混沌通信具有较高的误码率性能。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基于键控和扩频技术的混沌脉冲位置调制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将LDPC码应用到提出的改进通信方案中,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本文首先从混沌通信的基础理论入手,论述了:混沌系统的定义、特征、描述参数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潜力;离散混沌序列的产生方法以及混沌信号的分析方法;混沌通信系统的分类情况。其次,针对基于键控技术的各种混沌通信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利用DSP Builder工具实现了DCSK通信,并分别用Simulink和ModelSim进行了软件仿真,然后对比了二者仿真结果。再次,研究了基于扩频技术的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双极性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新方案BCPPM,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对比了两者的误码率性能。最后,论述了LDPC码的基本理论,包括表示方法,编、译码算法等;在AWGN信道条件下对叁种译码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将循环LDPC码应用于新提出的BCPPM系统中,研究了该方法对混沌通信系统误码率性能提高的情况。本文主要的创新性在于:利用DSP Builder构建了DCSK通信系统模型,并对Simulink仿真结果和RTL级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一种双极性混沌脉冲位置调制方案BCPPM,并研究了其在各种信道条件下的误码率性能;将循环LDPC编码方案应用于新提出的BCPPM方案中,研究了LDPC码对系统误码率性能提高的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沌脉冲位置调制论文参考文献

[1].郭甜,李静霞,刘洋,刘丽,王冰洁.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信号的地下管线探测研究[J].电子器件.2019

[2].刘汉玉.基于LDPC码的双极性混沌脉冲位置调制通信系统[D].河南理工大学.2015

[3].黄松筠,何焰兰,韩宏悦.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源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0

[4].向新,王杰令,曾志斌,易克初,陈顺方.超宽带通信中的伪混沌脉冲位置调制[J].通信学报.2009

[5].侯秀波,张兴周,刘海超.改进型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系统性能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9

[6].孟庆浩,兰少莹,姚振静,李根旺.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实时超声测距系统串扰抑制[J].电子学报.2008

[7].丁可柯,蒋国平.混沌脉冲位置调制中的混沌控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8].马龙.一种新的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UWB-IR通信系统[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9].张耀辉.一种新的用于超宽带系统的混沌脉冲位置调制方法[C].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2006

[10].丁可柯,蒋国平.定速率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2006

论文知识图

基于混沌序列的位置调制的高斯脉冲信...脉冲位置调制后高斯脉冲信号频谱等周期高斯脉冲信号频谱等周期高斯脉冲信号距离模糊函数基于混沌序列位置调制的高斯脉冲信号...等周期高斯脉冲信号距离模糊函数

标签:;  ;  ;  ;  ;  ;  ;  

混沌脉冲位置调制论文_郭甜,李静霞,刘洋,刘丽,王冰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