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贵州喀斯特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高红艳[1]2003年在《贵州喀斯特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人们的旅游消费,已从单纯的观光娱乐转变为追求文化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旅游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旅游开发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对该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文化变迁理论以及旅游学的相关知识为理论依据,集中分析研究了民族文化旅游的过程中社会文化影响的问题与矛盾,指出目前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在保护民族文化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并就相应的开发模式与民族文化保护措施进行研究与研讨,以期对民族文化起到有效保护,实现民族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共分为叁部分。引言介绍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依据和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第二和第叁部分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以及民族文化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在理论内容研究上包括四个部分:①首先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既是一种生态旅游活动,同时又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旅游开发的一种文化理念;作为一种旅游活动,其在旅游对象、旅游者的参与方式等方面与传统民族文化旅游存在差异,作为一种保护性旅游开发理念,在开发目标、管理方式等方面强调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②分析喀斯特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必要性;③指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依据是文化生态学、文化变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社区参与等理论;④对喀斯特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具体途径进行分析,其步骤包括: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进行评价;进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采用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 在实践方面,论文以贵州花溪镇山布依村为例,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以及民族文化保护措施进行具体研究,以期对喀斯特地区其他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起到好的示范所用。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镇山村是黔中喀斯特地区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生态旅游资源;②村寨在1998年被列为生态博物馆,旨在保护布依族文化,但该村发展旅游不过十年的历史,旅游活动己对其自然、文化环境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可见,喀斯特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该村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必要性。③对镇山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潜力从资源价值、旅游环境以及开发条件叁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其总评分为74.犯分,适宜开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④通过测算得知,现有游客量并未超过景区的整体环境容量,但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衡,导致部分区域超载;⑤根据镇山村的具体情况,将景点与周边景点以及邻近村寨作为一个整体发展区域并进行功能划分,在此基础是设计相应的生态旅游活动项目;⑥针对镇山村的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及其环境造成的影响,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保护建议,并提出镇山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在开发中关于民族文化的具体保护措施。

李锦宏[2]2009年在《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喀斯特地貌在中国西南地区分布广泛,其形成因其二元结构叁维空间的物质、能量流转换开放系统的特点而着称,在地球环境的“叁态”作用下,形成了环境承载力和弹性系数极低的脆弱的生态系统。由于喀斯特山区环境的封闭性,形成并保留了众多独具魅力的喀斯特自然风光、丹霞地貌景观和浓郁古朴、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神秘悠远、积淀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发展乡村旅游业不可多得的资源宝藏。但粗放式的喀斯特乡村旅游开发,又造成了喀斯特旅游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文化的变质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等一系列外部性问题,这将严重制约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深入开展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进展,从区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出发,重新审视了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归纳和总结了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从可持续发展观、系统动力学和社区参与叁个视角出发,明确地界定了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喀斯特典型区域——贵州省作为实证分析的案例,对贵州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通过上述的分析与探讨,从宏观与微观的双重角度提出了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通过研究发现:(1)喀斯特乡村旅游是基于喀斯特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下所开展的一种乡村旅游活动,其发展面临着特定的机遇和挑战,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深厚与生态环境异常脆弱、贫困高度集中并存是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的显着特征。(2)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以喀斯特为开展空间,依托喀斯特特有的旅游资源,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过程。(3)喀斯特乡村旅游系统是在喀斯特特定环境下,以参与主体系统为基点的耦合互动型的动力系统,对动力系统的分析和优化也就是对喀斯特乡村旅游系统的剖析。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是该地区乡村旅游各个子系统的优化和共生问题。(4)旅游系统的解析与优化、利益参与主体行为的冲突与协调、多维目标体系的耦合共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形成了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5)实现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协调统一是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6)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喀斯特典型区域——贵州省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结论。(7)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宏观上需要政府的主导,微观上需要构建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核心的微观主体全面参与的模式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利益,把居民的意见纳入旅游发展规划和政府决策中的原则,并实现各主体互利共生,和谐相处的一体化利益格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为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2)系统构造了一个具有多学科理论耦合性的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3)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4)实现了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综上所述,本文对指导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及解决该地区“叁农”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徐燕[3]2008年在《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作为现代旅游研究的前沿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界的热门话题。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竞争力的高速发展,各地旅游投资增长迅速,区域之间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有关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多数地区资金不足、服务设施差、人力资源落后、产品价格高、旅游产业之间不协调等因素,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造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差。为提高贵州省旅游综合竞争力,找到贵州省旅游竞争力的突破点。文章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探讨。本文以区域经济学、喀斯特环境学、竞争力理论、旅游学等为理论依据。应用室内室外资料收集、野外踏勘、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深入探讨了贵州喀斯特环境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了影响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的多方面因素,构建了分析模型,进而结合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发展实际,采用层次分析法,全面系统地测度了八个地州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水平,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战略对策,以期培养旅游竞争优势,提升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业竞争力,实现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经济的崛起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本论文主要获得以下结论。①从喀斯特环境的角度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进行定义,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由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四个层面构成。②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旅游人才、旅游环境、旅游企业、旅游市场等是影响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受贵州喀斯特地区两大地貌单元——高原区和峡谷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策环境的影响。③首次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赋值,统计出各地州市的资源禀赋总分值,并作相关资源禀赋图。④首次构建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共65项。对八个地州市的旅游业竞争力进行量化评价。贵阳市的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均远高于其它地州市。遵义市、黔南州、安顺市、六盘水市位居其次,铜仁地区、黔西南州、毕节地区旅游综合竞争力较弱。并分别提出了相应对策。⑤对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黔南州的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黔南州旅游竞争力的主要优势在于旅游资源、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制约因素为交通条件、旅游人才和经济环境,并提出相应对策。⑥利用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产品、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形象、旅游人才、旅游市场营销、基础设施、产业协调、政府主导、区域内外合作、国际合作全面探讨了提升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业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穆彪[4]2008年在《贵州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全面了解贵州省森林旅游资源状况并做出科学评价,同时探索出不同类型森林旅游区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于2006年3月至2008年7月,对贵州省2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与7个自然保护区共计2,741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了调查和资料收集,在进行资源分类与区划的基础上,用“叁叁六”评价法、专家打分结合层次分析法对资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并对不同类型旅游区的保护性开发模式进行了实例研究。研究表明:1、贵州主要森林旅游区自然景观类资源单体共计1338个,人文旅游资源类共计1403个,分属于8个主类、29个亚类、124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旅游资源的100%、93.55%、80%。在8大亚类中,各种类型所占全国比例均达到或超过50%,其中,地文景观与生物景观均占到60%以上,森林公园中生物景观类型甚至占到90%,表明风景景观资源丰富多样是贵州森林旅游资源的显着特点;旅游商品类和人文活动类资源中,各种基本类型均有分布,说明贵州森林旅游资源不仅以风景资源见长,同时人文资源也颇为丰富。在类型的多样性上,保护区与森林公园差异不大(T=-1.607,P=0.130>0.05,f=14),但保护区资源单体数量较森林公园差异较大(T=31.438,P=0.000<0.05,f=14),主要是因为保护区数量相对较少,开发面积受资源保护制约程度大等原因。2、依据地形、气候及资源特点,贵州森林旅游区可区划为6个一类区,包括:Ⅰ西部高原、高中山高寒温凉喀斯特生态旅游区,Ⅱ西南、南部低山河谷温热春干喀斯特生态旅游区,Ⅲ中部中低山温润城郊休闲避暑生态旅游区,Ⅳ北部低热河谷及中山峡谷温热温润生态旅游区,Ⅴ梵净山、雷公山高山温暖湿润生态旅游区和Ⅵ东部、东南部中低山温暖湿润生态旅游区,和10个二类区,主要包括:Ⅰ_1毕节喀斯特森林、洞穴、百里杜鹃生态旅游带,Ⅰ_2六盘水避暑休闲夜郎文化生态旅游带,Ⅱ_1喀斯特峰林、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带,Ⅱ_2黔南绿色喀斯特森林、水族风情生态旅游带,Ⅳ_1赤水竹海、桫椤、瀑布及丹霞地貌生态旅游带,Ⅳ_2喀斯特森林、红军长征、酒文化人文生态旅游带,Ⅴ_1梵净山、麻阳河原生林及珍稀动物生态旅游带,V_2雷公山森林景观及苗族村寨风情旅游带,Ⅵ_1东部潕阳河流域生态旅游带和Ⅵ_2黔东南原生态苗侗风情旅游带。3、贵州森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包括目的层(A层):贵州森林旅游资源评价;准则层(B层):自然景观资源、生态环境资源、人文资源、旅游条件、奇特景观和知名度;指标层(C层):山体、水体、植被、动物等共25个具体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贵州森林旅游自然景观、旅游条件和知名度在B层所占权重很大,显然,好的自然旅游资源、方便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知名度的高低决定贵州森林旅游的前景。其次,C层评价指标中大气质量和旅游舒适度指标较好,两者是贵州森林旅游资源的一大品牌优势。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有益于指导贵州省森林旅游业的合理规划与开发。4、资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以茂兰和梵净山得分最高,为69.89和66.83,主要在于其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很高的知名度和奇特度等;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水体和天象资源开发不够等。在以后的开发建设中应适当结合当地少数民族风情,开发出与众不同的天象旅游产品和水资源旅游产品。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结果表明,百里杜鹃、竹海得分最高,分别是72.93和68.54,位于前列的森林公园其森林覆盖率、知名度、奇特度等方面总体情况较好,但动物、植物精气、历史古迹、宗教等方面相对较低,在以后的开发中,要充分利用森林公园的动植物旅游资源和知名度优势,挖掘各个景区少数民族独有的民俗风情。5、基于资源保护与开发需求差异,针对不同类型森林旅游区提出不同的资源保护性基本开发模式。自然保护区:基于资源综合特点的产品深层次开发模式、区内旅游与区外服务结合开发模式、集中开发与联合开发模式;森林公园:城郊型开发模式、自然人文生态综合型开发模式和森林资源单一型开发模式;公益林场:近郊休闲游憩型开发模式。分别以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长坡岭、雷公山和百里杜鹃森林公园、龙里林场为例,对基本开发模式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本研究,掌握了贵州省主要森林旅游资源的类型分类与基本特点,并建立了符合贵州实际的资源评价体系,对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与区划,同时针对不同类型森林旅游区特点,提出了基于资源保护的基本开发模式。研究对推动贵州森林旅游业规划发展及贵州高原森林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赵旭[5]2008年在《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所以旅游业发展必须依托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又建立在对资源本身的准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之上。喀斯特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精品和极品资源,无论是在自然生态景观上,还是在科技文化含量上都具有一般旅游资源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形成的地质因素复杂多样,资源类型丰富,地区分布广,已开发的喀斯特景区多,旅游效益巨大,是中国旅游业的支柱品牌。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把旅游业作为本区的支柱产业,力图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地方的发展,而喀斯特旅游资源分布的地区,多是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是使这些地区脱贫致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我们评价、开发与保护喀斯特旅游资源,科学、健康地发展旅游业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论文选取小七孔景区喀斯特旅游为研究对象,对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小七孔景区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阐述了喀斯特地貌的演化史,展示了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征以及独特地表、地下的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景区在喀斯特特征和地貌景观方面的多样性是无与伦比的,代表了世界上湿润热带到亚热带喀斯特景观最壮观的范例。小七孔景区隶属的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是第叁批经国务院审查批准的贵州省八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这里有地球同纬度上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喀斯特原始森林。风景区面积仅10平方公里,却是集奇峰、幽洞、清泉、飞瀑、岩溶于一体的绝妙景观。在秀美的山山水水中,遍藏着很多值得细赏的精品奇景,深入其中,方知奇妙。论文首先从喀斯特地貌和喀斯特旅游相关理论的系统研究入手,结合国内、外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客观规律和时代背景,并选取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研究。根据小七孔景区自身的特点,融入当地的旅游环境、区位条件和民族风情,来探讨小七孔景区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开发战略、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资源保护。从现实意义上看,本文有利于喀斯特型景区的旅游资源配置,旅游产品打造,培育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使景区资源的开发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黎飞[6]2015年在《共生理论视角下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旅游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一种灾难,具有生态悲剧的审美特质,喀斯特石漠化景观以及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形成的经果林、坡改梯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景观是蕴涵石漠化地区特色的旅游资源,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体验观光与休闲度假等旅游价值于一体。理清并处理好旅游与石漠化治理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有利于二者协同双赢发展,对于探索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石漠化治理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与修复的最主要工程性措施,存在着投资大、收益周期长、产业链条单一、难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等缺点。旅游产业具有投资小、收益周期短、产业带动强、能充分调动人们积极性等优点,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效益互补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石漠化是人地关系矛盾激化的结果,石漠化治理的目标除了关注生态效益外,还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转变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广大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发展旅游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一些石漠化治理科技工作者也意识到石漠化治理不能仅仅依靠科学技术手段,还必须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改变人们某些不合理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提出在石漠化地区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不仅可以修复和重建脆弱的生态环境,而且利用旅游经济反哺生态扶贫能够解决当地居民生计、改变传统农耕文化等。本文运用共生理论对花江峡谷示范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实践分析和理论探索,得出结果如下:(1)花江峡谷示范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旅游共生模式主要有寄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叁种类型。由于对石漠化综合治理景观的旅游价值认识不足,导致旅游产品单一,游客量少,社区居民参与度低,综合效益不明显,共生模式具有不对称、不连续、不稳定的特点。(2)基于石漠化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同,生态、经济、社会目标相统一,多主体共同参与并受益的叁大基本原则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旅游共生模式,并对模式内共生单元、共生环境进行了分析,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旅游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3)本研究将共生理论应用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旅游研究,对实践中旅游与石漠化综合治理融合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杜芳娟[7]2003年在《贵州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州是中国的“喀斯特省”、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地域。特殊的喀斯特地理背景,形成了特殊的喀斯特文化类型。但贵州目前的旅游开发侧重于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对整个喀斯特地区的文化内涵发掘不够。考虑贵州旅游开发文化主题不鲜明等因素,以人地关系为指导思想,岩溶学、文化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为理论依据,应用室内资料收集和室外资料收集和踏勘方法,研究喀斯特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征,对比分析喀斯特文化在时间、空间的分异及其时空的沉积等。本文认为喀斯特文化是喀斯特地区的居民生产、生活的创造、传承及其结果表现,是喀斯特环境中特有的文化。本文主要研究了叁大内容:喀斯特文化、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模式及其检验。文章从喀斯特文化的形成、内容体系和文化性质探讨喀斯特文化,将喀斯特文化中具有肯定价值和普遍吸引力的部分,提炼成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旅游价值评价,评价涉及旅游资源的科学价值,从文化历史内涵探讨其文化价值,从视觉和内涵展现喀斯特文化的形式和文化上的审美特征。通过对喀斯特文化的旅游价值探讨,再分析其开发可能性,提出一定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模式。在开发模式的指导下,进行花溪天河潭、夜郎谷的旅游开发设计。本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几个结论。 ①喀斯特环境是形成喀斯特文化的地理背景。通过对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生产和生活的研究,本文认为喀斯特文化是喀斯特地区的居民生产、生活的创造、传承及其结果表现,是喀斯特环境中特有的文化。 ②喀斯特文化的形成是由原生文化和次生文化共同形成本土文化,本土文化又与近代的外来文化有机形成。 ③喀斯特文化的内容体系可以从形成、性质和形态来认识。从性质上,它既是农业文化,又是民间文化;从形态上看,它是由喀斯特物态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有机耦合而成。 ④通过喀斯特文化的形成、内容体系的研究,喀斯特文化具有综合性、时序性、地域空间分异性和时空重迭的特点。第6页共92页 ⑤对喀斯特文化的理论认识,有助于从众多的喀斯特文化现象中,发掘一些重要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建筑、聚落、耕作、工艺等物质文化旅游资源,而一些物化的精神文化旅游资源有佛家和道家的建筑,史前的岩画和丹书和延续至今的特殊的岩墓葬。 ⑥对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后发现,贵州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是有深刻的科学含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在形式和内容上兼备的审美特征。 ⑦在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在日益的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支撑下,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开发的条件。但需要确立一些特别的原则,以达到完美的效果,从而创建适合于喀斯特地区的旅游开发模式。 ⑧在模式检验中,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确立了花溪天河潭和夜郎谷不同的旅游文化主题。在此指导下,运用旅游产品的设计原理,对中心景区及其周边社区的旅游发展进行系统设计。

罗扬[8]2006年在《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斯特山区是国土资源中较为独特的一种类型。其独特性决定了林业在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分布的中心,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充分、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研究贵州喀斯特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提出了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结果,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1个指标)、系统层(4个指标)、变量层(11个指标)和要素层(57个指标)四个层次。 采用经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 method)和熵权法(Entropy method)组合进行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本研究综合分析2种方法的优缺点,把AHP法和熵权法的结果相结合,得到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的指标权重向量。评价结果表明这种评价方法在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是适用的。研究对象林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金沙县、清镇市、西秀区、六枝特区。 系统分析了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特征以及贵州喀斯特地区较为优越的生物气候条件,在喀斯特退化环境整治、植被保护与恢复、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经济林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唐明贵[9]2006年在《旅游产业关联及其区域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各地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也使区域之间的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使区域旅游形成良好的空间互补关系,避免造成无序开发、无序竞争和无序管理的局面,区域旅游必须打破行政界线,走区域整合之路。本文选取了贵州喀斯特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旅游整合进行了初步探讨。全文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研究设计。通过对区域旅游整合背景的概述,结合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整合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为下文的深入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区域旅游整合理论基础。从区域旅游系统理论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使其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第叁部分为区域旅游整合的基本分析。叙述了区域旅游整合的必要性、优势及其竞争与合作的互动关系。第四部分为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界定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的范围,通过分析得出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埋下伏笔。第五部分为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产业关联及优化组合对策。首次综合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与相关分析模型对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其优化组合对策。第六、七、八、九部分为区域旅游空间整合模式选择、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发展动力因子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经济增长极的确立和旅游经济圈的构建。通过对区域旅游整合模式的概述,结合贵州省情,选择了适合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点-轴-圈”模式;提出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发展的五个动力因子;首次采用“份额—偏离分析法”确定出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经济增长极;最后以贵阳、安顺、遵义为一级旅游中心,以高等级公路、国道、省道为轴线,以旅游经济的核心层、腹地层、辐射层和扩展层为空间半径,构建出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经济圈。

刘琳琳[10]2014年在《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自然生态旅游景观价值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其景观质量甚至不亚于桂林山水。近年来,广西中越边境地区以“中越神秘边关”为旅游品牌,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探秘,但从总体上看,旅游业发展仍然较为缓慢,未能充分发挥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因此,提升喀斯特自然生态旅游景观价值,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对于推动该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文章提炼出研究区五种主要的典型自然生态旅游景观类型,分别为森林植被景观、峰丛地貌景观、河流水体景观、岩溶洞穴景观和峡谷景观。构建了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自然生态旅游景观价值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了景观价值评价模型。运用评分标准和评价体系对研究区内的德天瀑布、龙宫仙境、通灵大峡谷等叁个典型喀斯特自然生态旅游景观区进行景观价值综合评价。并依据研究区景观特点及评价结果分别对这五种典型景观类型提出景观价值提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中,美学价值最为重要,其他依次为生态价值、科学文化价值和开发价值,其对总目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4351、0.3092、0.1501、0.1056;评价指标层中的优美度、自然度、典型度、奇特度、丰富度、组合度、生态稳定性、生态环境容量、植被覆盖率、空气清新度、科学研究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基础、可进入性、服务设施、运营管理等18个指标,其对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0637、0.0562、0.0790、0.1531、0.0466、0.0366、0.1308、0.0379、0.0702、0.0792、0.0212、0.0787、0.0501、0.0387、0.0080、0.0201、0.0188、0.0201。(2)叁个典型景观区的美学价值均相对较高,其次为生态价值,但分数并非特别理想,科学文化价值和开发价值分数较低,尤其是开发价值。可见在该区未来的发展中,自然生态旅游景观的四种价值均有待提升,特别是开发价值应当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3)研究区自然生态旅游景观可从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科学文化价值、开发价值等为出发点,依据各类景观特点,通过改造林相、挖掘特殊景观、匹配景观要素、优化观景视角、优化观赏路线、完善讲解系统、提炼地质科普、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可进入性、提升服务设施、提升管理运营等多种措施全方位提升景观价值。

参考文献:

[1]. 贵州喀斯特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D]. 高红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03

[2].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锦宏. 北京林业大学. 2009

[3].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研究[D]. 徐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08

[4]. 贵州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 穆彪.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5]. 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赵旭. 成都理工大学. 2008

[6]. 共生理论视角下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旅游模式构建研究[D]. 黎飞. 贵州师范大学. 2015

[7]. 贵州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D]. 杜芳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03

[8]. 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D]. 罗扬. 南京林业大学. 2006

[9]. 旅游产业关联及其区域整合研究[D]. 唐明贵. 贵州师范大学. 2006

[10]. 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自然生态旅游景观价值提升研究[D]. 刘琳琳. 广西师范学院. 2014

标签:;  ;  ;  ;  ;  ;  ;  ;  ;  ;  ;  ;  ;  

贵州喀斯特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