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含子论文_刘春香,隋铭,刘春霞,向春玲,曹红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含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春化,白介素,琥珀酸,血友病,周围神经。

内含子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香,隋铭,刘春霞,向春玲,曹红祥[1](2019)在《青萝卜晚抽薹性状回交转育及FLC2第1内含子PCR扩增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FLC2基因作为影响成花的关键枢纽基因,在十字花科植物成花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培育适于早春栽培的晚抽薹青萝卜新品种,在充分考虑FLC2基因对抽薹开花作用的基础上,以晚抽薹基因型白玉春萝卜为供体,通过回交转育的方法将晚抽薹性状转移到潍县青萝卜中,并在转育过程中对FLC2扩增多态性进行了研究,以探索晚抽薹植株FLC2的特征,并开发其对早春品种选育的作用。结果表明:FLC2第1内含子在晚抽薹供体中具有长约1 628 bp的插入突变,该基因型对晚抽薹作用较大,纯合的插入突变对晚抽薹作用大于杂合型。通过对该插入突变的PCR扩增可知,不同春化时期对插入突变内含子扩增的影响不同,短期春化主要影响野生型FLC2第1内含子的扩增,较长时间的春化主要影响插入突变内含子的扩增,而在抽薹开花期2种基因型的扩增基本不受影响,扩增效率高。通过改进引物,可以提高扩增效率,但不能消除春化对FLC2第1内含子扩增的影响,苗期未经春化植株不及抽薹开花期检测效果好。萝卜晚抽薹回交转育可以连续进行,每次转育只要获得杂合基因型即可传递晚抽薹性状,最后的自交后代,通过花期对插入突变内含子的PCR检测可以准确鉴定植株是否为纯合突变型晚抽薹植株,获得遗传稳定的晚抽薹基因型,从而可防止后代晚抽薹性状的分离。(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旖旎,罗晓琦,黄茉莉[2](2019)在《U_(12)型内含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U_(12)型内含子是一类罕见的内含子,主要存在于植物、脊索动物和一些无脊椎动物在内的多种高等真核生物。U_(12)型内含子的剪接依赖于一种次要剪接体—U_(12)型剪接体。由于U_(12)型剪接体的剪接效率明显低于主要剪接体U_2型剪接体,从而对靶基因形成限速机制,影响靶基因的时空表达。近期的研究不断揭示U_(12)型内含子在机体发育、分化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于最新的研究进展,对U_(12)型内含子的特性、剪接机制、数据库资源及其对相关疾病的影响展开叙述。(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唐馨,苟萍[3](2019)在《内含子的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种多样的内含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表明,内含子能作为一种调控元件调控基因表达。近年,研究还发现一些基因内含子在成熟的mRNA中保留,保留内含子的mRNA不仅在细胞的正常发育中调控基因表达,还在胁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此类mRNA异常表达还是导致多种罕见疾病和肿瘤发生的根源。(本文来源于《生命的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卓航,寸博文,文禹粱,赵生国,蔡原[4](2019)在《藏猪EGLN1基因exon 4及部分内含子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的高寒低氧极端环境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存和物种繁衍,藏猪在长期的适应性驯化中对低氧环境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本研究对高海拔猪种藏猪(甘孜藏猪、迪庆藏猪、西藏藏猪和合作藏猪)和八眉猪以及低海拔猪种烟台黑猪、长白猪和大白猪EGLN1基因exon 4及部分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EGLN1基因exon 4序列的266bp处发生了C→T的颠换,藏猪和八眉猪在该位点均为C,而烟台黑猪和引入的选育猪种长白猪、大白猪在该位点出现了C/T杂合现象;基于变异位点的等位基因C和T共界定了3种基因型(CC、CT、TT),C和CC分别是高海拔地方猪种藏猪和八眉猪的唯一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而在低海拔选育猪种中,CC基因型频率仅为0.20,其他2种基因型均为0.40,T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达到0.60,而等位基因C的频率仅为0.40。本研究认为,高海拔猪种(2 300 m以上)藏猪和八眉猪与低海拔猪种烟台黑猪、长白猪和大白猪在EGLN1基因上存在特征性遗传变异,根据等位基因(C和T)及基因型(CC、CT、TT)在海拔上的特征差异,推测可能与不同地理区域条件下的长期适应性驯化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钟伟传,文艳,张刘兵,刘国栋[5](2019)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中ACE水平及ACE基因16内含子I/D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hypertension,GH)孕妇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ACE)水平及ACE基因16内含子I/D多态性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深圳地区妊娠期高血压之间遗传基因易感性。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9月来医院产前检查并诊断为GH孕妇129例为GH组,选择同期产检的正常孕妇117名为对照组,采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CE水平,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法对ACE基因16内含子I/D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H组血清中ACE水平为56.24±17.58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82±11.0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25,P<0.05);GH组孕妇ACE基因16内含子I/D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0.39%和62.02%,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23.93%和3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21~3.9745,P<0.05);GH组DD基因型的孕妇血清中ACE水平为65.83±20.15U/L,略高于ID基因型的57.62±18.61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54,P>0.05),但明显高于II基因型的43.76±13.5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62,P<0.05)。结论 ACE水平在GH组孕妇血清中明显升高,同时ACE基因16内含子I/D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且DD和ID基因型孕妇血清中ACE水平明显高于II基因型,可能是导致深圳地区孕妇GH发病的易感遗传基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荆相瑜,李堂,王雪倩[6](2019)在《白介素4内含子3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介素4(IL-4)内含子3基因多态性与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选取108例T2DM患者(T2DM组)、69例DPN患者(DPN组)及50名健康体检人员(NC组),分析各组IL-4内含子3基因多态性表达差异。结果与NC组比较,T2DM、DPN组TG、LDL-C、HbA1c、FPG、IL-4、免疫球蛋白E(IgE)、TNF-α升高,HDL-C、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MCV)、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PMCV)、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SCV)及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PSCV)降低(P<0. 05或P<0. 01)。与T2DM组比较,DPN组病程、IL-4、IgE、TNF-α升高,MMCV、PMCV、MSCV及PSCV降低(P<0. 05或P<0. 01)。P2P2型患者IL-4高于P1P2型、P1P1型患者,而MSCV及PSCV低于P1P2型、P1P1型患者(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LDL-C、TNF-α、IL-4、IgE、MMCV是DPN的危险因素(P<0. 05或P<0. 01)。结论 IL-4内含子3基因多态性为DPN发病的风险因素,可能通过影响IL-4、IgE表达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糖尿病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董卫华,李翠萍,杨赟,王天云,王芳[7](2019)在《不同方向内含子对重组CHO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方向的嵌合体内含子对重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基因表达的影响,以人β-珠蛋白第一内含子5'端剪接序列和人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内含子3'端剪接序列组合而成的嵌合体内含子作为研究对象,在NGF基因5'端插入不同方向的嵌合体内含子,构建含不同方向内含子的NGF基因表达载体。转染至CHO细胞后,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荧光定量PCR、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载体NGF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内含子可以大幅度提高NGF基因的表达,且正向内含子对NGF基因表达的增强作用无论是在mRNA水平还是在蛋白水平都要高于反向内含子。所以内含子能够提高外源NGF基因的表达,且内含子调控转基因表达具有方向性。(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昆[8](2019)在《血友病A患者内含子22和内含子1倒位的检测及方法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长距离PCR(long-distanc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D-PCR)及巢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NPCR)方法检测山西地区血友病(hemophilia A,HA)患者内含子22(intron 22 inversion,Inv22),使用双管多重PCR方法检测内含子1倒位(intron 1 inversion,Inv1),了解其发生率,并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法。方法:选取在山西省血友病管理中心登记的HA患者,使用LD-PCR方法对105例HA患者进行Inv22检测,RT-NPCR方法对39例HA患者进行Inv22检测;使用双管多重PCR方法对77例HA患者进行Inv1检测。结果:使用LD-PCR检测HA患者105例,其中30例(28.6%)扩增成功,Inv22阳性者16例(53.3%);使用RT-NPCR检测HA患者39例,其中30例扩增成功(76.9%),Inv22阳性者9例(30.0%),其中有7例同时使用LD-PCR及RT-PCR检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使用双重多管PCR检测HA患者77例,全部扩增成功(100.0%),其中Inv1阳性者2例(2.5%)。以本课题组前期已确诊Inv22和Inv1阳性的患者做为阳性对照,以正常人作为阴性对照。结论:(1)山西地区HA患者Inv22及Inv1发生率基本与国内外研究报道符合;(2)目前LD-PCR为检测Inv22的标准方法之一,但扩增效率较低。RT-NPCR与LD-NPCR方法检测相同HA患者,结果一致,但RT-NPCR成功率更高,且耗时短,更经济,很有可能成为检测Inv22更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6-05)

王彦云,孙云,蒋涛[9](2019)在《精氨酰琥珀酸尿症家系ASL基因内含子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1个MS/MS检测表现为瓜氨酸(Cit)增高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和基因的突变分析。方法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全外显子测序方法进行基因诊断。对未见报道的新突变构建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用Mini-gene工具验证该突变的致病性。结果先证者精氨酰琥珀酸尿症临床诊断明确,在ASL基因上检测到2个致病突变c.281G>T(P.R94L丨p.Arg94Leu)和c.208-15 T>A,该2个突变均未见报道;Mini-gene体外表达证实c.208-15 T>A可造成剪切异常,导致2号内含子13 bp碱基滞留。结论在1个精氨酰琥珀酸尿症家系中发现了ASL基因2个新的致病突变c.208-15 T>A和c.281G>T,丰富了ASL基因的突变谱;Mini-gene对内含子突变研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工具。(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常建忠,董春林,张正,乔麟轶,杨睿[10](2019)在《小麦抗逆相关基因TaSAP1的5′非翻译区内含子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境相关蛋白(stress associated protein, SAP)是植物中一类具有A20/AN1锌指结构域的蛋白,而A20/AN1锌指蛋白主要参与植物逆境响应。小麦中TaSAP1基因参与植株对各种逆境的响应,其5′非翻译区含有2个内含子(5' untranslated region intron, 5UI)。本研究利用重迭PCR,构建了TaSAP1的2个5UI缺失突变的表达载体,并转化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通过分析GUS活性,研究TaSAP1启动子及其5UI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TaSAP1启动子P1可受干旱、低温和外源ABA胁迫上调表达,表达活性分别是对照的10、6和4倍。TaSAP1基因2个5UI对启动子活性至关重要,2个5UI同时突变可致P1失活;Intron-1缺失突变导致P1活性降低约2.7倍(P<0.05),但不影响P1对逆境胁迫的响应;Intron-2缺失突变导致P1失去对干旱、低温和外源ABA的响应能力。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TaSAP1 5UI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改善作物抗逆性提供了重要元件。(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内含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U_(12)型内含子是一类罕见的内含子,主要存在于植物、脊索动物和一些无脊椎动物在内的多种高等真核生物。U_(12)型内含子的剪接依赖于一种次要剪接体—U_(12)型剪接体。由于U_(12)型剪接体的剪接效率明显低于主要剪接体U_2型剪接体,从而对靶基因形成限速机制,影响靶基因的时空表达。近期的研究不断揭示U_(12)型内含子在机体发育、分化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于最新的研究进展,对U_(12)型内含子的特性、剪接机制、数据库资源及其对相关疾病的影响展开叙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含子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春香,隋铭,刘春霞,向春玲,曹红祥.青萝卜晚抽薹性状回交转育及FLC2第1内含子PCR扩增检测[J].华北农学报.2019

[2].李旖旎,罗晓琦,黄茉莉.U_(12)型内含子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

[3].唐馨,苟萍.内含子的功能[J].生命的化学.2019

[4].李卓航,寸博文,文禹粱,赵生国,蔡原.藏猪EGLN1基因exon4及部分内含子变异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9

[5].钟伟传,文艳,张刘兵,刘国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中ACE水平及ACE基因16内含子I/D多态性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

[6].荆相瑜,李堂,王雪倩.白介素4内含子3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9

[7].董卫华,李翠萍,杨赟,王天云,王芳.不同方向内含子对重组CHO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英文)[J].生物工程学报.2019

[8].陈昆.血友病A患者内含子22和内含子1倒位的检测及方法对比[D].山西医科大学.2019

[9].王彦云,孙云,蒋涛.精氨酰琥珀酸尿症家系ASL基因内含子突变[J].临床检验杂志.2019

[10].常建忠,董春林,张正,乔麟轶,杨睿.小麦抗逆相关基因TaSAP1的5′非翻译区内含子功能分析[J].作物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同参数加载条件下成骨细胞内剪接因...第二次步移PCR产物及总验证PCR产物电...体外剪接及剪接体分析考虑的基本可变剪接元件示意图的拓扑模型感染后草鱼脾中Foxp3的表达

标签:;  ;  ;  ;  ;  ;  ;  

内含子论文_刘春香,隋铭,刘春霞,向春玲,曹红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