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流传千古的地方通史

可以流传千古的地方通史

一、一部能留传千古的地方通史(论文文献综述)

向倩[1](2021)在《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清代江南地区,它的经济与文化都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经济的昌盛带来文化上的长足进步。上海地区归属于江南,因此它成为士林之渊薮。不论是鼎盛不衰的以诗礼文章传家的世家望族,还是布衣文人的交游唱和,都留下大量的诗文作品集。这些诗文集中的序跋,往往能从侧面表现出文人的诗文风格、家风家学传承、文学价值观、交游结社等情况,对补充上海地区诗文集研究,完善文人群体和家族地域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题目为《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它立足于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的文人诗文集,通过整理这些诗文集序跋,进行文本细读与研究,进一步发掘诗文集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学价值观念,家族文化、文人交游结社、文集刊刻等方面情况。本论文除了“绪论”、“附录”和“结语”之外,共分五章,从不同的方面去论述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的诗文集序跋。绪论主要写了三个方面,首先对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进行地域范围的界定,其次从当时的上海地区整个文学史研究和序跋相关研究两方面入手,着手梳理与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有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最后论述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以及笔者研究思路。该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文人群体,并将其分为官宦群体与布衣群体。在中国古代,中国的文人并不是都能通过科举走进政治系统。笔者从文人的社会身份的角度对文人群体进行划分,能更全面的考察出文人们的创作背景。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写家族群体,特别是文化家族,序跋中所反映的家族地域文学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科举的兴盛从而为文化世家地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清代上海地区的文化大族大多数鼎盛不衰,他们以诗礼传家,十分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这些在文化家族所刊刻的诗文集以及其家谱当中都有所表现,除此之外,序跋者的评价也不容忽视,本章列举袁氏家族和顾氏家族,以此来体现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化家族的精神风貌。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考察序跋中反映的文人思想内涵,清代上海地区文学作家们大多强调诗歌要本乎性情,要发言者心之声;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注重诗歌抒情功能的阐发;并且在序跋的写作中,文人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其重视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价值观。论文第四章主要涉及到序跋中的交游结社,清代上海地区文学流派众多,文人间的交往相当频繁,因此文人间唱和交游和诗会结社不断,从文人们的交往中,能深深地体会到当时文人们的诗学观念、精神价值以及审美取向。论文第五章则通过整理分析序跋中的文集刊刻情况,得出更多关于清中晚期诗文集序跋的传播留存情况,以及明清时期文人热衷诗文刊刻以传世不朽的追求。目前学界对于序跋这一文体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充分,本文是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企望对于序跋研究这一领域作出一点点贡献。

刘爱华[2](2020)在《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教材是课程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教材建设也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有着历久弥新的教育发展史,也有着独具匠心的教材建设史。中国古代学校教材是新时代教材改革与创新不可替代的文化源流,遗憾的是,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研究,但对明清时期学校教材(以下简称‘明清教材’)缺乏专门的探讨,有待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明清教材在宋元教材体系的基础上予以改版,并新编了一批经典教材,是中国古代学校教材集大成者,倾注了明清统治者与精英知识分子的教育理想,折射出了中国近五百年的教育发展轨迹,是明清历史时期教育生态的高度总结和生动反映,深度隐含着关于中国教育的永恒思考。根据教材研究的特点,本研究采取了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明清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直接面向一本本教材的文本,用多元的视角考察分析了明清教材的发展背景、影响因素、知识体系、文本特征与实践价值,共分成七个章节予以论述。在本研究中,第一章阐述了明清教材研究的意义,整理了明清教材专门研究、当代教材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以及与本研究有关的其他文献,并确定了研究思路:在收集与整理明清教材史料的基础上,从社会和文化视角分析其嬗变与发展,从知识视角梳理其知识类型与框架,从教育价值视角分析其文本特征,从实践视角归纳与总结对当代教材建设的启示,各阶段研究层层递进,朝向现实的借鉴价值归拢。第二章解析了明清教材体系的嬗变与发展。一是明清文化思想的流变与传播。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导致了以理学为宗的教材体系的形成与续接,陆王心学的崛起使教材增加了更多注释之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经义之学的民间传播;颜元实学的涌现使明清教材呈现了专科式发展的萌芽,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二是明清专制的文教政策与八股选材。政教合一不仅使诸多律法类、文体类文本成为官方教材,而且导致部分教材成为科举的附庸,强化了部分教材的功利性和保守性;书院讲学形成了一批具有高度思想性或应用性的着作式教材,书院藏书更是极大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版本与存量,并带动了蒙学教材的学科式发展。第三章对明清(公元1368年-1840年)时期官学教材、着名书院教材和蒙学教材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教材的作者、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社会影响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共整理明清教材80余本。第四章对明清教材的知识指向与存量进行了解读,将明清教材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义理、法制与礼仪、诗词与文体、科学与技术等知识进行了分类呈现,并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了解读与分析。第五章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特征,从“存量”、“呈现”、“表达”三个层面解析了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明清教材文本存量是“丰富”的,是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并凭借丰富帮助学习者走向整全的生活、生动的实践及价值意义的生成;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错落有致的内容布局和言之有理的历史论证显现了朴素的说理风格;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韵律与诗词、典故与神话能给予学习者广泛的想象与思考空间。第六章是在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的基础上,揭示了理想教材的文本模型。理想的教材文本作为本土文化的基因应是“活性”的知识,具有知识体系、表达呈现、接收逻辑三个基因链;教材文本作为知识的载体应实现价值超越,作为客体与他者的关系价值是教材文本的功能指向。教学生态是教材价值超越的藩篱,个体的认知建构是如何实现价值超越的心理逻辑;教材文本要来源于本土文化,并作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予以表达和呈现,“文以载道”作为中国文化的表达模式应予以回归,“由博返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有益经验应予以推广,教材文本以“厚”为导向是“最经济”的教材本土化原理。作为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典型代表,明清教材警示了部分当代教材文本的粗放性与空乏性、文本表达的抽象性与直接性、文本选材对中国文化的疏离性与固化性。在第七章结论部分,全面总结分析了明清教材的成就与局限。明清教材是在明清时代产生和流传的,其被浸润的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和摈弃;明清教材属于明清时代,不能施以“拿来主义”,要予以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之,未来教育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未来的教材也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诉求,明清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瑰宝,为新时代教材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创新视角和文化关照,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李佩瑜[3](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邢宜[4](2020)在《《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是明代文学家、评点家钟惺的《汉书》评点着作,内容宏富,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为中心,通过考察其真伪、版本、体例、评点内容、评点特色,探究钟惺其人的文学理论与史学思想,挖掘《汉书》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展现钟惺的评点成就。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考辨《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真伪,介绍《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版本及体例。首先介绍《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版本,通过《史怀》《隐秀轩集》与钟惺评点本着作的对比,证明钟惺的作品普遍存在各书内容重复的现象,不能据文字重复推定钟惺的评点本为伪作;其次结合《史怀》与《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二书的刊刻背景与内容,推测《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性质类似于《史怀》中《汉书》部分的草稿。最后介绍《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体例,分文字评语和符号圈点两部分。第二章从文章学的角度分析《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文学评点,从字法、章法、篇法三个层面展开。首先,将钟惺对《汉书》用字分析的角度归纳为关键处、隐秘处、简妙处;其次,将钟惺对章法的偏好概括为起法喜迂回、承法尚巧思、结法重余味;最后对钟惺重点品评的全篇篇法“以客形主法”和照应、伏笔等局部篇法加以分析。第三章从史家笔法的角度分析《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史学评点。前三节将钟惺对《汉书》春秋笔法的评点分为体例、叙事、字句三个方面,并分别加以探究;第四节通过分析钟惺对《汉书》改易《史记》部分的评点,探讨《汉书》有异于《史记》的风格特色;通过分析钟惺对《汉书》所收录汉文结构功能的评点,探究《汉书》对史家叙事笔法的进一步开拓。第四章概括钟惺《汉书》评点的特点,对钟惺《汉书》评点的价值与不足进行定位。首先,钟惺的《汉书》评点思想新颖,观察细致,语言风格简洁明快,情感态度爱憎分明,呈现出鲜明的风格特色。在评点内容上论史多于评文,重历史因果关系的寻找,有强烈的鉴戒思想;重文章精神的揭示,少特定文法的概括。其次,钟惺的《汉书》评点有助于发掘《汉书》的文学和史学价值,其独特的风格丰富了明代《汉书》评点的多样性,其评点内容体现了钟惺的思想和倾向,有助于纠正清人对钟惺的片面评价。最后,钟惺的《汉书》评点虽十分细致、新颖,但也有系统性、客观性不足的缺憾。附录部分为《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两篇序言及部分篇目整理。

甄跃达[5](2020)在《傅山道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傅山是明末清初值得关注的一位学术大师。以往的研究过于重视其遗民和启蒙思想家身份,而对他与道家道教的关系认识不足。该文论证傅山道学概念的成立,以此解读其思想在明末清初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的独特意义,深化明清之际思想史和学术史的研究。明末清初精英士人的思想,呈现出在自由思考中走向现实主义的总体倾向;而“一般思想、知识和信仰的世界”,呈现出更强的世俗化特征。傅山的家乡山西,地理区域性突出,多民族聚居,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时代和地域的这些思想文化特征,通过世代的累积和个人的经历,塑造了傅山偏好道家道教的思想倾向。即使他的被后世视为遗民行为的反清活动,也是以道家道教思想为指导的。探讨傅山的道学思想,首先需要分别探讨其道家思想和道教思想,然后分析二者能否统合为道学思想。在道家思想部分,傅山突出了“道”的本体地位。为阐明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关系,他以“精”作为“道”和“气”之间的概念:道中有精,气由精生,经验世界由气生成。在这种认识下,傅山指出人对经验世界存在原生是非和衍生是非两种经验认知;个人回归于道的总体规划是“性修反德”,但此过程中也要打破经验认知,回归“真知”。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双重建构,也使他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和事功思想兼具入世和出世的双重特征。当然,在构建其道学思想过程中,他对老庄之学和黄老道之学的思想都有吸收。傅山确实有宗教信仰,而且他对道教、佛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认识都处于时人的前列。傅山师从郭静中,成为全真道龙门派第六代弟子。《道藏精华》中的丹亭真人传道密书和《玄机口诀》,在内丹思想上与《傅山全书》所见傅山的内丹思想有相似之处。笔者认为傅山纂录两部道书的可能性较大,但支持这种认识的文献证据尚不够充足。傅山的道教思想有比较明显的全真教特征,“性命兼修,修性为先”。他会通道教内丹学、中国传统医学和道家思想,是对道教思想的重要贡献,也是“道学”概念成立的重要理论基础。道学思想是傅山思想的核心,由此形成了他以“觉”为核心的学术思想。“觉”兼具信仰和学术理性双重特征。它可以被视为北方士人在经世致用的时代潮流下,突破了宋明理学学术体系的一项学术成就。傅山在道学思想的基础上诠释和吸收先秦儒、墨、名等家的思想,并大力批判宋明诸子的理学思想。傅山的道学思想借鉴佛教思想之处实多,但在宇宙论问题上始终站在道家思想的立场上。道学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实际蕴含了道的应用和表达问题。傅山的医学思想以人体“水火互藏”说为基础,因此重视人的生理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由于个体的精神状况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较大,所以他在思考“道”与“术”的关系时,注重具体的“世”的背景。傅山不仅对人的表达问题有深刻思考,而且对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艺术形式规律也有自己的探索。他在文学和书法上追求“自然”境界,显示了其文艺思想的道学特征。

徐长生[6](2020)在《清代福建官刻研究》文中指出官刻,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精英文化或主流文化,与家刻、坊刻共同构成了中国雕版刻书史的三大主体。清代福建的官刻,具有它独特的发展轨迹,但目前对它的研究非常薄弱。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明晰它在福建和中国古代刻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将史料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运用历史学(书籍史、印刷史)、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学科理论,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以刻书者为纲,对清代福建官刻的刻书者进行详细论述,包括各级官员、衙署和官办书院的考证;除了考证刻书者外,还例举了部分刻本,对其作者、内容、学术价值、刊刻情况、版本源流和藏佚情况等进行考证。其次,对清代福建官刻的特征,从刻书者的类型、资金的来源与使用、书板的贮藏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第三,对清代福建官刻本的传播进行分析。最后,对清代福建官刻的作用进行客观评价。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弥补了以往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在刻书者、版本学、目录学、传播学等方面亦有所突破,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罗逸珍[7](2020)在《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明代江西文人文集的序跋为研究对象,结合明代整个文学长河,对序跋内容进行整理和研究。论文除绪论、余论、附录之外,主体内容总共有四章;论文第一章从序跋当中提炼出文人形象,其中有妇孺皆知的大奸臣严嵩,也有因明廷灭亡而隐居故里的“宁都三魏”和因仕途失意而入浮屠之道的费元禄;第二章立足于序跋中与文人交游有关的语段,再结合文人文集,研究文人交游的不同类别以及文人交游对明代社会的影响;第三章从文学观念和文人价值观角度来观察序跋中体现的思想内涵,分别得出了四种不同的文学观念,即推崇唐宋八大家、至宋无诗、文为心声、不平则鸣和文以载道,也了解了明代文人价值取向;论文第四章为序跋中体现的文集出版情况,从文集收录和文集刊刻两个角度,研究明代江西文人文集的出版情况。论文正文的最后一部分为余论,这一部分里,着眼于序跋本身进行研究,挖掘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的特点。文末附有文集序跋,当作整篇论文的附录部分,这是笔者论文撰写的首要基础。由于学界对文集序跋的研究较少,对明代江西文人文集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也没有相关文献对序跋进行整理,所以大部分序跋都是选自四库系列。明代江西有文集传世的作家有186人,由于资料缺乏以及笔者能力有限,其中也删除了部分字迹不清的序跋,故只从中选取了55位文人的168篇序跋进行整理,继而加以研究。序跋作为一种文体,具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通过整理和研究明代江西文人文集的序跋,可以窥探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文学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可以纵向的知道明代江西文人的交游情况以及文集的刊刻情况,同时也可以看到明代历史大事件里的小人物、小细节,让后人了解不一样的明代历史。

陈方[8](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提出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刘燕[9](2019)在《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唐代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王昌龄及其诗歌的研究一直是较受关注的领域。但大多数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王昌龄其人及其诗歌本身,还没有跳出传统文学研究中作家——作品的二维研究模式。因此,王昌龄这样的盛唐名家研究要想走向深入,就需要有更开阔的研究视野和更先进的研究方法。故本文尝试在系统整理王昌龄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对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即时传播和后续传播、唐人选唐诗中的选录、唐人在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追摹、仿效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以诗评家、诗选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和以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结合起来,意在全面构建王昌龄诗歌唐代传播和接受史。既注重王昌龄诗歌在唐代多样化传播方式的考察,又侧重从唐代不同阶段经典的诗选、诗评中勾勒王昌龄诗歌传播和接受的历史轨迹,总结其间的接受规律并探究其深层的政治文化原因,以期为当代王昌龄诗歌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历史借鉴。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相关研究现状、论文写作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对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环境进行概述。主体部分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重点阐述王昌龄诗歌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主要有三大主要方式,即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与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既侧重分析每种传播方式的传播受众、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又注重探析即时传播的时空分布情况。第二章重点阐述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集本的后续传播主要有王诗别集和唐人选唐诗两种形式,重点分析王诗别集在国内外的刊刻和传播情况与唐人选唐诗在中原、西域乃至日本的传播情况。第三章注重从唐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潮和文学观的嬗变来考察唐代选家对王昌龄其人其诗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定接受。主要对入选诗歌的数量、体裁、题材等方面进行精准统计,在定量分析的同时,亦注重从诗选家对王昌龄诗歌的艺术评点和诗史地位的定位等方面来综合考察。并注重分析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整体趋势和其内在原因、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传世名篇和盛唐诗名的经典构建以及对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从而在定量定性的综合分析中归纳出有唐一代王昌龄诗歌选本接受的规律。第四章重点探究唐代诗、词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首先就唐人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几种主要方式展开分析,并选取李益、张仲素等典型个案进行观照,最后论及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晚唐五代词人创作上的影响,从而突出“以诗人创作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的研究特色。

朱琪[10](2019)在《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研究与批评》文中认为篆刻创作理论是古代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篆刻艺术最为兴盛的阶段之一,清代篆刻创作理论不仅重要,并且具有与其他时期相异的特色,然而尚未有学者对这一时期篆刻创作理论进行系统地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在搜集、整理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研究与批判,试图揭示其对当今篆刻艺术发展的参考意义。清代篆刻创作理论形成于“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之下,受到考据学“崇实”学风的熏染,强调实用,注重技法总结。大量文人参与篆刻实践和理论建设,使清代篆刻的文化属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并出现了叙事性边款、印人传记、论印诗、印学丛书等新的理论形式。在清代金石学的影响之下,清代篆刻在字法、印式等方面都较前代有所深化发展,由此产生了“印从书出”、“印中求印”、“印外求印”、“印超秦汉”等全新创作观念,宋代开始萌发的“印宗秦汉”思想也得到新发展。篆刻刀法理论在清代发展出合理、稳定的刀法体系,以刀法表达意象成为篆刻创作的重心,这种“印从刀出”现象萌芽是刀法意识觉醒的表现,也是篆刻进一步趋向艺术化的重要标志。清代学术与艺术的交织碰撞,催生了诸多富有特色的篆刻美学思想,以当时重要学者与篆刻家的总结最为精深,显示出清代篆刻理论的思想高度。明代画学与印学的南北分宗论对篆刻流派观念影响很大,对清代篆刻流派的梳理有助于揭示流派从产生至式微的发展规律。晚清赵之谦对“徽”、“浙”两派篆刻的评骘以及由此引发的篆刻史“巧拙”问题的持久辩论,正是印学分宗与流派发展问题的延续。由于篆刻艺术传统稳定的内在结构,清代篆刻的现代性转向基本延续其自律性而发展。晚清民国交替时期,在“西学”思想影响下,篆刻理论也体现出以“维新”为表、“尊古”为里的特征。文章所揭示清代篆刻理论在美学上的重要创新,还包括“气”美学思想的深化发展、“心手”辩证关系的深入讨论,以及对“复古”美学思想渊源的厘清。创新思想是篆刻艺术发展活的灵魂,通过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研究,文章进一步明确了艺术创新的关捩在于创作者对自身“我”的认识,由此揭橥的“印从我出”创作思维模式是对篆刻“技”、“法”、“理”的超越,避免篆刻创作陷入机械的技法泥淖。清代篆刻创作理论对其他文艺理论的依附性强,自身缺少严密的理论体系,总体呈现零散化、片段式的特点,同时存在辗转抄袭的缺陷。篆刻艺术理论体系的建立,需要后人不断通过归纳、总结、推理,方能建构而成。清代篆刻理论研究对于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能够为当代篆刻创作及理论研究提供有效借鉴。

二、一部能留传千古的地方通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部能留传千古的地方通史(论文提纲范文)

(1)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 研究现状及成果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序跋中的文人群体
    第一节 官宦群体
        一 泖东七子之冠——顾夔
        二 风雅之遗——赵秉渊
        三 造境求澹、言情贵真——袁翼
        四 其他
    第二节 布衣群体
        一 中行独复——姚椿
        二 西樵村里的“国士”——邵玘
        三 述不辩,咏无讽——徐廷玑
        四 其他
第二章 序跋中的家族文学
    第一节 宝山袁氏
        一 家族主要成员
        二 家风、家学传承
    第二节 华亭顾氏
        一 家族主要成员
        二 家风、家学传承
        三 华亭顾思照世家——顾作球
    第三节 金山高氏
        一 家族主要成员
        二 家风、家学传承
第三章 序跋中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文人价值观
        一 立德
        二 立言
        三 立功
    第二节 文人的文学观念
        一 务为折中——性情与学问合一
        二 词之中兴——抒情功能的充分发展
        三 理文兼至——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
第四章 序跋中的交游结社
    第一节 上海地域内的交游结社
    第二节 全国范围内的交游结社
第五章 序跋中诗文集刊刻情况
结语
    第一节 序跋文的写作风格
        一 奇崛峭拔
        二 淡雅浅近
        三 雄健简练
    第二节 题词的写作风格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2)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明清教材专门研究
        二、教材(教科书)有关研究
        三、教材文本有关研究
        四、研究评价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明清教材的嬗变与发展
    第一节 明清思想流变与教材发展
        一、程朱理学为宗与教材
        二、陆王心学崛起与教材
        三、颜元实学涌现与教材
    第二节 明清的文教政策与教材发展
        一、教材体系的界定与增编
        二、官学教材成为知识权威
        三、书院派特色教材的兴起
        四、蒙学教材学科式发展
        五、教材集成与训诂考订
第三章 明清教材概览
    第一节 明清教材概览(上):官学教材
        一、经义类教材
        二、律政类教材
        三、礼制类教材
        四、告诫类教材
        五、文体类教材
        六、军事类教材
        七、科技类教材
    第二节 明清教材概览(中):书院教材
        一、讲求理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二、讲求心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三、以实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四、考据学派书院的特色教材
    第三节 明清教材概览(下):蒙学教材
        一、基础识字类教材
        二、伦理规范类教材
        三、名物典故类教材
        四、诗歌作文类教材
        五、数理科技类教材
第四章 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
    第一节 关于历史与人文的知识:人物及其事件文本
        一、鲜活的人物:以《三字经》、《千字文》为例
        二、具体的事件: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为例
        三、文化的标识:以《二十四孝图说》、《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为例
    第二节 关于思想与义理的知识:论着与经义文本
        一、直抒义理:以《三字经》、《小儿语》、《续小儿语》为例
        二、官修权威:以《五经大传》为例
        三、名家导读:以《四书大全》为例
        四、博览众家:以《性理大全》为例
        五、经世致用:以《武经七书》、《孝经》、《说苑》为例
    第三节 关于生存与生活的知识:律法与礼制文本
        一、行为样本:以《弟子规》为例
        二、角色规则:以《皇明祖训》为例
        三、生存法则:以《大明律》、《大明会典》、《明大诰》为例
    第四节 关于审美与文体的知识:诗词与文体文本
        一、创作与审美启蒙: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为例
        二、诗词大会:以《千家诗》、《神童诗》、《唐诗三百首》为例
        三、能臣作文:以《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书文》为例
        四、文豪经典:以《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观止》、《文章辨体》为例
    第五节 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科技与数理文本
        一、天文地理:以《千字文》、《三字经》、《畴人传》为例
        二、渔林制造:以《幼学琼林》为例
        三、数理科学:以《九章算术》、《数理精蕴》为例
第五章 明清教材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丰富展现: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
        一、凭借丰富走向整全的生活
        二、凭借丰富走向生动的实践
        三、凭借丰富走向意义的生成
    第二节 朴素说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
        一、错落有致——基于个体心理成长的内容布局
        二、言之有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历史论证
    第三节 诗性表达: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
        一、律对与诗词:创造的空间
        二、比兴与典故:隐喻的展现
第六章 透析:来自明清教材文本的启示
    第一节 教材文本“基因”:活性知识
        一、基因链之一:知识存量
        二、基因链之二:表达呈现
        三、基因链之三:接受逻辑
    第二节 教材价值拓展:何以超越
        一、价值超越的核心:客体价值
        二、价值超越的藩篱:教学生态
        三、价值超越的逻辑:认知建构
    第三节 “教育性”落地图景:本土化
        一、语言风格:文以载道
        二、文本扩展:由博返约
第七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主要观点
        一、明清教材是明清时期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
        二、明清教材展示了理想教材的基因模型
        三、明清教材文本教育性的现实价值
        四、明清教材的时代局限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的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明清官学主要教材目录
附录2:明清书院主要特色教材目录
附录3 :明清表蒙学主要教材目录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真伪及体例
    第一节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伪托考
    第二节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体例
        一、文字评语
        二、符号圈点
第二章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文法评点
    第一节 字法
        一、关键处
        二、隐秘处
        三、简妙处
    第二节 章法
        一、起法喜迂回
        二、承法尚巧思
        三、结法重余味
    第三节 篇法
        一、完全之篇法
        二、偏阙之篇法
第三章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史法评点
    第一节 由传体见褒贬
        一、独传之深心
        二、合传之志意
    第二节 寓论断于序事
        一、不置一词
        二、前后相应
        三、巧言深思
    第三节 以微言见大义
        一、婉言
        二、直言
    第四节 《汉书》史法之特色
        一、端严为上,情致次之
        二、诏令奏议,皆有作用
第四章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特点与评价
    第一节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特点
        一、别出手眼,纤毫毕现
        二、简洁明快,爱憎分明
        三、视角多元,文史兼备
    第二节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价值
        一、揭示班史深意,凸显《汉书》价值
        二、展现独特风格,丰富评点之林
        三、传达钟惺观念,有助正确评价
    第三节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不足
        一、细致有余,系统不足
        二、独特有余,客观不足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傅山道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1. 关于傅山
        2. 关于“道学”
    二、研究现状分析
        1. 关于傅山道家思想的研究
        2. 关于傅山与道教的研究
        3.傅山思想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傅山与道家道教之因缘
    第一节 时代和地域
        一、时代思潮
        二、地域社会
    第二节 家世和生平
        一、傅山的家世
        二、“本自才情人”
        三、道士与遗民
        四、“老来归宿”
    第三节 道学与傅山的反清活动
        一、“忠孝神仙”
        二、“圣人不仁”
第二章 傅山的道家思想
    第一节 道与气
        一、有无论
        二、论理、气
    第二节 道与识
        一、原生是非和衍生是非
        二、“修性反德”: 工夫论的路径规划
        三、“真知”和“情实”: 道的两个面向
    第三节 黄老与老庄
        一、方外人行方内事
        二、政治思想
        三、事功思想
第三章 傅山的道教信仰与思想
    第一节 傅山的宗教观
    第二节 傅山的道教思想
        一、道派师承
        二、道教着述
    第三节 内丹理论
第四章 道学与傅山的学术思想体系
    第一节 道学与傅山的学术研究
        一、傅山的学术观
        二、道学与儒学
        三、道学与佛学
        四、道学与名家、墨家思想
    第二节 道学与傅山的医学、文艺
        一、道学与傅山的医学思想
        二、道学与傅山的文艺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清代福建官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福建官刻的源流
    第一节 宋元明时期的福建官刻
        一、宋代福建官刻的勃兴
        二、元代福建官刻的沉寂
        三、明代福建官刻的繁荣
    第二节 清代福建官刻的兴盛与式微
        一、清初福建官刻的停滞
        二、清中期福建官刻的恢复与兴盛
        三、清末福建官刻的式微
第二章 清代福建道以上各级官刻
    第一节 总督、巡抚、学政等刻书
        一、镇闽将军
        二、闽浙总督
        三、福建巡抚
        四、福建督学道、提督学院
        五、福建布政使司
        六、提督东营副总兵
        七、福建按察使司
    第二节 各道刻书
        一、福建盐法道
        二、分巡巡海兴泉永道
        三、分巡巡海汀漳龙道
        四、分巡延建邵道
        五、分巡台厦(湾)道
    第三节 晚清新设衙门刻书
        一、福建官书局
        二、福建通商总局
        三、总理船政事务衙门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州)、县官刻
    第一节 闽东地区
        一、福州府
        二、兴化府
        三、福宁府
    第二节 闽南地区
        一、泉州府
        二、漳州府
        三、永春州
    第三节 闽北地区
        一、延平府
        二、建宁府
        三、邵武府
    第四节 闽西地区
        一、汀州府
        二、龙岩州
    第五节 台湾地区
        一、南明郑氏时期(1661-1683)
        二、台湾府时期(1683-1888)
        三、附台湾行省时期(1888-1894)
第四章 清代福建官办书院与新式学校刻书
    第一节 书院的性质、功能和书院刻书的归属问题
        一、书院的性质和功能
        二、书院刻书的归属问题
    第二节 福州四大书院刻书
        一、鳌峰书院
        二、凤池书院
        三、正谊书院
        四、致用书院
    第三节 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
        一、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情况
        二、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举例
    第四节 新式学校的出现及其刻书
        一、新式学校的出现
        二、新式学校的刻书
第五章 清代福建官刻的特征
    第一节 版本和内容特征
        一、版本特征
        二、内容特征
    第二节 编纂、校对和刊刻
        一、官刻本的编纂
        二、官刻本的校勘
        三、官刻本的刊刻
    第三节 刻书者的类别
        一、各级官员
        二、各级衙署
        三、专门的刻书机构
        四、书院山长等
    第四节 资金的来源与使用
        一、官员刻书的资金来源
        二、方志刻的资金来源
        三、书院刻的资金来源
        四、官刻资金的使用
    第五节 刻工及其特点
        一、福建的刻工
        二、福建刻工的特点
        三、刻字费
    第六节 书板的贮藏与管理
        一、关于藏板的争议
        二、书板的贮藏
        三、藏板所有权的变更
        四、不许买卖
        五、官刻书板的命运
    第七节 活字及其优缺点
        一、福建的活字
        二、活字的优缺点
    第八节 官刻与家刻、坊刻之间的关系
        一、官刻与家刻的关系
        二、官刻与坊刻的关系
第六章 清代福建官刻本的传播
    第一节 统治者对刻书业的管理
        一、管制之书
        二、违碍之书
        三、党禁之书
    第二节 官刻本的传播渠道
        一、官方渠道
        二、非官方渠道
    第三节 官刻本的传播对象
        一、上层精英
        二、科举士子
        三、下层群众
第七章 清代福建官刻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巩固统治
    第二节 弘扬正学
    第三节 促进教育
    第四节 保存文献
    第五节 工艺传承
第八章 结论
附录1 知见清代福建官刻名录
附表2 清代福建建置沿革表
附表3 知见清代福建各级官员与衙署刻书统计表
附表4 知见清代福建刻工名讳一览表
参考文献
    一、图书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论文
    四、在线数据
索引
    图索引
    表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序跋中体现的文人形象
    第一节 身死从人说是非..严嵩
    第二节 遗民的“出”与“隐”——宁都三魏
    第三节 从浮屠之道中获取人生失意的平衡点——费元禄
第二章 序跋中体现的文人交游
    第一节 文人交游类别
        一 同乡之交
        二 同僚之交
        三 师生之交
        四 莫逆之交
    第二节 文人交游对明代文化的影响
        一 促进了台阁文学的繁盛
        二 推动了阳明心学的发展
        三 保证了文人文集的传世
第三章 序跋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文学观念
        一 推崇唐宋八大家
        二 至宋无诗
        三 文为心声
        四 不平则鸣
        五 文以载道
    第二节 文人价值观
        一 立德
        二 立功
        三 立言
        四 德、功、言兼重
第四章 序跋中体现的文集出版情况
    第一节 文集整理
        一 子嗣门人编辑
        二 文人合力
        三 天子号召收录
        四 好友收录
    第二节 文集刊刻
        一 文人自刻
        二 子嗣门人刊刻
        三 好友刊刻
余论
    第一节 使用异体字现象普遍
    第二节 字体书写方式多样
    第三节 印章文化盛行
    第四节 骈散结合的写作手法
参考文献
附录: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
致谢

(8)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三、作品考证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一、宗炳:味象观道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第一节 众僧疏证
        一、刘宋僧人
        二、齐僧人
        三、梁僧人
        四、陈僧人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一、隋代僧人
        二、唐代僧人
        三、五代僧人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四、结社活动兴盛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神圣空间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文学书写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下编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一、家族渊源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一、家族因素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三、情系庐山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结语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王诗传播接受史研究综述
    三、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五、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背景概述
第一章 王诗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
    第一节 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
        一、送别赠答诗及双向互动效应
        二、题壁诗及多向发散型效应
        三、干谒诗及“意见领袖”效应
        四、宴游同赋诗及多向互动效应
    第二节 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
        一、唐代歌唱七绝的诗乐传统
        二、“旗亭画壁”与王昌龄七绝的音乐传播
    第三节 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
        一、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诗格》在国内外的传播
        二、《琉璃堂墨客图》和以王昌龄为中心的江宁诗会
    第四节 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及传播时空分布分析
        一、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分析
        二、单篇文本形态的历时传播与空间分布
第二章 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
    第一节 王诗别集的编订和传播
        一、王诗别集在国内的传播
        二、王诗别集在国外的传播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的选录和传播
        一、唐人选唐诗兴起原因及传播效应分析
        二、唐人选唐诗与王昌龄诗歌的传播
第三章 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及其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河岳英灵集》:王昌龄诗歌的“第一读者”
        一、“克嗣风骨”“中心高作”:对王昌龄振兴盛唐风骨的标举
        二、“王稍声峻”“惊耳骇目”:对王昌龄诗歌艺术特征的体认
        三、“再历遐荒”“知音叹惜”:对王昌龄晚年遭际寄予的同情
        四、“第一读者”“第二读者”:声律风骨兼备审美范型的接受史意义
    第二节 《国秀集》:对王昌龄五古价值的进一步体认
        一、《国秀集》的诗美理想和选诗倾向
        二、《国秀集》评选标准和实际选录的疏离
    第三节 中唐三大选本选诗倾向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由显到隐”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分野
        一、“不在马上在闺房”: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
        二、《又玄》《才调》:精工流丽和情致风韵的诗学旨归
        三 、《唐诗类选》:掷地金声和饶有风骨的盛唐遗音
    第五节 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接受史意义
        一、唐人选唐诗选王诗整体趋势及原因探析
        二、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名篇和诗名的构建
        三、唐人选唐诗对王诗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
第四章 唐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四大方式
        一、袭字句
        二、学句法
        三、用句意
        四、效体式
    第二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典型个案分析
        一、“去龙标不远”:李益摹其风神
        二、“升江宁之堂”:张仲素得其遗响
    第三节 王昌龄诗歌对晚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一、唐代歌诗向词体的转变及王昌龄诗歌的合乐性
        二、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研究与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相关研究背景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研究背景
        (三)该研究方向现状与发展动态
    二、研究主旨及写作说明
        (一)研究主题与思路
        (二)理论来源与研究范围
        (三)研究意义与目的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说明
第一章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形成背景与文本形式
    第一节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形成背景
        一、实学思潮与考据学背景
        二、金石学背景
        三、美学背景
    第二节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文本形式的革新
        一、印学着作与印学丛书
        二、印谱序跋与印章边款
第二章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核心观念
    第一节 “印宗秦汉”思想在清代的深化理解
        一、“印宗秦汉”的历史发展与顾氏《印薮》的流传影响
        二、清代“印宗秦汉”理论和实践的深化
        三、“印中求印”发展历程与“印超秦汉”的提出
    第二节 关于“印从书出,书从印入”的再认识
        一、清代篆刻创作理论中的“篆法”与“字法”
        二、“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全面理解:以邓石如篆刻为例
        三、刀笔交融:吴让之与徐三庚等“印从书出”实践的延续
    第三节 清代“印外求印”的理论与实践拓展
        一、金石学深化发展下的篆刻新形式
        二、“功夫在印外”:赵之谦、吴昌硕与黄士陵的探索之路
        三、“印外求印”创作观念及批判
    第四节 由象至法:清代刀法理论的意义追寻
        一、清代篆刻创作理论中的刀法诠释
        二、清代刀法“中锋”、“软笔”与“钝刀”论
        三、“印从刀出”现象的萌芽与启示
第三章 清代学术、艺术思潮下印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朴学语境下的篆刻新思想
        一、清代儒学家印学思想考察
        二、“道寓于艺”:方以智印学思想新探
        三、为学术还是为艺术:翁方纲与王文治印学思想的分歧
    第二节 清代篆刻理论的新观念
        一、周亮工印学思想发凡
        二、丁敬“思离群”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及实践
        三、印论“南北宗”问题再批判
        四、“巧拙之辩”:对赵之谦《书扬州吴让之印稿》的再解读
        五、尊古与尚新:清代篆刻现代性转向及其理论反馈
第四章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创新及其批评
    第一节 清代篆刻技法理论的总结与完善
        一、清代章法理论的完善
        二、清代篆刻理论的弊端
    第二节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特色及其实践意义
        一、清代篆刻理论的美学创新
        二、印从“我”出:清代篆刻创新思想之反思
余论 清代篆刻理论研究对当代篆刻的启示
    一、篆刻艺术的价值结构与当代发展困境
    二、清代篆刻理论研究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清代重要印学论文、论着一览表
    附录二:许容刀法理论系统流传渊源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学术经历

四、一部能留传千古的地方通史(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向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D]. 刘爱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研究[D]. 邢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傅山道学思想研究[D]. 甄跃达.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清代福建官刻研究[D]. 徐长生.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罗逸珍.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D]. 刘燕. 广西大学, 2019(01)
  • [10]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研究与批评[D]. 朱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标签:;  ;  ;  ;  ;  

可以流传千古的地方通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